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桂专栏:生气不理人

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生气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不理人。拉着脸一句话不说,眼睛也不看人。短则半天,长则数日,除非自己想通,谁劝都没用。

我不知道那时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想必是一团行走的黑色戾气,谁在周围谁得抑郁症。

其实这招我不轻易使用,印象中既不对父母,也不对朋友。史上中招最多的人恐怕就是我老公。交往和刚结婚的那几年中,我的冷暴力时常发作。对于一个就算敞开心扉平心静气来交谈交流都不一定能get到对方point的男同学(真的不能全怪他,主要是男女有别的普遍问题),老这么被冷炮弹伤,想想他也是有颗强心脏,才活到今天。

我的这个习惯不是没有由来的。长大以后,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像我妈,尤其是性格。比如,生气不理人。

我小时候对此感触颇深。记得中学出去跟同学吃饭,回家超过门禁时间,我就会变成“透明人”。还有爸妈之间怄气,我爸就变成我妈不搭理的对象。作为家里的一分子,我就像坐在一个高压锅里,压抑到喘不过气。

多年后,在自己的小家庭里,我发现在面对情绪危机时,总是无意识地变成当年我妈的样子。

生气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跟老公表达,也不屑表达。我觉得对方不理解我,比起多费口舌和大喊大叫,一句话也不说,直接无视对方,看对方受伤却无法靠近、无法突破的挫败感,自己的内心充满了报复的快感。

真是够阴暗,够邪恶。我明明知道,可那几年我积习难改。

每次矛盾过后,我俩都会交流。老公始终不懈地表达他的立场,希望我能够做出改变。这几年来,我确实逐渐改变。

生娃是一个明显的转机。用时髦的话说,孩子把我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我更加谨慎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反思冷暴力的危害。

面对一双纯净的眼睛,无论他怎么不听话,怎么淘气,我提醒自己,他还是一张白纸,还在学习。无论我如何生气,用不理不睬的方式对待他是不公平的。如果我想让他明白一件事,一个道理,明确的沟通是唯一的办法,否则等他长大,他也会变成我的翻版。

都说小朋友在两岁左右会经历一个terrible 2的阶段,变得特别不讲道理和难缠。波波也不例外。刚到隆德时,波波2岁4个月,对不顺心意的事,他的反应就是大哭,尖叫,有时乱踢。当道理讲到五百遍情况仍照旧时,我只想把臭小子当空气。

后来,我慢慢从自己做出改变。除了讲道理,我示范如何表达愤怒和不满。既不是像我那样什么都憋在心里,消极地回避,也不是像小朋友那样肆意地爆发,而是用话语把情绪和内心想法描述出来。

每当生气时,我尽量平静地表示“我很生气”,“现在心情非常不好”,“想要自己待一会”,“需要平静一下再说话”。过后等平复了仍然保持对话。

时间一长,这样的努力有了明显的效果。因为看待沟通的方式改变了,我跟老公之间的矛盾反而比没孩子时少多了,气头上我们会有争论,但不停止尝试对话,冷暴力几乎绝迹了。

波波也受到积极的影响,他处理情绪的方式有很大进步。现在,他很少哭闹,更不会以打人破坏东西的办法来表达愤怒。即使有哭闹持续时间也很短,通常只有几分钟。他会明确告诉我们“我现在很不高兴”,“比你更不高兴”,“我要生很长很长时间的气,一直到明天”。他会告诉我们“只有讲故事/出去玩/xxx,我才能消气”。

放以前我也可能不信,生孩子还管“治病”。不过话说回来,没治好病掉坑里的几率也是有的,还是得慎重。

 

桂桂
80后妈妈,有一个属兔的儿子。大学曾研习法语和国际新闻,做过媒体记者、编辑,曾任《菁kids》杂志副主编。2014年迁居瑞典。现为自由撰稿人,译者。2016年4月,二宝出生。

本文摘自《菁kids》北京2016年9月刊

更多桂桂的文章: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