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真阅读沙拉,还有什么方法,具体又直观,能引导孩子边读边思考?

上周讲到,在孩子阅读时,可用阅读沙拉(点击阅读)的办法,引导他们边读边思考,进行真阅读。有妈妈留言说,马上回去就尝试!非常期待能回来和我们分享心得和体会!Tanny的课堂很有趣,因为她会想法设法地调动孩子的感官,把那些虚着飘着的抽象概念,变得可听,可见,可以真实感觉到。 真阅读沙拉,就是以孩子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告诉他们,真正的阅读,实际就是Text + Thinking,文字和思考的共同作用。那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方式,什么角度,能让孩子对真阅读的理解更深一步呢?

今天就来介绍另外一种直观又形象的方法:Graphic Organizer (信息组织图),将孩子脑中已有的关于真阅读的零散信息,通过图表(Graphic)的形式,进行归纳和整理(Organize),变成可视化。

同时,作图过程中,Tanny对孩子们的具体引导方式,我也进行了整理。操作性很强,基本上,我们照着就能顺下来。

要看到

用来做对比的维恩图,我们并不陌生。英文是Venn Diagram,维恩是英文发音直接译过来,以最初使用它的英国人John Venn来命名。简单一点的,两个圈;复杂一点的,三个圈,或者再更多。

孩子通常在5,6岁时,开始接触这个维恩图。老师也不会一上来就画图,然后开始讲讲讲;而是,先退一步,用更生动形象的实物来进行。比如,在对比两本姜人故事时,就把书,呼啦圈,一起搬出来。用孩子所熟悉的物件,一点点引出这种有同又有异的逻辑关系。

当孩子理解了维恩图是什么,长什么样,又可以用来做什么时,老师就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而对它进行各种变换。

在上一节里,我们见过下面这张图,实际上,它就是维恩图的一种变形。一本书,一个脑袋,生动又形象地表现出真阅读的概念。这样的一张组织图,挂在教室里,孩子抬头就能看得到,时刻提醒自己要边读边思考,多好!

但,不觉得少了一点什么吗?

如果是老师直接把图整理好,漂漂亮亮地挂起来,那还有孩子的什么事呢?除了确实可以抬头就看到!

在Tanny的引导下,孩子们充分参与到这张组织图的制作中:以阅读沙拉为起点,梳理想法,表达观点,对真阅读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再次思考!

听上去好棒!怎么做到的?概括起来也简单,三个英文字:Turn and Talk,转过身去,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讨论,再讨论!

要讨论

那现在就变成一个倒着推的过程了:

目标有了:通过阅读沙拉的经历,把真阅读的概念,通过组织图的形式去呈现。——阅读沙拉 VS 组织图: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达。

方式有了:我们大人,带着孩子一起,讨论,讨论,再讨论。

材料也有了:大一点的纸,多种颜色的笔。

第一步:画图

提前画好简图:书,脑袋,留出空白,先什么都不写。

第二步:讨论

Tanny告诉孩子们,Metacognition, 就是Think about your thinking。就是当你在读读读时,突然脑中冒出一个想法,然后你就停下来,想:咦?我刚才想到什么了?……之后,顺着脑中这个Huh (哈?)的声音,把自己的想法展开来!

怎么展?用之前讲过的Thinking Stems! 思考的开始句!

但是,如果到这里就打住,别说是孩子, 我们自己也有点晕,对不?

所以这时,讨论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Turn and talk! 回忆阅读沙拉的经历,转身,找伙伴,说,对于刚才老师讲的这些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 ——What does it mean to you?

这是第一问,第一次讨论!

你是怎么想的?……

我和你想的一样啊!…..

啊?我们想的不一样….你为什么会这么想?……

孩子们找到同龄小伙伴,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说一说自己究竟怎么想?在这互相的表达中,彼此的确认中,自己的想法,也一点点地被理顺,逐渐变清晰。

联系下我们自己开会的情景,突然一个问题抛过来,一点头绪都没有。但当大家一起讨论,你说一句,他说一句时,慢慢地,自己也就有想法了;有时,到了某一点,还会突地一下就明白! ……是不是一样一样的?

所以,Turn and Talk,在课堂上,用的次数非常非常多。

那回到现实场景里,家里如果就两个大人一个孩子,怎么去讨论?又怎么找到同龄小伙伴?这样,变通下,我们大人之间先讨论,来给孩子做示范;然后再带上孩子,大家一起来讨论,不也成?

第三步:讨论

Tanny拿出已经画好的简图,和孩子说:

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方式都不一样。有的人,听到我说Think about your thinking,就会明白它的意思。而很多人,要去经历它,体验它,才会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去做真阅读沙拉。

那我们换一个角度,用Graphic Organizer的形式,去整理去归纳:阅读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你们看我画的这张图,转身,和你的小伙伴讨论:你认为这样一张图,会怎么帮到你?——Turn and talk about how you think this diagram will help you?

这是第二问,第二次讨论!

孩子们,膝对膝,面对面,叽叽喳喳开始说。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人也都有机会,去听别人说。

第四步:说出来

拿起笔,和孩子一起来完成。

Tanny和孩子说:

我从左边开始写,我写的时候,你们试着去猜我会写什么?如果猜到了,可以大声说出来!

有了阅读沙拉的真实体验,有了伙伴间的两场讨论,这时,孩子对于眼前的这张图,不但不陌生,反而会有一种“我知道我知道”的兴奋和激动!于是,气氛也就会热热闹闹地,孩子们这边说,Tanny那边写。

当左右两边都写完,Tanny指着图:

你们看,左边是Text,右边是Thinking,那把它们融合在一起的中间部分,又是什么呢?

全班大声喊:Real Reading!!!

感觉怎样?虽然慢一点,虽然要费一些时间,但是,当我们明白孩子对周围的【新认知】,是要建立在【已知】上时,我们对他们的引导,也就会像Tanny这样,找到可以产生联系的点,用实物,用经历,让他们直观,生动,又真实地感受到!而且,通过这种方式所get到的知识, 在孩子的脑中,心中,又怎会不留下印记?

第五步:再讨论

是的,还要再讨论!

那我们可以用数学等式表示吗?我知道,我们当中有一些人,一看到数学符号,就能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很自然地,Text + Thinking = Real Reading, 也就被推导出来!

但是还没完,继续:

我们做了阅读沙拉,画了组织图,也列出了数学的等式,那哪一个对你来说,是最有用的呢?—— Turn and Talk! What is the most meaningful to you?

这是第三问,第三次讨论!

孩子们继续,说啊说啊说,各自表达,自己更喜欢哪一个,以及为什么我会喜欢它?

就在这样的说中,听中,表达中,孩子们逐渐加深对真阅读的理解。同时,他们也开始明白,同一个概念下,表达的方式会不同;每个人的不同,选择也会有不同。平时看似那么大的道理,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孩子的心里去。

有孩子说,在Real Reading那里,应该要加一颗心,因为当我们边读边思考时,就会产生对读书的爱!——Mixing in your thinking creates a love for reading!

哎哟!心都要被甜化了!

于是,这样一张信息组织图(Graphic Organizer),将之前那些还模糊还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后,就华丽丽地产生了!

我也相信,此时,孩子不但是懂了,而且也记住了;更重要的,记住在内心深处里!

延伸和拓展,还可以怎样来?

通过上一篇文章《阅读沙拉》(点击阅读),我们已经知道,一些老师在延伸和拓展上,是很有办法的。

那同样是真阅读的Graphic Organizer,他们又变出了怎样的新招数?

第一种:基础版,给了简图,给了三行字,给了题目,和等式。那就自己去剪字,找对应,粘贴;去填空,最后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仔细一看,呀!也不简单啊,还用到了调色原理!比如这个:蓝色+黄色=绿色!

第二种:只给文字,不给模板。自己画图表,可以照着老师的样式画,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

这些都是关于什么的?怎么排列组合来说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动手剪,一个一个去粘贴!为了锻炼孩子这个纵观全局的能力,这位老师确实也很拼!

第三种:给你一张脑图,你在读书时,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呢?

要Read, 要Think, 还要去……哎呀!两个小人的那个是下节要讲的,怎么在这里就剧透了呢?

这个更厉害,画出了神经元!并告诉老师说,在阅读时,脑袋里的神经会互相交错,相互作用,变得更加有力量!

下期预告:

道具,对孩子阅读思考的作用?

参考资料及图片来源:

  • adventuresinliteracyland.com
  • firstgraderandomness.blogspot.com
  • Google Images
  • kindergartenwithmrstrammell.blogspot.com
  • missdecarbo.com
  • theteachingthief.blogspot.com
  • sockfairies.blogspot.com
  • synapsemag.org
  • Tanny McGregor | Comprehension Connections: Bridges to Strategic Reading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安妮何(ID:Miss_Annie_He )| 国际学校里,蹦跶十二年。技术流写文,有理论,有示范,有讲解,用轻松又柔软的言语阐述复杂的学术理论。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