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亚美欧21国,这位亲子旅行达人来分享她的三阶段行走地图

在我们上周推送的亲子旅行专题中,作者分析了旅行路上的刻意教育与无心插柳,本文中的妈妈王楚显然属于“精心规划派”。她带着孩子走过亚美欧21国,让他在旅行中亲近了自然、爱上了音乐,而几次游学经历更是令他确信:“相比伯克利,我更喜欢斯坦福。” 怎样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制订不同的旅行计划?这份行走地图可供参考。

文:克里斯耶 图:王楚提供


采访王楚时,她刚从巴尔干半岛回来,身上多少还带着些长途旅行归来后的倦意。但刚一坐定,她就兴致勃勃地聊开了,从东欧到不列颠,从德奥到斯堪的纳维亚,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其熟稔程度堪比一部行走版的欧洲历史地理百科。

王楚是70后,少时酷爱绘画,考大学时却应父母要求选择了当时热门的计算机和国际贸易专业,成了一枚理工女。双专业给了她很好的职业发展契机,但当儿子Brian的成长需要她付出更多心力时,她选择停下来,转换生活轨道——“如果说前半生是为了生存,后半生就需要为自己的理想至少是爱好而践行”。

王楚自己爱旅行爱摄影,所以带Brian一起亲子旅行便成了他们生活中一个很自然的选项。又因为每次旅行都是从孩子的真实需求出发,他们的“私家旅行”也吸引了身边孩子年龄相仿、趣味相投的朋友一起加入。从Brian两岁到如今长成一个翩翩少年,王楚已经带着他走过了亚美欧21个国家,行程中既有小众目的地,也有热门地区的小众玩法——如此惊艳的“旅历”,让我忍不住好奇这些行程背后的“心经”。

阶段一:去自然里做个“野孩子”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需要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去接触自然,吸收她给予的能量。”

在Brian上小学前,考虑到孩子的体力和认知能力,王楚带他去的多是自然环境:黄山的奇松和怪石、巴厘岛的海滩和梯田、新西兰的冰川和农场⋯⋯

“我们传统所说的‘春发冬藏’是很有道理的,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春分清明前后是孩子的发育高峰,这个时候最推荐去海边。海边有充足的阳光,水汽中又蕴含了丰富的微量元素,我们通常是一大早吃饱后就去海边,一直玩到累再回酒店,就这样待上10天左右。大海的广阔会给人一种很包容很自由的感觉,孩子的感受也会很好。”

因为丰富多样的自然地貌,新西兰是另一个王楚较为推崇的旅行目的地。对于这样一个已经不算小众的地方,她有更深入的理解——比如因为熟谙新西兰的移民历史,旅行时便有更敏锐的触觉去触及“好山好水好风光”背后的故事。

在蒂亚瑙接待他们的是一对从英国移民到新西兰的老夫妇,“60多岁的老太太开着一辆老款路虎来接我们,从一个45度的斜坡冲上去,两条家狗一直追在后面,真是太刺激了!农场里的动物都是放养的,以至于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牛羊在哪里,带着我们开车到处找。厚厚的草坡,孩子们打滚而下,那种肆意妄为的自由太适合孩子了!在新西兰,住在山里,望着雪山,下面是水,有草场和水上活动,还可以爬山徒步,可以对自然有全方位的接触。”回忆起这些经历,王楚依然是一脸兴奋。

这种在草坡上打滚的经历对孩子来说是很难得的,在王楚看来,现在的孩子更缺乏的还有挫折教育。而孩子最能接受的方式之一,就是在大自然中跋山涉水。Brian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尝试着参加了徒步,前几年走了两遍挪威峡湾的“步道台”。“走这条路线单程需要两个小时,当时有七八个孩子,最大的13岁。徒步道是用磨碎的花岗岩铺成的,踩上去还不是很稳,必须穿徒步鞋,而旁边是没有围栏的608米高的悬崖,还蛮危险的。有的孩子会说累,但看到别人坚持着也就不会说放弃。几个孩子做伴,自己背着行囊,吃喝自己管,这个过程是很好的历练。”王楚说。

阶段二:主题旅行,设置学习之路上的“灯塔”

“孩子的感受是很直接敏锐的,主题旅行能帮助他们强化对相关主题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又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Brian上小学之后,王楚意识到这一阶段的孩子理解力增强了,便希望在旅行中加入一些主题元素,这样玩的时候就不仅仅是简单的走马观花了。她曾经策划过一次音乐之旅,说起那次旅行的缘起,王楚说:“身边有很多孩子在学音乐,比如钢琴。其实学乐器时间成本很高,我就想着尽量让孩子去保持。做每件事都有周期,有高潮也会有低谷,但只要持续去做,定期来个‘煽风点火’,就可以帮助保持学习的兴趣。”

音乐之旅的第一个目的地选择的是古典乐之都——奥地利。据王楚介绍,每年七月底八月初是音乐主题旅行最好的季节,那时的维也纳简直就是一场全民的音乐大盛宴:市政厅门口、哈布斯堡广场、教堂、国家音乐厅和金色大厅⋯⋯几乎每个地方都流动着各种音乐。除了维也纳,还有专业性更高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亲子旅行团专门邀请了国内的音乐家同行,带领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行程中的各种音乐元素。

在维也纳的音乐学院,欧盟音乐学会的教授为孩子们上了指导课。进入金色大厅欣赏音乐会,演职员们都穿着中世纪服装,身处其中就像步入了另一个时空。在莫扎特小道上,音乐家拿出自带的键盘和音响,坐下即兴弹奏,带着孩子们边唱边跳,非常开心。在铁城的海顿音乐厅,亲子旅行团还特意包场了一个小时。王楚说:“当时整个音乐厅只有我们,工作人员播放了海顿的作品,小朋友们听得非常认真仔细,那种体验非常美妙!”他们还在萨尔茨堡音乐厅旁听了当代著名莫扎特歌剧大师Ann Murray的“歌剧大师课”:“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音乐家在音乐厅里演唱,大师为他们一一做指导。我们在现场听了两个半小时,虽然因为语言关系并没有完全听懂,年轻音乐家们的歌唱风格也是各式各样,但通过这样的现场聆听,对歌剧演唱的鉴赏能力不知不觉就提高了。”

之后,亲子旅行团还去了有“世界最美小镇”之称的哈尔施塔特徒步,在开满鲜花的绿色山坡上正好有一把红色的椅子,“感觉那就是为我们准备的!”王楚说,“大家都兴奋地冲上去,老师坐在椅子上,把键盘拿出来弹奏《音乐之声》,小朋友们就拿着几支随手采的野花,围在一起欢唱。”

这些场景让人禁不住想起音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最美的音乐,从来都会愉悦我们的心灵,那种质朴自然的感动,会真正留在孩子们的心里,成为他们音乐学习之路上的灯塔。对Brian来说也的确如此,这些体验在他之后的音乐学习中埋下了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对于音乐的记忆和辨别力,在这些体验后有了质的飞跃。

阶段三:游学,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只有自己足够强,才能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说到自己的经历,王楚笑言“原本‘圆’的脑袋在职业生涯中被修成了‘方’的”,所以孩子未来留学的现实需求,也被她理性地规划进了行程里。对Brian来说,出国留学应该是一件大概率的事,所以王楚和先生都希望能让他提前了解留学目的地的文化和环境,比如学校、老师、饮食和生活习惯等等,而游学正好可以提供一种循序渐进的适应机会。

“我们在孩子三、四年级时去的是英国,英国学校申请更注重推荐。孩子吃住都在里面,还有家长课程。而美国学校的申请则更公开。美国夏令营其实有三种:一是各种开拓视野和技能的主题营,二是第三方机构租借学校场地开办的,三是学校自己主办的学术性课程。我们的目的是为留学做准备,所以会很明确选择第三种。Brian升五年级时去了美西,今年会去美东。一些好学校从六年级开始就要求有TOEFL成绩。为了让Brian更有学习语言的动力,我会与他讨论和制定未来几年的目标。”

为了让孩子有清晰的“中国人”的身份认知,小学阶段王楚给Brian选择的是公立学校。几次游学和插班体验之后,Brian自己提出要去国外上大学——相对自由的氛围和年轻又有个性的老师对孩子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而王楚也希望通过游学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一旦被激发,产生自主性,孩子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会超乎大人想象的。”

除了夏校,他们也会去一些大学实地踩点,参加学校的开放日,听听校方人员分享学校故事。Brian会明确说:“相比伯克利,我更喜欢斯坦福。”这样的预先感受,也会让未来申请大学更有方向。而对于假期里学习与休整,王楚的平衡之道是:三分之二的时间学习,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就会去孩子想去的地方充分放松。

整个游学申请过程,王楚亲力亲为,搜索和甄别信息的能力几乎可以与专业留学中介媲美。而与中介相比,她的优势显而易见——她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想要什么。

采访的最后,王楚感性了一把:与孩子相处的这些年,收获最大的其实是自己。人到中年才开始希望活得明白点,而陪孩子其实是中场休息,让自己有机会慢下来反思。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她才可以如此用心地把亲子旅行做成一个有意义的“项目”,延伸出那么多的可能性。

-End-

菁kids 2018 7-8月刊 《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亲子旅行,你的期待是什么?

|封面故事|

旅行路上的刻意教育与无心插柳

亲子旅行三阶段行走地图

与孩子同行,用身体发肤感受世界

封面模特Adrian一家的旅行

|话题|

公立高中“出国党”:

赵馨语:学会逆风飞翔

施慕涵:随遇而安的“野心”

饶竞由:感受人生中的每一次颠簸

谈笑:火山在平静的湖水之下

|父母社区|

“逆向亲子游”——带爸妈出游的特别体验

做好事记小时

给云舒的一封信

真正的亲子旅行是一场家庭旅行

|在读|

慎用奖惩,培养孩子的内在动机

|超·爱美食|

夏日怎能没有冰!

|父子说|

“女儿奴”的告白与“小酷哥”的育妹指南

|看世界|

在温哥华,和女儿一起学滑雪

本文原载菁 kids 7-8月刊《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印刷版于2018年7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进入微店订阅。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