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去国外读寄宿学校的孩子们,后来怎么样了?

近几年,关于去国外读寄宿学校的讨论日益增多。

对于很多家长和学生们来说,这的确是个全新的领域。他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撰写意向书,到不同的学校面试,还要参加各类标化考试……总之,这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过程。

寄宿学校真的值得我们这样为之努力吗?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每个学生的经历都不一样,在亲自体验之前,没有人能告诉你寄宿学校的环境是怎样的。所以菁kids姊妹品牌Jingkids International邀请了两位寄宿生,来聊聊她们对寄宿学校的看法和观点。

文 | Cynthia Zhang、Emily Hellqvist
译 | 依然   编 | Daisy
图 | Pexels、作者提供



可以无限尝试新东西

所谓“天高皇帝远”,孩子们终于可以不再受到父母的监视和管制

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摆脱来自父母的压力和期许,可以趁此机会开始新的生活,发现那些在家中会被压抑的东西,还有可能找到他们真正的兴趣所在。

这就是我在寄宿学校时,通过大量的课业学习和课外活动所收获的东西。

在参加了学校的爵士乐团之后,我爱上了爵士钢琴;在完成了一篇20页的关于缅甸罗兴亚族的调研报告之后,我爱上了历史;此外,我开始跑越野赛了,这是我在之前的学校里从来不曾有过的机会。

Cynthia与队友合影

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改变了我固有的生活,才让我有了巨大的学术收获和个人成长,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我是谁。老师们灌输给我的这份对知识的好奇,现在也一直被我用来探索未知的领域,比如音乐、历史和政治。

如果你的孩子对学习一直是自由散漫的态度,需要你时不时推一把,那么寄宿学校也许会为他们开辟一条新路,让他们能够把学习拓展到冰冷的教室之外,同时也能让他们告别家长的严格监管,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样大有裨益。

 


不可小觑的文化冲击

去国外上寄宿学校不像在国内读国际学校,因为你将经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文化差异。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small talk”,更无法参与其中。我之前就读的国际学校也从未教过我什么是“small talk”,很大程度上因为我的朋友们都说中文,而在中国文化里我们没有这样的习惯。

说真的,问别人“今天过得如何”有什么意义吗?你并不在意他过得好不好,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不过读了寄宿学校之后,我还是得尽快学会,因为我不想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不遵守“社交规则”的怪胎。

Cynthia在游泳

另一个文化冲击则是这里极其低效的快递服务。在中国,我已经完全习惯了跨省快递两三天送达的速度,最慢也不过五天,如果用顺丰还会更快。然而我在美国第一次下单的时候,完全没有料到需要等一个多星期。

更难以忍受的是,没有任何快递追踪信息,我完全不知道快递到哪里了。我唯一知道的送达日期就是“五日内”,和国内的半日达简直没法比。所以我第二次在亚马逊上买东西时,为了避免苦等十天的惨剧,赶紧开通了亚马逊Prime服务。

虽然我之前也听别人抱怨过美国的快递有多慢,但相信我,当你自己作为消费者亲身经历一次,还是会刷新你的忍耐极限。

校园一角

除此之外,还有“对你的老师直呼其名”这类从未在国际学校、甚至大部分美国学校里听说过的事情。我的同学们在学校里都直接管老师叫Will、Joh、Chris、Meredith或者Meg。

刚开始的时候,这种称呼方式让我十分不舒服,因为我不能叫他们某先生、某女士了。不过几天之后我还是适应了。

对有些人而言,这种不正式的称呼可能会被视作对某些权威人士的冒犯,但事实上,这只是美国人特殊的价值观——他们拒绝接受传统的习惯。

但也有特例,我有一个曾经在英国学校读书的同学,他一整个学期都管我们的化学老师叫“女士”,完全不想改变自己的习惯。

这些被迫被同化的经历让我在美国的第一个月过得十分迷茫,与西方文化的一点小小的接触都会让我因为自己不像个“当地人”而痛苦万分。如果你正在考虑把孩子送到国外读寄宿学校,那这的确是一个劝退因素,需要你慎重考虑。

不过,只要多付出一些努力,你的孩子一定可以学会如何适应各种文化环境,并且在他们理解和接纳各种文化的过程中,也会培养起对文化差异的敏锐的感知能力。

原文链接:To Board or Not To Board? Insights Into Boarding School

 


让孩子被迫变独立

我一直对自己的自理能力很有信心。在ISB上学的时候,我可以在兼顾课业和课外课的同时,再学习两三门乐器。我当时觉得自己既然可以平衡好这些,那么去寄宿学校也一定没什么问题。

不过,在我2019年秋季入读霍奇基斯中学之后,一切都变成了一场灾难。

我的课业压力非常大,还要兼顾社交,我作为一个转校生,要努力和其他人交朋友。除此之外,我还有无穷无尽的课外课和体育课,所有这一切都让我应接不暇。最关键的是,在这么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余,我还必须要保持宿舍干净整洁?你简直是在逗我!

总而言之,我崩溃了。我想念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小猫。我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来这里?

Emily和同学

你可能会想,既然这么痛苦,为什么还要说寄宿是有利的呢?原因就是,这段经历迫使我学会了在风浪中游泳。

每个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时,我必须要做好计划,否则便不能应付所有这些繁杂的琐事。于是,我人生第一次打开了学校发的计划本,列出每门科目需要做的功课,标注提交日期,再把项目分解成可完成的量。

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不再想家了,反而觉得住宿生活越来越舒服。作为一个自认为独立的孩子,寄宿学校让我备受打击,但也迫使我真正变得独立。

学校山地自行车队召开赛前会议

在寄宿学校里,你不是要简单地适应一所新学校,而是要自己决定你的生活该怎样过。在这里,我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学会了比我过去三年所学都要多的东西,可能听起来有点吓人,但真的能让你在高中阶段学到未来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种技能。

 


爸爸妈妈,你们一定会想孩子的!

“为什么我的孩子长得这么快!”世界上所有的父母应该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在北京,许多孩子都是在父母鹰眼一般的监护下长大的,让孩子只身前往一万多公里外的学校住宿,更是想都不敢想。

正如我前面所说,寄宿学校的孩子会非常想念他们的父母。但在这件事上,父母的反应往往比孩子更大。

在我离家前往美国读书的前一周,我妈妈——这个虽然做得一手好饭却十分厌恶下厨的女人,每天都会问我想吃什么,然后换着花样地满足我。我想她当时一定非常难过,想在我离开前再多陪我一些,多宠爱我一点(那些孩子正在上大学的父母一定对此感同身受)。

这样的反应是非常正常的,父母们也知道一旦我们开始在学校忙起来,难免会没有时间给他们打电话。对许多中国家长来说,他们的角色就是周末开车带孩子去上各种课外辅导班,回家之后负责给孩子们端上可口的饭菜。孩子的离去,会让他们倍感空虚。

我个人认为,这个弊端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好处。尽管放手并不那么容易,但如果孩子已经准备好了接受挑战,为什么不鼓励他们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做出自己的选择呢?至少他们现在犯错的成本比未来要低得多,不是吗?

 

总结


事物都有两面性,每个家庭应该自己决定是否让孩子入读寄宿学校。但对于以上这两位寄宿生来说,她们认为这是个不容错过的好机会。哪怕过程经历了一些曲折,但她们都非常享受这段并不容易的旅程,让她们变得更好、更加充满斗志。

如果希望能够更详细地了解寄宿学校的培养方式,也可以通过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夏校活动来亲身体验(当然了,要等疫情过去之后)。

原文链接:Boarding School Teens Share Their Insights Part 2

*注:未标记图说的图片均来自网络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