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去了国外,就不用上课外班了吗?

Extracurriculum Overseas

当国内课外班学习已经如火如荼,我们不禁要问国外孩子也上课外班吗?特别是带孩子迁居海外,华一代家长们对孩子上课外班是什么态度?面临新环境、新学校、新的价值体系,家长们对于课外班教育是如何考虑的呢?我们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采访了来自海外的家长们,听听他们的说法。

文:竞波   编:兆兆  

话题1:哪些课外班值得上?

美国家长:

· 我把课外班分三类:运动、艺术人文以及孩子自己选择的项目。同一个时间段,孩子需要在每一类中选一门。美国的初中、小学压力不大,所以,每学年加三个课外班也不会太忙。我会和孩子沟通,开始新的课外班,需要坚持3个月,不可以半途放弃。

· 我女儿从3岁多开始上了8年芭蕾课。老师以前在俄国皇家芭蕾舞学院,非常严格。常规课之外还加私课,100多美元/次,挺贵的,但我觉得很值得。孩子从形体姿态到肢体表达,还有不怯场,都是芭蕾课打下的基础。虽然现在她放弃芭蕾,改学舞台剧,从小的童子功还是帮了她很多,很值得。

· 小时候妈妈让我练钢琴,那时候我不喜欢,现在却很感谢妈妈让我坚持下来。最让我受益的是,音乐让我感知到了生活的美,演奏的时候会有一种代入感,让我领会作曲家的心境。另外,在钢琴比赛的时候,难免遇到紧急情况,也经常有挫折和失败,但现在长大了回头看,感觉从小培养逆商还挺重要的。

· 美国所有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报和电台。做小记者很能培养综合能力。采访他人,孩子需要集中精力,边交流、边观察、边思考。写文章,需要分析综合,抓住要点,各种题目的文章都需要驾驭。编辑出版是团队合作运营,美国学校甚至还有广告销售。这些都是由学校老师在课外免费辅导的。

另外,孩子在采编中可以学习分辨主观与客观,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真正看到周围,看到对方。发现别人看不到的点。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就是对用户、对产品的洞察能力,这在高科技硅谷非常需要。

· 我的儿子从小尝试了很多运动项目。6年级的时候,发觉更喜欢击剑,而是也比较擅长,就停了其他的课外班,专注在击剑上。后来几年发展不错,14岁在国内积分排名第一,也经常打香港地区的俱乐部联赛。但信心满满来到美国,却遇到大挫败,差点儿就放弃了。

在美国,击剑是小众项目,没有很多资金投入。国内的硬件比美国好太多了,击剑馆很漂亮。美国更注重实战,这里的比赛、教练和训练水平都很高。幸好孩子坚持练了下来,我们也支持,陪他在美国俱乐部训练,到处比赛,花费不菲。后来他获得很多奖牌。最主要的是,击剑磨练他的意志和专注力,大大提高了他的学习效率和自律性,挫折教育也提高心智。他没有参加什么补习班,但是成绩在学校里名列前茅,今年得到很多顶尖大学的奖学金。我觉得之前所有的投入都非常值得。

· 游泳能强身健体,也是终身受益的生存技能。一定要学。美国的滑冰课很便宜,能很好地培养孩子的体能和平衡协调能力。我的孩子学了滑冰课,冬天去滑雪,听大人解说几句就会了。学得很快很好,感觉花了一门课的钱,学到两个技能。

· 我自己并不擅长体育,但美国是全民体育,我们来到这里,就入乡随俗了。在国内时我痛恨各种补习班,所以我们不送孩子去补习,除了写作课。和国内相比,美国这边的体育资源太好了,价格方面也很便宜,尤其是team sports。篮球、手球、橄榄球、曲棍球,还有滑雪、帆船我们都试了一遍。

这边的氛围和国内不同。教练的专业技术都很好,但很多教练同时也是家长,他们的孩子也在队里,大孩子毕业了,小孩子又来了,他们就连续做了很多年。助理和后勤人员也都是家长志愿者,所以花费很少,平均下来,每次训练也就20-30美元。每次训练和比赛,很多家长都去捧场,像一个热爱运动、热爱竞技的大家庭。无形中,孩子就增加了对运动的热爱,而不是刻意要培养某个特长。从这一点上看,国内的运动队稍显商业化。而在中文、艺术方面,国内有些小众课质量很高,也可以通过网络上课。我们可以各取所长。

教练非常重要,孩子可能有天赋,但如果碰到不好的老师就是一场灾难。另外,团队运动项目里也要关注队里的其他孩子,孩子之间如何互动。孩子与孩子、与教练之间互相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家长一定要留意。

加拿大家长:

· 我喜欢写作,也让孩子去上写作课。阅读可以学到很多,提升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但读的还是别人的东西。写作要输入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思想融合,重新解构,然后输出表达。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写出来,才是有效的学习。其实很多课外班是与学校课程脱节的。我鼓励孩子就在学校里跟老师学,多向老师提问,和老师一起做项目,跟老师建立很好的关系,对成绩也有帮助。学校老师的辅导都是免费的,不用额外花钱。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多去尝试,先放宽,慢慢收窄,找到真正的兴趣,把他的长处发挥到极致,聚焦孩子的优势,做最好的自己。

话题2:迁居海外,为什么还要送孩子去课外班?

美国家长:

· 上课外班,是孩子探索未知的过程。无论在中国在美国,只要家里有能力,都应该支持孩子去多尝试,多了解一下其他的领域。在美国,送孩子去课外活动、上兴趣班,很普遍,很重要,一定要有。有些美国家长看到一些亚裔孩子只是做功课考试,没有任何课外活动,他们会很惊讶。

· 课外班能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就完全让孩子自己选择。她学过绘画、舞蹈、钢琴,并没有哪一个领域拿奖或者参加什么比赛,但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她尝试了很多,有惊喜,也有不喜欢。她在准备大学申请文书的时候,课外活动十几项还没有写完,都是因为她有兴趣,爱去尝试。

· 美国一般私立学校的课外活动很多,学校安排得很好,所以不用额外加课外班。公立学校则主要靠孩子自己,在公立学校让孩子脱颖而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在课外活动中锻炼领导力。有很多社团孩子可以去去尝试,如果没有自己喜欢的,可以联合同学和老师创建自己的社团,自己拉队去比赛。这都是非常好的锻炼,对升学也很有帮助。

加拿大家长:

· 我的孩子刚刚6岁和4岁。在这个年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家人可以一起玩的活动,比如我跟孩子爸爸特别爱滑雪,孩子从一两岁就跟着我们滑。我在家弹琴,他爸爸也弹琴,孩子看到,自然就喜欢。孩子真心喜欢,就会去找资源自学,然后直接运用,这可能比去上课学更重要。

新加坡家长:

· 我周围一些新移民家长,让孩子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去补习,考天才精英班。我和女儿商量好,你可以去考,但是我不给你报,就算你考上了,我们也还是留在原来学校。我不想让孩子承受那么大压力,有时间学习自己真正喜欢的、或者有一些天赋的东西,这样既省孩子的时间,也省家长的时间。

日本家长:

· 找到兴趣很重要,我觉得练习同样重要。乐器的学习是肌肉记忆,需要大量时间练习,所谓的1万小时理论。但是,很多家长不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走过从入门到渐入佳境这一段路程。孩子一周上两三节课,初级班可能一周只有一节课。不练的话,即使上更多的课,也很难有进展。我见过很多家长,花了大量的钱,结果“成功地”让学钢琴变成了孩子童年的噩梦。精通才会带来热情。如果希望让孩子去学一门新技能,家长可以先想想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陪孩子练习。

各个国家的风气不同。美国的中小学学业不重,家长选择不让孩子上补习班,也不会感到很大压力。我在日本东京,这里的作业也是量大。小学一年级不补习,小升初就可能赶不上。日本的妈妈要提前两三年准备起来。日本上学不需要交学费,但学习班特别多,补习费用和国内差不多。

澳大利亚家长:

· 澳洲有很多新移民家长,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每天都在送孩子去上各种课外班的路上。我女儿的学校里20%是华人,但是学校年度音乐会,在台上演奏的80%都是华人。很多华人孩子的爱好是很同质化的,这也是大学招生官不断提问的:为什么华人孩子都是有同一个爱好,不是在打网球,就是在弹钢琴。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