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的中文话剧实践

文/付瑞娟 图/杨姣,采访人提供

dscf4662

在一个初夏微凉的大风天,菁kids一行人来到北京顺义国际学校,见到了7位11年级学生。在十年级的时候,他们共同创作了中文话剧《社会之罪》,并完成了两次全校范围的公开演出。

《社会之罪》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话剧,全剧分为四幕,演出时长约30分钟。创作话剧是11年级中文课实践的一部分,负责项目辅导的中文老师伍丹履告诉菁kids,“班上的学生是分成两组的,一组选择了改编剧本,这一组选择了原创。从选题、定稿、组建团队、修改剧本、排练演出,都是学生们独立完成的。”

p03

敲定主题

作为国际学校的学生,接触的西方剧本比较多,对中文剧本的了解相对较少。伍老师说:“我带他们去清华大学集体观看《日出》,这个剧本很富批判性,对他们的震撼很大。他们发现,原来中国文化也有璀璨的明珠。这让他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剧中女主角(好警察)的扮演者天雪说:“受到《日出》的影响,我们也想反思下自己生活的社会。”于是,天雪和炯宜将这部剧的主题确定为“突出社会中的黑暗”。主题确定后,7个团队成员一起来构思。每个人选定自己的角色,撰写自己扮演角色的台词。最终,由中文比较好的天雪、炯宜和清鹭来完成剧本的修改工作。

炯宜说,大家每个人选择了一个人物,选好人物后自己进行塑造,塑造的过程中互相沟通,设计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比如,每个人物和两名警察之间是如何进行交流的,与他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会有什么样的区别。

人物设计

作为学生,大家对现实社会的了解极为有限。如何创作一个突出社会现实的话剧,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挑战。

伍老师表示,话剧中呈现的每个人物都有其社会原型。孩子们看了不少新闻和视频,也去采访一些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社会现状。

瀚笙在参与创作这个剧本之前,看了相关的电影,从中得到些启发。他扮演的人物是一个为了个人利益而去抓人的“坏警察”。

天雪说:“我们设计的每个人物都来自不同的背景,我们希望能够在剧中更全面地呈现不同人群的声音和现状。”

逸凡表示,剧中的人物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富家子弟,也有穷苦出身的人。“我们想通过这么大跨度的人物类型,来表达社会腐败不仅限于影响穷人或富人,而是会影响各个阶层的人。”

 

p04

排练:宝贵的经历

作为学生,如何在剧中表现出社会角色应有的形象,是每个人必须克服的难点。

韩国学生佑晟说,对他而言,练习所扮演角色的语气是最难的部分。因为不了解所扮演角色在社会中的真实模样,佑晟在网上找了很多中文视频,通过这种方式让脑海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剧中重要的一幕是警察审问犯人的场景。为了更好地表现,佑晟从网上找了不少警察审问犯人的视频,从他们的谈话方式和人物表情上找一些启发。佑晟说:“通过这样的机会,探索不同的中国文化,了解社会现状,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也激起了我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佑晟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也很喜欢说汉语。他说自己平时很少有机会和朋友或家人讲中文,他希望自己能像很多同学一样讲一口流利的中文。“话剧让我们有机会用中文来表演。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谈到团队之间的配合,清鹭表示,他们中没有专门的人做导演,因为很多个场景都是警察在分别审问不同的犯人,没有上场的同学就可以辅助。

排练过程中,伍老师对孩子们进行了指导,告诉他们什么地方语气要变,哪里口气要说得更重一些。对天雪而言,演员如何让观众既能听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又能反应出扮演角色的性格,是最大的难点。“作为一个年轻的警察,我很害怕上司,因此,我的声音就常常颤抖。但声音颤抖时,就很难被很多人听到。”

这些孩子们性格各异,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内向含蓄,有的健谈,有的羞涩。佑晟说:“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但在表演时,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性格嵌套在人物的性格当中。”

伍老师说,团队间的相互支持也很重要。没有人会取笑谁,彼此间互相鼓励,相互促进。“在排练过程中,他们从一开始的胆怯,到最后完全放开,自信地表现自己。”

p13

对比学习中西方文学

天雪原来在传统学校读过书,她回忆自己那时的中文课堂学习主要以朗读和回答问题为主。清鹭原来在美国上过的中文课则需要做大量的汉字练习。

她们觉得,中文学习和项目实践结合起来,让中文学习更加有效。通过话剧创作,不但中文水平得到提高,他们还真正体会到了文学的魅力。

深处国际教育环境中,孩子接触了大量的西方电影和文学创作,他们在接触中文作品时的感受也不一样。

佑晟说,自己读英文书时,主要读故事的梗概,而读中文书时,主要想发现主题是什么,作者在表达什么样的想法。

p06

老师的话

伍老师:“在这次话剧尝试中,孩子们的收获很多。”

首先,孩子们对什么是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前,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大都停留在纸面上的,不够立体。现在,他们先去观察、体验一些社会现状,尝试用文学作品去表达。文学可以反应现实,改造现实。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在思考,他们在社会中能够承担起什么样的角色,进而对社会做出贡献。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就发挥了文学反映现实,改造现实的作用。

其次,锻炼了孩子们的创造性。

孩子们都读了很多书,相对而言创造的少,需要从知识的层面,提升到自我创新的层面上来。整部剧人物的创造、环境创设以及对话的呈现,都是对孩子创造性的考验。

最后,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现有的剧本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不断的磨合、不断的练习中改进的。排练一次后,孩子们觉得这句台词可以换一种方式呈现。这个反复修改的过程,就是语言提高的过程。通过演出,孩子们的自信心都有提升,不但对自己的中文表达更自信,对自己的表现力也更加自信。

在课程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教给孩子的东西是否会对他们产生持续的影响。我们不应该只教对孩子现在有用的东西。在教学时,我们需要考虑,十几二十年后,教给孩子的东西对他们有没有持续影响。

 

天雪妈妈的话

 

通过排演剧目,孩子们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相比之下,课堂讨论带给孩子们的体会远没有这么深刻。

排演话剧不是个人行为,需要团队成员们的共同配合和努力,这充分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每个人都积极做好自己的那部分,然后才能更好地支持队友,完成整个作品。

在国际学校学习和生活,英语是孩子们在学校里使用的第一语言。对于这些孩子而言,一个实用的收获是,孩子们将学习到的中文付诸运用,中文的表达和创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就拿我的女儿天雪来说,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反复修改剧本,反复练习。她平时在中文表达上不是特别自信,但通过这个话剧创作及演出的体验,孩子也有了很大提高。

我想,孩子未来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能在一个中文剧本的创作排练中得到综合锻炼,这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带来的教育效果。

 

《社会之罪》节选

 

人物

警察局长-在警察局的一个高职位的警察,五十二岁。

科林道•瑞斯-在警察局的一个低职位的警察,三十三岁。

 

【局长低头走进了瑞斯的办公室,读着手里的一厚沓纸——办公室是一个简朴的屋子,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桌子上有一盏灯,一个咖啡杯,还有一张纸。】

局长:【没有抬头,读着手里的报告】喂,瑞斯!这些都是那些罪犯的报告。你看一看,把重要的内容写下来,整理整理。【抬头,东张西望】瑞斯?你在哪儿?这家伙,又不知道跑到哪儿去偷懒了。

【局长走向了瑞斯的桌子。他把报告都放在了瑞斯的桌子上,看见了桌子上的一张纸,把纸拿了起来】

局长:呦?这小子还给我写信?【开始读信】

“局长,这是一封告别信,下面的话,我已经忍了很久要跟你说了。我再也不想受到你的侮辱了,你生气,不用来找我,这次你是找不到的。我已经跟你跟了五年了,从这几年来,我可以知道你不是一个真正的警察,你是一个黑心的怪物。在你的命令下,你把我也变成了一个黑心的怪物……“

局长:【发火】这个混蛋,她怎么敢骂我?!不会找到她,哼,才怪。找到她我立刻就把她关进牢里。【又开始读信】

“警察是应该保护人民的,警察是公平的。在这个世上,警察是好人,他们管城里的法律,他们按照法律和规矩来保护里面的人民。但我们不是这种人。我们关在监狱里的那些人是无辜的,是被我们冤枉的。如果你有一点良心,就把它们给放了吧。难道抓好人把他当作罪人让您高兴吗?只有你才能改变一切,把正义维持下去。我希望你能改邪归正,希望你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哦对了,如果你觉得你还能找到我,那你就错了。你读完这封信,我就死了。我的尸体可以在二楼的女厕所里找见。

我已经反思完了,我希望你也可以知道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它们。

——瑞斯“

局长:【把纸弄整一团,扔到了远方,气冲冲地踢了桌子,坐在了椅子里,把头放在了手里】“警察是应该保护人民的,警察是公平的。”哼,装正经,没了他更好。

【局长离开舞台,舞台黑暗】

本来原载于菁kids北京9月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