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中国“新”妈妈的痛与怕

Dealing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你知道吗?全球女性患抑郁症的几率是男性的两倍。除此之外,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90%的孕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在此期间,女性患有抑郁症的可能性是平时的3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产后抑郁发病率最高达到30%,而且由抑郁症导致自杀的,占整个自杀群体的25%。

文 、图:石维康   编:曹新星

提到新妈妈,你会联想到什么?在世俗眼中,新妈妈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群人,她们初为人母,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爱,是不少未婚女性眼中艳羡的对象。但是,在这些幸福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她们不为人知的辛酸一面。本期,我们关注母亲的另一面,邀请从产后抑郁症中走出来的“石头姐”,与我们分享初为人母时的经历,同大家一起认识产后抑郁症。

你知道吗?

全球女性患抑郁症的几率是男性的两倍。

除此之外,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90%的孕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在此期间,女性患有抑郁症的可能性是平时的3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产后抑郁发病率最高达到30%,而且由抑郁症导致自杀的,占整个自杀群体的25%。

今年年初,湘潭一个产后抑郁的妈妈带着孩子跳楼的悲剧事件震惊了社会,仿佛在用她的死点醒世人,呼唤人们对于产后抑郁症的关注。然而,我却仍然听到了很多这样的声音:

“怎么这么想不开啊,有什么不能沟通解决的呢?”

“活该!谁叫她这么作,就是可惜了两个孩子!”

“住高档小区,看上去还挺有文化。”

……

看到这则新闻时,我既心痛又悲愤。我看完了她的遗书,虽然我们并没有过着同样的生活,可是我能够感同身受,因为我也反复多年饱受产后抑郁的折磨。但是,在一个所谓正常人的眼里,他们看不见这些其实都是产后抑郁病症的表现,反而认为她们是在无事生非闹情绪。

有句老话说,女人在生孩子以后就像重生,开启第二人生。

当时我是意外怀孕,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也没有任何经验,抱着无知者无畏的心态认为,生完了之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天真地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没有什么困难能打到我。

生产持续了四天,羊水全部挤出来了,身上都是针孔,塞了两次软化宫颈的药,打了两次催产针,为了晚上能睡觉保持体力打了两次杜冷丁。本身是漏斗形盆骨的我,如果在其他医院都是绝对剖宫产的指标,但我选择了顺产。结果,由于第三产程太快导致下部撕裂,那种痛是你们无法想象的,或者说,根本就不在可以想象的范围内。产后我经历了严重的抑郁,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那其实是抑郁,但是我没有办法控制,我的家人们都没有意识到,我也不好意思告诉他们,这是什么。

那时候的我,拖着破碎的身体和心,因为照顾孩子和喂奶睡眠不足,承受着产后恢复和喂奶的疼痛,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人用过的安全套,踩在脚下,这是我当时关于产后抑郁最真实的感受。

产后抑郁,就像是跌进了地狱

生孩子之前我跟丈夫说,我可不负责带娃,让你妈妈带吧。然而,生完孩子之后,一切感受都不一样了,我特别害怕别人抢走我的孩子,因为我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对父母的感情比较淡薄。我一分钟都离不开我的孩子,我的情感诉求对象也变成了孩子,而不再是我的丈夫。对于我而言,我的世界已经坍塌,可是他的世界却一如既往。

一旦你体会过一次那种疼痛,你的底线会被打破,你会不再害怕任何事物,甚至死亡。体会过那种夜里只有一个人照顾孩子的孤独,你会不再害怕任何黑夜。体会过在待产室里像母猪一样躺着,昏过去几次无人问津,你会失去廉耻心。休完产假后,我过着每天连轴转的生活:早上7点起上一天班,晚上回到家里还要带娃、哄睡宝宝。半夜12点,逼着自己从昏睡中清醒过来、洗衣服、洗碗、收拾房间,打开课本复习考试到夜里2点,半夜无数次起夜,宝宝翻个身就醒来。

那个时候,我累到只想哭,连矫情的时间都不曾有过。白天在职场受尽白眼和冷落,也要争取早点下班、按时挤奶,哪怕在公交车上站着睡觉,也想尽早回家陪伴孩子;晚上累到给宝宝讲故事都能睡着,却回身看到老公事不关己地看手机玩儿电脑;家人朋友不在身边,生活的压力无人倾诉,孤立无援、心灰意冷;生产的衍生症让我每天忍受腰疼手疼背疼头疼,却难得到身边人的关怀,甚至被迫接受来自夫家的决定,自由意志被无情剥夺……

你觉得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却还是不能让公司和家人满意,你会明白什么叫做对生活深深的无力感;体会过这个世界的冷漠,你会发现内心深处那些隐藏的暗流,让你煎熬在这个冷酷的世界里。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生活在沉默里,我把内心封闭起来,面对生命的这些无常,我想我大概也只能选择认怂,就当自己掉进一个大坑里,自己慢慢爬上来吧。

但是我知道,没有人愿意将这些说出来,因为并不光彩,人们更倾向于靠近阳光,远离阴暗,当我一直像个祥林嫂抱怨和哭诉我的生活时,有些朋友也因此远离了我。尽管大部分妈妈可能都有同样的感受,但她们只会选择默默在心里承受,然后千百年继续这样下去。但我还是想说出来,让更多的妈妈不要像我一样走弯路。

产后三、四年里,我一直在努力跟抑郁症和生活死磕,企图克服不断反复的抑郁情绪,从一开始像一个斗士一样战斗,到后来全力以赴企图平衡生活,再到把自己交付命运和时间,麻木落寞面对低潮。最终,时间是一切的解药,当我不再抵抗,我终于慢慢走出那段低谷期,我的生活在慢慢好转,我也感觉自己跟以前不一样了,我跟别人说,我什么都不怕了,因为最坏的我已经历。

放手之后,才能看见阳光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深以为然。最难过的那段日子里,我疯狂想逃到一个谁也不认识我的地方,自生自灭。我不要这样的自己,也不要这样的生活。

2013年到2014年,经历了最痛苦的时光后,我尝试了放手,把宝宝留在老家给公公婆婆抚养一个月,算是给自己放一个月假,要把破碎的自己找回来,我称之为“重走青春路”。

起初,我制定了一个疯狂计划,列了个“遗愿清单”,因为下了未来十年要以孩子为主的决心,所以趁年轻想把自己以前想做,但一直没有做的事情都做一遍。其实也都是一些稀疏平常的事情,比如,把那一个月帝都所有的展览和话剧都看了,参加各种CAPE、青年志等青年文化组织的活动等等。直到我参加了一帆的新书分享会,她的故事像一道极光,突然给了我力量和灵感:生命充满无限可能性,不要把自己限定在那些思维预设里,谁说你不能实现你的梦想?于是,我也想明白了一件事,那些我认为这辈子都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是有可能实现的,前提是,要勇于去尝试。

后来,我接触到很多优秀的90后,深深有一种自己要被90后拍死在沙滩上的感受,不是因为他们年轻有激情,而是因为他们面对生活时,积极、乐观,勇于尝试,没有任何包袱和预设,完完全全把自己交给生活,拥抱每一种可能性。为什么我不能呢?

接着,我开始了一项又一项尝试,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越是以前不敢或者不愿尝试的,越要发起挑战。只要是有趣的事情,我都不去考虑是否适合我的年纪,而是考虑我是否有兴趣,想做就做,也不在乎结果,只为追求内心的体验。

后来,我成为在行网的导师,为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提供相关资讯,他们有的是新晋奶爸,有的刚流产内心低落的女生,有的是自己创业的妈妈……我在一对一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而且很多问题的答案也都是类似的。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够帮助到更多跟我一样的女性,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幸福的妈妈?在跟好朋友Jamie的一次聊天时,我突然想到,把我的这些感受写成文字记录下来,也许会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于是,便有了豆瓣的专栏和我的新书。

之后,我接触到了Lean In组织,也给了我很大启发,我非常认同这种女性互助的精神,在清华读MBA学习积极心理学课程时,我也以Lean In为主题做了期末报告。后来我想,为什么我不针对MBA女性成立一个Lean In MBA组织,帮助更多我身边的女性呢?离开奥美之后,有一段时期,我感觉离开了奥美的光环之后,自己似乎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什么都做不好的家庭主妇。但是现在,豆瓣专栏作者、在行网导师、Lean In MBA Founder……所有这一切新身份都是我不曾预料到的,我的生命在向着一个未知而精彩的方向流去,我不再纠结于所谓的五年计划三年计划,未来会发生什么,你永远不知道。

新妈妈,是当代社会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弱势群体。当年的我,透过看心理学相关书籍、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上灵修课、学习新技能(如瑜伽、冥想、肚皮舞)、读MBA、去美国交换、结识新朋友、旅游、写专栏、成立NGO、做公益、演话剧等无数“做自己”的方式,靠着心里那一点微弱却不灭的光指引着,从这条幽静曲折的黑暗小路走了出来。这是一条少有人走过的路,你不知道要走多久,也不知道天什么时候会亮,但终究天会亮的。

我愿意成为暗夜里陪伴你独行的那一点光。我不是什么育儿专家,也并非科班医生,我写不出那些头头是道的学问,只能用大白话表达我的看法和感受。我就是一名普通妈妈,虽然跟世界上千千万万的其他妈妈一样,但是,我想成为一名有趣的、独立的、自由的“新”一代妈妈。我想将这种理念传递下去,与更多人分享。

石维康,Curr

原奥美互动资深社会化营销经理,清华MBA女性领袖俱乐部负责人,Lean In MBA创始人,Lean In ThinkTank及在行网导师,豆瓣专栏作者。育有一子,著有《做妈妈,更要做自己——新妈妈幸福手账》,热爱阅读、写作、画画、旅行、摄影等。

 

 


2017 5月刊 《聚焦都市母亲》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封面故事|

  • 聚焦都市母亲
  • 用心地陪伴,不等于所有事情亲力亲为
  • 做母亲,就是要不断提升自己
  • 我希望能成为儿子人生中的导师
  • 做妈妈,可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 产后抑郁,中国“新”妈妈的痛与怕

|学无止境|

  • 妈妈,我想和您这样做母亲节
  • 神奇的古生物考古学
  • 来自北京耀中国际学校学生的绘画作品

|父母社区|

  • 中西文化对对碰: 做个好邻居
  • 单身母亲的挑战与精彩

|专栏|

  • 作为母亲,我为儿子们骄傲
  • 你离我太近了妈妈
  • 做个钟点妈妈

|美食菁选|

  • 亲子下午茶,共享午后时光

|全家出动|


本文原载《聚焦都市母亲》,印刷版于2017年5月出版发行,点击下方图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进入微店购买。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