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后,我的国际教育之路却更“贵”了

文丨ABB   图 | Unsplash

我们已经写过多次国际教育里有哪些名不符实的“坑”,这都是不少家庭挨宰的“血泪史”。不过,还有一些让当事人后悔的案例,却是因为“贪便宜”。很多人会觉得,“贪便宜”可不像走国际教育的高净值家庭会做的事啊。怎么说呢,毕竟,现在消费降级了嘛。

 

01

去一所学费便宜,但排名靠后的大学


疫情期间,受疫情和大国关系的影响,去东南亚提早留学有了大幅增长。

爸妈带孩子去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读国际学校,尤其是后两国,学费和房租都相对比较便宜,只花跟一线城市国际学校学费差不多,甚至更低的价格,就能涵盖在泰国和马来西亚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且孩子在那里可以跟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一起享受全英文的国际化教育,避开了国内高强度的内卷,生活也相对更简单轻松,这让中国爸妈们觉得是一件高性价比的事。

这些提早留学的孩子,后来一部分仍旧申请去了英美澳加的大学,而有的则选择留在东南亚当地,读那里更便宜、申请竞争难度更小的大学。这其中就包括了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孩子。

他说:

“其实澳洲的我也申请了,结果出来,有一个澳洲八大的offer。但澳洲比泰国贵多了,所以我们家商量了一下,想想还是省点钱,选择留在泰国本地,读了一所当地口碑不错的大学。只是这所大学对中国人而言没什么名气。

我当时一直认为专业比大学重要,我的专业我很喜欢而且是朝阳行业。可真当我暑假回中国,准备找份实习时,却发现我的第一学历竟然成了劣势——国内大厂的HR手里貌似有一份他们企业认可的外国大学的名单,他们只招这个list上毕业的人,像我这种专业对口可是大学听都没听过的,他们一致认为是野鸡大学。更何况,学校还在东南亚……

我现在很后悔,当时应该选澳洲八大的,至少中国HR听过。现在我只能留在泰国工作,因为泰国人认可我的大学。我不确定要是我再读一个知名大学的研究生,能不能在国内‘扳回一局’?怕就怕HR还是更重视第一学历。我现在终于明白是大学重于专业了,你看好的大厂校招也只去好的大学。唉,这个便宜真不能贪啊。”

 

02

为了免学费,去了新开的国际学校


在消费降级的时代,国际学校动辄二三十万一年的学费,让不少中产家庭心生忧惧。而此时,若看到“免学费”的招生政策,家长们会不会多看一眼?

其实,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肯定是觉得通过“免学费”或发点“奖学金”带来的价值大于这个钱数本身的价值,才会选择用这种营销方式的。一方面,可以为品牌力和信誉度尚未建立起来的学校争取到比较优秀的学生。这些尖子生未来被顶尖大学录取的概率高,一旦“中奖”,便能吸引来更多好生源,所以花点钱在他们身上,是划算的。

另一方面,“免学费”三个字可以带来更多的流量。家长们总会多看一眼这条广告吧。其实只要家长细看获取“免学费”和“奖学金”必须满足的标准,就会知道,一般都还是比较高的。所以真正能达到这个标准的,是少数。

这样一来,学校只花一点点钱,就能吸引到比一般营销更大的流量,可能换得更多普通孩子的报名了,在优秀学生身上损失的学费也就能马上回来了。所以“免学费”三个字,既能体现学校求贤若渴,又能体现背后资方实力雄厚,还能吸引来更多家长的关注,对于非头部学校而言,都是很吸引眼球的一种品牌宣传方式。

可能看到这里,家长们就要问了:那既然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和品牌号召力一般的学校都有好处,那还有什么问题吗?

有。这里给大家讲两个案例,有两位家长都向我表达过他们的懊悔。

一位家长说:“这所新开校来招生时,我一方面很欣赏他们的外方校长,她所说的世界公民的理念正是我想培养我女儿的。另一方面,她对我女儿也很满意,给了一个学费全免的奖励,于是我们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可结果,你知道这位校长待了多久吗?一学期。

她在寒假前,写了一封控诉资方和中方校长的邮件,群发给了全体家长学生,里面讲述了她是如何被架空、被否定、被职场霸凌的。不过这个校长也是够绝,她不仅自己走,还带走了大多数看不惯中方校长的外教,据说有的跟着她去了另一所国际学校,还有的就自己跳槽了。结果我们这里,只剩下个别几个老外和一群中方老师了。你说惨不惨?

另一位家长说:“你这还是好的呢,老师走了,至少学校还在。我们去的那所新校,被终止办学了一刚!之前不是说‘培训机构牌照’必须换成学校牌照,否则就得停办了吗?说的就是我们。这所新学校入学考试时说,能免除我们孩子一半的学费。我就心动了呀。可谁知道,这所学校其实是‘培训机构牌照’,结果学校面积不达标,办不下来学校牌照,只能安排我们去一个周边城市的校区上课!我们要转学,学校说已交的学费不退;我们不转学,就要每周让孩子住校,再周末坐动车往返,你说多耽误事啊。”

 

03

想少花钱自考国际课程

却国内国外都耽误


这里先说明一下,很有能力又很自律的学生确实可以尝试,不读国际学校、自学国际课程、自己报名参加标化和国际课程考试、自己做外国大学申请。以IB为例,它是有自学大纲的,学生可以买教材回来,跟着大纲自己学。这样一算,省下几十万、一两百万的国际学校学费,是完全可能的。

但会想这样做的,基本都是学体制内课程、想要国内国外都不放弃的孩子。虽然,现在体制内小学轻松了一些,可“五五分流”的中考还在,且挑灯夜读的国内高中也不是好对付的。而关注国际教育的家长都知道,体制外并不轻松。算上各类申请时必须的社团活动、游学研学、四年都不能差的GPA、可能要考多次的标化考试、必须踩准时间节点且材料准备非常繁琐的大学申请,等等等等,千万不能小看了国际教育这条路。

要是孩子忙不过来(大概率事件),很可能两头没学好,国内国外都耽误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家庭还是选择了“让专业人做专业事”,最迟在初中毕业前就做好了国内升学还是国外升学的选择。

除此以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国际教育不只为了留学,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世界公民的理念。

IB mission(使命)里有一句话可以反映出这套国际课程希望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Others, with their difference, can also be right. (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但他人的意见也可能是正确的)。

我特别欣赏这句话。学生上不同于单一国家的国际课程、接触非单一国家的多国同学和老师、做不只是学术而是千姿百态的社团活动,才能让他们理解:我们可能是对的,但他人不一定就是错的。

我们要允许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在我们看来是错的事,在他国、他人的语境下,也可能会有存在的合理性。这样一来,学生就更不容易偏激,更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其他人。国际教育不只是为了弯道超车考上好的外国大学,它还有软性的一面,需要在平日的点点滴滴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理解,并融入其中。

 

总结

过度追求“贵的就是好的”,容易被宰,但便宜也有便宜的“坑”。有时时间成本、试错成本,甚至机会成本,都必须考虑在内,只考虑价格,反而可能让自己的国际教育之路变得更“贵”。那么在看的各位,还遇上过国际教育里的哪些“坑”呢?欢迎留言分享。

 

ABB:曾在沪粤多家教育集团担任管理岗位。目前主要在国内外学校的收购出售、品牌和项目引进、托管运营等方面,从事教育领域的商务拓展和资源对接的工作。个人公众号“ABB讲教育界的故事”(ID:ABBdegushi)

— END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