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孩子做TA喜欢的事,结果还是吃了软钉子?原因是……

文 | Jessie
图|pixabay.com

这些天,中文不太行的女儿爱丽丝在磕磕巴巴地读龙应台的散文《目送》。

那天,孩子拿着中文老师推荐的精读书目来问我,我一看到龙应台的这本,就说,读《目送》吧。其实,作为妈妈,我内心的OS是想让她尝试阅读书中描写的悲欢离合,体会父母看着孩子渐行渐远背影时的那份心情。

书中写到龙应台两次目送华安的场景。一次是华安幼儿园毕业,孩子不断地回头找寻妈妈的目光。

“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再一次,是华安16岁去美国的时候,告别时母子拥抱的场景。

“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这第二次的送别场面,多少描述了我们这些青春期孩子的父母的心情。

因为和朋友经营一个与教育相关的公众号,有一些选题需要采访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每次听到孩子们侃侃而谈自己的理想和热爱的领域时,他们的自我认知和独特的自信常令我感叹:

这真是与众不同的一代!

有趣的是,有些孩子的父母回过头会私下和我说,真羡慕自己的孩子可以和你这么畅所欲言。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父母真的会慢慢变成最不了解自己孩子的人?青春期的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青春期孩子需要的自由

不是我们的同意或不同意


那天,爱丽丝跟我说,妈妈我觉得我没以前自由了。我猜她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同意她去同学生日派对在酒店的sleepover。朋友说,你们可能刚回到国内,对环境不熟悉,对孩子过分保护也很自然。

还有一次,学校舞蹈组的组长邀女孩们去一个舞蹈教室上试听课。因为爱丽丝很喜欢跳舞,我就鼓励她去。于是,我就在微信群回复组长说“我已经让爱丽丝报名了”。原本以为爱丽丝会因为我的支持而高兴,没想到她最后决定不参加。

这两件事情,让我了解,原来孩子们想要的自由,不是父母的同意或者不同意,而是给她选择的机会。

我们每天都有意无意地在为孩子做各种选择,带着“为你好”的想法与孩子相处。我们“为你好”地为孩子选学校,“为你好”地为孩子选择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为你好”地为孩子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比这种人际关系中自我约束的“弱法则”,“为你好”的行事准则正是亲子关系中强加式的“强法则”。英文里还有个类似的名词叫做“helicopter parent”,直译为“直升机父母”,特指随时随地准备给孩子提供服务的父母。家长看问题的角度也是居高临下,没有意识到孩子真正的需求。

孩子的选择有时候比我们想象中的成熟。爱丽丝爸爸每周四会给爱丽丝的饭卡充值。那天,爱丽丝提议把每周的饭费发微信红包给她,由她自己充值。以前孩子的饭卡到每周三基本就没有结余了,按孩子选择让她自己管理账户,账户不但有了结余,乱买饮料的情况也减少了。

曾听一个妈妈说,孩子到了青春期,我们做家长的要学会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闭嘴。有时候,我们可能明明知道孩子这么做是在走一条弯路,或者正在犯错,只要不触及原则问题,家长需要修炼让自己忍住不指出来的本领。英文里叫“bite your tongue,” 就是咬住自己的舌头,是不是很能够体现家长纠结的心情?

试错是一种权利, 犯错是一种成长。更何况“错”的定义本来就是主观的。再说,如果什么事情都知道了答案,那是多无趣的青春期啊。

 

父母需要珍视和尊重

青春期孩子成长的“仪式感”


爱丽丝到了上海继续着她“无课本”的高中生活。学校所有的课程大纲和课程内容都放在校内网上。课程内容都是那种没几个字的启发式的PPT,或者视频链接。

除了“无课本”,学校的课堂学习也越来越多地引入PBL项目式学习的方法,爱丽丝的第一个PBL的主题就是“未来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主题需要运用到历史、英文、设计和物理这几个科目学到的知识来表现。

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性学习方式瞬间让我们家长手足无措,完全插不上手。我们不明白物理的光谱叠加和“未来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关系。

爱丽丝每天坐7点的校车上学。青春期的女孩子早起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打扮自己,头发需要拉直,衣服需要搭配。再加上疫情期间需要量体温、填防疫信息表,早上的时间通常都很紧张,孩子的早饭自然而然地就在学校解决了。晚餐于是成了一家人唯一可以坐在一起聊天的时段。

我们通常问她的最“经典”的几个问题是,“中午吃的什么?”“今天有没有作业啊?”或者是“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这种开放式问题。多数情况下,爱丽丝会用“挺好的”“没什么”等三字短句秒回各种问题。晚饭后迅速溜回她的小世界,然后关上门。

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可能会和我们一样,感慨我们在孩子生活中的参与度降低了,孩子和我们变得疏远了。

在一次家长分享会上,一个妈妈告诉我们,他们和孩子大部分的沟通都是爸爸在和孩子一起打游戏的时候进行的。尊重孩子独处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可以让青春期的亲子沟通更加自然和融洽。

顺着这个妈妈建议的思路,我也开始发掘和孩子沟通的时机。

爱丽丝最近很乐于点评和指导我的素描作业。除去素描排线的细节指导,她还会教我如何摆脱教材的限制,按照明暗对比关系和自己的感觉去画。我也借机和她聊聊学校的PBL进展,和其他孩子间相处的事情。这些短小的谈话空间慢慢让我们对孩子的学校生活增加了了解。

 

家长要像宠物一样

少评判,多陪伴


我曾经在纽约时报上读过这样一篇文章,叫做“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什么,可以问问你家的宠物”——宠物具备青春期孩子需要的所有特质。

首先,宠物不会评判(Judge)。

我曾经一天之内在不同的公号平台上读过数篇有关青春期的文章。青少年时期给我们成年人的印象似乎就是一个充满了各种问题的年龄阶段。旁人听说你家有个青春期少年都会用同情的眼光看着你,安慰你说,等熬过这几年,孩子还会回来的(指恢复和父母的亲近关系)。即便是父母对于自己孩子充满信心,不存在任何“偏见”,他们也是希望可以责无旁贷地于孩子荣辱与共。

一个妈妈曾经分享说,我一直认为我的孩子沉迷社交媒体,后来通过老师才知道,孩子通过社交媒体上的交流提高了沟通技能。如果我们认为“浪费时间”的群聊,只是孩子提高社交能力的方式,那么,我们认为的“沉迷”于游戏,也可能只是孩子在完成作业之后的一种解压方式。

在和孩子的亲子关系里,我们要学着去不预判是非,不先入为主地下结论。首先要相信孩子,他们有自己认知的方式和阶段。他们的成长不一定要走我们规划的路线,也不一定按照我们所期望的节奏进行。

其次,宠物会给予百分之百的认可(Validation)

文章中说到,在美国的一所私校里面,校长办公室养了一只叫“阳光”的金毛犬。“阳光”的最大作用就是陪伴孩子,给孩子解压。学校发现,每到期末考试期间,就会有更多的学生一早就来和“阳光”亲近,然后开始他们一天的学习生活。孩子通过与宠物相处可以释放他们内心的爱,暂时抛开烦恼,享受当下。

我们中国家长在夸奖孩子的时候,总会在后面捎带一句继续努力之类的话。爱丽丝就对这个表示过“抗议”,原本是个让她欢喜雀跃的事情,结果又被捎带脚地“教育”了一番。这或许和我们东方文化里的忧患意识有一定关系,我们总认为更美好的未来会在更上面的“那一层楼”。

曾经一个高年级孩子的妈妈对我们9年级的新生妈妈建议说,到了高中,我们家长要学会做一个纯粹的啦啦队长(cheerleader), 而不是挑刺的评论员(criticizer)。

孩子到了青春期感觉自己变成大人了,这一方面让他们对未来充满热情和希望,而与此同时,日益繁重的课业和竞争压力,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会让孩子感到焦虑和无所适从。他们开始感到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同伴压力可能会产生积极的驱动作用,但也可能会带来消极的自卑感。这个时候,家庭对孩子的认可和支持可以帮助塑造他们个性中的韧性。

比如,在孩子每天早上出门前,和他们说你看上去很帅或者很美,这些会照亮他们一天的心情。在孩子睡觉前,和他们进行几分钟的亲密谈话,让他们可以感觉到爸爸妈妈的陪伴和支持, 忘掉这一天中的不愉快和小挫折。这些当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给孩子带来的正能量日积月累可以变得非常强大。

回看龙应台的目送,我突然可以理解华安强忍母亲的深情拥抱的感受了。孩子不是不需要我们了,而是开始以另一种方式需要我们。

少儿时期的亲子关系像流舒缓流畅的华尔兹,父母担当引领的角色。到了青春期,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更像是一支探戈舞,既要给对方自由发挥的空间,又要随着音乐互相配合,张弛有度且动静有致。每一个青春期的家长都是初学者,我们需要升级的空间远比我们孩子需要的要多。

 

▼作者|Jessie

来自北京,法国路桥学院(École des Ponts ParisTech)工商管理硕士, 毕业后回国进入外企,辗转了几个通信行业的外企,分别担任战略分析、市场以及并购重组等职位;2011年定居加拿大多伦多,之后游历几家公司担任客户经理;2019年有幸回归电信领域。2020年8月随家人回流,现居魔都上海,经营“枫叶国漫谈”公号。

— END —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