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养育孩子没头绪?这本书或许能成为你的育儿宝典

“‘熊’孩子被过肩摔”的新闻余热未了,对父母界的菜鸟——我们这些新手爸妈来说,怎么教好自己的孩子,依旧是一个看似有明确答案,实践中状况百出的问题——令人头疼。

育儿书有千千万,我曾在书店见过这么两本:《勇于管教》,和《不管教的勇气》。不禁莞尔。看来,不管是什么“派别”的专家,都视自己为小众。什么时候开始,当爹妈是这么如履薄冰?

如果说,今天要谈的这本《无条件养育》认定父母的问题在于“害怕纵容”孩子,那生活在2018年的我们面临的育儿难题很可能是“无所适从”,多少书籍和微信公众号,每天产出海量的育儿知识,该选哪一款呢?没有人会在口头上认同“纵容”或“专制”的老派做法了,那取而代之的又该是什么呢?

文 | 苏敏 图 | Pinterest


《无条件养育》的作者艾尔菲·科恩(Alfie Kohn)生于1957年,是一位美国的作家和讲师,主要活跃在教育、育儿和人类行为等领域。

他在书中对一些传统的育儿理念提出了批评,并从诸多的社会学研究中获取案例和证据。查阅时下在中国也颇流行的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时,巧合地发现不少讲师声称自己是“无条件养育者”。其对育儿绕不开的几个话题,也影响了后来多本畅销书。虽然国内最新的版本还是2012年的,但书籍本身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无条件养育Unconditional Parenting》

副标题:挑战训导孩子的传统

作者:艾尔菲·科恩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2-6

>>01 很抱歉,本书没有具体的育儿tips提供

但凡对为人父母这一身份有点自觉的人,都不会乐意看到自己的宝贝成为他人口中的“熊孩子”,温馨融洽、长幼有序的亲子关系,看似理所当然,对许多家庭来说却是奢侈品。

相信大部分父母都会认可,孩子值得我们给予“无条件的爱”。然而,“无条件养育”到底指什么?略抽象。可以从它对抗的对象——“有条件”的养育——来看。具体而言,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爱的撤回”和“正面强化”,过度管制,惩罚,专制,控制……

这些概念不难理解,后文也会有所展开。如果从“指导性”这一指标来品味这本书,思路可以归结为:如何规避“有条件养育”?如何让孩子体会到“无条件养育”?

正如“亲密育儿”被误读为疲劳战术、不眠不休的哺育和陪伴,我担心“无条件养育”也会被解读为放任自流、不加管教。我虽对这类绝对化的育儿界名词颇不以为意,但稍加了解,便知作者自有其立场和立意,不是毫无道理。厘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阅读的基本素养。

事实上,传统训育方式与放任自流相互对照,我要么对孩子施以惩罚,要么对他“听之任之”;要么严阵以待,要么毫无疆界。当孩子有不当行为出现时,我们大多数人都感觉需要采取某些行动,而非什么都不做。因此,如果我们仅有惩罚可选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采取惩罚。

自相矛盾的是,忽视与惩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立面:这两种手段共同的特征是,二者绝对无法提供孩子所需要的那种积极的、充满尊重的成年人的指导。难怪有些家长“惩罚、忽视”交替并用;一旦其中一种选择碰壁,他们就会投靠另一种。正如一位母亲所说:“我对孩子很放任,直到我受不了他们,然后我变得极度专制,直到我受不了我自己。”在其他一些家庭里,每个家长会各自扮演两种角色之一,一个严厉苛刻,另一个宽容放任,好像这两种谬误方式加在一起就可以变成有效的养育方法一样。

我的女儿小一才刚过一岁半,我甚至不确定可否将她近来发脾气的行为与“Terrible two”的概念对号入座。告别了屎尿屁的简单时光,在教养上,开始体会到和先生的摩擦和分歧了。

不过,和更多强调“how”的育儿书相比,本书实在没有给出什么弹眼落睛的具体建议——它更像一本提纲挈领的手册,能帮助读者抓到育儿的主干。它强调的是,对比父母认为给予孩子怎样的爱,更重要的显然是孩子怎么看待父母施与他们的做法,他们的感受和解读才是关键:

相比我们对孩子有何感受,孩子如何经历这些感受以及如何看待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才更重要。儿童教育家提醒我们:教室的要素并不在于老师教授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到了什么;家庭也是如此,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么信息,而非我们认为我们在传递什么信息。

子非鱼……这就是养育的难处所在。作者提出了13条养育大原则,有助于我们践行所谓的“无条件养育”。但我印象最深的,只有一条——“深思熟虑”:

根据我的经验来看,真正伟大的家长,其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们愿意面对令人不安的问题,愿意质疑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质疑自己童年的经历。

无论你从其他育儿专家那里了解了什么,因为阅读一本书而发生重大转变的可能性不大。我唯愿弗洛伊德的想法是正确的,即洞察力是做出改变的第一步。动用全部身心真正理解,或许还不足以令人完全改变育儿行为,但它也许是必需的一步。

这些头头是道的教诲或许并不让你感冒。我反倒认为,有时找不到“how”是件好事,我们刚好可以多琢磨一下“why”。

>>02 不专制、不放任、不中庸,如何培育孩子的道德感?

我有个妈妈朋友,看到小一用陶瓷碗喝汤的照片,表示羡慕并为自己的女儿觉得心酸,因为孩子爸不准这、不准那的。她建议我专门写一写为什么要给孩子更大的自由度。看到本书的论述,我觉得找到了答案。

在公园我也常听见不要碰痛妹妹、滑板车不要骑太快、不许小气各样的叮咛,说不绝于耳也不算夸张。

好消息是,为了让孩子长成真正具备道德感的人——这是家长忍不住叨叨叨的主要目的(当然跟用瓷碗喝汤没关系,尤其对学龄后的孩子来说),并不用家长刻意地训导什么。

一项有关养育行为的早期研究证明,当孩子被给予很多做决定的机会时,他们会变得更加“活跃、外向和率真”。不过在更近观察之后发现,仅有自由还不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高度互动”也是必需的。 

总的来说,家长不依赖强势、与家长关系温暖且牢固的孩子会更加听话,他们的家长尊重他们,尽量不控制他们,对他们的质疑也会给予明确的解释和说明。

斯泰顿等人认为,“顺从性格会显现于一个支持、通融的社会环境中,无需大量培训或训导”。霍尼格经研究还发现,顺从通常更与积极响应的育儿手段有关,而非训导或控制。雅克布维茨与斯拉乌菲两位研究人员发现,当母亲倾向于采用斯泰顿研究中所描述的方法(即母亲更容易“在中途打扰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而非调整自己的时间和干预意愿,完全不顾孩子的处境、情绪和当前兴趣之所在)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婴儿时,孩子在五六岁时就会更容易亢奋多动。

遗憾的是,这个有趣的发现一直没有后续研究,原因在于有关儿童行为异常的科研经费全部用于神经学研究,而非与养育学相关的调查中。

虽然养育学的调查并不多,作者还是找出了以上这些研究和结论。简而言之,给予孩子选择的自由,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交流中给予这样的自由,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

这与我的主观感受也相符。很简单,如果孩子只是“被迫听话”,他不太有可能反省道德问题,即,不明白一些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只是屈从于大人的权威。作者还将孩子与大人的工作类比:工作场所里的成年人往往不是因为工作量太大,而是因为他们不能充分自主选择自己所做的事,而最容易感到疲劳。

这是否代表着完全不能打断孩子的探索呢?当然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更应当清楚明白地让孩子知道界限在哪里,而不是全权交给孩子处理。尤其是小宝宝,需要家长代劳做决定的事情还有许多。只是,究竟如何把握这个度?作者也很明确表示,并不是要选择“一种介于‘过度管制’和‘放任自流’之间的中庸之道。”可惜他没有更多的论述了。

艾尔菲·科恩本身反感太具体的育儿建议。我留意到全书唯一一处,是他建议每个月至少两次向孩子道歉,同时他承认这一建议非常主观。

某种程度上,专制和放任是简单的,因为唯一要做的就是压迫,或什么都不做,揣摩一种完全不同于这两者的新做法,内涵要丰富得多,我们可以在环境上做许多准备工作,针对具体情境想办法引导孩子(哪怕会失败)。这样看来,没有具体的建议太正常了,因为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育儿法。正如书中所论述的:

作为家长……我们的任务是“掌管”,即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指导、设定界限,但并非“掌控”,即苛求绝对服从、依赖于压迫或无休止的规范。……我们的目标是授权,不是归顺;我们的方法是尊重,不是强迫。

>>03 夸不得、罚不得?做好一个关键点就行

“不惩罚”已经是育儿界的政治正确了,不过现实中滥用惩罚的情况依旧常见,理论和现实完全脱轨。具体到不同的情境,我并不认为绝不能使用惩罚,但有非常关键的几个点:孩子的年龄、家长的情绪、规则事先规定、重归于好、就事论事不牵扯其他“福利”。(这个大坑本文先不展开论述。)不过,艾尔菲·科恩很可能并不认可我的说法。

还是回到本书。为什么不惩罚?甚至连表扬也要一并谨慎对待?作者在他的叙述中是完全可以自圆其说的,也帮助我更警惕惩戒和表扬的一些“坑”。

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内在动机”。不论是惩罚或表扬,大人对孩子如何表现、作为都有一个明显的偏好,当然,大部分时候这样的偏好本身没有问题,只是要谨慎孩子的动机是否被带偏。

在小一还不满一岁时,当她第一次玩叠高堆塔把木圈套进木棍,全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她显然对自己的成就非常得意,同时对大人的反应感到有趣。慢慢地,当她再度成功,而我们不再鼓掌时,她会主动“领掌”——起初她的这种表现让我觉得可爱极了,而当情况多次出现,我惊觉她套圈可能完全是为了听到掌声。

这是我第一次对“表扬”产生警戒心。我当然希望她能够专注在事情本身的成功带来的喜悦,而不是外在的肯定。然而表扬——有时我们用“鼓励”一词——太像蜜糖,轻易就把孩子的内在动机偷换为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出于喜好喜欢自己所做的事,而外在动机是指做某事以达到某种目的——为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

我要强调的是:外在动机很可能会侵蚀内在动机。……人做某事时受到的奖励越多,就越容易对事件本身失去兴趣,为得到奖励,他会无所谓做任何事。

惩罚也是类似的,它很容易让孩子专注在自己的利益损失上,而不是反思为何做错了。作者引述一个对一组7年级学生展开的调查,发现有“撤回爱”经历的学生,道德感一般较差。他解释,对于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害怕被抓”与“正在形成的对错误行为的认知感”(形成、还没有达到稳定的成形),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幼年如何被引导、管教,会影响到孩子将来道德内化的程度。

我现在的难题是,孩子虽能听懂大部分指令,但我并不确定对抽象和复杂的道德难题她能理解几成?更实际的是,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控力很小,需要不断地重复跌倒,这让大人也很挫败——究竟我的做法是否还需要改进?不然为什么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不止一个朋友告诉我,两到三岁这一年是艰苦卓绝的,而到了三岁,沟通会顺畅许多。)

此外,在家和在外又是两回事,大人会有社交的压力,比如孩子打了人不肯说对不起的时候,真是脸红心跳。陷阱就在眼前:是强迫孩子做出合理的反应,还是专注在指出错误、告知行为对他人的不良影响上?

身边有一群好朋友都是新晋父母,大家也都注重孩子的教养,会找机会一起坐下来讨论分享。当女儿当着他们的面打别的小孩或是发脾气,我肾上腺素就飙高,仿佛自己难辞其咎,苦心经营的好妈妈形象轰然倒塌……

让孩子表现得慷慨、礼貌也掺杂了大人的私心。为什么要有礼貌?因为与人相处可以令对方如沐春风,我们应当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帮助孩子理解这一点,不断回归,而不是以此作为自己是否成功的一个指标。

经常被家长夸奖“慷慨大方”的低龄儿童会比其他孩子在日常生活稍显吝啬……每次听到“把东西分给别人,你真棒”或“你的帮助令我感到骄傲”这样的话,他们就对分享或帮助别人减少一些兴趣。在孩子看来,这些行为本身并没有价值,只不过是再次得到大人的同类反应而不得不做出的行为。

 要这么说,似乎是罚不得、夸不得了,家长难免觉得束手束脚。走笔至此,感叹育儿是一件很不纯粹的事,难怪那么多的著作也无法对人们的实际行为稍加改变。与其说是引导孩子,不如多放心思在改变自我。我欣赏作者一点,他虽有强烈的倾向(反对以爱之名对孩子实施控制,强调无条件),但他并不将包括表扬在内的“正面强化”一棍打死。

这里我要再次强调:人类的行为没有绝对性。“正面强化”是否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产生,有多严重)取决于诸多不同因素。如何实施:口头表扬的用词、表达方式、说话的语调、私下表扬或是当众表扬。对谁实施:孩子的年龄、性格及其他变量。为何实施:孩子做哪些事情受到了表扬?表扬的目的是什么?或者更确切地说,在孩子眼里你的目的是什么?祝贺孩子没有给你找麻烦(例如,吃饭时整洁干净),和祝贺孩子做了一件真正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是不同的;对孩子的盲目顺从(例如,甘愿听从你的指挥)表示欣喜,与对孩子一次有深度的提问表示欣喜,也是有区别的。

>>04 比起一招一式,更为重要的是亲子关系如何

不止一次,艾尔菲·科恩规劝读者多思考培育孩子的长远目标,眼光不要只放在当下。我想要一个乖乖的小孩,还是一个愿意考虑别人福祉的人?庆幸的是,大部分时候两者并不矛盾。但总有那么几次,你得做出选择。

知易行难。不存在完美的父母,甚至多的是懒惰和自私的家长。有时候我会想,我现在费心钻研育儿知识,当女儿长大,我在她的心中会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呢?不可避免是伤害与爱并存,甚至有一段时间她心里会有很多埋怨(就像我自己对母亲的态度)。那么我现在折腾的一切有什么意义?

至少有两个年长的朋友建议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个阶段只专注一个重点,其余看淡,这样更有的放矢,亲子双方不至于觉得对方与自己“处处为敌”。他们的话让我隐隐觉察,我并不是要寻找并践行完美的理论,我只是一直在建立、经营和孩子的关系。

归根结底,育儿不是惩罚与否的争论,不是如何表扬的细节,也不是哪些可行哪些禁止,育儿在于和孩子每一次的眼神交汇,每一句出口的话语,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这些,无法简单归纳。而它们会铸就实实在在的亲子关系,也是未来我们和孩子回顾来路时,能够回味和品鉴的点滴。

–END–

 

苏敏

六年媒体从业经验,新上任的全职妈妈。和女儿搭伴,探索小家庭的新模式,期待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