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重塑教育|竞波专栏

Education, Reimagined

 

教育创新,这个话题家长自然很关注。

在这个以变化为常态的创新时代,家长们一边督促孩子作业,一边心里打鼓:眼前自己的工作都快被人工智能取代了,学校还在教这些老生常谈,将来有什么用?未来,人类恐怕都会是机器人圈养的宠物了。

疑虑重重,但还要按部就班地往下走。否则怎么办?新的教育长什么样子?什么时候来到?孩子能不能赶上?赶上了愿不愿意当试验品?问题更多。这些大话题,很难聊出头绪。家长们更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孩子,在现阶段以及下面几个阶段要上哪个学校。

孩子出生,关注亲子;进入幼儿园,关注启蒙;进入小学,开始关注成绩与升学;也就是往前看,大概1至16年的视线范围。等到孩子大学毕业,想管也不会有人听的时候,这才放松下来。一路陪着孩子步步进阶,终于走完幼升小、小升初,家长们再也不想操心了。

家长们都想尽己所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需求不同,对于教育如何定义,想法也不同。这是我参加了很多次家长沙龙之后,感触最深的。看到家长群里的热烈讨论,我常想,如果资金和场地不用愁,应有尽有,找一群家长来,专注于头脑风暴,构思一个改掉了一切现有毛病的21世纪新式学校。那么,这个学校会是什么样子?

这令人难以想象。以前我在家委会的时候,参加过关于语文课的家长讨论。因为孩子中文水平不同,仅仅就如何改进语文课,家长们就众口难调,很难达成协议。如果讨论扩大到办一个学校,甚至一个教育体制,就更难了。

所以,教育的创新,还是需要专业的有识之士,以更长远、更根本的改变为目标,家长可以参与和支持。然而,即使对于富有多年行业经验的教育专家们,创新也是很头疼的事。

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个非营利组织,Education Reimagined,教育重塑计划。这个组织成立的初衷是为美国下一代构筑教育蓝图。发起人 Kelly Young 请来20多位美国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和意见领袖,包括教师、校长、校务管理人员、政策制定、慈善组织以及商业、工会代表。其中很多人对于热门教育话题,比如,是否采用标化考试,高科技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还是带来问题本身,都有不同的思考和看法。

这些人聚在一起,第一天的讨论,用 Kelly 的话说,他们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坚持己见,讨论没有出路。到结束的时候,三分之一的人决定离开,因为这和以前多次毫无成果的“创新大讨论”没什么两样。

发起人连夜修改了会议内容。第二天开始,Kelly 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讨论结束,我们成功推出一套21世纪新式教育体系,你认为,对此,新闻报道的大标题应该是什么?

从这个问题出发,反向思考。主持人加以引导,对很多以前的假设提出质疑。“到最后,这些有多年行业经验的教育专家说,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我们其实不知道。让他们回到白板状态,正是我们通过讨论想达到的目的。” Kelly 说。

放下成见,回到原点,专家们开始寻找共识。大家一致同意的是,一百多年来,美国的教育体系,是为20世纪初工业革命而设计。学校就像工厂,批量生产,没有为个人发展留出空间。而21世纪后工业时代,需要一个全新的教育。

这个全新的教育是什么?在跨度18个月的时间里,会员们定期讨论,从教师、家庭、校方、社区等角度换位思考,最后提出,美国的教育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主,根据每位孩子自身的需求、才能、和兴趣,量身定做,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体验。

“教育重塑计划”的会员们还总结出,优质的学习 Great Learning 有五个元素:

Learner Agency: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特学习体验。

Socially Embedded:通过全人教育,使学生与家庭、同伴、导师、和社区成员,建立真实而有意义的连接。

Personalized, Relevant, & Contextualized:个性化学习,根植于真实生活,与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生活背景更加紧密相关。

Open Walled:鼓励走出校园的学习体验。

Competency-Based:以能力为基础的学习,而非在校时间长短。鼓励多元化学习方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时间来学习。

至于教育应该如何转型,会员达成一个共识,这不应该是从上到下,统一模式地实施。而是要经过地方教育者和社区成员不断创新和实践,找到多样化的、新的可行体系,再进而传播开来。

“这是一个转型,而不是改革。”


竞波
北京人,留美15年之后,回国居住12年,在上海加入英文媒体《Shanghai Family》,在北京参与创办国际教育媒体《菁kids》并担任执行出版人。2016年搬回加州湾区,现自由撰稿,有两个正值青春期的女儿。自媒体公众号:硅谷近距离。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