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妈妈分享家庭教育经:不鸡血,不躺平,将三个孩子送进名校

怎样的孩子是成功的?如何为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围绕着这个话题,菁kids携手YCIS,邀请学霸妈妈Tess Robinson与家长们分享教育经。

Tess Robinson的三个孩子都毕业于YCIS,分别被波莫纳学院、斯坦福大学、圣塔克拉拉大学录取。作为母亲,她具备丰富的育儿经验;作为升学规划师,她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中国孩子与家长。讲座中,她结合自身经历与多年来对中国家庭的独到观察,分享了如何让家庭教育成为孩子成功的土壤。

文 | Carol  图|Tess、YCIS提供

现场照片|Rachel

 

讲座一开始,Tess便向家长们抛出问题“你们认为怎样的孩子是成功的?”家长们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

  • “成绩好,未来能进名校,找到好工作”
  • “身心健康”
  • “能充分发挥潜力”
  • “有信念感”

……

“这些答案都很好,我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位母亲,希望孩子能拥有成功的能力。” Tess一边说着,边向大家展示出了自己家庭对成功的定义:

和很多学霸型家长一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Tess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少不了“热爱学习,成绩优异“。然而,她同时认为成功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当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变得多元,就不会把眼光只局限于成绩上。

千人千面,每个家庭都应有自己的成功配方。Tess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评判标准“如果你是企业老板,你愿意雇佣自己的孩子吗?”

把目光投向未来,孩子总有一天会进入社会,是否能与同事友好相处,是否能团队合作,是否能保持向上的动力……诸多能力共同决定了“成功”与否。

在Tess看来,在为孩子培养成功能力的路上,家庭教育扮演了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01

让孩子热爱学习

让成绩水到渠成


如今不少家长都意识到培养内驱力的重要性,但兴趣不是被逼出来,每天三令五申“读书很重要“”不读书以后考不上好学校“,孩子不仅不会发奋图强,甚至反而感到厌烦。

在Tess三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从未说过“我不想去学校,不想写作业,觉得很无聊”。这样持续的学习热情如何培养?Tess建议家长们注意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1:强行规定书单,为读而读

有些家长苦恼“为什么孩子把看书当任务,每次都很不情愿”。或许是因为,他们对家长选择的书籍根本没有兴趣。

孩子的思考角度往往与大人不同。大人觉得看书可以扩大知识面,可以扩充词汇量,但这些孩子统统无法理解,他们只会因要完成“功课”而感到痛苦。

Tess为孩子挑选的书内容范围十分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但她会多做一件事——留意观察,孩子在看哪本书时眼睛是闪闪发光的,是会提问的,随后顺势推舟,让孩子阅读更多围绕兴趣点的书。

Tess抓住每一次孩子展现出兴趣的机会,把阅读延伸成一个充满探索意义的小型PBL项目。

当孩子看了电影,对恐龙产生兴趣时,她不仅推荐了好几本科普书,和孩子讨论侏罗纪时期恐龙们是如何生活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更一起到自然博物馆,将书中的内容与眼前的恐龙骨架、动物模型关联起来,形成互补。

或许有家长觉得,恐龙和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做这么多是不是浪费时间?其实,知识无处不在。恐龙骨骼中有古生物学;超级英雄电影中有政治学;美食和时尚中暗藏了社会学和人类学……

电影、音乐、神话、故事……这些都能转化为孩子接触广袤世界的兴趣触角,在打开各领域探索中,形成良性的学习思维循环。

误区2:揠苗助长式发展兴趣

如果孩子展现出对数学的兴趣,你会怎么做?立马报一个竞赛班?如果是这样,或许兴趣的火花会迅速熄灭。

Tess认为,让孩子知道知识有什么用,怎样应用于我们的生活,是让他们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关键。

例如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形的而不是方形?果园如何计算每年的收成?这些都是有趣的,能让孩子思考起来的数学问题。

Tess更有意识地将家庭教育与学校课程连接起来。课上学习了八大行星,Tess特意找来相关的纪录片,在周末一起去天文馆;学了化学,在家里用苏打粉和醋,和孩子一起进行简单有趣的小实验……

书本杂志、纪录片、博物馆、旅行……所有的媒介与体验都能成为教育工具,而且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这些都远比作业有趣又有效得多。

误区3:回避或敷衍孩子的提问

孩子总是有各种问题,走在沙滩上会问”为什么这里的沙子比以前看到的粗?“家长可能不太在意,随便敷衍过去。

但其实这些是很珍贵的,和孩子交流、建立信任感的机会。孩子需要被注意和倾听,如果答不上来,不妨说”我们百度一下“”我们一起在百科全书里找找答案。”

在这样的鼓励下,孩子不仅会越来越喜欢提问,更能意识到爸爸妈妈对自己问题的重视,长大后遇到其他状况,也能自然地和父母聊上几句,寻求建议。

 

02

从小事做起

建立稳固的自信支柱


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Tess提出 “让孩子爱自己、接受自己”,这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需要的。

在内卷盛行的大环境中,不少家长的焦虑会转化为对孩子的无限高要求。孩子考了高分,那是不是有其他人考得更好?孩子进了运动队,是不是能成为队长?

父母的本意是鞭策,却让孩子被动处在一个多层次交叉的评价体系里,永远不知道怎样能达到“最好”,但世界上有绝对意义的“最好”吗?

在Tess辅导中国学生的过程中,她发现有些孩子尽管拥有光鲜的履历,却依然觉得自己不够好。他们不了解自己,也不爱自己。这个问题在小时候还不容易暴露,但当他们有天离开父母,进入更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会迷茫,会迷失,甚至是自我放弃。

Tess说:“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将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掩埋起来”。人外有人,在大学如此,在社会更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和自己比较,自己的成长。

有些家长或许会问,那是不是我平时多夸夸孩子就好了?但这又容易进入另一个误区。真正的自信不是夸出来的,而是依靠实实在在的行动累积起来的。

Tess认为,当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才能开始谈建立自信、独立自主。如何培养这些能力?Tess建议抓住孩子体格还没超过父母的窗口期,在2-12岁间建立严格的家庭守则。

Tess家便有不少守则,其中一条是脏衣服必须放进规定的篮子中。叛逆的小儿子Oliver起初对规则不屑一顾,偏把穿过的运动服随意放在旁边。Tess也很硬气,就不洗。三天下来,Oliver再想穿运动服,只能在脏衣服堆里扒拉。吃到教训后,Oliver从此乖乖遵守规则。

为了培养独立自主能力,三个孩子的房间是保姆阿姨的“禁区”,如果想让房间保持整洁,那就必须自己收拾。“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孩子都不能为自己每天生活的房间负责,将来在学校里,在社会中,又谈何承担更多责任?

在严格执行家庭守则的过程中,也许会发生争吵,但作为家长,必须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他们明白,责任和行为是紧密相连的。

我们常说希望孩子能成为富有责任感、值得信任的人。从现在这个小家庭起步,未来更进一步成为社区的一份子,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件事、达成一个目标、做出贡献,由此累积自信。

Oliver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03

为家庭氛围增添仪式感

让孩子学会爱


Tess有严厉的一面,但也和所有父母一样,她愿意为孩子倾注爱,为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氛围而不遗余力。

她在讲座中感慨:“孩子是一种残酷的小动物,你做了再多的好事,但他们偏偏记得那几件被你伤害的坏事。”因此她从起床,到晚上睡下,都注意着和孩子交流的语气和方式,每天做一些能让孩子们开心、感受到爱的小事;当他们难过时便陪伴左右,倾听烦恼。

在Tess的家里,有一张大大的沙发,三个孩子还小的时候,一家人便窝在沙发上一起阅读。妈妈为孩子们读半小时书,爸爸再为孩子们读半小时。当三兄弟逐渐长大,他们依然习惯每天固定一小时聚在一起看书,或坐在沙发上,或坐在窗台上,每个人都专注做自己的事情,享受空气中流淌的亲昵氛围。

这样小小的家庭仪式感,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二儿子Spencer申请斯坦福大学那年,补充文书的主题是“你能不能给未来的室友写一封信介绍一下自己”,他便描述了和家人们一起读书的故事,没有经过太多修改和矫饰,却诚挚感人。

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孩子自然学会如何爱自己,如何爱他人。即便在多年后,依然对父母保有尊重和信任,愿意敞开自己的心,这是多少GPA多少获奖证书都难以换来的。

好的家庭教育没有捷径,需要家长们每天用心观察、耐心培养,当孩子拥有学习的热情、向上的动力、健全的人格,不仅能在校内,更能在未来的大学和社会中获得成功。

04

以学校为合作伙伴

共同塑造成功


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在成功的路上,学校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Tess在挑选学校时格外慎重,走访了7所国际学校,找到了自己心中的“perfect school”,才最终决定举家搬来上海。

首先,Tess非常重视学校亲密的氛围。有些学校外表看起来很光鲜漂亮,但老师是否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呢?Tess希望老师能对自己的孩子有足够的了解,能和家长直接交流沟通。孩子与老师交谈时,能从老师身上学到思想;在课上课后与同学讨论,也能帮助孩子激发出新的思考角度。

其次,学校是否能培养多维度思考能力。Tess发现有些学生虽然GPA很高,但缺少自己的想法,申请大学写文书时也困难重重,这往往源于以成绩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式。

而在基础教育中,Tess认为“阅读、写作、数学”是培养思考能力的基石,她希望学校能有让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式。阅读不仅是完成作业,更理解吃透内容;扎实的中英文写作,让孩子完成语言和思想的双重输出;数学是未来所有理科的基础,老师要让孩子理解每个公式、每个数学问题背后的原理,而不只看计算速度与题目难度。

当Tess参加试听课时,她更会留意老师是否常常提问,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启发,当没标准答案时,如何思考,给出怎样的回答。在快速变化的社会里,这项能力的重要性在未来会愈加凸显。

最后关键的一点便是开放多元的校园氛围。无论来自哪个国家,无论背景差异,无论聪明与否,每个孩子都能被平等以待,接受同样的关心与爱。

选择学校时,适合是最重要的。Tess建议家长们一定要走访校园,能坐在教室里听一节试听课,能与老师和校方聊一聊,感受自己是否喜欢这所学校,是否能让自己的孩子爱上这所学校。

家长与学校仿佛地位平等的合作伙伴,共同赋予孩子成功的能力。当他们离开校园,当成绩单不再重要,依然能以自己的节奏拥抱前途无量的未来。

— END —


了解更多上海耀中入学资讯

欢迎加入菁kids&YCIS分享群

失效后请添加菁kids小助手(jingkids02),获取入群方式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