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成功上岸的海淀妈妈,从此幸福了吗?

文 | 道道
图 | 人物杂志、B站视频

不管宇宙有没有尽头,中国家长的鸡娃事业没有。

当众多的海淀妈妈还艰难地跋涉在路上,一对已经成功上岸的海淀母女却开始讲述她们被鸡血撕裂的母女关系和延迟到来的成长阵痛。

这是《人物》“母女对话”系列专栏的第三期。对话的主人公,是第一代“海淀妈妈”康妮女士,和她出身世界名校的九零后女儿安揪。

她们的家族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最佳典型——

第一代的姥爷从农村考到长春。

第二代的妈妈从长春考到北大。

第三代的安揪在妈妈多年的鸡血紧逼下,也从北京考进了世界名校康奈尔。

不间断的代际传承和剧烈的阶层跃迁,使学习成为家族的圣经,也让妈妈康妮鸡起女儿来无暇他顾。

节目一开始,出现在镜头里的安揪就惊到了观众。你很难相信眼前的姑娘是个从小在妈妈监督下埋头苦读的孩子,更没法把她和名校海归的精英形象联系在一起。

母女俩在一起,从穿着打扮你都能感觉到她们之间的分歧有多大。

01

# 妈妈:为什么你和我不一样 #


妈妈康妮是不折不扣的学霸。

小学上的是实验班,三年级就跳级上中学,还比十几岁的初中生学得好,最后考上了北大。

从小外公就给安揪讲妈妈的“光荣事迹”:“当年你妈学习那个劲头,我半夜得给她拉电闸,我得逼着她睡觉她才睡觉。

17岁,康妮来到北京读大学,毕业后为了生活下海经商,终于实现了立足北京、改变全家命运的心愿。

她的人生目标清晰一步一个脚印,没有任何的枝杈。

当女儿安揪上到二三年级,康妮就一头扎进了鸡娃的队伍,把从前考学、工作、做生意的劲头全用在了女儿身上。

那时还没有“鸡娃”这个词,也没有发达的网络。康妮花了很多心思混圈子搞关系,到处收集信息,给安揪安排上最好的资源,一切都奔着最好的去——从人大附小到人大附中。然后以铁腕手段执行,不允许有一步掉链子。

周末她开车带着孩子赶去一个个课外班,午饭也没时间吃只能在车里解决,以至于安揪现在在车上吃饭都反胃。

所有的节假日、寒暑假都在学习的路上。就连大年三十那天也要先做两套题,再吃年夜饭看春晚。

小学时,安揪的班主任跟她说孩子特别富有表现力,建议往播音、主持、表演方面发展一下。

康妮嘴上应付着,其实没往心里去。

安揪喜欢画画,想要参加学校的跳绳活动,但除了学习以外的事都被妈妈视作干扰。

尽管安揪一直表现得比较乖顺,陪读的康妮仍然有很多的不理解。

就像饿极了的人不明白吃撑的感受,她无法理解女儿为什么需要在紧盯逼迫下才肯学习。当年自己学到父母强行关灯才肯睡觉,那样好像才正常。

作为智商超群的学霸,她也无法理解有些题为什么一遍两遍还是教不会,或者今天教了明天还是不会。她会冲女儿发脾气。

安揪成长的每一步都在妈妈的安排下,从一所名校到下一所名校。康奈尔大学的酒店管理专业也是康妮为女儿精心挑选的,工作环境好,体面,收入也高。

她唯一忽略的是女儿想不想要。

在深度捆绑的母女关系中,她的意志就是女儿的意志。

这样的想当然,一直持续到安揪出国留学。当反抗集中爆发,她不明白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02

# 女儿:为什么没人看到我的好 #


安揪的内心,是康妮想象不到的另一个世界。

她曾经很努力地想要做好,却发现那个“好”是永远达不到的。

每次考完试,全家会坐下来开会,大人觉得是帮孩子找差距再进步,但在安揪看来就是“批斗会”。所有人都在指出她这块为什么做不好,那块为什么做不好。

有一次她终于考到了人大附中的全班第三全年级第十,学校都会表彰的好成绩,她以为大家该满意了。可是全家出去吃饭庆祝的时候,饭桌上说的还是你这题这题这题是怎么错的,你看那个谁谁谁就不会马虎——还是“批斗会”。

开始她还会把这当成一种动力,但后来发现再好也没用,好到啥时候是头呢?

小孩有小孩的智慧。她学会了科学地、不被发现地磨洋工——表现得很积极,其实偷偷地在干自己的事,要么画漫画,要么给同桌讲没来得及画的故事,觉得自己特牛X。

低烈度的抗争发生过很多次。比如提出住校,想去看心理医生,还给妈妈写过很长的信。都被妈妈三言两语否决了,她像生活在平行时空里的人,完全get不到女儿的心思。

大哭大闹,摔门,锁门,躺平摆烂也不行,妈妈会召集全家一起来教育她,逼她改正。

总之就是很多次努力后一切照旧。所有的好都不被看到,反而要被无休止地批评和鞭策。

除了家庭,社会是另一张无形的网,人人都站在妈妈一边。

妈妈干过最疯狂的事,是送安揪去香港考SAT的时候,自己也进去考了一把。四十几岁的人还考了2000分,特别牛。这事后来成为小圈子里的传说,直到安揪去康奈尔的时候,还有不认识的同学向她提起,让她觉得巨尴尬。

大家都羡慕她有这么一个妈妈,羡慕的潜台词是:不管你多厉害,都是因为有这样的妈妈。

无论在家里还是外面,安揪始终都是妈妈巨大光环下的影子,所有的努力都不被看到。

03

# 离开了原来轨道的母女关系如何走下去 #


出国留学在母女关系的铁板上撕开一条口子,让压抑多年的东西释放出来。

起初康妮跟着女儿去了美国,一门心思地想照顾女儿。

她不知道安揪内心的不满已经到了压不住的时候,从登机的前一刻起,她就差点剪掉她的护照。

到了美国,康妮每天在租的房子里做好饭等安揪去吃。安揪却尽量避免和她见面。直到她上门邀请被当面拒绝,康妮的心碎了。

她看出了女儿的抗拒和不满,震惊之后才慢慢意识到,自己这样离不开女儿是有问题的。

一个学期后,康妮被安揪逼回了国。

分离来得太晚,弄得两边都鲜血淋漓。

脱离妈妈的掌控只是第一步,但从小被管到大的安揪并不知道要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活。

她已经丧失对世界的一部分兴趣,从来没想过自己想要什么。

迷茫无力的感觉,加上学业的压力以及对妈妈的歉疚,安揪在大二那年开始抑郁、暴食,导致休学一年。“节食—暴食”的恶性循环直到毕业之后才慢慢好转。

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她意识到童年和青春期习惯的行为模式,成年后花同样的十几年也无法纠正。但没有人的成长经历是完美的,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带着问题活的方式。

而康妮这边,也在最初的不解、愤怒、伤心之后,从头学习把女儿当作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自己的分身来看待。

她第一次学着为自己去活。

离开原有轨道的过程虽然狼狈,但新的轨道才能通往未来。

每次机场送行,康妮都哭得稀里哗啦。而安揪也要强迫自己不去回头看,她怕一个眼神让妈妈会错了意,又会跟上来。

留美7年后回国,安揪也只在妈妈家住了半个月就搬了出去。她没有走上妈妈预想的人生轨道,从金融业转行成了一名短视频博主。

妈妈从不让剪短的头发,她干脆给理成了寸头,还染了很亮的颜色。妈妈爱裙裾飘飘,她偏要来个清爽吊带。

一切似乎都在刻意反着来。

直到现在,母女俩还常常闹别扭。康妮不打招呼就上门去帮忙收拾衣服,安揪气得好长时间不理她。

母女俩现在的关系像个跷跷板。妈妈想靠近点,女儿就躲得远一点。妈妈退回来,女儿反倒亲近一点。一个动态的平衡,慢慢成为母女关系的新常态。

 

04

# 上岸之后重新学习做妈妈 #


控制型关系对孩子的伤害如此之深,但孩子自身的自省力、反抗力、修复力却又是那么的惊人。

这或许正是故事吸引人之处——不是一味地谴责谁做得不对,而是把鸡娃的原因和利弊全都摊开给你看:

弊端当然无庸回避,但它所带来的成就和高度,以及在孩子性格中注入的韧性,也不该被一笔抹杀。

故事没有潦草地走向表面和解,让母女俩各掉几滴眼泪来个big hug就皆大欢喜。成长中落下的伤痛只能修补很难治愈,这种痛仍会长久地伴随安揪,并影响到她的未来。这也是过度鸡血背后血淋淋的现实——用终生的伤痛去换一份荣耀。

成长是一条回不了头的单行道,为人父母者不可不慎。说到底,鸡娃不是个对错的问题,对尺度和分寸的把握和对自身条件的判断或许才是关键。

鸡娃也不只是个别人的选择,它是环境的产物,是相当一部分家长认定对孩子最好的选择。当安揪被妈妈压迫得喘不过气,周遭的人却都在羡慕她有这样的妈妈。可见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风气,才是鸡血现象存在的深厚土壤,也是让孩子无力摆脱的天罗地网。

除了这些,片中还揭示了一条隐秘的线索:妈妈康妮与女儿边界感的缺失,还与她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关。她本身是与原生家庭深度捆绑的一个人,对父母、弟弟都背负着太多的义务。她做所有事情的出发点都是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而不是自己的意愿或喜好。

从这个角度来看,康妮自身的成长也是有缺失的,在成为母亲之前,她并没有完全成为自己。

但这就是大部分人的状态,面对孩子时,背后都站着自己的父母和父母的父母。所以个人的反思和持续性成长才尤为重要。否则,每一代的孩子都会是家族教育遗传病的继承者。

无可否认,每个鸡血妈妈都在尽心尽力地陪伴孩子成长,但并不是美好的愿望都能导向美好的结局。

就像片中安揪说的:“真正长久的幸福和平和是关系的力量带来的,不值得为了有可能把他‘鸡’去什么什么样的地方,而去牺牲亲子关系。……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在我心里的某个角落,我可能依然宁愿用这些成就去换一个更健康的、滋养的亲子关系。”

— END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