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佛女孩到罗德学者,“成功的”家庭教育到底能不能“抄作业”?

文|Rhine   图|网络

本月,2022年罗德奖学金得主一经揭晓,四位中国区罗德学者立刻在媒体上掀起新一轮的宣传热潮。“最强大脑”“仰视学霸”“别人家的孩子”“奖学金天花板”“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全球极难申请奖学金”……仅从这些新闻标题抓人眼球的关键词中,你就可以品出罗德学者沉甸甸的含金量。

罗德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由英国政治家、商人塞西尔·罗兹(Cecil John Rhodes)于1903年创立,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国际奖学金项目之一。该项目以寻找卓越、勇敢、仁爱、拥有领袖气质的优秀青年人为使命,因培养出数以千计的时代引领者而备受各界瞩目。

在罗德学者百余年的历史中,诞生了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等10位国家元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等10多位诺奖得主,以及70多位跨国企业董事长或总裁。其中,包括中国读者熟悉的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史蒂夫·乔布斯传》《列奥纳多·达·芬奇传》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以及著名作家、记者、“中国三部曲”(《江城》《寻路中国》《奇石》)作者何伟(Peter Hessler)。

除了关注罗德奖学金本身,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罗德学者的学习经验”和这些“成功范本”背后的家庭教育。“别人家的父母”“学霸级罗德学者:童年要靠父母深度陪”“这些获得‘全球最牛奖学金’的中国孩子,到底做了什么?” ……普罗大众对“成功的”家庭教育的关注由此可见一斑。这让我想起了早先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个现象级案例——“哈佛女孩”刘亦婷。

 

01

“高开低走”的哈佛女孩

在中国社会,家庭教育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还记得22年前,那个成为无数中国孩子偶像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吗?

当年,若你走进新华书店的大门,最显眼处就是一本名为《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的书。这本由刘亦婷父母撰写的书说白了就是一本“育儿宝典”,提供了大量关于如何做优秀父母的方法论。参照书中所述的培养秘诀,或许下一个“常春藤”女孩就是你家的“熊孩子”。

刘亦婷出生在成都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名流”。因为母亲离婚后再婚,她从小随母亲和继父一起生活长大。继父对她视若己出,全程参与了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时隔多年,再回过头看刘亦婷父母的育儿策略,你会发现其中仍有许多可取之处。

>>重视体能锻炼注重全面发展:刘亦婷父母自女儿幼年起就定期带她参与游泳、跑步、跳绳,以及双手捧冰等体能锻炼,且尤其关注对学术能力以外的其他素质的培养。

>>平等对待孩子,提倡主动思考:刘亦婷父母像大人一般对待孩子,鼓励她与家长平等交流并展开争论,但前提是她必须提出有理有据的论点。

>>注重亲子沟通,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动态:刘亦婷父母几乎每天都和女儿谈心。除了听孩子分享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滴之外,他们还会从膳食科学、思想觉悟等方面渗透渐进式地引导孩子,鼓励她志存高远,有所作为。

在那个素质教育还未全面深化的年代,刘亦婷父母对女儿独立思考能力与智力发展的关注,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很不一样,堪称初代“鸡娃”父母的杰出代表。他们凭借着家庭教育的力量,在留学潮刚刚兴起的20世纪末培养出获得全额奖学金赴哈佛大学深造的孩子,已经足以证明自身的“强大实力”。

然而,时间永远可以让你看清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人生轨迹。当曾经的“天才少女”再次出现在大众视线中时,舆论却由“叫好”到“唱衰”,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刘亦婷并没有活成人们希望的样子,她历经了求学被拒、创业失败的挫折,最终“泯然众人”,沦为一个在事业和生活上都平平无奇的女性。

 

02

“跨界破圈”的世界棋后

2015年,罗德奖学金在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开放申请。在八届中国区罗德学者中,涌现出许多知名学子,比如四次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侯逸凡和Jessup国际模拟法庭比赛的中国总冠军张婉愉等。

比刘亦婷年幼十来岁的侯逸凡是个标准的“90后”,她最初引起大家关注是因为象棋。作为一名“非凡的小兵”,她头顶“象棋棋后”“破记录机器”的光环,“罗德学者”毕业后,又被深圳大学聘为“最年轻教授”,关于她成长中家庭教育的故事也一直被媒体各界津津乐道。

同样出身于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的侯逸凡,年幼时就在棋艺上展现出过人的天赋,她能够轻而易举地打败比自己年长很多的孩子。父母发现女儿的这一特长后,便开始举全家之力让孩子接受专业的象棋培训。

重视孩子的兴趣培养,是侯逸凡父母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当亲朋好友劝侯逸凡的母亲将女儿送去舞蹈和钢琴等兴趣班时,她表示会尊重孩子的爱好;后来为了让女儿得到名师的指点,她甚至辞去工作、专职陪练,尽到了父母能够给孩子提供的最大支持。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无论侯逸凡作出怎样的决定,他们都始终坚定不移地选择支持。

侯逸凡18岁时参加第十届直布罗陀国际象棋公开赛,与七位国际特级象棋大师过招并斩获亚军,终结了匈牙利棋后小波尔加二十年不败的神话。作为当年国际象棋领域最年轻的棋后和最具前途的棋手,她却突然选择去北大读书,“我不可能永远是名职业棋手。”她说。对此,父母二话不说放开双手,成全女儿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因为能够对自己全权负责,侯逸凡敢于“清零”过去成绩,大胆“跨界破圈”,以量力而为的心态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认同99%跟100%的区别:我会宁可放弃1%的钻研,去拓展对其他行业的了解。我感觉这样的人生对我而言会更圆满一点。……我不会在每件事情上都追求卓越,而是在大概清楚自己的能力后,达到那条线就可以。”

 

03

从“父母至上”到“看见孩子”

中国社会对成功家庭教育的“仰望”变迁

“成功的”家庭教育真的能“抄作业”吗?或者说,曾经被我们视为育儿宝典的那些理念真的能培养出社会认可的优秀人才吗?在哈佛女孩的故事里,刘亦婷父母分享了许多育儿经,你却鲜少听见当事人本身的声音。

很多人甚至一度好奇,刘亦婷真正的兴趣爱好究竟是什么。大学毕业后,她涉足过咨询、基金行业,但是都没能坚持很久。她觉得自己不适合为人打工,就去开公司,结果也惨淡收场。和美国同学结婚,放弃中国国籍,被大众斥责“背弃承诺”,只因她当年定下的远大志向是“把一生奉献给祖国的经济建设”。

也许刘亦婷的确有被过度神话的嫌疑,又或许因为如今念世界名校的优秀中国学子越来越多,毕业后可选择的道路也更加多元,学校只不过是每个人求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但略显可惜的是,曾被无数家庭标榜为“目标”的刘亦婷,没能活出属于自己的色彩。当人们对她评头论足时,关注的也还是她事业上的表现和成绩。社会对个体的评价标准似乎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宽容。

在过往工作中,我曾接触过好几位进入中国区罗德学者终选名单的学生。尽管她们最后并没有摘得桂冠,但各自的发展和出路也很不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美籍华裔女孩L。若是说起家庭教育,她曲折的身世可能会令很多人大跌眼镜。

上世纪90年代中,L出生在湖北武汉。出生不久,就惨遭亲生父母遗弃。幸运的是,她在孤儿院里被一对美国夫妇收养,在异国他乡开启崭新的人生之旅。大学毕业后,还成为了富布莱特学者,赴宝岛台湾教授英语。在养父母的鼓励下,她回到中国,在上海构建起自己的事业、生活和朋友圈。L“家庭教育”的起点听来令人心碎,但每当你和她交流时,总会被她乐观、阳光的心态和发自肺腑的真诚与笑容所打动。

成功的家庭教育起点各异,也未必拥有同样的终点,但令人信服的家教却无一例外地指向“培养快乐、积极、掌握人生主动权的人”。在短短十年间,中国社会对“成功的”家庭教育的偏好开始呈现出一种由父母大谈育儿经到把舞台交还给孩子的变迁。

从“父母至上”到“看见孩子” 的转变背后,折射出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和建造者。”只有那些真正认识自我的人,才能成为命运的主宰者。幸福的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也无需用同样的模板来要求所有孩子。与其刻意强求,不如做一个能拨动孩子心弦的家长,和他们共同成长。

— END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