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母语”成为“双外语”,中国孩子的困境如何破?

文 | Aaron  图 | 学校提供


Lina家小孩读高中,最近听到一些初中老同学在英高、美高的课堂窘境:

当课堂上出现与中国相关的议题时,面对来自各种文化背景下的问询、辩论甚至挑战,他们往往无法应对——

  • 对自己国家语文、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说不出个所以然;
  • 对不同语言体系背后的文化价值缺乏理解,就只能委屈或愤怒;
  • 对人文学科的学习路径和讨论技巧不熟练,所以讲不好“中国故事”。

“我的孩子未来也要面对这些,可是回顾他这一路的母语学习经历,我很担心。”

Lina家属于典型的上海中产家庭,孩子一路经历公办、民办双语和国际学校,选择充裕,然而始终找不到一所能把母语教好的学校:要么死记硬背,教条无趣;要么索性被边缘化,母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要求可能连一半都没达到。

本来期待“双母语”的,结果却两边都夹生,学成了“双外语”。

好的母语教学,应该是怎样的?

通过“语文课”这一载体,我们能如何帮孩子做好准备?

都是国家课纲、使用统编教材,不同学校的语文课能有多大的“变样”空间?

家长们在择校过程中,又该如何来判断一所学校的语文课水准?

为此,我们采访了狄邦教育集团“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心”总监及中文学科负责人马莅骊老师;也走访了昆山狄邦华曜学校(原昆山市上海华二学校),看看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语文课能有多不一样。

昆山狄邦华曜学校小学部与中学部教学楼内景

01

传统语文课太多“抄抄背背”,怎么办?


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马老师曾在上海教育出版社旗下的《语文学习》杂志工作多年。因为参与语文教材、教师手册、学生学习手册的编撰,非常熟悉语文课的传统教学法。

对比了OECD(即著名的PISA考试的组织机构)和IB的课程框架,又了解了培生和 “加州语文课本”Wonders等国外的母语教材后,马老师和同事们发现:中国的语文课纲和语文教材与它们其实异曲同工——都指向高阶思维的养成,而且都是参照“大单元”和“基本问题”的逻辑来构建的。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四个核心素养

关键的问题是,在既定的课纲和教材面前,怎么来落地?相比数学、科学等学科,大家其实很少思考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的价值,以为天天在说、在看就已经足够了。在国际化学校,语文更是常常被当作配角,缺少系统的研究和思考。

说到教学,马老师介绍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布鲁姆是芝加哥大学教育学教授,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

早在20世纪90年代,布鲁姆就发现学校的测试题95%以上都是考学生的“记忆力”,他觉得这不符合一个人的学习认知模式,并就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访谈。依据他的研究成果,美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美国教育也因此成功走出了以“记忆”为主的测试困境。

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自己对传统语文课的评价,说到背诵默写,真有一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觉。

  • 满意的家长觉得,这样学下来孩子的基础会打得比较扎实,在以记忆考察为主要评价方式的学校里,成绩也能比较漂亮;
  • 不满意的家长则会提出,充斥着死记硬背的学习太浪费时间,孩子有自己的思考、而且能把想法好好表达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对应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前一类家长看重金字塔最底下的“记忆”,后一类家长却远远不满足于此,目标直指金字塔尖尖上的“创造”。再对照新课标所强调的核心素养,其实已经明确指向理解创造等高阶思维,这显然也更符合当下和未来对人才的需求。

目标明确之后,就看老师怎么教、怎么用好手上的教材了。

狄邦的做法是:

  • 打破统编教材原有的单元设计
  • 聚焦核心素养:以“基本问题”切入,重新组合“大单元”
  • 每个“大单元”包含2~4个学习任务
  • 采用持续性的测评方案

这里的“基本问题”主要涉及四个认知领域:自我认知、时间与空间、表达与创造、全球视野

有了“基本问题”作为统领,教材中原有的篇目也有了重新组合、成为“大单元”的内在逻辑。以6-10年级语文书都有的“人与自然”这个单元为例,6年级时,以“我们如何观察自然世界”这个基本问题驱动,便能把不同单元的《草原》《丁香结》《古诗三首》这几篇课文放在一起来学:

从上面这张图来看,从基本问题到人文大概念,再到几大核心素养,语文学科学习与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结清晰可见。

 

02

语文课很无聊?不存在的!


为了深度感受狄邦语文课的落地情况,我们又来到昆山狄邦华曜学校,采访了小学和初中段的两位语文老师。

Grace老师是小学语文学科组组长,她重点介绍了“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中“读”的进阶逻辑。以二年级课文《宝葫芦的秘密》为例,依据布鲁姆分类法,便可以参考下图引导阅读:

这些问题的设置循序渐进,孩子们能在一次次这样的练习中学会阅读和思考,到了“综合”阶段,因为有前期的积累,也能自然过渡到“说”和“写”的输出。

一门语言的听、说、读、写是环环相扣的,孩子在表达时也通常会综合多种形式。Grace老师说,除了日常“大单元”的学习,小学每个年级,每学期还会设置一个跨学科的PBL项目,大概占用语文课时的10%来完成,到了学期末全校做一次PBL成果展。

在这些基础上,就是每个月特别设置的不同主题中文活动,如硬笔书法比赛、猜灯谜、诗歌后、课本剧,等等。

Emma老师在昆山狄邦华曜教初中,她从黑龙江的公办学校出发,辗转在新加坡、美国等地的语文课堂一线,教过中国孩子也教母语为英语的孩子。

在落地狄邦这套“语文课”时,Emma老师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很高”

到了初中,孩子的认知能力已经能够支持他们以各种方式来强化高阶思维的输出,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辩论、苏格拉底圈讨论法、整本书阅读、探究性项目等。

语文课堂

由此可见,在这一体系下,家长想要的 “鱼”和“熊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高阶的中文母语思维,完全有兼得的可能。

而到了高中阶段,语文课也仍是华曜学校中国学生的必修课。在他们心智日渐成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前,仍有机会沉浸于母语中,用母语去深入思考关于人生和世界的“大问题”。

 

03

怎么判断一所学校的“语文课”有没有被边缘化?


经过这几年的广泛探讨,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就算孩子之后要出国,母语学习还是必不可少。

那么,在择校过程中,家长们可以如何来判断一所国际化学校的语文课是否被边缘化呢?马老师介绍了几个可以参考的维度:

>>01 看语文课的课时安排

不少学校仍停留在“英文第一”的阶段,母语为“外语”让步,具体就表现在语文课时被压缩。比如规定一周必须是8个课时,学校只排了6课。家长一看课表就知道学校对语文是否重视,进而倒推这所学校的教育理念。

家长经常说“基础扎实”,但所有学科的基础,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能有所产出。如果“时间”被压缩,基础没打好,高阶能力的培养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02 看老师是否“串学段”

如高中的老师去教小学,发生这种情况要么是学校没有能力引进优秀的老师,要么就是学校不够重视语文学科建设,因为这两个学段的教学很不一样。所以家长们可以多看看自己孩子语文老师的履历背景。

>>03 看学校的语文课有没有“品控”

如果是集团化办校,在集团层面通常有课程研发部,能够提供课程架构和相应的资源支持,师资上也可以互通有无。

>>04 看测评方式

这个可以借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衡量高阶认知“分析”“评价”“创造”必然要突破单纯测评“记忆”的模式。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老师。”Grace老师和Emma老师的采访是分开的,但两位语文老师都跟我说了同样一句话。想起前段时间,《人物》发布了一篇《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老师》,阅读量10万+,足见“语文老师”和“语文课”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自称“普普通通”的语文老师,却始终谨记“语文课”的基本责任:唤起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赋予孩子以梦和探索的热情,帮助孩子打下“精神的底子”。

当国际化学校在国家课纲要求下,抓住可发挥的巨大空间,扎扎实实去打磨校本化课程,去实施创新的教学法,我们相信,过几年“双外语”的现象一定会有所改观。


 – 招生信息 – 

2022春季插班/秋季招生开始报名

招收2-16周岁中外籍学生(托班至十一年级)

 校园开放日及入学评估 :2022年1月22日 下午13:00-16:30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报名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