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爬藤”大火的当下,哪些事一定要提前考虑清楚?我们和“过来人”聊了聊

近两年,“艺术爬藤”火了起来,不少家长认为,在学术卷无可卷的当下,靠艺术脱颖而出不失为一个曲线救国的良策。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公布的2021《门户开放报告》中提到,艺术已成为STEM、商科、社会科学后的又一常选专业,留学生占比6%;在英国,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申请人数占比更是突破10%。

如果把目标定为Top30甚至是Top10的顶尖大学,或许艺术这条路是能让申请变得容易一些,但进入大学、步入社会之后的路又是否与想象的一致?本文主人公Yayi Chen已在纽约的时装设计行业摸爬滚打了五年有余,作为与菁kids读者画像高度重合的过来人,她的大学和职场经历或许也能在艺术大热的当下带来一番冷静思考。

文 | Stella  图 | 受访者提供

 

#01

泡沫的破裂

2019年从帕森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Yayi一头扎进了纽约的时尚场。丰富的经历让她的求职比同期大多数生要顺利得多,曾在多个高级服装品牌实习、前往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交换学习、更是历史最悠久的时尚大奖CFDA(美国时装设计协会)大赛的冠军得主,从Phillip Lim手中接过奖杯应该是学生时期最为高光的时刻。

CFDA颁奖现场

一毕业,她如愿成为The Row的女装部设计师。而此时的同学们,还在向十几家服装品牌投递简历,参加好几轮面试,递交作品集。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品牌明面上拒绝了申请,暗地里还剽窃了作品集的设计。

与想象中的光鲜亮丽全然不同,这是一个边学习边烧钱、竞争极其激烈,回报却成反比的行业。大浪淘沙过后,Yayi在帕森斯的同学不少都转行做了媒体、买手和造型师,也有一部分离开了美国。

工作三年有余,如果说Yayi能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到一些建议,那应该就是“尽早实习,去接触行业的真实运作,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大三结束,由于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举棋不定,她选择了gap year,以实习和比赛充实自己。走出校园后,最直观的感受是,尽管帕森斯学业繁重,它仍是一个包裹着许多美好幻想的泡沫——毕竟对学生而言最大的事情不过是,倾注全部心血做出的几件衣服能够得到学校的肯定。但进入职场后,高压和落差才开始摆在眼前。

Yayi先后辗转于The Row的针织和女装部、Thom Browne的男装部以及意大利某高端纱线品牌。从校园迈向职场,她真实地感受到存在感的落差——从一位艺术家变成一颗螺丝钉。无需再百分百为作品负责,一切设计都基于品牌特色,发挥的空间从创作层面局限到了技术层面,“自我”也不再重要。

“这和美国的行业环境有关系,有更多的成衣品牌,也会更商业化。”Yayi解释道。但无法在职场中探讨想要探讨的话题、呈现想要呈现的视觉形象也足够让她迷茫受挫。

Yayi的实习片段

事实上,Yayi最终选择帕森斯是因为她出生于欧洲,生长在上海,也想要尝试北美生活的小心思,而她的志向原本在更注重创意和艺术的欧洲。

 

#02

商业还是艺术?

Yayi仍是十分幸运的,她还是获得了在欧洲学习的机会。大三那年,她作为交换生前往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她当即发现自己的专业在伦敦和纽约的天壤之别:前者更创新大胆,而后者更注重如何为品牌服务。这与两地的行业发展不谋而合,伦敦对新锐设计的宽容适合年轻设计师成名,而纽约则是典型消费主义大国的重城。

圣马丁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让Yayi回忆起了在上海耀中上过的艺术课。老师让大家用回收材料做衣服,那时孩子们连缝纫都还不会,只能靠粘胶来DIY,手法算不上娴熟但创造力却爆棚。伦敦的课程同样如此,教授不断地刺激着学生寻找全新制作衣服的方式,比如没有剪刀、没有布也没有缝纫线,或是定下十美元的预算标准保质保量地做出衣服。

圣马丁时期的作品

伦敦的经历成为了人生转折点,圣马丁更好地教会了她用艺术表达自己。于是回到纽约后,她报名参加了CFDA大赛。

在伦敦制作的Sketchbook里记录的不止是成衣设计,更有心路历程以及对作品的清晰诠释。这次她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大赛,从诞生灵感的关键词开始,抽丝剥茧到想法的演变和实现它的每一个步骤,拼贴画、手稿、面料小样等,Yayi将成衣诞生的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最终拔得头筹。

Yayi的创作手稿

在帕森斯,她了解了服装行业的运作,而圣马丁又是一段完全浸淫于艺术的时光,如何在商业和艺术中做出选择?她开始思考起了未来的去向。

 

#03

拓宽的视野

Yayi一直是个努力的姑娘。在帕森斯感到时间不够用后,她干脆在家中摆上一台缝纫机,便于随时随地上手。大三结束,她暂停了学业却没停止学习,不仅报读了西装制作、高定服装等专业内的课程,还学习了诸如印刷等脱离专业却能为设计带来更多元素的课程。

短暂的迷茫过后,当她带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冠军头衔重返校园时,一切都顺利了起来。帕森斯的毕业秀场只选中了五个学生的作品,Yayi就凭借着和就读于圣马丁学生的合作秀,脱离美式的商业语境,诠释创新大胆的艺术创作,最终得到了可贵的大秀名额。

毕业大秀的作品

作为留下的少数人,被问及“学习设计需要天赋吗”,Yayi说:“当然非常需要,很遗憾这不是一个只靠努力就能有收获的行业。当然你也得有很强的毅力,因为你会不停碰壁,不停失败,不停重新站起。

或许正是在几次的工作经历中看见了自己的渺小,她的关注点开始从在秀场上享受鲜花、掌声、聚光灯的设计师转移到了幕后不被人看见的那些付出。为了大秀,她时常与华人制衣工通宵赶制成衣,她们大多来自八九十年代的移民潮,用最简单的英语和最娴熟的缝纫手艺,在这三四十年里守住了立身根本,也成就了无数件令人惊叹的成衣作品。

这些无名的眼和手激发了Yayi的创作本能。于是,在Thom Browne的工作外,她开始构思起了自己的品牌,以纽约华人制衣场为背景的跨媒介设计成为了第一套作品《一朵花,不是春》。她走访于不同工厂寻找车衣女红,了解她们的移民史、30多年来的历程以及对行业产生的影响。服装设计是其中之一,她还与导演好友合作,制作了现代舞短片,并创作了一部纪录片。

《一朵花,不是春》系列作品

纪录片的开头,车衣女红坐着船来到天微微亮的曼哈顿,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她们确认面料和工艺、反复修改版型,精心打磨着每一件吸引眼球的艺术品,只为挣一点辛苦钱。

想起初入行的Yayi也并无两样,尽管来自全美最好的设计学院,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学生,但真实的行业与她听说的、憧憬的全然不同,用掉的脑细胞和熬过的夜只是最不值一提的日常,创作权利的大幅剥夺也曾让她迷茫受挫。但好在,纽约的商业和伦敦的艺术一直都被攥在手里,她正在尝试走出一条全新的路。

Yayi只是众多艺术生的缩影,对他们而言,进入高校并不是旅程的终点,而只是将泡沫戳破,步入真实社会的起点。为此,艺术生应早早做好准备:

  1. 英美作为中国留学生热门的目的地,在时装设计行业却是不同的两种环境。在申请高校时,不妨先规划好未来是开创独立设计师品牌,还是更好地服务于成衣品牌。尽管纽约的时装场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但相对而言,前者会更适合伦敦,后者则更适合纽约;
  2. 面对激烈的竞争,只有在大学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真实的行业运作,才有可能找到工作、获得签证,存活于国外的时装场;
  3.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艺术行业并非只有鲜花掌声,相反,它是占据绝大部分精力、时间的吃苦行业,比起借助艺术进入更好的大学,将它作为职业的先决条件应该是热爱。一定要忠于自己的热爱。

— END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