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教育”是智商税吗?国际学校妈妈亲历

有人说,营地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有人说,营地是用来满足高净值人群多元化子女教育需求的。无论有着怎样的说法,营地的主题词似乎都离不开“教育”二字。

有的孩子能很好地适应所处的教育环境,有的孩子却在不断地挣扎中;有的孩子能够适应某种形式的教育,但在另一种教育形式中却无法发挥潜能;有的孩子喜欢面对挑战迎难而上,而有的孩子在挑战面前不知所措。那么营地呢?这个另一种形式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呢?真的如每个营地官网上所展示的那样,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吗?
文 / Beth图 / unsplash


刚刚过去的2020年,计划中的暑期国外营地未能成行,看着疫情下被闷在家里好几个月的孩子,我们壮着胆子,怀着一颗忐忑的心,给她报了一周家门口的国内某美式住宿夏令营。

尽管性格比较宅的她这几年一直说不想去营地,但是看着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营地宣传,我还是没有忍住,强行把她送去了。作为家长,我总是觉得,营地是个可以给孩子提供锻炼机会的地方。

美式营地一向以活动丰富著称。每天上下午,孩子们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参加,在不同的活动中,会遇到不同的伙伴们。在家长的眼里,这些看起来都是挺不错的安排——

让孩子们有机会体验多种活动,发现自己的爱好,同时还能和尽可能多的孩子接触,扩大孩子的社交面。但孩子才是参与者,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到底体验到了什么?又有着什么样的感受呢?他们在营地快乐吗?

自选活动

我们这次参加的营地列出了很多自选项目,有体育运动类、有艺术类、有探险、还有语言提高类。可能是受限于不同营地间的师资安排、报名参加人数等因素,实际在选择过程中才发现有些活动是没有的。

孩子在本想参加的绘画活动而没有的情况下,很随意地加入了足球项目。看到营地发来的照片时,我们着实诧异,一向安静内向不爱运动的女孩子居然选择了足球!我想,也只有营地能激励她做出这样的选择吧!有时候,没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在后来与孩子的沟通中,她是这样描述的:每一项活动其实都只是停留在很初级的体验阶段,毕竟,参与者的水平参差不齐。

比如很多选择足球的男孩子都是踢过足球的,有些踢得还很不错,但是很多女孩子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简单的传球带球训练会让很多男孩子觉得没意思,而女孩子们似乎也踢得兴致不高。

再比如CS枪战,本来是很多孩子的最爱,但是由于营地的场地设置不可能像专门从事CS活动的场所那样有着各种各样的掩体等设施,孩子们能做的就只剩下在空荡荡的场地里端着枪冲锋了。用孩子的话讲,太傻了!除了年龄很小的孩子,大点的孩子都觉得挺傻的。

这样看来,把营地的自选活动当作让孩子尝试是否喜欢一项新活动的机会似乎不太合适,体验是有的,但未必是家长所期待的。很多事情毕竟还是交给专业人士为好,营地,真的只是浅尝。再或者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玩乐的场所,跟所谓的营地教育好像沾不上什么边。

关于年龄

很多营地的招生年龄标注的都很宽泛,比如6~15岁。在参加营地前,很多家长都会确认,营地里的活动会不会按照年龄段分组进行。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肯定的。确实,入营当天,孩子们就被按照年龄和性别分成了若干组,吃饭和就寝都按照这个分组。

但是这个分组不会贯穿整个营期,在自选分组活动中,就是混龄的状态。大孩子要学着照顾小的孩子,这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另外,在混龄的活动中,大一点的孩子很容易出现无聊感。毕竟活动的难易程度还是要照顾到低龄孩子的接受能力的。如果营地安排的师资力量不足以支撑额外的小组内分组,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就只能做着同样的活动了,比如烘焙、手工等。

还有一些活动,虽然是以年龄组为基础,但是活动内容却是一样的。比如为了加强每个年龄组的凝聚力,每个小组都要编一段唱唱跳跳的动作,有点类似啦啦队。很明显,低龄的孩子就会表现的特别high、特别积极,而年龄大些的孩子则更像在应付任务。

结合孩子在低龄时参加夏令营的经历,个人认为,很多营地更加适合低龄的孩子,比如小学中低年级左右。这个假期,我的孩子入营时不到12岁(六年级),很多活动她已经觉得提不起兴趣了。据她和我描述,当期最大的一个营员14岁,基本上每天大部分时间在和老师一起聊天。

新朋友vs老朋友

去营地=结交新朋友,所有的营地都是这么宣传的,这也确实是家长希望看到的。现在的社会崇尚外向,而外向性格的孩子在营地的表现则反过来印证着这一点,他们融入得更好,在营地的新环境里适应得更快,展现出更多的笑容。

而那些没有那么外向的孩子们呢?家长们看到的是他们更需要被“推”进营地去锻炼。我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不那么外向的孩子。不像很多孩子与好友结伴入营,这个暑假,她是独自一人参加的营地。然后,与另一个独自入营的孩子结了伴,原因是同宿舍别的孩子都是一起来的,只有她俩落了单。

她俩这种就伴的行为正是社交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并不代表在新的环境中,她们对社交的意愿变得更加强烈。营地传回来的照片中我看到,有一天在集体活动中,孩子坐在地上在安安静静在读一本书。

没有那么外向的孩子似乎不是时时刻刻渴望着与他人的互动,他们的社交行为不会因为家长刻意把他们推进陌生的环境而立即有所转变。有时候,我们需要允许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接受他们偶尔想游离在团体之外的需求。

从营地回来,她并没有结交到新的朋友,但是她观察、结识了不同的人,她有了一次在陌生环境下决定自己如何社交以及社交到什么程度的体验机会。

回想她之前的营地经历,和好朋友一起参加营地的时候,最令她高兴的似乎不是在营地里做了什么,而是和好朋友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她们有结交新朋友吗?社交,并不是要与别人“打成一片”,那是极端外向者的专利。

营地里的生活

我很赞同“营地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延伸”这个说法,孩子本身就是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习着的,营地这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给予了他们变换思考方式与生活习惯的机会。

十个女生,住在两间寝室内,共用一个卫生间,每天晚上只有一个小时的洗漱时间,你的孩子会怎么做?我的孩子选择了三分钟洗漱完毕,把时间交给下一个人,虽然她每天在家的洗漱时间是最少二十分钟。

而有的孩子依然按照自己平日里的节奏,一个人占用卫生间二十分钟,不管外边的人怎么催促。有些孩子在营地里会主动洗自己的内衣袜子,而有些孩子则把脏衣服统统打包带回家。

有些大孩子会主动照顾小营员,带着他们玩儿,对他们很友好,有些则对“小屁孩儿”爱搭不理。不管孩子在营地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处在与家庭和熟悉的学校不同的环境、一个延伸的环境之中,他们即被赋予了学习的机会。

这样看来,营地其实可以有很多的功能,就像每家营地自我宣传的那样。但是,每个孩子能从中收获什么,每个家庭对营地的期望又是什么,倒是真值得好好思考一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