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毕业生故事 | AP和IB各有所长,大学申请要多看看官网!

文|Wilma
图|受访者提供

“我是一个安静又外向的人。”

接受采访时,马沁怡(Qinyi Ma)用这两个略有些张力的词形容自己。

在6月份举办的“菁kids上海毕业生峰会”中,马沁怡是圆桌论坛的分享嘉宾之一。她毕业于上海美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Shanghai American School,以下简称“SAS”),现在是美国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国际关系和环境研究专业大二的学生。

当主持人请大家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国际教育教给我什么”时,马沁怡的回答是“性格”“交友”

这多少与她的成长经历有关——从新加坡的公立小学毕业后,马沁怡随家人一起来到上海,入读SAS。从一个班四五十人、以听老师讲为主的新加坡传统学校,到有很多讨论、需要尽可能多地表达自己的美式学校,即便不至于经历“文化休克”,两者之间明显的差异还是给马沁怡带来了一些挑战。

“刚进SAS的时候,我还是地道新加坡口音,上课讨论的时候也不太插得上话。”马沁怡回忆说,“老师觉得我不太开心,一次开家长会还特意问我爸,为什么我一直闷闷不乐的,其实我也没有特别不开心,可能平时就是习惯性苦瓜脸。但那之后,我就开始努力调整自己,会去细看《生活大爆炸》《摩登家庭》这样的美剧,不懂的英文词就截屏下来查字典,基本上能达到听到一句台词就知道下一句会讲什么的程度,渐渐也有了标准美式口音,能更好地融入到朋友和老师们中间去。我觉得自己的适应能力还是不错的。”

 

 

学业

自称“slow learner”

同时受益于AP和IB两种课程体系


SAS高中部既开设AP课程,也开设IB DP课程,学生可以选几门AP选几门IB,比如在学AP心理学、AP历史学、AP生物学的同时,也学IB艺术、IB中文,可以完全遵循自己的兴趣,因此马沁怡有机会同时体验这两种不同的课程体系。

也是在她那儿,我们听到了比较这两种课程时一个鲜有人提及的视角:“AP会同时学习好几个主题,进度很快,需要记和背的东西也很多,而IB可以很深入地去研究一个主题,可以和同学讨论、做实验。我是一个‘slow learner’,所以还挺适应IB的学习方式的。”

每个IB DP学生都要选三门高级别(Higher Level)课程和三门标准级别(Standard Level)课程,马沁怡的HL选的是历史、心理学和英文,而SL则选了生物、数学和中文A。有意思的是,她曾经是个“历史盲”——因为在新加坡读小学时完全没有接触过世界史,她曾一度以为非洲是个国家。

从“历史盲”到选历史HL课程,再到大学主修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际关系专业,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似乎得归功于她打开历史这扇门的方式。

“高二时我选了AP美国历史,虽然老师教得很快,但我对历史的兴趣很多都是通过这门课建立起来的。在那门课上,我了解了美国肉类加工业的发展史,知道了因为《屠场》(The Jungle)这本书而引发行业变革、让很多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的过程,也从中看到了新闻传播的力量,并对环境问题产生了兴趣。”

AP对不同主题的快速覆盖,加之IB所创造的深入研习某一特定主题的机会,使得马沁怡既能在短时间内建构起自己的历史知识谱系,又能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点深潜下去,这也为她之后选择大学专业打下了基础。

 

大学和专业选择

从学校官网获得直观印象


对于高中生来说,选择申请什么样的大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马沁怡也向我们分享了她做决策的过程:

>>>>首先,做一张excel表格,把自己关注的各种因素(如食物、天气、地理位置、交通等)一一列出来,并按照喜好程度筛选出5-10所学校做更深入的调研;

>>>>其次,多参加高中升学指导部门和大学招生办组织的信息会、讲座,尤其不要错过那几所特别感兴趣的学校;

>>>>再者,就是逛大学的官网,相信自己从蛛丝马迹中获得的直觉判断。

马沁怡之所以会选择塔夫茨大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在学校网站上看到了他们的“Experimental College”项目。“那是学生和教授们开设的课外课,比如《星球大战》中的心理学、华尔街大佬的投资心理学之类的,角度很特别。直觉告诉我这里的学生可爱得奇葩,大家都对自己做的事很有热情。”她说。作为一所兼有研究型大学和文理学院特点的学校,塔夫茨的教授们会把更多精力花在本科生教学上,这也是马沁怡比较看重的一点。

至于专业,她选了国际关系和环境研究两个方向。选择前者,是因为国际关系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历史学、政治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这让马沁怡觉得很有意思;选择后者,则是因为她从小就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从事净化水行业的爸爸也给了她潜移默化的影响。“高中时没有做太多环保方面的事,有点遗憾,我想在大学里做一些环保相关的项目,也有兴趣做这方面的创业尝试。”马沁怡说。

 

《弄堂之歌》

采访上海弄堂里有故事的人

让外国人多一个了解上海的维度


虽然高中时没有做环保项目,但她做了另一件同样有意思、有意义的事。

马沁怡喜欢读人物传记,也喜欢写关于人的故事。高二那年,她发起成立了“恩颂上海”(Unsung Shanghai)项目,和十几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走访上海的弄堂、采访居住在弄堂里的人,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他们的故事展现出来。如今,这个口述史项目的第一项成果《弄堂之歌》(Songs of the Alleyway)已经制作完成。

聊起做这件事的缘由,马沁怡介绍说:“我和爸爸妈妈都喜欢在上海走街串巷地闲逛,一次路过愚园路的一个弄堂,看到一些边摇扇子边聊天的老人,觉得特别温馨,就跟他们聊了起来。虽然对他们来说,我们完全是陌生人,但他们丝毫没有芥蒂,很亲切地跟我们聊起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回家以后我就想,我和朋友们平时都只关注上海时髦潮流的一面,几乎不了解上海的历史,弄堂能让我瞥到上海的深度和厚度,不如就去写写弄堂里的人。

之后,一些同样对这件事感兴趣的同学加入了进来。一开始,大家雄心勃勃地想写一百个故事,而要写故事,首先就得寻找采访对象。他们先是在地图上找弄堂,再一个个去敲陌生人家的门,在没有任何了解与信任的前提下,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第一天出去的时候信心满满,觉得收集到二十个故事不在话下,后来才发现非常难。”马沁怡笑着说。

与弄堂故事的采访对象合影

后来,通过朋友牵线搭桥,他们终于找到了几位愿意分享的热心的采访对象,其中就包括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哥哥杨振汉、上海作家马尚龙、退伍老兵相守荣等。“虽然数量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写得比较深入,而且从采访、转录、翻译,一直到撰文、插画,都是我们团队的成员自己完成的,大家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弄堂之歌》的完成前后历时两年,尽管团队成员们学业繁忙,他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热情满满地投入其中。马沁怡说:“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刚到上海的老外,他们想了解上海,但因为语言障碍,不知道怎么沟通、跟谁沟通。我们希望这本书能让外国人多一个了解上海的角度,毕竟,要了解上海,光靠跟出租车司机聊天是不够的。”

这个暑假,马沁怡的目标是多读几本历史原典,比如柏拉图、马基雅维利的经典著作,也想看一些历史题材的小说,跟上同专业同学们的步调。从新加坡到上海再到塔夫茨,她丢失了一些东西,比如新加坡口音,但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清晰的自我认知——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想做什么。

马沁怡和爸爸一样喜欢园艺,这也是父女俩重要的联结方式

在Unsung Shanghai的网站上,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大意是:

「请记住,不只是上海有珍贵的历史,在你曾经停留和即将前往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未曾被讲述的故事。」

期待她能在未来讲述更多精彩的故事。

—  END —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