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不出去的大一,京西女排队长和她所经历的“魔幻现实主义”

2020年毕业于京西国际学校的Chloe有着混血儿般的美丽脸庞,由于父母的工作关系,这个出生长大于宝岛台湾的姑娘经历过海峡两岸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模式。
回首往昔,她有些庆幸自己大部分的学生生涯能够在国际教育的环境中度过。无法如期去国外就读的大学一年级,她除了上网课,还给自己安排了不少事儿,实习,转学,还有回忆浸满青春与汗水的女排时光……

文/Daisy 图/受访者提供


·海峡两岸,教育氛围大不同

从小许多人都问过我一样的问题:“你是混血儿吗?” 甚至有些人会直接对我说英文,认为我的中文应该是没有英文好。

不得不承认,自从我开始上国际学校以来,不只是个性与思维,就连我的外观与长相都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欧美化。

如今,当有人问我英文比较好还是中文比较好,我会笑一笑,难为情地跟他们说:“我Chinglish最好!” (指的是Chinese+English)。

上过国际学校才真正地感觉到人和环境是会融为一体的。

2008年,幼儿园刚毕业的我因为爸爸工作的关系从台北来到北京。国际学校于我,还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初来乍到,我在乐成国际学校(BCIS)开启了国际教育的旅程。

Chloe在台湾

在北京两年后,我回到台北上了两年的当地学校。刚刚适应了国际学校的纯英文学习环境,又直接切换回纯中文的学习环境,还真有些不太习惯。一开始很难,但也是这两年让我的中文基础打得还算牢固。台北当地的学校可能跟大陆的公立学校有些类似,会让学生们反复地去做一样的事情,还挺无聊的。

很快,我又回到了北京,在京西学校(WAB)继续我的国际教育之旅。不得不说,如果没有在台北学习的那两年,我的中文水平肯定不如现在,但是我依旧很庆幸我的家长最终还是决定让我回到北京接受国际教育。

在国际学校经历了十年西式教育环境的熏陶之后,我发觉其实许多人对国际学校的刻板印象不完全属实,人们往往忽略了高昂学费的背后,国际学校的学生们到底能从学习经历中收获什么。

图片

                                                                            Chloe和妈妈一起参加International Day

John Dewy 说过, “Education is not preparation for life; education is life itself.”(教育不是在为人生做准备,而是人生本身。)我们在学校学习其实不是为了准备迎接未来进入社会、到了工作岗位上时会遇到的种种考验与难题,而是学习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在国际学校里,你能够认识更多不一样背景的人,通过交流去了解不一样的文化与思想,国际学校可以轻轻松松为学生们营造出这样一个学习的氛围。例如,京西每年都会举办Global Issues Conference(GIC)以及International Day。在活动中,全校师生能够品尝到全球各地的佳肴,欣赏着同学们穿着的各自家乡的民俗服饰,谈论着我们共同生存的地球。

这就是国际学校的文化,我们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但是学校把我们聚集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小小的世界村。

                                                                                                  Chloe与她创立的Zer0环保社团

国际学校出来的孩子跟当地学校毕业的孩子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的“可能性”。当地学校讲求的是所有学生跟随同一个教育系统、上一样的课、参与类似的课外活动。但是你会看到在一个国际学校的毕业班里面,是五彩缤纷、人才济济的。每个人都截然不同,都在国际化的环境中用自己的方式在成长。

国际学校一点一点地把我们变得更加多面化。就像我,不只是一个学生,也是一个运动员,一个摄影师、一个环保主义者。这种种的经历到最后赋予我的是能够多方面发展的能力,而不是当一个只会念书的毕业生。

国际学校有个很大的魔力,就是它可以很简单地把一个孩子变得更加开朗和外向。小时候的我是一个很内向又爱哭的小女孩,但是自从我读了国际学校以来,我开始参加学生会、当上排球校队的队长、创立了自己的社团、在各种大型的聚会里演讲,这些都是我在当地学校没有办法得到的经历。

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在未来能够更自信地发展我的能力,而是逐渐地把我变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女孩。不是说外向的孩子一定比较好,但是会懂得争取机会,主动与勇敢地去独立发展的孩子一定不会吃亏。

·女排队长成长记 

国际学校另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非常鼓励所有的学生去参加课外的活动。这其中包括了不同的社团、运动项目以及学生组织等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结识其他年级的学生,去发掘自己在不同领域的可能性。
5年级时,我第一次站上了排球场。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排球会在我之后的学习生涯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我在国际学校就读的十几年中,最有价值与成就感的回忆都与排球有关。
对于排球,刚开始我也只是玩玩而已,没有把它看得那么重。第一次真正组队打比赛是在6年级的时候,比赛的气氛还挺紧张的,我是个很容易被带动的人,看到周围的人都非常认真在打,我也想去努力地参与和融入。

5年级时练排球是一周一次,初中时变成一周两次,到了高中就是一周四次。8年级时,学校来了一个特别专业的教练,以前是北京队的运动员,她觉得我的水平适合打二传,我也特别喜欢这个位置,后来就一直在打这个位置。从那时候起,我的每个寒暑假几乎都会去参加排球的训练营,提升自己的水平。
练球最刻苦的时候是9年级,因为当时想加入代表学校最高水平的校队(varsity),通常这支球队的队员都是11、12年级的学姐。我特别幸运地被选中了,成为队里唯一一个9年级的队员,也是年龄最小的队员。我当时的经验和能力并没有其他学姐们优秀,这让我感到很有压力。由于对比赛的技巧和技术方面的知识有欠缺,第一次随队参加比赛还被学姐骂过,后来就越打越认真了。
 
除了在校内打比赛,我们球队还会去北京以外的城市甚至是其他国家打比赛。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都会寄宿在当地的学生家里,也因此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有很多朋友到现在还有联系,是非常好的经历。
有一年在上海,我们球队打APAC的比赛,有12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校一起竞争。当时在一场比赛中,我遇到了我们所有队员公认的参赛球员中前三名厉害的球员之一,而在那场比赛中她打出来的球被我成功地拦住了,那时候我才十年级,这件事让我特别有成就感,甚至可以说是我打校队4年来最高兴的一次。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真正对排球产生了自信,打得也越来越顺手。
11、12年级时,因为实在是太喜欢排球了,我还会去参加一些校外的加强训练,最多的时候一周有六天都在打排球。当然,这也是跟着赛季安排的,京西的赛季大概是每年的8月底到10月底,两个月左右。
一直以来,我在球场上都是个比较安静的人,话不多,但因为排球让我变得更自信,也开始说更多的话。后来,我成为了京西排球校队的队长。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到的不止是与队友相处,还有在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的情况下学会谦虚,要去帮助其他人,不要给人一种疏远感,这其中的平衡是需要去掌握的。当队长让我学习了怎么去组织一支球队,怎样了解不同人的个性,用不同的方式去激励不同的人,让每个人都能够打得更好。
12年级时,我申请了美国大学的职业排球队,这个过程开始得有点晚,通常要想走这条路应该从10年级就准备。起初,我只是单纯地想要试试看,因为教练觉得我好像有这个能力去做这件事。尽管我还是有点犹豫的,毕竟身为一个亚洲人,身高也不是很占优势,去打职业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也曾被一个藤校的教练看中过,那个教练说如果我去早申那所学校的话就会让我进,但我后来还是没有这样做,因为觉得我个人不是太适合那所学校。
排球甚至成为了我申请大学时考虑的因素之一,我申请的学校不需要有最好的校队,但还是一定要有排球。我觉得哪怕我不能进校队打比赛,也想要在大学时期可以看到排球的比赛,这对我来说还是挺重要的。
因为排球,我的高中四年才真正完整了。不止是运动,还有很多像是合唱团、舞蹈团、辩论团等等这些活动都可以让高中四年过得更加有意思。这些活动看似会耽误学习的时间,但事实上是能够促进学习的一大动机。这些才是我们在高中毕业后会真正怀念的故事。我很庆幸当初选择了排球,让我在未来想起高中的时候,不是只有堆积的试卷,还有充满回忆的排球时光。

·SAT之痛与魔幻的大一

其实SAT对我来说确实是一段挺痛苦的回忆,我花了大概一两年的时间去准备,每个周末都会去上补习班,过程是真的挺折磨人的,可惜到最后也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成绩。
在我申请那年已经开始有些学校不要求SAT成绩了,现在很多很好的学校也都不要求SAT了。我觉得这样挺好,因为我认识很多平时英语和数学都特别好,但是考出来SAT成绩不好的人,也有两科都不好但是考出来SAT成绩特别好的情况。
我个人觉得SAT不是一个能代表学生真实水平的考试,虽然它可能或多或少会给予大学一个更好地认识你的机会,但是我觉得我当时的考试成绩确实没有反映出我的英语和数学水平,对此我还是挺失望的。
我觉得在申请一些学校时如果是用在学校的GPA或者是申请文书什么的,其实是可以申请到的,但是可能因为我的SAT成绩确实低于这些学校的平均值太多了,所以对我的申请结果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Chloe与社团成员在京西小学考察太阳能温室
我一直想要当一名国际学校的升学指导老师,通常这个职业在本科时会读心理学,然后再去读研究生。以此为目标,我的大学专业选择了心理学。
在选择学校时,我会参考我姐姐以前的申请,也会关注学校所在的城市。很多人申请会看学校的排名,但我觉得地方也是很重要的。我从小到大都是在城市里居住,所以我很怕学校太偏的话会不适应。我也不喜欢太多雨或是太冷的地方,虽然我当时还是选了去波士顿大学(以下简称BU),也是挺冷的地方,但学校对课外活动比较重视,学生的性格也比较开朗,这样的氛围我很喜欢。
其实一开始我只是把BU作为我的保底学校,但因为想去的学校没拿到offer,就去了BU。但读着读着发现还挺喜欢的,所以也有些犹豫要不要转学。
转学的过程其实跟高中第一次大学申请的形式差不多,难在既要顾及学业也要去弄转学的事情,因为是线上,也比较难联系到学校的导师来辅助我。不过我还是申请到了南加大,可能会在2022年春季转过去。

Chloe与朋友们在长城拍摄毕业纪念照

大家都说美国大学第一年是最好玩的一年,可惜因为疫情,我没有办法亲身体会。在BU的第一年,我都是在北京上网课,好在网课可以随时听录播,甚至可以调听课的进度,所以也没有那么讨厌线上的学习。尽管不能在美国参加活动,但我还是加入了学校的一个学生会,还当上了年级代表,参加一些线上的活动,结识了一些新朋友。
在国内上网课期间,我也在给自己安排实习。我爸爸时常强调:“有了人脉和人际关系就是成功了一半。”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的未来、以后的工作规划等等,但是事实上在我开始实习之后,才了解到人缘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拥有最完美的GPA、去上最好的大学,但是这些都没有办法保证能给我们未来带来一份好的工作。
从我的经历来看,国际学校会把孩子们未来的路铺得很好。从初中开始,甚至是小学,国际学校就已经开始给孩子们拓展视野,比如请guest speaker 来学校做演讲,带学生们出去旅游,支持学生们去了解不同的慈善机构,甚至是给学生们安排去大公司实习的机会……这些都是很多其他学校没有办法给予学生的学习机会。
大一上学期,我去了母校京西的HS counseling office帮忙,因为这就是我的dream job,所以特别兴奋。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我能够从一个员工而不是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如何讨论帮助学生,如何实施计划,如何更好地跟学生沟通,这些都是我当学生的时候没有办法去体会的。期间我还有机会参与了一些联系国外大学的工作,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学习到与大学申请有关的事,收获还挺大的。
后来,我去了顺义祥云小镇那边的一家升学机构做助教,一周去三次,一次一整天,做一些辅导学生背单词或者改作业等相对比较琐碎的活。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来看,我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还是很苛刻的。我个人觉得家长们有时候可能有些过于担忧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其实多给孩子们一点学习外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也是好的,太着急送孩子们去补习班,可能反而会让孩子们缺失掉一些应该有的儿时回忆。
我不想当温室中的花朵,我想要到大自然里去探索一切。在国际学校的这几年,每一年、每一个学期、每一天我都在接受着挑战,我的舒适圈也不断的在扩张。
我完全无法想象,如果当初我没有念国际学校,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我的视野不会像现在一样辽阔,我的梦想不会这么大胆,我的能力不会这么多方面,我的朋友圈不会这么广泛,我这个人大概也不会像今天一样在多个领域里被人看到,被人认可。
国际学校给予我的远远超过了一张毕业证书,我将带着我过去十几年来的经历与收获开始人生新的旅程,继续开拓着自己的可能性。
6月20日,Chloe将与另外十几位来自国际/双语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一起出席菁kids毕业生峰会,她会在现场分享自己申请美国大学的经验与心得。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