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没有围墙的学校|中美家庭选择夏令营有何不同

School Without Walls

暑假将至,许多年龄稍大的孩子纷纷开始体验“独立”出行,投身各种单飞游学和营地活动。作为家长,除了确保孩子具备良好的自理能力外,在挑选营地时还需要考量哪些因素?把孩子放在“一日营”好,还是“多日营”好?本期,菁kids就这些家长关心的问题,采访了来自中西方的两个家庭,他们的分享或许对您挑选营地有所帮助。

采、文|Andrew Killeen、Jolie 译|武静妍 编|Jolie 图|家庭提供


Elisabeth Kang和George都来自美国俄勒冈州,他们刚来北京不久,两人都是牙科医生,在北京和睦家医院工作。两人育有三个孩子,老大Nikon(16岁)和老二Dante(14岁)分别在育才高中和育才初中上学,最小的孩子Baron在育才小学上学。

你小时候参加过夏令营吗?如果有,是怎样的经历?
小时候,我曾参加过基督教青年会(YMCA)的户外露营活动。在那次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在帐篷里睡觉,听着号角声起床,围着篝火唱歌,在泥地里踢足球和参加夺旗比赛。基督教青年会露营让我有了独立生活的经历,学会独立去做很多事情。高中暑假的时候,我去父亲家乡所在的德国南部参加过一个月的德语夏令营。那个夏天,我的德语突飞猛进,到现在我点啤酒时都用得上。我很怀念那段时光,也强烈建议混血家庭的孩子参加此类夏令营。

你是如何为孩子选择夏令营的?会考虑哪些因素?
在为我的孩子们选择夏令营时,是否有教育意义通常是我首先考虑的。我给他们报名过动物园夏令营、象棋夏令营和体育夏令营等等。我还把夏令营当作考察学校的一种方式。如果我对儿子现在就读的学校不满意,我会去找自己心仪的学校,为他们报名参加该校的夏令营或冬令营。孩子们入营的那周,我会去学校看看,了解学校的老师和文化。要是找到一所更好的学校,我就会在下一年将孩子们转过去,这样可以不断“升级”他们就读的学校。

你曾经送孩子参加过“一日营”或“多日营”吗?是什么让你做了这样的决定?
是的,我最满意的夏令营是孩子们在广州的一所中国私立学校上的语言夏令营,为期一个月。另一次是他们在台北的一所大学上的夏令营。这两个夏令营都棒极了!虽然我的几个孩子都是从幼儿园开始,就在美国上有浸入式中文课程的国际学校,但语言类夏令营让他们的中文更流利了!在这种夏令营里,来自混合家庭的孩子们能够和当地人直接接触,切实地感受到了祖辈们的文化,了解自己的根。这样一来,他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更有信心。

孩子能从这样的经历中学到什么?他们有什么改变吗?
参加中文夏令营,孩子们一开始会抱怨。因为这不像潜水营那样能拍很多有趣的照片,他们也没法在Instagram上晒他们酷炫的假期。令我惊讶的是,这些天孩子们似乎找到了语言类夏令营的有趣之处。不过我得承认,我用披萨和一堆冰淇淋收买了他们。
很多个晚上我都在想,这种冒险的投资是否正确。后来,我的大儿子跟我说:“妈妈,我会说中文,我是一个中国人。”在亚洲人很少的国际学校里上了一年学之后,他告诉我,他想和其他中国人一样,他为自己能够学习中文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我意识到,让孩子去参加语言类夏令营是我做过的最好的决定。

对于想送孩子去参加夏令营的父母,你有什么建议?
请做好心理准备,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去做计划,并且和他们一起参加吧!之前我给他们报了一个日间营,为了节省旅费和花在路上的时间,我租了一个靠近地铁和营地的房子,来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活动结束之后,我们去游泳池放松了一下,享受当地的美食,也算是对孩子们每天辛苦学习的一种补偿吧。

妈妈吕茜是青少图书的策划编辑,也是慢点儿青少活动的负责人,爸爸在出版社工作,女儿然然9岁,就读于史家小学。夫妇两人喜欢旅行,女儿两岁半后,他们经常带她一起全家出行,在女儿增长见识、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随着女儿逐渐长大,他们开始有计划地让她参加冬夏令营,丰富她的阅历。

你小时候参加过夏令营吗?如果有,是怎样的经历?
我在小学三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都参加过夏令营,很难忘,很有趣,有的情节至今记忆犹新。小学那次有些紧张,游泳还呛了水,导致好长时间不敢游泳。初中那次很兴奋,和同学一起学跳Disco,住宿舍时女生们挑床位,学会谦让同学。高中那次最开心了,学校组织学农,我们一起种松树、帮厨,那顿黄瓜溜肉片太好吃了!夕阳西下,大家一边在院子的水池刷饭盒一边聊天;晚会上女生们演出了《编花篮》,男生们排了一出话剧,个个都演得出神入化,太精彩了!

你是如何为孩子选择夏令营的?会考虑哪些因素?
第一考虑她的兴趣,喜欢才能乐于参与,我比较尊重她的意愿;第二考虑和特长的结合,比如绘画营;第三考虑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第四考虑机构的品牌、师资和安全性;第五考虑延续性;第六考虑性价比。

你曾经送孩子参加过“一日营”或“多日营”吗?是什么让你做了这样的决定?
很多次。一方面我们自己单位也组织夏令营,孩子有熟悉的老师和同伴,比较放心;我也会选择其他合适的机构和特色的课程。另一方面,我觉得孩子小时候比较胆小,希望可以给她更多锻炼的机会。通过一次次的活动,她现在已经很适应夏令营生活了。

孩子能从这样的经历中学到什么?她有什么改变吗?
增长见识,获得自信,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她的改变不小,小时候她不爱说话,遇到事情往后躲。刚开始参加活动时,她也不太喜欢主动和别人交流,随着经历越来越多,同龄人的带动作用很明显,在伙伴的影响和鼓励下,她变得开朗和自信,交了不少朋友。虽然在相处中也会有一些小矛盾,但孩子也因此学会了评判和包容。另外,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风景、民俗让她大开眼界,激发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中国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放学后,他们和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少,渴望伙伴。在营地里,他们一起吃住、上课、玩耍,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在集体生活中学习团队合作和包容对方……这些都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以后选择营地,你会有什么调整吗?
今后再选择营地,我会拓展下方向,让她视野更宽阔一些。因为她比较喜欢文学、历史、艺术方面的活动,科技类参加较少。以前,我主要从她的兴趣出发,不太干预。现在,考虑到她这个年龄段,知识面需要均衡一点,我希望给她更多视角,让知识体系更完整。所以,我计划让她参加更多科技类的活动。

对于想送孩子去参加夏令营的父母,你有什么建议?
送孩子参加夏令营,其实对父母也是考验,虽然各种不放心,但看到孩子回来后的收获,还是很开心的,觉得很值得。我的建议是,做好安全教育,选择优质的课程,选择信任的组织机构和老师,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去远方的机会!


菁kids 2018年6月刊《旅行的意义》更多菁彩内容:

|封面故事|

用滚“雪球”的方式旅行

“伴子游”还是“子伴游”

旅行,就是沙漏般地渗透生活的美好

去普吉岛SABAI SABAI吧!

自驾河西走廊,体验不同世界

|父母社区|

为人父母:芋头,一个脚踏实地的超级奶爸

中西文化对对碰:营地,没有围墙的学校

|菁选美食|

少年厨房:“爸”气观球——德式小食助阵世界杯

|专栏|

低到尘埃里的父爱

带女儿看家外的风景

父亲节的礼物

孩子该不该早上学?


本文原载于菁kids 2018年06月刊《旅行的意义》,印刷版于2018年6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直接进入微店订阅杂志。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