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佛到麦肯锡,标准成功范式背后,是她不盲从于人的自我探索

自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今年是Karis在麦肯锡担任Business Analyst的第二年,每天都十分忙碌,与菁kids采访时,她刚结束了在肯尼亚的旅行,准备赶回美国开启新一周的工作。

文 | Carol  图 | 受访者提供


刚入行时,Karis曾问公司的前辈:“咨询行业的日常是什么样的?”前辈回答:“没有所谓日常”。如今她会给行业新人们同样的答案。

麦肯锡官网上有员工分享自己已经拜访了近40个国家,在不同城市间穿梭往返,经手的项目往往跨越完全不同的行业,上个项目关于软件和面部识别,下个项目转为COVID疫苗,咨询业的这一特点让Karis觉得自己触到了世界的广度,迅速累积丰富的经验。

麦肯锡的工作强度与朝九晚五式平稳相去甚远,但对于在哈佛大学度过了四年的Karis来说,早已习惯了类似的紧张节奏。

尽管“凌晨四点半灯火通明的图书馆”仅限于传说,但在哈佛这样的顶尖学府中,不少人确实在透支的边缘,Karis形容这种感觉类似于不断在奔跑,学习、课外活动、项目、实习、社交……她的Google日历上,时间被切割成了一个个20-30分钟的小块,最夸张的时候,行程紧凑到没有吃午饭的时间。

与之前任何阶段学习都不同的是,拿到高GPA不再是唯一核心,甚至不是最大挑战。Karis认为在快节奏环境中,依然不断问自己是谁,探寻自我价值和理想,找到实现目标的方式,才是最难也是最为重要的。

 

起点


家庭氛围浸润下

利他主义理想萌芽

Karis 10岁时来到上海,辗转于两所双语学校之后,在高中前进入了上海协和国际外籍人员子女学校(Concordia)。

父母工作之余运营援助京沪孤儿的非营利性公益项目,两人并不执着于Karis 考试拿到几分,进入前几名的大学,爸爸甚至对Karis说,人生有很多路可以走,不上大学也是选择之一,最重要的是进入大学是你真心想要做的事情。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他们更关心Karis是否能成为一个善良、有责任心、具备公民意识的人。

在家庭氛围的浸润影响下,Karis高中之前便隐约认识到了自己对社会公共事物的关心,以及希望通过做什么来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愿景。

在Concordia浓厚的社区氛围和融于日常的教学引导中,她得以进一步探寻自己的价值是什么,能为之坚持的理想和原则是什么,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Karis发自真心的理想无疑打动了名校,哈佛大学向她发出了likely letter,特意表达了赞扬与支持。(注:美国名校会给尤其出色的申请者发likely letter,希望学生选择自己)

 

大学


当成功不再有定义

摸索属于自己的路径

进入大学后,原来“进入名校”的成功指标消失了,如果你问身边人“什么是成功?”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和建议。

做学术的教授认为成功是读研、考博、发表重要论文;商业界的人认为成功是进入头部公司,成为合伙人、开自己的公司。

那么对Karis来说,成功意味着什么?她的答案是能实现自己一直以来为社会带来影响力的理想,那么以何种方式呢?

课业之余,Karis参加了很多譬如救助流浪汉的公益性项目。大一暑假时,她进入某政府关系相关的非营利性组织实习,熟悉NGO运作后,Karis发现钱是绕不开的问题,但为募集资金而头疼,四处寻求帮助并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模式。

于是大二起,她开始了对商业的探索。先加入了由一群哈佛学生注册公司的咨询团队,随后在初创公司实习,真正参与到商业项目运作中,找客户、分析、管理、增加收益……

Karis与哈佛consulting club的伙伴们

她逐渐发现,自己很喜欢商业中长期策略规划的部分,在未来实现理想的路上,何不结合商业,发展出一个能自我周转的系统,年复一年地为社会输出长久的、可持续的影响力。

如果说理想是尚未企及的远方,到达的方式则需要自己脚踏实地一步步踩出来。Karis在一次次实习的积累中摸清了自己的喜好和擅长技能,此外,与不同人交谈、倾听并理解不同人的观点,是她另一种开拓思维的学习方式。

在哈佛能接触到很多牛人,Karis曾多次和投资和商业领域的资深行业人交谈,听他们讲述自己商业运营的理念、人生故事,这些“大人物”们往往很乐意和19岁的大学生们聊天;想学习地产行业知识时,Karis直接拜访了地产代理公司,询问工作人员:“你愿意为我们解释一下这里的工作是如何进行的吗?”

大学是一个将自己对外敞开的过程,只有尽可能放开胆子,多去经历、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领域,才越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和对未来的答案。

 

求职


当别人说Networking是必需

她决定用自己的方式

谈到在美国找工作,总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词——networking,在网络上的各种经验分享中,去社交场合与教授、行业内人士打好关系,练习完美coffee chat技能,能让offer事半功倍。

但Karis坦言,她并不喜欢networking。起初她跟随朋友一起去过几次networking场合,每个人都貌似和善、健谈,但其实大部分人只在乎“我能从你身上得到什么?”。

每次结束后回到宿舍,Karis都感觉自己被抽干了一样。尽管别人都将networking描述为求职路上的必需品,但她发现并不适合自己。

麦肯锡的工作是通过校园招聘会找到的。哈佛声名在外,但在竞争头部企业的offer中,也并不具备绝对压倒性优势。Karis和所有毕业生一样投递简历、一轮轮面试,有1-2个月间每周接连飞去不同城市参加不同公司的终面。

WSO统计的三大咨询公司入职新员工学校比例

以Kari的个人经验来看,她并不认为拿到offer有“秘诀”可言,面试有太多偶然性,可能拿到的案例题正好是研究过的,可能当天状态不好没能给出满意回复,背景、种族、外表等等都有可能在无形中影响面试结果。自己能做的,只能是事先做好准备,在过程中不断学习,走进面试间,拿出最好的状态。

进入麦肯锡后,她发现同事们背景迥异,有博士、奥运会运动员、医生等等,单从履历来看,压根想不到与咨询行业的匹配度。

但他们身上都有共同点——拥有多视角的辩证思维和主人翁意识。他们不会被动等任务下达,而是主动与上级沟通自己在做什么、需要什么帮助,自发地将自己所擅长的运用到项目中。

Karis与她的同事们

回想起来,这些思维的养成可以追溯回高中时。Concordia的一次历史课上,学生就谁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开了第一枪展开激烈讨论,老师叫停后,大家才发现两组学生拿到了两份截然不同的历史材料,一份由英国人书写,一份则是美国人视角。老师最后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继续让学生辩证地思考。

学校设定的一系列学生培养目标(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SLO)也为她在团队中主动承担起领导力角色的意识埋下种子,在大学和工作中继续抽芽生长。

出社会后两年后,Karis并没有把自己的理想放下,在麦肯锡,她利用公司制度的灵活性尽可能选择自己所热爱的社会和公共事务行业项目,比如公共健康项目、州政府项目等。

在麦肯锡可以学习的还有很多,未来,Karis也有可能重新回到学校,攻读商学院的研究生学位。无论往何处走,答案依然在于忠于自己,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 END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