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圈内人”独白:这些年,我见过的国际学校志愿者们

今年早些时候,菁kids撰稿人老璨收到一位家长的“请求”:想让正在做公益的孩子在其工作的学校中举办一场捐赠仪式,还请来了卫星电视台和当地的政要。

这让老璨一下子想起自己曾在国内做了十余年公益,专注青少年公益项目时期的一些往事。

文 | 老璨 编 | Mina.L  图 | 受访者提供


几个月前,我接到了一位家长的电话。这位妈妈说她的孩子最近正在做一个公益活动,通过义卖二手书籍和物品为一个特殊儿童护理院筹到了一笔善款,想问问看能不能在学校举办一个捐赠仪式。

这位妈妈还说,她可以请到知名卫星电视台的记者及本地的几位议员参加,想在学校以一个比较正式的方式来举办这个捐赠仪式。

这本身是一次非常棒的公益活动,孩子们设计了公益项目,动员了很多热心人士捐出自己的书籍、玩具等物资,最后举办了一场义卖会,义卖所得的善款将全部捐赠给特殊儿童护理院。我也很为这个孩子骄傲。

但这位妈妈在活动尾声时所提出的这场捐赠仪式,在我这里却打了个问号:为什么要邀请议员和非本地的媒体来参与这个仪式?捐赠仪式为什么要在学校举办,而不是在受益的特殊儿童护理院举办?

我想告诉她,在北美,公益和政治最好不要挂钩,如果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孩子们为本社区做的好事、鼓励更多本地居民的参与,邀请本地的媒体进行报道可能才是发扬公益心的最佳途径。

其实这也是我在海外这些年多次遇到的情形,尤其集中在华人家庭和学生身上。

志愿没几天就要推荐信,逐渐被淡忘的公益初心

来北美之前,我在国内的公益行业工作了十余年,我曾专注于贫困群体的儿童保护及儿童教育领域,也组织过非常多的志愿活动,接触了千余名志愿者。

在我看来,初心是做公益最重要的一个出发点。初心就是一个人带着最大的善意,最想帮助某个困境人群、最想帮助社会改变的某个领域的那份“心”。

现在的我,在加拿大的一所IB私校工作。从“硬指标”的角度出发,在IB学校就读的IBDP生必须要完成CAS (Creativity, Activity, Service) 项目,其中Service指无偿的志愿活动,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公益慈善活动。

出彩的志愿服务经历,如长期的志愿行为、发起有影响力的公益项目,的确可以证明学生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乃至领导力。

如今北美很多优秀的大学都在寻求有社会责任感、有能力改变世界的人才,而大学前具备有影响力的公益经历的确能让学生脱颖而出。

这难免会让很多人的公益行为变了“味儿”,到底是为了完成毕业的要求,好让申请大学可以有更多优势,还是为了自己的初心来做公益?

我曾接触过一位少年志愿者,当时他正在申请北美的一所名校。这个孩子聘请了升学顾问机构进行指导,顾问给出的建议是先去找一个公益机构做志愿者——就这样,他来到了我当时在国内工作的公益机构。

还没志愿几天,这个男孩就让我们给他写推荐信。当然,也不需要我们动笔,升学顾问已经写好了这封推荐信,只等我们签字就好。

在信里,机构把他在公益机构做的志愿服务吹得天花乱坠,把他的初心宣扬得无比伟大。但实际上,他的工作表现是当时一批志愿者里最不上心的。

每天迟到早退的他,对我们服务的人群以及提供的服务完全不感兴趣。不仅做的工作质量不达标,还需要我们工作人员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培训他、支持他、辅导他。

虽然我不愿这样总结,但整个过程下来这位志愿者俨然成为了机构的一个“累赘”。

本着负责的态度,我们不得不制定一个标准和要求,即“志愿时间不满30天的志愿者得不到推荐信,只能拿到志愿服务证明”。

真正的公益 or“面子”公益?招生官其实很好分辨

坦白讲,像这位同学为了一封推荐信而来的志愿者不是少数。甚至我曾遇到有朋友向我求助,说他领导的孩子要申请名校,只求到我们服务的场所拍几张照片证明他在做志愿者就好。

造假对于我工作的机构来说,完全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我们坚定地说了不。

但,并不是每一个公益机构都会这样做。

目前,各种付费的“公益”、田野调查,乃至科研层出不穷,所谓“名校入场券”的字眼儿没少出现在公众视野。

作为另外一方——阅人无数的大学招生官,面对这些天花乱坠的推荐信,闪亮亮的简历,是否有火眼金睛去判断哪些是真正的公益,哪些是“面子公益”呢?

答案是肯定的。

深入参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会让学生感知到很多细节,生发出非常个人的感悟,这种深度在文书里、校友面试过程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如果只是为了堆砌公益经历,凭借招生官“阅文书无数”的法眼,什么样的经历真实感人,什么样的经历纷繁互不相关,高下立判。

不存在100%名校敲门砖,很多细节是隐形不易见的

记得很多年前认识一个女孩Mila,当时还是一个11岁的孩子,每年暑假会和父母一起从美国回国探亲。有次机缘巧合下来到了我当时工作的公益机构。

当时这个女孩会给大城市务工子女们上英语课,她和那些孩子们同龄,擅于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教学。

平时Mila教英语,她的弟弟有时候在一旁拉小提琴教大家一起唱英文课。她的妈妈,则会在平时做助教,给到他们和上课孩子们足够的支持。

这些孩子们特别喜欢Mila,有好多孩子说因为她,英语好像都没有那么难了。

就这样,每个暑假她都会坚持做一个月的志愿者,持续了很多年。

这样铁杆的志愿者值得我们给她写出一封情真意切的推荐信。她也通过这份经历认识到了原来在中国的大城市里还有一些生活在困境中的群体,但这一群体中又有很多同龄人是那么乐观积极,这也帮助Mila塑造了自己的人生观。

大学申请季到来时,Mila的爸爸非常高兴地和我们分享了她拿到斯坦福、耶鲁等一流大学的录取offer的好消息。我们有理由相信,她长期坚持做一项公益活动,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了更多的流动儿童,在大学招生官看来是一件非常有亮眼的经历。

如今,我早已退出了之前的公益机构,而Mila这样的孩子的故事,每每回忆起都记忆犹新,并心头温热。

当然,世界上不存在什么公益团队和志愿活动是100%“名校敲门砖”,但长期坚持一定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精神,这和年龄无关,和背景无关。

我们喜欢用所谓成功者的结果倒推,而那些容易被物化、被提炼出来的经历很容易成为某种“指标”。但指标背后,每一步踏踏实实的投入往往是隐形不易见的——这些都藏在了可归纳出的数据、概率之外了。

其实,公益也可以非常具有创造力,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学生在参加一些正式场合如晚宴、婚礼后,发现活动上用来装饰的花束往往存在很多浪费现象,于是她成立了一个“回收花店项目”。把这些花束及时地送到养老院或是特殊护理院,让那里的人们也能欣赏到这些美丽的鲜花,让他们的心情更加舒畅。

这个巧思在青少年公益圈中传为佳话,我们都觉得孩子的想法很棒。

如果问我,作为父母,我们要怎样去支持孩子去做公益呢?有几点可以跟大家分享:

1. 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或刚刚打算接触公益的家庭,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做一些公益活动。

比如可以先从自己孩子学校的志愿活动,或是孩子在校外参加的各种俱乐部做起。一般我们多会选择非营利机构,它们通常会需要非常多的志愿者支持。

与孩子一起参加公益,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日积月累的,对亲子关系也是很好的一个促进。

2. 寻找与孩子真正的兴趣相关联的公益。兴趣是最佳驱动力,如果孩子对动物感兴趣,就可以支持孩子去了解小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公益机构。如果孩子对帮助同龄人感兴趣,有很多保护儿童、提升儿童教育的公益机构可以去了解。

3. 如果孩子还不知道自己内心真心想做什么公益,不用着急,公益完全可以和自己的兴趣、特长结合。

擅长乐器的孩子可以举办演奏会为公益机构筹款;喜欢Robotics机器人的孩子,可以在网上给发展中国家的孩子上课;又或者在网上把任何自己擅长的领域分享给别人。

只要你敢想,就可以在互联网上主动搜索一下有无相关的机构或需要帮助的团体,互联网最大的意义就是将世界联系到了一起。

总而言之,以一颗向善的初心出发、以孩子自己的兴趣特长出发,就能找到合适的公益机构去发挥自己的作用。最重要的付出真心,长期坚持,不求回报,花香自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