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三胎怎么养?这3本“避坑指南”把理论和实践都讲透了!

文 | 格蕾
图|pixabay


今天要推荐三本很不错的二胎入门书。我认为,准备或已经二胎、三胎的中国年轻父母很有必要看点儿多子女家庭相关的育儿书。

啊?不是都说一胎才照书养,二胎都照猪养了吗?有必要这么一板一眼吗?

我国目前的育龄大军,大部分是以独生子女的身份成长起来的,特点是尤其能够共情“被瓜分了爱”的老大,对于多子女对家庭关系复杂度的改变没有相关的经验,因而也缺乏切身的理解和体会,甚至往往还对“手足之情”“同胞之爱”有着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

如果说,一孩时期我们尚能从自己的童年追溯到一些个体成长的经验,二孩则远不是多一个娃这么简单。当我们养育一个孩子,小家庭是三角形结构,三条边相当于三组关系,二孩则直接造就了一个四边形,加上对角线,全家一共有六组关系,这还没讨论有祖辈参与的情况。

那么,在没有可参照经验的情况下,搞定新问题最简单、却最牢靠的办法就是阅读、学习。靠着直觉育儿不是不可以,的确有那种天生特别擅长育儿的人。但据我有限的观察,养育二胎容易踩坑的真不少,希望这些书能帮助我们少被自己的经验局限或误导。

进入二胎(多胎情况相仿,下文不再重复)世界,绝对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手足之争。从老二降生、老大产生嫉妒情绪,到童年时期各种打架争吵,甚至成年后,可能各自心中都有着一杆秤,衡量着父母是否偏心另一方。只看到手足之间的亲密无间,忽略争端,显然是掩耳盗铃。今天分享的三本书也花了最大的篇幅(甚至全部的篇幅)聚焦于此。

 

第一本

基础入门


大宝嫉妒老二,该无原则地包容吗?

拿孩子们作比较,只有“不乖”的那个会受伤吗?

克制不住地偏心,怎么办?

《读懂二孩心理》

原作名: Understanding Sibling Rivalry

作者: [美] T.贝里·布雷泽尔顿

译者: 严艺家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Understanding Sibling Rivalry。的确,全书都是关于手足之争的内容……书很简单好读,比较实用手册的那种类型,没太多理论。

当小宝宝出生,大孩子会产生嫉妒的情绪,或做一些“坏”的事,以此来争夺家长的注意力。但这时候还不是最棘手的。当小的半岁以后,可以翻身、可以移动,手足之战就是一触即发的状态了。

大宝攻击性比较强,父母对他的期待又比较高,所以容易失望。但这些把戏都说明了大宝内心的需求,他需要“界限清晰的安抚”

  • 首先,肯定还是要安抚他,而不是一味的责备和批评;
  • 第二,让他知道明确的界限,安抚不代表捣糨糊,也不意味着过度心疼大宝的爱被“剥夺”而产生不必要的补偿心理。

比如,大宝要扔花瓶,你可能很着急,但可以不用马上放下新生儿奔过去,而是可以说:“把花瓶放回桌子上,我说过的,一分钟以后我会过来。”当教他一个对的做法,也是在表达:“你不是一个坏孩子。”这很正面。

还可以教他命名和接纳他的各种情绪,比如:“妹妹把你正在玩的东西都弄乱了,你觉得烦死人了。”帮他表达出来。

讲到这里,“二胎年龄差”也很值得一提。我们身边比较主流的观点就是,不要相差太大,头两年苦一点,后面就轻松多啦。这样妈妈在生育上比较节省时间,重回职场的难度也就小一些。

《读懂二孩心理》反倒认为,四五岁是“最理想”的生育间隔。原因是,老大可以最大程度上享受自己作为一个小宝宝的时光,并且最有可能愿意模仿照顾宝宝的行为。即便会对爱被分走感到愤怒,他的成熟度和对同龄人的兴趣能很好地帮他处理这些愤怒。有计划多生育的朋友,可以综合衡量一下各个因素再尝试怀孕。

等孩子们都长大一些,要注意让他们学习团结,不要纠结于找出谁才是始作俑者,而是把争端看作一个让他们学习为手足共同体负责的机会。

对犯错的孩子来说,他可能是为了争夺父母对关注,或有别的动机,针对他的说教很可能反而让他觉得,那这样捣蛋也不错,至少父母不会忽略我,也就是说,说教解决不了孩子不良行为的问题。

对“乖”的那个,也没有什么好处,他更可能陷入“乖孩子”的自证预言,虽然看起来不错,但内心容易冷漠,只关注自己做没做好,做没做对,缺少了对他人的关注。

虽然争宠的情况很可能是持续不断的,但大宝同时是小宝学习的榜样,对小的拥有很大的正面影响力。大宝也会意识到弟妹的学习兴趣,能获得小宝的狂热关注,会让他觉得满足,有时,他会“成熟”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到一个比较低幼的标准,好让小宝成功地模仿。

虽然说了很多二胎的“雷”,希望二胎的这些好处能让父母们淡定一些。

如何避免偏心?

书中的建议是:

  • 诚实面对你的内心
  • 和每个孩子有单独相处的时间
  • 珍惜孩子们的差异
  • 向孩子们,也向自己强调,他们不同的强项
  • 和配偶谈论某个孩子时需要私下进行
  • 如果你和某个孩子关系不好,为他寻找别的家人对他提供指引和喝彩。

书中还有很多值得一读的内容。

 

第二本

理论+实践


孩子们争吵,大人该不该管?或,怎么管?

独生子女的社交能力比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差吗?

《平和式教养法》(多子女篇)

副标题: 让孩子停止纷争,保持亲密情谊

作者: 【美】劳拉•马卡姆博士

译者: 孙璐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这本书非常值得推荐,它改变了我原先一个简单粗暴的观念:孩子们哭闹打架,除了客观的纠纷,更多的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所以才会很夸张地哭喊。所以不要落入他们的“圈套”,要淡定,才能有效减少这样的争执。

其实也不是说完全错误。但现实没那么简单。

《平和式教养法》指出,没有父母的干预,兄弟姐妹的确较少打架,但这可能是因为孩子觉得无法说服兄弟姐妹考虑自己的需求,所以放弃了争取。残酷的说法就是:弱者只能服从。

也难怪,我很少看到二胎父母面对孩子们的争端时能够做到“袖手旁观”,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而且还有外人的眼睛看着)。但他们一定也有些纠结吧:“或许慢慢地,就不需要介入他们了吧,孩子们早晚会学会如何和平相处的吧!”

不少研究表明,在有兄弟姐妹环绕下长大的孩子,社交能力并不比独生子女更好,而且大多数兄弟姐妹会争吵多年。也许问题就在于,同胞互动并非都是积极的。也许正好相反,孩子可能从手足那里学到了欺凌的技巧,而不是如何去爱。

父母比较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做裁判,做裁判意味着,一方被裁定为胜方,一方则被驳斥。在同胞关系里面,孩子们很难客观看待这一切。只要有人在父母的干预下“赢了”,即使他真的没错,另一个孩子也会觉得父母偏心,于是心怀不满,于是更有可能引发下一次的战争……

我一下子觉得有点压力啊。父母的责任真不小啊!到底该怎么做?是的,答案是:既不要做孩子们的裁判,也不是坐视不管——这是两个极端。

我回忆起小时候和姐姐的互动,的确,大人要么是不管,要么是不公正地介入,即便年幼时,我也能感受到这两种处理方法都不怎么高明。

是啊。简单的“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几近一张白纸的孩子会有温良恭俭让的办法吗?首先我们在游乐场里就不能接受这样的规则,除非我们的孩子是善于欺凌的那个角色。那在家里,其实两个小崽和在游乐场里互不相识的孩子,差别并不大,承认吧,“血浓于水”很少发生在家庭情境,在外面倒是很有可能一致联合对外的。

平和式教养法提出的观念是:

  • 这种时候,父母可以重申家规,然后帮助孩子们向兄弟姐妹表达自己的需求,让孩子有信心通过满足双方的需要来解决问题,并借此发展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自己想办法,有时候皆大欢喜,有时候,破坏性模式就不知不觉地蔓延开来……我们当然应该在这个人类关系的关键领域做孩子的引路人。

我想,这样的“正途”的确不容易,因为在孩子们真正长大成人之前,如此的教导恐怕要重复一万次。而跳进去做裁判,或是压根就忽略不管都是更为简单粗暴或直觉式的做法。

书中还涉及了如何设定玩玩具的家规,以及如何帮助孩子用尊重、平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等具体场景和话题,都有非常详细的阐述。如果深入其中使你感到太过于细枝末节,记得,不管在哪一个场景下,教导孩子们练习好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彼此尊重,是一以贯之的原则和功课。

 

第三本

案例多多


“一碗水端平”是必要且可行的吗?

兄弟姊妹之间小时候吵吵没关系,长大关系自然会好——是这样吗?

《如何说孩子才能和平相处》

原作名: Siblings without rivalry: how to help your children live together so you can live too

作者: [美] 阿黛尔·法伯 / [美] 伊莱恩·玛兹丽施 /

[美] 肯伯利·安·蔻

译者: 王欧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二胎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看完,理论基础就差不多有了,剩下就是见招拆招。

这本书是讲同胞竞争的同类书里面的“鼻祖”了。全书以主题课堂的形式展开,因为两位作者有很多自己的实战经验(都是三娃妈妈),又在全美各地办了多期讲习班,所以书的内容都是活生生的案例,还配以漫画,几乎没有什么理论,蛮通俗好读。

内容主要涵盖:

  • 允许孩子宣泄负面的感受,但不可以用武力表达。
  • “比较”是件危险的事,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

Equal is less这一章里,提到了几个努力一碗水端平的父母的例子,有的令人哭笑不得,有的发人深省。

比利和罗伊的妈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比利山羊三兄弟的故事,引发了罗伊的不满,因为没有一只山羊叫罗伊。妈妈承诺会努力找一个有罗伊的故事……

姐姐出生时,这位妈妈因为一些医疗方面的问题无法喂母乳。到妹妹出生时,这个问题不再,但因为不想让老大感到自己某些权利被剥夺了,她选择不给妹妹喂母乳。

妈妈在清理车库冰箱的冰霜,三个孩子在边上捡冰块玩,并比较妈妈给谁的冰块比较大。他们玩得很兴奋,一直在尖叫,好像谁的冰块大就代表妈妈的爱多似的。孩子们似乎永远不会满足。

——“得到同等的爱,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得到的爱更少。得到唯一、独特的爱,也就是专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意味着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尽可能多的爱。”我觉得这段话说得特别好。

Siblings in roles.

不要给孩子们贴标签,那会给他们画地为牢,自证预言。不要根据孩子的现实面目来决定如何对待他们的方式,而应该以我们希望他们变成什么样的状态来选择对待他们的方式。

打架的问题

处理过去自己与弟兄姐妹的问题,讲和。

在孩子们幼年时就把争宠问题处理好的必要性。

在孩子们还年幼的时候就创造出良好的关系氛围,未来发生冲突时,他们的关系是有存款的。这比他们长大后还要来自己面对和处理手足问题,要事半功倍的多。

相信这些都是二胎(多孩)父母所关心的话题。

— END —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