“过年就是要回乡下”,带娃寻年味,记忆中的烟火气都回来了

文 | Echo
图 | 来源于作者、unsplash、pexel


终于等来除夕日,拜个年,各位“工友们”辛苦了!

不过上有老下有小的“工友们”想要休息,那就有点想多了,特别是为了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绞尽脑汁卷起来,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对此,我这个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娃,突然觉得优势力满满,“过年就要回乡下”,一直是我最坚决的主张。

去年因为上海疫情管控,一家就地上海过年,这是我第一次在城里过年,“惨淡”两字来形容不为过,和乡下相比,实在是少了太多“年味”。2022年虽还是倡导“就地过年”,抱着“学可以不上,年不可不回乡下过”的决心,龙猫的第四个乡下年开启。

当然,这背后是老母亲一厢情愿的良苦用心,在上海生活了近10年,但凡有机会就把龙猫放回乡下,希望他能够多多体验我的童年乡村生活,还有热热闹闹的传统“中国年”。

借着除夕举国同庆的好日子,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娃回乡下的“中国年”。

相信这些特别的习俗活动,一定仍都在很多家长们的童年记忆里,也欢迎大家一起在留言中分享你家娃的过年特别活动~

01/ 大扫除


有句民谚叫“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大扫除,绝对算是迎新年可以让娃一起参与的重要劳动活动。

小时候吧,其实最讨厌这个除尘迎新的“大仪式”,因为要洗的东西太多了,桌椅衣柜床架、窗户窗帘窗架、锅碗瓢盆等等等等,大件小件都不放过,堆积一年的厚重灰尘,仿佛只为年终这一次的“轮回”而蓄力。

至今想起来令人害怕的画面就是整一橱柜的碗都浸在灶台那两口锅里,我来负责清洗,洗到手被洗洁精泡到发白。

现在家里大扫除的任务更加繁重,乡下的房子都越造越大,一想到那三四层的里里外外,主妇们真是身未动心已疲,龙猫姥姥和奶奶一到年底就担心大扫除这事儿,我们一家子回家都差不多是猪队友躺平的状态。

好在,娃娃们可以接力了,劳动教育的好处咱就不多说了。

02/ 赶集市


不赶个集市都不能算过过节,这在城里乡下都一样,但有一点不太一样,那就是乡下的“人间烟火气”。

去年春节留守在上海,觉得过年就该有过年的样子,带着一家老小去逛城隍庙,跟着人流十几分钟就到了出口,买了烤年糕烤肉算对得起本次行程就打道回府了。2021的圣诞节,我还不死心,带着龙猫去逛外滩的网红集市,花了百元门票,吃了两串咬不烂的羊肉串。

有点对不住被我强行安利带出来逛的老人家,在他们骨子里就觉得,集市应该是下面这样的,放几张存照感受一下。

用图说话,是不是满满的“人间烟火气”?带娃逛这样的集市,可以称得上是最接地气的生活教育了吧。

03/ 写对联贴对联


大扫除时就会把去年的旧对联撕下,新对联就该上场了。

家里幸有一枚自学成长的“书法家”就是龙猫姥爷。小时候,村民们其实还舍不得花钱去买字帖,所以多有人到我们家请龙猫姥爷帮忙写一副,我就是帮龙猫姥爷按字贴洗毛笔的小书童。

自家的对联,龙猫姥爷自编居多,有时候花点小心思,还要把我和姐的名字都串进去,写好晾干我再帮忙扶梯子剪透明胶,龙猫姥爷常常会自豪地从头到尾给我念上几遍。

目不转睛看着姥爷写对联的龙猫

转眼间,龙猫也到了当小书童的年龄,再贪一点就是龙猫要学会书法,这可是中国文化精髓中的精髓啊。

 

04/ 挂灯笼


贴好对联,再下一步就是挂大红灯笼啦。灯笼最精致的莫过于下图这种,非常漂亮,每家每户都会有特别的款式,到了现在才时兴圆圆的大红灯笼了。

村里“文化礼堂”里的花灯

到了晚上,整个村庄站在阳台上,一眼望去,红红一片,喜气洋洋,特别应景。

龙猫回到老家,就特别爱看灯笼,一盏一盏数过来。大红灯笼会从年初一一直挂到元宵节,取下细细包起来,等着下一个新年。

和爸爸一起买红灯笼的龙猫

 

05/ 谢佛


谢佛这个重要仪式,一般是年三十当天举行的,每户人家都会根据黄历本上定的良辰吉时来举行。

谢佛需要准备的供品:猪头、全鸡、全鸭、豆腐、糕点、干果、水果、酒、茶、煮半生的米饭等,猪头嘴里着尾巴,表示献上的是一整头猪。

传统的谢佛供品

点上大红蜡烛、香火,准备好鞭炮,由家里的男主人领衔一家子,向各路神仙菩萨(道教佛教都一起了)行三拜九叩大礼,感谢他们过去一年的庇佑和关照,并祈求来年老中少家庭成员的福气。

参加过这个重要仪式的所有食物,都带上了被神仙们保佑过的“福气”,家里人往往留给晚辈们吃。红烛和部分供品会移到厨房灶台供灶神爷。

前几年存照,家里已从简偏素食的谢佛供品

 

06/ 年夜饭


年夜饭往往从大年三十的中午就开始筹备食材了,家里人会各自分工,我多半担任的是“伙夫”角色,守着灶烤火,确保火候同时和家人一起拉拉家常,不过也被龙猫姥姥嫌弃火候总不对。

龙猫在灶台旁看爸爸烧饭

年夜饭是重头戏,做它个“满汉全席”,也不管吃不吃得下,最好能有剩余,就叫“年年有余”,来年吃喝不愁。

不过开饭之前,有一个重要仪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六对碗筷摆摆好,把逝去的祖先们请进门先吃一顿。

龙猫姥爷会带上一盏小灯笼和香火,到门外去呼唤祖先们进门。进门后,挪动下椅子就算祖先们正式入座了,然后龙猫姥爷就会念念有词求平安,把来年家里成员逐个的期望都带上,如求考试求平安求工作顺利,说一轮就给空酒杯倒点酒,三轮下来再烧香纸。

香纸都是龙猫姥姥诚心念过经的,香纸灰越“狂飞乱舞”就表示祖先们吃得越嗨心,也预示着来年一定很好。

吃完了再挪动下椅子,带着灯笼和香火,恭送祖先们出门,我们的“年夜饭”才正式开动。

家里先祭祖的年夜饭

 

07/ 压岁钱


压岁钱,大家一定不陌生,吃完年夜饭,最兴奋莫过于长辈们开始分发红包了,因为那是我们难得的可自由支配的零用钱。

压岁钱有个别名叫压祟钱,“祟”是不吉利的东西要把它压住,在古代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来压祟驱邪,求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想起来我的压岁钱,有时就要放在枕头底下压一压。现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早已过了收红包的年龄,而是每年惦记着要从银行特别取出一笔新钞现金,列个list,老老少少的红包都不能落下。

08/ 除夕守岁放鞭炮


年三十晚上吃完年夜饭后就是“守岁”了,父母也会允许小孩子放开吃放开玩,没有吼叫,多晚睡都没关系,一家人看春晚打牌搓麻将吃瓜子唠嗑,其乐融融。

小时候其实没有追问为什么,问了下度娘稍作考究就发现“守夜”这个传统习俗也特别有意思。

相传是远古时代有个怪兽叫“年”,每到大年三十就出来作怪吃人,所以人们不敢睡觉,紧闭大门坐等到天亮,但仍然避免不了悲剧发生。有一回一个村子的村民几乎被年兽吃光,只有一家挂着红布帘穿着红衣服的新婚小两口相安无事,还有几个在院子里烧竹子的孩子,“噼里啪啦”爆响吓跑了年兽也逃过一劫。

集市上专门给孩子玩的鞭炮烟花

所以,就有了贴红纸、穿红衣、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等所有传统习俗活动,都是为了赶走年兽。

“守岁”熬到天亮还是有点挑战的,过了午夜12点基本也都睡下。儿时,伴随着春晚跨年的“难忘今宵”神曲,村里此起彼伏的就是鞭炮声。凌晨又是挑个吉时开们,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里的角角落落放一圈鞭炮,要把家里的“脏东西”都赶走。

可眼下,放鞭炮在我们的老家也是被禁止的了。没了鞭炮声,不得不承认,还是少了许多“年味”。

09/ 拜年


在我们那,基本每个村子都有个小庙堂,供村民祈福朝拜,每个庙里一定会是有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坐镇,其他佛祖菩萨就不太一样了,我们村的庙就还供着关老爷。

拜年活动大年初一先到庙里磕头拜年,再上坟给逝去的祖先拜个年,就不外出了,大年初二才开始向还健在的长辈们拜年。

村里的小庙堂

以前交通不方便只能靠两脚走,走上个大半天还需要在亲戚家过夜,所以和一年未见的亲朋好友叙旧反而是深度的。交通便捷后,反倒是吃个饭就挥挥手说“来年再见”了。

孩子们还是喜欢拜年的,一来好吃好喝家长都不会拦着,二来就是个红包收割机,长辈们总会给点心意。

龙猫小的时候,抱着他去祠堂

 

10/ 舞龙灯闹元宵


热热闹闹元宵节的舞龙灯活动,将过年传统习俗活动推向最后的高潮,全国各地都有当地特色活动来庆祝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可惜工作以来已多年没在家里过元宵节,我非常想念小时候,带着长辈给我们做的小花灯,约上小伙伴们,跟在舞龙灯的队伍里,兴奋地跑来跑去,一回家可能发现,衣服上被鞭炮香火烧出了几个洞。

颇为壮观的舞灯龙

这两年因为疫情管控,村里镇里也停止了聚集活动,期望舞龙灯早日归来,最期待就是带着龙猫带上无声烟花上街一起嗨了。

 

11/ 新式乡村联欢晚会


自从村里的“人民大会堂”改造成“文化礼堂”,自发的表演活动一下子多了起来,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春节,逢年过节必有联欢晚会。

龙猫姥爷去年还是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姥姥则第一次上了舞台表演。有时候看起来还有点魔幻,乡亲们的精神娱乐需求,在这个舞台集中爆发,绝对是咱们国家大力推行新农村建设后值得记录的中国乡村生活新样貌。

主持联欢晚会的龙猫姥爷

乡下年的习俗活动当然远不止以上,讲究还在那些讨彩头的特色食物里,比如年糕是必打必吃的,寓意年年高;也在一些必须遵守的传统规矩,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不能洗衣服,不然都把财气洗去了;不能到别人家去借东西;不说不吉利的话、脏话、晦气的话等等。

龙猫两岁左右就能拍着小手说唱,里面唱到的扫房子、做豆腐、杀年鸡、三十晚上玩一宿,这些传统习俗活动,在全国的乡村肯定都以不同的形式热热闹闹存在着。

你带娃回乡下了吗?不回老家的你,在城里又是怎么和家人一起过年?很期待看到大家在留言里,分享自家的年味。

最后,送上一组龙猫回乡之旅的before and after对比图乐一乐,祝大家虎年吉祥,虎虎生威!

哦,对了,我老家在浙江中部的乡下,电视剧《三十而已》顾佳的茶厂取景地周边的其中一个小小村庄。乡村民宿正在崛起,欢迎大家伙儿响应国家号召,带娃去中国的广袤农村体验乡土生活,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