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公众号看完了《小舍得》,来聊聊“怎么选画画课”这件事

文、图 | Audrey Liu

最近的工作有点忙,连追剧都变成了碎片式阅读。《小舍得》的回看我一集都没空看。但是,公众号上带着“焦虑”的标题,顺便卖货导流的文章倒是看了不少。

边看这些文章,边对照着找找自己身上有没有电视剧里妈妈们的影子。说没有,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一部基于社会现实而创作的剧。

找到影子的同时,也找找阳光吧,不然没法自我“排毒”。

众多公众号里,有一个描绘欢欢画作的花絮视频,挺有意思的。片子提到,欢欢的画并不是美术道具组的作品,而是小演员自己画的。而我最喜欢的,是她用蓝色水笔在笔记本上给米桃妈妈画的画。

这幅画反映了孩子脑海中米桃妈妈的样子,特别真实。米桃妈妈生活中需要的物品和她的形象特点都刻画得很细致。这幅画的美,并不在于技巧有多好,而在于它有故事,有记录,也让观众看到了情感。

基于这样一种感受,我开始动笔写那些我眼中的儿童艺术美育启蒙机构,更通俗的说法是“幼儿画画课”。

大致能罗列出以下这些类别:

01


以教孩子画得像、画得好为主要目标的机构

它们教学点的展示区域通常会张贴许多作品,画风工整,且和老师的指导及“课程大纲”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很少 “旁逸斜出”。而等孩子们回到家里自己创作的时候,那个看似乱涂乱画实则无拘无束的小灵魂又回来了。

 

02


以美术史为引导,结合平面绘画或创意手工为主要课程的机构

这类机构对老师的学术要求比较高,需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关键是要让4~6岁的小不点们听懂宏大的艺术流派,让孩子能在几千年的艺术长河中寻找到一些线索。

有一天,当孩子的认知从量变到质变的时候,他们就有可能在观展时旁征博引。只有到了那时候,老父亲老母亲才会对那位曾经耐心地“慢火炖”的艺术史老师满怀感激。若不然,可能会觉得:“这么小的孩子,能听懂吗?”

 

03


以室外采风、室内临摹为主,博物馆参观课为辅的机构

这类课程相对比较适合那些喜欢看展、喜欢大自然的孩子。他们可以在撒欢奔跑之后,寻找一些释放自己灵感的渠道。家长们也许看不懂他们画的是什么,但他们却能把自己的创作解释得头头是道,因为那是他脑海中最直观的想象呈现。而在博物馆看展的时候,他们也可以跟随讲解老师的指引,一步一步地了解画作背后的故事。

但是,这样的课程往往需要顾及大部分孩子的体验。上一次课,队伍小的大约10人,大的,浩浩荡荡大约有20人之多。这样一来,老师就不能在一幅作品前逗留过长的时间,否则便会引起其他观众的不适。可这恰恰又会困扰那些想沉浸在一幅作品中好好欣赏的孩子。

 

04


以实验艺术创作为主、艺术作品展示为平台的机构

这股艺术教育的风尚最早是在欧洲的一些大学里兴起的,通俗来讲就是“教艺术的老师不教你画画,只教你握笔和想象”。老师们通常会给你一些艺术创作的原材料和一个相对比较宽泛的灵感主体,至于做出什么样的作品,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决定。

他们大多会先给孩子体验一个生活场景,例如感知水的温度、观察一组色彩、寻找自己过往一周所经历的一件开心的事情或者伤心的事情。随后,依循这些内心的感受,用画笔、布料、木头、铁艺等素材创作自己的“故事”。孩子们有着不一样的故事,自然也就会有截然不同的作品展示。

这样的机构对老师和运营团队的挑战非常大。

首先,他们需要花时间向家长介绍这样的课程内容为什么有价值。
其次,需要在体验课上让孩子们在将近 3小时的时间里专注地去思考,去创作。
最重要的是,机构创始人必须是一位“实验艺术”的专家,和团队一起研发一套既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又不容易被大规模复制的课件。只有这样,才能在残酷的同业竞争中活下来。

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艺术课程呢?和孩子的一次偶然的对话,让我理解了我的孩子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艺术教育。在艺术教育这件事情上,父母的选择没有“对错”,只有“是否匹配你的心理预期”之说。

去年,我和George一起去看莫奈的油画展,回家后他写了一篇天马行空的梦游记。如同凯蒂在博物馆经常也会在梦中去画作里游历一样,George在自己的游记里去了莫奈的花园,并在那里看到了“偷采白莲回”的小孩子。

他说:“妈妈,莫奈的睡莲没有被撑小伞的小娃偷走,这个小孩子的故事是我加进去的,是不是很搞笑?”

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说的是白居易的《池上》。George这次无厘头的“恶作剧”让我认清了学习艺术的“目标”——帮助孩子在纷繁的世界历史事件中寻找一个坐标。

每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一群优秀的艺术家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呈现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社会、历史、文化的认知。这些作品在孩子的幼儿时期会带来高于文学作品的冲击力,孩子们可以基于色彩、旋律、动作等元素去探索背后的故事,艺术和历史事件都在他们心中留下了坐标。

他们并不需要记住作品的创作年份、创作者的家世背景,当吸收达到了一定量之后,自然就会有比较和输出。就如同莫奈和白居易会跨越时间和空间同时出现在一个孩子的脑海里一样,一幅油画作品带来的不只是“光影的处理”“笔触的变化”“黄金分割法则”等等,还可以是欧洲印象派诞生的时代背景、亚洲人对于莲花的民俗解读,以及诗歌绘画之间的关系,等等。

学习艺术是为了给孩子一片“高压线”之下的“解忧湖”。这首白居易的《池上》是小学阶段的必修内容,对于George来说,“高压线”或许就是将来有一天,他需要背诵默写这首古诗;而“解忧湖”就是让他爱上这首诗所描绘的场景,当他在看到一幅来自西方的油画时,能投射出这首东方古诗的意境。

艺术史会背不难,难的是理解画家的创作心境,感同身受。而这片“忘忧湖”或许能在孩子的漫漫人生路上成为一个倾诉烦恼和忧愁的通道、表达喜悦和快乐的舞台。当他们追求自己的挚爱时能别出心裁地制造视觉的浪漫,当他们褒奖自己的成功时能用独特的审美去描画一个休憩的空间。

学习艺术是为了解读一种全新的思维逻辑——个体和全局的意识。每一个学科的启蒙教育都会给幼儿的逻辑思维开发带来影响。当孩子画一幅油画时,他会发现:一件艺术作品是先由许多细小的“零件”组成一个“项目”,再由许多个“项目”组成一个“大工程”,最后才会展现出一幅“清明上河图”。每一个细小人物或者建筑的描摹偏差,都会导致项目的中断。

这其实是一个“非团队”合作的PBL(项目制学习)的案例,考验着孩子的细节把控能力、肢体协调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心理调适能力。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感触。

01


不是科班出身,多听多看多比较

大多数家长并不是美术专业的毕业生,所以,当我们在评判一个机构的艺术课程时需要多看多比较。这或许比语言类、体育类的机构更难做抉择,因为家长不仅要考量距离和价格,还需要衡量那些可能自己都无从判断的“师资的专业性”。

我的亲身经验是,大约在你确立了需求之后,走访我提到的几类机构中的2-3家,就能够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在确定了类别之后,再缩小范围,考察机构老师的上课状态和课程设置。

 

02


寻找一个运营培训超过十年的创始人

艺术是需要一种舍身忘我的热爱的。对艺术教育者来说,不仅要对艺术充满激情,还要对教育事业孜孜以求,而两者兼具的机构很难找。

有一个相对比较便捷的方式是:去寻找有十年办学经验的创始人。我们很少看到一个艺术家会提出退休的想法,因此,十年,对于一个热爱艺术的人来说不算很长时间,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是如此。一个葆有初心的创始人是衡量一个机构品质的重要标准。

 

03


寻找兼具鉴赏和展示功能的机构

鉴赏和展示并不是指带着孩子去看名家的作品,而是指艺术机构自发地呈现孩子们自己作品的比赛或者展览。我并不是提倡孩子在低龄阶段就去参与竞争和排名,而是通过一些艺术类的比赛或者展示平台去感受自己的“不同”,或者是给自己的创作带来一些启发。

而对于一些美术机构来说,老师也不仅是教孩子如何划线、如何涂色,更多地应该是带他们发现我们身边的“美”,这些美,有的是在博物馆和画廊,也有一些是在大自然里、在建筑里、在诗歌乐曲里。比如,当你听了《欢乐颂》,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把音乐给予你的灵感画出来,这就是一节非常有趣的美术课。

在选择机构时,如果能同时看到他们有这些鉴赏和展示的属性,或许你可以预约一节试听课,看看老师是否适合。

 

04


尽力做一位通识艺术的家长

我常常会和孩子一起在艺术馆里或快或慢地游走观赏。走得快是因为他对一些主题的画作并不感冒,走得慢是因为他喜欢和一些装置或者视频作品互动。慢慢地,我也摸索出了那些能够让孩子产生共鸣的艺术派别和艺术场景。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当代艺术展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口。我和George常会去一些能参与互动的装置艺术展,他会在玩和艺术之间寻找自己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启蒙老师。我并不会对他的观点或者选择做出评价,这正是艺术带来的冲击,而每个个体都有他自己独到的观点。家长需要做的是解读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就像读绘本一样,分享给孩子。

例如,在我们看到一些用几何形状的玻璃拼凑出来的装置艺术时,就可以适时地去介绍毕加索和蒙特利安的作品;看到草间弥生的点点时,或许也可以聊聊乔治·修拉的点点们。在这些对话中,家长自己需要有一个通识的艺术理解,孩子们也会有自己的解读。

每一个孩子都是自由的“艺术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别让作品和课程束缚住他们的思想,寻找一位合适的老师,为孩子建一条通往“美”的长廊吧。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