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又又又来了?一文get全网都在羡慕的“松弛感”!

文|星一
图|pixabay.com

短暂而美好的秋季尚未过去,“贼心不死”的疫情又悄悄袭来。这两天有部分学校的孩子又又又一次暂时被安排了回家上网课,家长群里也是一片唉声叹气。

这不禁让人想起前段时间流行起来的一个词,松弛感。社交平台上大家都在羡慕有“松弛感”的人——毕竟,在这个今天无法预料明天的时代,我们都好像是惊弓之鸟,无论听到什么消息都会忍不住神经紧张,要想“松弛”下来实在太难。

说起来,“松弛感”这个词最初似乎是起源于一次“事故”:说是有一家人一起出去玩,都已经到机场了,才发现孩子证件过期,妈妈索性就陪着孩子回家了。其余家人们继续旅行,却又发现所有人的托运行李都挂在妈妈名下,而妈妈没有登机,所以他们没了行李,身上只剩下身份证……

放出这个故事的博主是跟这家人同一个航班的乘客,被他们全程镇定自若的状态震惊了:从大人到小孩,没有一个为此恼怒生气或沮丧焦虑,大家都非常“松弛”。

在这个工作要加满劲、教育要绷紧弦的时代,“松弛感”因为太过于少见而变得奢侈。而很多人在羡慕“松弛感”的同时也在发出疑问:

“松弛感”就是没心没肺、得过且过?

“松弛感”真的值得我们去追求吗?又该如何获得?

#01#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松弛感”就是一种放松的状态,与之相对的则是紧绷、焦躁。在亲子交流的过程中,后者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孩子做作业发了一会呆,家长的紧箍咒立马开启;孩子上网课时有点走神,家长忍不住就大发雷霆;孩子吃饭慢了点,家长就开始掰着手指算时间,生怕接下来的计划安排完不成……

长此以往,孩子变得越发被动,你一吼他,他就愣在那里,反而无所适从;而家长却神经过敏,变得“易燃易爆炸”。

很多家长会觉得,专家总说对孩子不要吼不要催,那到底应该怎么做?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那些“一触即发”的负面情绪到底是怎么来的?

认知行为心理学有一个很经典的“三因素”理论,认为我们的情绪体验实际上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刺激事件、对事件的认知以及生理因素。

其中“对事件的认知”就是情绪的“触发器”。如果把“孩子上网课”看作一个刺激性事件,而我们对此的认知是“上网课费眼睛”“孩子不容易专心”,那么这件事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让我们情绪失控、陷入焦虑。

要以更平静的心态面对“上网课”或者“证件过期”“行李丢失”等种种生活意外,根本上是要改变我们对意外的“认知”:

比如当我们意识到,“上网课”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即使孩子身在课堂也难免会有走神的时候;“上网课”不过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而孩子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急在一时……这样你就不会抓住孩子某一刻的表现不放,从而让情绪的“温度”降下来。

同样的,那个飞机上的一家人,可能一直就认为“意外事件”是旅途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必要为此特别紧张。证件过期那就下次再出门,行李忘了那就寄点生活必需品过来,甚至把这些麻烦看作是这次旅途的难忘回忆,那他们自然就不会为此特别焦虑了。

所以,我们总说要“控制情绪”,其实不是把力气用在情绪上,而是要“改变认知”,通过想法的改变去优化情绪,这也是心理治疗领域常用的方法。

#02#


看到这里还是有家长会问:对事情的看法哪有那么容易改变?而且有时候我道理都明白,但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这时候就要请出“三因素”理论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生理因素”了。

心理学家认为,生理因素与情绪体验之间是“双向作用”的关系。这种双向作用我们常常能在生活中体会到:比如某位妈妈因为辅导孩子做作业引发心梗,住进了医院;或者这两天一直感冒头痛,于是看什么都不顺眼,为一些小事大发雷霆。

但实际上,我们的生理和心理之间不是一直在”互相伤害”的,也可以“双向救赎”:既然身体不适和负面情绪之间是互相影响的,那么放松的身体和安稳的情绪同样也是相互成就的。

这也是冥想练习的理论基础。冥想作为一种精神习练法,本质上就是帮助我们以身体的放松实现精神的放松。深呼吸、聚焦当下、设想特定情境,这些都是冥想常用的方法。

当我们忍不住要发火的时候往往会强迫自己深呼吸,这样一来感觉会好很多。这就是因为深呼吸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得到了松弛,而按照“生理影响心理”的理论,我们的情绪就会随之松弛下来。

除了深呼吸以外,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规律冥想练习,让身体持续处于一个相对放松、平静的状态,由此重塑一颗从容的心。有了这样的身心状态,我们在面对不可控情形或者意外事件时就能更有耐心、更冷静,在面对孩子暂时的错误时也能够更客观理智。

#03#


人人都在羡慕的“松弛感”,意味着身心放松、不会“一点就着”;也意味着情绪稳定,不需要刻意忍耐就能保持相对的平静。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松弛感”并不是“躺平”,不是得过且过和不作为,而是在一种情绪平静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觉察:

  • 当你为孩子作业本涂得花里胡哨而恼火时,仔细看看他是不是在试图修改语句,让作文写得更好?
  • 当你为孩子没按照你的进度完成学习时,不妨问一句:他真的必须按照我的节奏吗?他是否有自己的安排?
  • 当你觉得孩子干啥啥不行、捣乱第一名时,及时问自己:他真的什么都不行吗?排除我认为的“学习成绩”,他完全没有优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深陷情绪的漩涡,是因为摆脱不了自己作为“家长”的身份,时刻记得“我是家长”“你是孩子”,时刻用“我应该……”“你应该……”来规训自己和孩子。这样一来就很难做到放松、情绪平静,也就很难做出理性的判断,从而导致不良情绪一直延续下去。

比如有一次我开办了一个中文读写的夏令营,我自己的女儿也参加了。在活动过程中,我总会不自觉关注到自己孩子,一会儿发现她没专心,一会儿又看到她跟其他同学打闹。与此同时,我却觉得其他孩子都表现优秀,愿意动脑筋、表达力很棒、性格也很好……

后来和同事复盘整个活动时,他们却都聊到了我女儿的种种优点:思路灵活、热心助人、写作时很有创意,等等。这让我意识到,不是我女儿表现不好,而是我习惯代入“母亲”的角色,对自己的孩子过分在意和严苛要求;而我的同事代入的是“老师”的角色,对所有孩子平等看待,能更清楚地看到每个人的优点。

由此可见,在任何让你觉得闹心的情况下,尝试把自己切换到“第三者”视角,就可能摆脱身份、角色、义务、责任带给你的枷锁,让你看到以往看不到的东西,从而帮助你找回松弛感。

因为传统理念的缘故,在中国式家长的心目中,命令、约束、催促、强迫都不是什么过分行为,反而有利于孩子“成长”。但凡事过犹不及,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学会放松,给孩子、也给自己更多的空间去消化情绪、学会等待,在更和谐的亲子氛围中静待孩子的蜕变。

— END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