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or理科,到底怎么选?|9月刊小记者文章

在最新出版的菁kids北京9月刊里,有来自多所学校的小记者们带来的新锐的视角。本篇文章的作者是北京京西学校的Lorraine Jiang。

许多人看到“文科生”首先想到的是:学文科的长大以后赚不了钱,学理科学不好的才转学文科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身为一名专攻语文,英语、生物和美术的“文科狗”,我首先要声明一下,学习文科和学习理科一样具有挑战性,或许有时候文科更有挑战,因为文科训练的是一个人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具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和我的理科同学做一道数学题(那可是奥数,很难的题!),理科同学闪电般地在草稿纸上写了一堆我看不懂的公式,然后把数字带进公式里答完了题。但我地把所有可以答题的方式都想了一遍,找出了最简单的解体方式,没用公式就做了出来,虽说有点慢。理科生的思维方式就像条直线,用最直接的方式达到目的。但文科生的思维方式就是个更像个树状图,在经过分析和考虑所有可能性之后,找到最适合的方式达到目的。所以说,文科狗们不比理科生要迟钝,反而更有分析和思考能力呢!

一名文科狗的生活也非常丰富。起床之后先读读沈从文的《边城》感受语言的美感,再去欣赏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感受艺术的震撼力,去咖啡厅读读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格斯的《百年孤独》训练训练脑子,最后再写篇散文或诗抒抒情——这就是文科狗的一天。没有堆积成山的练习题,也没有背不完的公式。在上课时,我和我的老师不再是严肃的师生关系,而变成亲密的朋友,可以讨论任何话题:甚至从贾斯汀·比伯讨论到柏拉图。我们文科狗不是只写作文,读文章的书呆子,而是善于沟通、讨论和有领导能力的思想家。

有一次上英语课,老师为了让我们脑子有更多活动的空间,把我们带到校园里的小花园去上课。那时周围全部都是花草树木的香气,鸟儿喳喳的叫声和蓝天白云,我上课上得可舒服了。我们也从当时学习得死板课文聊到一些写作技巧,听老师讲一个好作家所具备的能力和思维方式。当时我觉得我不再是在枯燥的环境中学习,而是真正探索一个我关心的话题。

但最重要的是,是学习文科使我接触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认识到了一个不同的我。

在英语课中学习《百年孤独》时,我被马尔格斯重现的拉丁美洲世界深深的震撼到了,感觉我踏进了一个永无止尽、循环无限的孤独世界,了一个被虚伪的政客们、残忍的统治者和愚昧的民众所摧残的拉丁美洲,一个我从未接触过、从未关心过的另一半世界。以前从不看新闻的我开始主动关心世界新闻,关注拉丁美洲普通人们的生活,并且主动上网搜查马尔格斯的其它作品。回想起来,我不再是那个只关心我自己利益的小女生,变成了一个有自己看法、意见的“大女生”——学习文科可以说是改变了我对世界上许多人的看法。

然而,这并不代表学习文科适合每一个人。文科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强,但有些比较有逻辑性并且思考特迅速的人比较适合学习理、商科。理科、商科人才一般拥十分清晰的解题思路,很快就可以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学好理商,逻辑是关键。我其实中学时理科可是年纪数一数二的,能很迅速地解题。

七年级时,我被老师选去一个数学比赛。我清楚记得当时在时间紧迫的状态下解题的那种紧张感,一种被压着踹不了气但又很享受的感觉。当时我听不见周围人的欢呼声,看不见队友,也感受不到我自己的手指,只能看到数字和公式。答完全部的题时,我像刚爬上珠穆朗玛峰的登上者一样胜利得尖叫起来。其实当个理科生也是很挑战、很有趣的呢!

我必须得承认,世界首富大部分是学理科、商科毕业的。但这不代表所有人都应该学习文科。有些人的思维方式适合理科,有些适合文科,这不是随波逐流就可以做出的决定。我们应该做的,不是盲目地选择专业,而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本来原载于菁kids北京9月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