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菁kids现面向学生征稿!

旅途对于孩子的意义是什么?除了快乐、新奇,了解不同风土人情之外,是不是还能引发一些内在的思考?作为父母,我们能够做什么?

在创新教育中倍受推崇的ELP(体验式学习)强调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带给人学习和成长。很多学校也都开设了组织孩子游学的体验式学习项目。在这个过程中,身负引导能力的成人,若能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灵活度,就有可能将旅行的意义放大数倍。

文|阿褚  编|曹新星  图|pixabay


我曾经采访过北京市鼎石学校的一位语文老师杜静卉,她在谈及带领9年级学生的山西之旅时,讲了下面几个故事:

“在参观建筑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两个有意思的文化现象:一边是热闹世俗的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它们在繁盛时期都曾是成功的标志,但风光一时之后,现在人去楼空。另一边是安静的寺庙,包括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考察过的一些古寺,并没有大起大落的繁华,但始终是人们的精神寄托。”杜老师说。

“当天晚上回到住所,我临时发起了一个活动,以‘世俗的成功对比精神的意义’为题,请孩子们用各种形式,演出也行,演讲也好,做一个10分钟的观点展示。那个活动虽然是临时起意,但孩子们都有很好的表现。所以,老师需要有比较强的敏感度,适时地给孩子一些引导,深挖一下。”

杜老师还说:“在旅途中亲身看到、听到、感到的体验和收获,是坐在教室里通过教师无法灌输的。我们的孩子在寺庙中与僧侣对话,问了很多问题,而得到的答案会跳脱他们平时的话语范围。

“比如,孩子们问僧侣:‘为什么要踩过108级台阶才到菩萨顶?’僧人答:‘108级台阶象征108种烦恼,意味着你要穿越世间108种烦恼,才能登顶礼佛。’再比如,孩子们问:‘为什么寺庙中悬挂了那么多铃铛’,僧人答:‘风吹铃响,每一声都是一声警示,提醒我们去除心中杂念。’这些话对于这些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可能有些深奥,但也许会对他们正在探索的人生意义有某种推升和示悟。”

更有学生在亲眼看到浑身衣服打了补丁的僧人虔诚地匍匐礼佛后,开始了对宗教和生命的思考。下面就是一些孩子们在旅行之后的记录和感悟。

故事一 无生命体与生命体的沟通

文|高维、李逸凡

当一块石材置身大自然的时候,它是没有特殊的价值的,无非是块儿未经开采的石头,不会在任何人的心里占有一席之地。但一经工匠和僧侣的雕磨与加持,放在寺院里,就成了有灵性的东西,受万人所敬仰。

有的时候,走进寺院,我会不时被巨大的佛像震惊不已,心里顿时收起了所有的世俗的东西,虔诚跪拜。走出寺院后,仔细琢磨,也不过是一尊雕像而已。怎么一尊普通的石像到了寺院就成了通灵的东西了呢?从很小的时候起,每每参观寺院,这一问题就萦绕在我心头,久散不去。直到此次行程,算是对此有了些许认识。

如果说信仰是一个人不折不扣地盲目信奉,那么他对信仰的认识未免过于肤浅。回到佛像本身,它不一定是真正赋有灵性的的物件。但定是某种特殊的象征,含有特殊意义,也是一种思想、文化及传承的浓缩。当我们置身于佛像前,并不一定是你虔诚的行为能让佛像本身带给你种种祝福,或是保护。而是你在思想、文化及传承面前的自我反思,在内心当中思想意识的变化,从而带给一个人从内而外,从思想到行为的改变。就像佛教的起点,释迦摩尼终日思考,最终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而此时石头也不仅是石头,雕像也不止是雕像,隐藏在它们之后的东西仿佛给人一种通灵的感觉,而实则是你本身思想的前进。我们该如何看待我们身边的信仰,而信仰在我们生活里又充当了怎样的角色呢,这是此行引发我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信仰本身应该是出于好的目的,为了将我们所处的世界变得更好而产生的,引领整个世界趋向大同。如果有人说,那个宗教的行为与整个人类社会道德准则相互违背,那这种想法绝不能被称作信仰。在被我们认同的这些信仰里,即便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它们的初衷总是好的,尽管有着不同的方法,但是目的却惊人得相似。

佛教里说道:“今世的修行,是为有更好的下一世打下坚实的基础。”宗教的价值是可以看到的,就像它带给信徒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它引领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但它本身不一定就是未来。

在我们身边,无论哪种宗教的信奉者日益增长,但是无宗教人士还是占据多数的。虽然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完全地理解宗教人士为宗教奉献终身的做法,或是其他比较激进的想法,但是我们应该有着对他人的包容和尊重。

故事二 苦行

文|田雨晨

若要简短概括山西ELP这五天,我必定会提到苦行。

从第一天的膝盖疼痛,到最后一天的头晕目眩,我在苦行;从早上的睡眼惺忪,到深夜的辗转反侧,同学们在苦行;从酒店的一次次集合,到景点的一声声嘱咐,老师们在苦行;从五台山的第一级台阶,到神圣的寺庙门口,僧人们也在苦行。

苦行的意义有很多种,而僧人的苦行与常人的苦行是截然不同的。曾经读《释迦牟尼》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了“samana”一词,也就是所谓的苦行僧。苦行僧是指苦行的僧人们,他们往往花费数年的时间寻找寺庙圣地,在过程中修炼自己,忍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从小到大,我不仅认为这种朝圣的方式对僧人毫无益处,甚至将此视为苦行僧对自身的残害。这次山西ELP过后,我仍然不知道苦行僧苦行的真正意义所在,但发现了苦行僧最看重的是苦行的过程,而不是苦行去的地方。

在佛光寺山角下,我就邂逅了一个苦行僧,他黄布袍上的补丁几乎掩盖了原本衣服的颜色。天气很冷,我被冻得瑟瑟发抖,他却没有一丝怠惰,每往前挪一小步就朝着寺庙的方向俯身叩头。他额头上蒙着厚厚的灰,暴露在外的每一寸皮肤都有裂痕,嘴唇血色全无,那骨头仿佛一碰就会散开似的。他时不时看向寺庙所在的方向,眼神中只有一片宁静,就好像不在乎自己何时才能到达那里,只顾慢慢走着。我很快越过了他,边走边想,他这漫长而辛苦的路程大概只是为了到达寺庙吧。

碰巧,在寺庙中我又遇见了一位苦行僧,并且亲眼目睹了他在门前扣头的过程。他的布袍同样朴素,身体同样虚弱,态度也同样一丝不苟。然而,待他终于到达寺庙后,我却惊异地发现,他的眼神中居然没有胜利的喜悦,他甚至没有跨过寺庙的门槛,只是朝着佛堂方向虔诚跪拜后就离开了。那一刹那,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苦行僧历尽千辛万苦难道就只有这样的结果?这真的就是他苦行的唯一报答吗?

后来几天,我一直在寻找答案,我发现有时到达终点并不是旅途的唯一意义,正如同苦行僧苦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到达寺庙一样。他们所看重的是朝拜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意志经受了磨练,并非是到达寺庙让他们瞬间得到了升华。况且,这些苦行僧之所以能坚持苦行就是出于对佛的虔诚,又何必在寺庙中跪拜更久呢?

我相信,山西ELP的意义也是在于丰富我们学习的过程,不然在教室中也能达到同样的结果,又何必到此一游呢?

故事三  这是敦煌

文|莫嘉筠

“走一步,退两步,鸣沙山果然像是课文里写的一样。”

七年前,小时候的我在日记中写道。

“莫高窟有我的莫,嘉峪关有我的嘉,这趟旅途和我真的很有缘呐。”

七天前,如今的我再次在日记中写道。

与七年前一样,一程最喜欢的,依旧是鸣沙山。

“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

上山。

踩下一脚,松软的细沙似水波一般扩散开来,上不去,更下不去。不敢回头,怕是会失去重心;不愿抬头,不愿看到还有长长一截路途没有完成。绵绵沙流从脚下流过,盖住了前人留下的足迹,想顺着已有的脚印前行,可却只是陷得更深;想要踏出自己的路,却站不稳,停不下。

山上。

眨眼间,天色大变,半边天黯淡了下来。耳边,风若有若无地怒嚎着,泥沙在眼前肆无忌惮地狂舞着,一下一下,残忍地拍打在脸颊上,无情地飞进眼眸中。似是无数岁月前的神沙大仙依旧存在,忆起了多少年前胆敢与他争抢的白云仙子,抱怨着嫦娥待他不公,怨恨地咆哮着。

下山。

沙石狂妄地拍打着行人,是沙尘暴。睁不开眼,望不见路,瑟瑟疾风中夹杂着零星雨点。一步一步,顺着山脊的坡度缓缓向下滑去,互相搀扶着,在这片灰蒙蒙中,体会着彼此掌心的温暖。

其次就是月牙泉。

“这泉已经在沙漠里存在无数个岁月。”

众沙环绕,立于一片泥黄色中间的,是那抹清泉,月牙泉。它,似是沙漠中的一颗明珠,又像是黑夜里的一颗明星。千千万万年一直静静躺在那里,不张不扬,永不枯涸,只为需要的人带去一抹水迹,一丝清凉。

最后,是篝火,予以人类温暖的篝火。

“普罗米修斯偷火给人类,总算是犯了天条,贬入地狱。”

可是,夜已至时,却是这火点亮了黑夜。伴着点点繁星的闪耀,这火,舞着,跃着,也璀璨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暖流,不燥不熏,不烫不热,却能直抵每个人的心中,助你忆起人生中那些最温暖的片段。一排席地而坐的人,几片影子打在地上,陪你一起赏篝火的人,定是你最珍惜的人。

土,与水,与火,将斑驳陆离的世界揽入怀中,使人沉醉于其中,最终构成,一次充盈的旅行。

这是敦煌,是千年文化的沉淀。


“旅行的意义”—— 菁kids现就这一主题发起征稿,如果您也有在旅途中引导孩子发现意义的故事,或者孩子在旅途中收获成长的故事,请积极鼓励孩子向我们投稿,我们期待读到你们的故事!

稿件要求

1.     题材:关于旅行的文章即可,可以是旅行游记,可以是旅行感悟,也可以是旅行引发的哲思,只要跟旅行有关即可。

2.     体裁:文体不限,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散文、散文诗……任何能表达你旅行感悟的体裁都可。稿件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

3.     署名:请附上作者姓名,学生作者请注明就读学校、年级。

4.     照片:请附上3-5张旅行过程中的图片。

5.     截稿:截稿时间:4月20日(周五)

6.     稿件一经采用,将有机会被选入《菁kids》6月刊“校园投稿”栏目以及菁kids网站和微信上,我们将单独通知撰稿人文章被采用,并支付相应稿费。

感兴趣的读者,请点击[这里]提交您的投稿!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