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带孩子去旅行?

旅行是第一手资料,孩子在旅行中认识的人、去过的地方、体验过的文化都是他们的所见即所得,无法通过学校书本的想象取代。

文 | 芮娅  图 | 芮娅提供


前两周刚从加拿大纽芬兰省自驾旅行回来,那是一个驼鹿比人还多的海岛,被称为the Rock。岛上很原生态,处处海天一色,群山跌宕;民风淳朴,岛民的热情可以轻易同化任何人;物资基本齐全,但是蔬菜较少,黄瓜是稀罕物;最大的支柱产业是捕鱼,小渔村比比皆是。我们沿着海岸线开了半圈,带着帐篷睡袋,一路安营扎寨,劈柴做饭,在点点繁星的闪烁下烤火,在滚滚浪涛的伴随中入睡,当然,也要时时与蚊虫飞蝇进行殊死搏斗。

当我回到办公室与同事激情四射地描述这往返7400多公里的自驾露营之旅,感叹像鲁滨逊漂流记之余,问题接踵而至:你真的带孩子去了么?不怕他这么远坐不住么?不怕他睡帐篷会冷么?不怕他吃不好么?不怕他被蚊子咬么?

讲真,面对这些听起来很现实的问题,我想说,其实是我们的恐惧在作祟。

所以关键的问题是:

我们要不要带孩子去旅行?

我们为什么带孩子去旅行?

旅行是第一手资料,孩子在旅行中认识的人、去过的地方、体验过的文化都是他们的所见即所得,无法通过学校书本的想象取代。在日本参加茶道表演,亲手制一杯绿茶;在台北夜市品尝亚洲美食,知道除了披萨汉堡热狗的美味还有那么多……每一次旅行都会为他们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

旅行需要分工合作,所以孩子在过程中有机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学会当作领头羊。哪怕是捡个柴火,搭个帐篷,跑跑腿问个路,他们都会很骄傲。

旅行是自信心的催化剂,不管是爬上了一座不曾到过的高峰,还是克服了曾经畏惧的雷电,或是帮助了路上需要帮助的人,孩子都会见证自己的成长,变得随机应变、从容无畏。

旅行让孩子学会求同存异。成人总是会先感受到自己与他们的不同。对旅行而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饮食、不同的文化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障碍。然而,带孩子上路的次数越多,他们就越会自发主动地在陌生环境中寻求共同点,这也是为什么不同肤色、讲着不同语言的孩子们可以瞬间无缝混到一起,快乐玩耍。

旅行是把磨刀器。都说孩子顽皮好动,对任何事情只有三分钟的热度,旅行就是磨练耐性的最好机会。在机场等待飞机的时候、在长途汽车上的时候、在远足徒步途中、在表演拉开序幕之前,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明白了为什么“waiting is not easy”,却也在实践中开动脑筋,想出各种自娱自乐的方法。

旅行让我们处变不惊。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经常旅行的人都会经历各种糟糕的情况,行李被偷了、护照丢了、误了飞机、天气突变、酒店double book了……孩子们从小就经历过这些突发事件,他们不会再把困难当作绊脚石,相反,他们变得更加泰然,视变化为常态。当我们都相信计划可以让旅行更完美,期待不可期待的也会让旅行更丰满。

然而,所有这些带娃去旅行的好处都有一个前提。想不通,做不到,就只会在旅行中变成孩子奴,就只会让旅行变成死胡同。相反,认同了,领悟了,带娃旅行就会成为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家庭旅行。

这个前提条件就是:在旅行中学会放养!放养,也是一种信任,对孩子的信任,对自己的信任。

为娃牵肠挂肚的父母们如果不能平衡“放”与“不放”的跷跷板,即使天天生活在舒适圈里也依然不能躲避恐惧和担忧的困扰。

我曾经听说一位妈妈因为孩子沿着一条景观大道走了不到2公里而心生不满:“我儿子走得太多了,再过几天还要参加体育训练呢。”对这位妈妈,我想说句心里话:如果你把已经快十岁的孩子保护成了个连路都走不了的人,参加体育训练又意义何在?!

在这些年的家庭旅行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相信我的孩子,“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潜力”。

目前他的所作所为仍在一次次地刷新我对他的认识:当他凭借自己的执着攀上806米的高山、走完16公里的山路的时候;当他在我们丢了房车钥匙深夜还在四处求助,疲倦不堪的他依然扛着困意默默陪伴我的时候;当曾经爱住酒店的他跟我说更爱露营,因为他可以“enjoy the breeze of nature instead of the breeze of air conditioning”的时候;也当向来不喜欢软组织食物的他尝试吃了个蜗牛的时候。所有这些都并非多了不起,而在于他有一颗渴望改变的心,愿意学习、探索和体验,突破自己。

出发去旅行的那一刻,我们把担心恐惧留在家门口。昨天在朋友圈看到朋友一家去魁北克旅行,她的女儿从83米高的瀑布上空飞身而过,朋友尽管双腿已软,仍不负众望,拍下了女儿高空滑索的帅气!

不要因为忧虑而折断孩子的翅膀,而是学习用爱来放养他们的梦想,相信他们,可以的!

– End –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