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青少年,也写给还在困惑中的大人

“我怎么没早点遇到它们。”

采访 | 苏敏  图 | 读库提供


偶然看到读库出品的“14岁懂社会”系列,光是一串书名就很吸引到我:《以书为友》、《你没那么笨》、《动物园的生死告白》、《女生的世界里总是硝烟弥漫》、《不努力好像也没关系》、《你为什么没朋友》、《歧视也没什么错》、《虽然人人都说暴力不好》、《给想成为医生的你》、《不要忽视你的心理世界》、《被你嫌弃的昆虫们》……

都说了些什么呀?好想知道哦!带着这样的心情,买了几本读起来。读着读着便忘了这是一套写给青少年的书,再想起来时又想拍一记大腿——我小时候怎么没有这样的书呢?

“不要以为新闻报道是在播放‘真相’,它们所传达的信息,顶多只能当作‘素材’,最终还是需要你自己得出结论。换句话说,一个人仔细思考、做出判断,才是不轻易受信息迷惑的方法。”——摘自《来说说媒体的谎言》,作者是一名独立新闻摄影师。

《不要成为无聊的大人》说,要重置生活中那些理所当然的想法,不管是工作、常识、还是活着这件事本身,都需要打破常规。作者是小山薰堂,节目策划人、剧作家。电影《入殓师》的剧本就是由他撰写的。

“降低期待或许是为了达成目标而绕的远路。人很容易产生虚荣心,将目标定得过大,所以请尝试重置自己吧。偶尔故意低看自己,从中找寻证明意义上的落差。”他说。

降低期待?如今更流行的恐怕是反思自我认知偏低吧?尤其是女性,我们难道不是常常太低看自己了吗?哈哈,流行不算什么。作者想说的是,通过降低期待,冷不丁发现自己的优秀,从一个不常有的角度观察自己,从而看到一个更威武的自己……的确啊,我们定目标时很容易高估自己,过每一天时又容易批判自己,太分裂了。降低期待不失为一个策略。这就是“重置理所当然的‘认定’”之一种。

《关于“工作的幸福”这件事儿》作者是一位因为热爱迪士尼,从28岁开始尝试五次应聘,终于进入日本迪士尼做保洁的“迷弟”。

他最初被分配到夜班保洁的岗位——也就是大半夜在乐园里打扫卫生,很苦恼,觉得没有价值。想象深夜的迪士尼,既没有观众,也没有上司,很难有及时的良性反馈。但为了顺利开园的目标,作者反倒在深夜沉下心来工作,渐渐发现自己不再介意他人的眼光了,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大部分人在年轻时很难做到这样笃定而潇洒吧?谁不是在这个世界兜兜转转寻找坐标呢?能有人这样对职场新人倾囊相授,多好啊!

正如该系列的文案所言,它们不只针对当龄的少年少女,也适合十四岁时未想过这些问题,或至今还在对此困惑的人们品读。

我一方面感叹书籍真是人们的好朋友(正如该系列第一本《以书为友》的书名),如今出版界的繁荣对孩子们来说真是不可多得的好资源,不管多么孤独,还有书籍的大好世界可以遨游探访,那是一个多么深邃和丰富的世界啊!任凭你有多少的困惑不解,书都可以提供某种答案。(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可通常情况下,书还是比媒体要靠谱许多的。)一方面又不太确定,他们喜欢这样的书吗?毕竟距离我的14岁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我的喜好又怎能代表他们呢?

还没能读完全系列,代表菁kids采访了“十四岁懂社会”系列的责任编辑李蓓蓓,有了以下的对话,与读者分享。

菁kids:如何发现并决定引进日本河出书房新社的“14岁懂社会”系列?做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吗?

A2015年,在读小库初创阶段寻觅选题时,是版代首先推荐了这套书中的四本,我们审读后,决定签下其中三本,也就是最早的《以书为友》、《你没那么笨》和《动物园的生死告白》。

当时并没有打算把这套书做成一个系列,只是单独选择适合我们的。不过在编辑这三本的过程中,发现了这套书的美妙。美妙之处在于,它以平等且真挚的态度讲述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这过程中的思考,老少皆宜,对少年少女是启蒙,对成年人是补缺与反思,非常符合我心中“一本书该有的内容”。

于是我找到河出书房新社“14岁懂社会”的全系列,开始正式以“系列”的方式引进和编辑。不过也有与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不符的选题,会想办法在后期以原创选题的方式弥补。

目前,这套书已经从“读小库”归到了“读库”,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是这套书的读者对象。

我在编辑这些书的时候经常干两件事:一件是把打动我的段落发给同事,让他们分享我的激动,并进行一些深入的讨论;还有一件就是哭,我很少因为编一本书哭,但这个系列经常会触动我心里隐秘和柔软的部分,所以编着编着就不由开始流眼泪。

菁kids:请介绍一下这本书最初在日本是如何被策划和制作出来的?在日本的销售情况如何?它也同样适合中国的青少年吗?

A河出书房主要的杂志是《文艺》,此外还有“河出文库”、“河出BOOKS”、“世界的大思想”、“河出梦BOOK”、“河出道手帖”、“河出梦新书”、“九龙COMICS”、“奇想收集”、“世界文学全集”、“日本文学全集”等系列,而“14岁懂社会”,是它众多系列中的一个。

之所以有这么一个系列,是因为“14岁”在日本是个非常被重视的年龄,是中二病和青春期的高潮,是从儿童到青少年的过渡,也是青少年开始接触成人世界的起点,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不只河出书房新社,很多出版社都会围绕“14岁”进行策划和出版书籍。

不过河出书房新社对这个系列的策划更具系统性,它的选题从自我、学校、社会、国家、国际这种横向空间的从近到远,再从媒体、职业、人际、友情、暴力、歧视、心理这种纵向认知上的从浅到深,很好地涉猎与覆盖了一个人的知识面,以及建设三观的原料。

它在日本的销售情况网上没有明确的统计信息,但销量应该不错,因为其中不少书(单行本)被再版为文库本,这是书有一定市场和口碑后才会有的出版行为。【注:在日本被称为文库的出版品,一般都是平装,A6大小,为了普及的目的而再版。】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比起差异,共性其实更多,人生的主题也基本类似(工作、婚姻、人际、社会认知等),这些点上,日本和我们并无不同,再加上同属东亚文化和历史渊源的交错,两国的共性会更多,所以这套书基本适合中国的青少年。

菁kids:这套书涉及的话题很多,心理、友谊、工作、媒体……等等,是时下的青少年所关心的、需要的内容。此外,你觉得还有什么其他话题是可以补充进去的吗?如果是中国人来写,可以请谁执笔呢?

A这是个好问题,也是作为编辑需要思考的。目前,我们正在筹备一个类似的原创系列,不过更侧重“职业”方面。

而还能补充的话题,其实就是日本与我们水土不服的部分,以及中国特有的社会现状和议题,比如“早恋”、现有经济政策下的金钱观、高考与专业选择、如何理解高房价、为什么要出国留学与读研、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战等,这都可以普及给青少年,帮助他们在恋爱、金钱、人生选择以及对国家的理解上有更深入和客观的认知。

而找谁执笔,这个是秘密。

菁kids:对现在的青少年来说,他们获取知识、塑造价值观的渠道有哪些?书籍还是否是一个有效的能对他们产生影响力的载体?可否结合读小库的读者数据,聊聊你们所了解的中国青少年的阅读状态?

A假设人是一个信息的容器,那信息的来源基本有四种渠道——

被动而间接的信息:来自学校的教育,信息的呈现方式是老师讲的道理和书本上的知识。

被动而直接的信息:来自家庭、社区、周边环境、学校环境,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父母、邻居、朋友、同学、老师告诉你的东西。

主动而间接的信息:来自阅读(不限于书籍,也可以是电影、游戏、音乐等形式),信息的呈现方式是自己主动从外界信息的载体上搜寻和获取的内容。

主动而直接的信息:来自体验(旅行、参加活动),信息的呈现方式是自己主动去参与一种活动、生活甚至工作而获取的体验。

而信息是理解知识的前提,知识是建立三观的前提。青少年的知识、塑造价值观的渠道也无非就是这四种,但又以前两种为主,多是“被动”的,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听朋友的话,听课本的话,哪怕是课外读物,也是学校和父母定的,他们很少“主动”获取信息,这和年龄以及自我认知的不完备有关系。

这个时候,父母和老师的引导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我们也希望通过影响父母和老师,来影响到这些青少年。

说点题外话。

青少年时期,父母和老师起决定性作用,但长大后,就靠自己主动了,不能再依赖和指望父母和老师,也不能再责怪原生家庭和教育制度。

要把自己交给自己,如果长大后放弃主动的阅读和体验,那人的心智成长和人格完善,会停滞,甚至倒退。

阅读书籍(也包括电子书)是主动获取信息最好的载体(在系统性知识的构建与深度思考上,书籍优于任何载体),书籍虽然提供的是间接信息,但也是延伸与完善直接信息的必要内容。所以阅读书籍的力量毋庸置疑,读到“对”的书,对一个人产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这也是我们做“14岁懂社会”系列的初心。

菁kids:这套书每一本执笔者都选得很妙,但也可以说是一家之言,有比较主观的一面。我想,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或许会比较乐于聆听除爸妈以外的“大朋友”的人生故事,但同时,如何帮助孩子们受到比较正面的影响,而不是走偏呢?作为编辑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我在看《女生世界硝烟弥漫》这一本时,会觉得作者帮助女孩子融入群体的一些tips很可爱,但也会怀疑“是不是太在意人的眼光”了。

A人都是主观的,必定会以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惯性考虑问题和提供建议,这个系列的作者当然也不例外。

所以,需要培养一个意识,接受信息有个前提,就是任何人都是主观,任何书的内容也不能全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采纳。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孩子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

再进一步说,获取信息的前提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信息的来源(书籍、公众号、电影、网站、闲谈、演讲等),提供者的背景(年龄、性别、时代、人格、知识、立场等)来更细致的筛选与判断,有了这个能力,无论是隔壁二舅的话,还是马克思的话,都可以判断其重点与可信度,这样基本上不会走歪。

而这套书,信息来源是书籍(可信度非常高,因为书籍出版需要经过三审三校,有严格的出版流程),提供者的背景是各领域有所成绩的人、当事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再结合他们的年龄、性别、人格、立场基本就可以判断这些书的价值。

比如《女生的世界里总是硝烟弥漫》,作者是日本偶像文化和女性文化的研究与评论者,她收集的信息足够全,这点值得肯定,但她分析的角度有她作为一个女性的局限性,以及日本这个国家“在意他人目光”和男权主义的文化背景,所以需要综合判断。

菁kids:我真希望二十年前我认真看过这样的一套书。就像文案上写的,“14岁懂社会”系列不只针对当龄的少年少女,也适合十四岁时未想过这些问题,或至今还在对此困惑的人们品读。您个人最喜欢这个系列的哪一本,为什么?

A说实话,每一本我都非常喜欢,不单纯因为我是它们的编辑,更是在编辑过程的反复阅读中,体验到了很多只读一遍体验不到的东西。

比如《歧视也没什么错》,这本书从逻辑上来讲比较混乱,所谓的干货也很少,因为作者自己就是残疾人,他无法超越自己的身份,因此就会陷入一种情绪性的倾诉,使得这本书可读性不高,豆瓣评分也最低,但我很喜欢,因为他的这种情绪和失控也是一种“纪实性”的,是对残疾人心理状况与现实境遇的反映。

如果一定要选一本我最喜欢的,应该就是《给想成为医生的你》(之后会出版一个法医写的《那些尸体告诉我的事》,将与这本并列第一)。

这本书让我见识到一个优秀的成年人是怎么面对工作和职业,怎么以一己之力担起社会责任,怎么面对人生的低谷与绝境。

其实,我们生活中充斥着各种负面和坏榜样的成年人,让我们以为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成年人会有的生活,这就是社会该有的样子,但《给想成为医生的你》让我明白,并不是这样的。如果小时候能看到这本书,我很可能就去当外科医生了。

菁kids:在收到的读者反馈中,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对这套书(或某一本书)的评论吗?它们在青少年读者中的口碑如何?成年人的反馈又如何?

A在这个系列的出版早期,我常听到朋友告诉我,有很多大人会买这套书,也很喜欢看,这也是我们后期会调整编辑和出版思路的原因。还有人很喜欢这些书名,起书名也经历了一些演化过程,最终形成了这个风格。

至于口碑,我觉得读库天猫店的读者评价和豆瓣评论能基本反映情况,不过像《歧视也没什么错》这种分数低的书,我也觉得很值得一读,但评论背后多是成年人,青少年比较少,或通过他们的父母间接反馈。

如果一定要选一条评论,应该是我把这套书送给一个朋友,对方看完后说:

“我怎么没早点遇到它们。”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