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狄邦事件—-招生官在中国

上周路透社关于狄邦的一篇英文深度报道,引爆了周末的的家长和教育从业者朋友圈。从最初简单的情绪表达,到不同人士多个角度的进一步解读,大家对事件本身以及其的后续影响,都有了更到的思考和认识。 菁kids 今天选取了教育从业者的文章,分享给读者。(本文原载公众号:至尊宝和孙悟空,菁kids已获授权转载)

路透社狄邦事件——招生官在中国

作者:至尊宝  

公众号:至尊宝和孙悟空

至尊宝联系了美国几位招生官朋友,联系了接受过路透社采访的业内好友,又看了很多各式各样的评论,翻了翻自己曾经写过的相关文章,和员外在华山路交大旁边吃了顿法式午餐,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写一写这事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们不是一直说要有批判性思维,要反维权主义吗,宝哥带来撸一撸。

一、看看路透社怎么说

中国公司向美国大学招生官购买录取名额(以下为路透社新闻报导的部分翻译):

 

中国一家大教育机构–狄邦教育花费数万美金,以补贴或现金的形式,买通了美国顶级名校的招生官,以帮助中国学生申请美国大学。

 

面对控诉,狄邦教育否认了关于申请欺诈的指控,但声称其与20来所美国高校的特殊关系,这些高校包括范德堡大学、卫斯理学院、杜兰大学及弗吉尼亚大学。这些大学的招生官自2014年起开始访问中国,并在每年的暑期项目中亲自指导狄邦的学生如何成功申请美国大学。

 

“每年一次,现任招生官成为您的独家升学顾问。”狄邦用这样的广告词这样向潜在客户进行宣传,这一广告的主角是一位就读卫斯理学院的学生,他宣传自己是在狄邦的帮助下成功被早申请录取的(目前在狄邦的官网上已经找不到与招生官有关的任何文章或宣传)。

狄邦及其附属非营利性机构承担了参加暑期项目招生官的旅游费用,有的招生官也收了现金—根据路透社查到的邮件,这些现金有时候是以100美元的现金发放的。

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被美国高等学府录取,同时也有成百上千的公司在中国涌现,服务于这些学生,收高额的服务费,所提供的服务有时候包括帮助学生在标化考试中作弊和申请中作弊。(宝哥的一位朋友曾在一年半以前接受路透社访问,曝光SAT考试作弊现象)

 

每年7月份,狄邦教育在上海举办为期8天的申请研讨会。很多学生需要付费参加此项活动,去听美国招生官谈论高校在申请过程中看重什么,如何写有效的文书,以及如何在面试中获胜。在其营销资料中,狄邦大肆宣传其与参与该项目的顶尖学府关系。

 

在过去的三个暑期中,狄邦向美国招生官提供了不同形式的补贴:商务舱飞机票,经济舱飞机票和现金“酬金”。过去两年里,每位与会招生官的补贴是4500美元。去年,招生官们收到的是现金,且通常是以百元大钞支付的。

 

Hammond是狄邦的前雇员,是他向南加州大学联盟通报狄邦的情况。他曾于2010年担任狄邦教育的大学申请总监。据他透露,狄邦每年收学生上万美元,将狄邦的名字和顶级大学关联起来是狄邦商业模式的关键。

 

“狄邦能收取如此高昂的费用,”他写道,“部分是通过营造他们跟美国顶尖大学的招生官有特殊联系的感觉。”

 

狄邦教育除了提供升学指导服务以外,也参与了众多国内国际学校的管理(以下截图来自狄邦官网):

450064010054105808

拿钱办事,是腐败;拿钱不办或办不成事,是欺诈。宝哥一位朋友开玩笑地说,这是狄邦自己找路透社报的吧,中国家长以后对狄邦的海外关系深信不疑了。很多手里拿着钱的家长不怕犯行贿罪,就怕被忽悠。宝哥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有语培机构被问到能不能买到真题时,不回答有也不回答没有,全靠意淫家长做销售。

二、看看狄邦怎么说

关于路透社对于狄邦教育失实报道的官方声明

 

2016年10月14日,路透社发表了题为“A Major Chinese education company has been buying access to US college admissions officers”(“中国大型教育企业贿赂美国大学招生官”)的报道。整篇报道采取预设立场,无视数十位美国大学招生官和教育人士的正面回应,仅凭几名狄邦前员工的片面言论,并且对狄邦高管的采访断章取义、虚构情节,将中美教育界人士的正常互访交流歪曲为狄邦与美国大学招生官之间的不正当交易,企图将这种莫须有的“腐败”与中国公立教育系统和美国知名大学进行关联,制造美国大学已经被中国教育机构所侵蚀这样荒唐但颇具轰动效应的新闻,达到其哗众取宠、抹黑中国基础教育的目的。

狄邦在此严正声明,狄邦作为中国第一个引进美国升学指导体系的机构,一直以来都以诚信、透明作为职业操守,并且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升学领域的规范化。狄邦从未试图以任何不正当的方式影响美国大学的招生录取决定。

针对报道中提到的所谓事实与指控,狄邦将在稍后进行逐条驳斥,并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这份声明还是很及时的,四个月前,深圳存善德和翠园中学被路透社曝光时,反应就有些迟钝。但“美国大学被中国教育机构所侵蚀”、“抹黑中国基础教育”这两句写得真不咋样,有点“伤害了13亿人民的感情”的意思,没有哪个读者愿意被代表。

六月份路透社曝光深圳翠园中学更改GPA事件,一是牵扯到朋友,二是信息收集不足,宝哥对此未做评判。但通过和朋友交流,有两点是确认的,一,记者是驻华或驻港的华人记者,上升不到外国人故意攻击中国这个政治层面,二,受访者所言被按需删减,有心理预设和情感偏向之嫌。

在不失实的情况下,点击量是媒体的绩效。某招生官朋友这样告诉宝哥,现在大选的两位候选人都让人失望,民族意识飘摇,需要转移一些矛盾出去让大家同仇敌忾。同时,美国大学即将开始招生,SCA5提案通不过,会考试的黄皮肤又要来抢我们孩子的学位,路透社简直就是为民除害,66666。另外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这个报道并不会影响美国大学招收中国学生,没有哪个大学会因为一篇报道而放弃自己的利益(比如优秀且家庭实力雄厚的学生)。

三、看看宝哥怎么说

关于捐款入学

我看到有人说,美国大学捐款入学是合法的,这是把现象当成理论了。捐款和招生是两个部门,工作上不会有模糊的界限,没有直接关联。美国大学,负责捐款的部门实力强大,都不是一般的文职人员。他们调查学生的家庭成员及其人脉,判断出将来能得到什么样的帮助,而不是纯粹的获捐一栋楼,在很多事务上需要家长政商的关系(这方面的资源置换,参看《纸牌屋》)。他们看重这个家族对学校长久的影响力,会通过录取的学生做长期的关系维持。

所以,很多家庭背景可以强到一分钱都不用捐(体育艺术等特长生不在讨论范畴),照样被录取。也有些是学生被录取后,作为学生家长,为了孩子念书的环境做一些贡献,给学校捐款。最多的,是学生毕业后,自己或是家族对学校的捐助(两年前,宝哥去美国的霍普金斯中学,就发现了一座毕业生家长送给学校的鼎)。所谓一分钱一分货的明码标价是不存在的,在这点上,美国人看得比我们要长远。

招生官的工作内容

狄邦这事,有人说,招生官穷疯了,来中国捞钱;也有人说,招生官都是年薪几十万美金,哪看得上你中国这点钱。和其他岗位一样,只要你四年大学毕业,读写能力、观察能力不错,对细节敏感,可以应聘做招生官,这是很多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入门级的AO普遍年龄不超过25岁(不过歪果仁显老),起薪基本都是5万美金左右,很多AO往往会跳来跳去,他们平均可以达到8万美金的年薪。慢慢爬,慢慢熬,等到上面的退休了或跳槽了,就能升主管级别了,也许可以10万以上年薪。

宝哥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有些学校的招生官很可能只是兼职的参与招生某个环节,人数过万的大学都会在申请季时招聘许多兼职阅读员来帮忙消化大量的申请者文书,每一个申请者的文书又有数个阅读员共同审,让结果尽量客观公平。还有的学校是教授直接审核申请文书,并不是招生官。有很多招生官在位时间短,只清楚自己学校招生的要求。有的招生官只是负责学校的宣传,因为公立大学有义务到较为贫困区域的学校做招生介绍。

负责宣讲的招生官是演技派,负责审卷子的是实力派,但很多的实力派只了解自己学校,很多的实力派,可能是兼职的毛头小子。UCLA每年请200多个parttime帮助初审10万申请者的材料,整个UC系统基本都是由临时工来决定你是否可以通过初选(香菇有没有)。你知道上海高考英语作文很多是上海外国语的学生批改的吗,他们算招生官吗?

前招生官在中国

现任招生官参与学生申请服务是违法的,前任可以光明正大来中国。但是不是前任招生官,如何判断?破除信息不对称是件成本不低的工作,需要大量技能,我有个朋友叫刘二,擅长此事(韩春雨如果不被方舟子挑下马的,也得栽在刘博士虎皮裙下)。我问刘二及几位招生官朋友如何核实前任招生官资料,答案很悲观—-很难核实。美国的校董基本都是终身制,除非本人退出,不存在“前校董”,一个人是不是校董,通过官网就能核实。但招生官相当于职员,离开后,官网上会清除掉,即使现任的也可能官网只放了主管级和资深的部分,所以核实是否是前招生官很难。但,宝哥还是总结了几条可以提问的问题出来,供参考:

1、在某个学校担任招生官的具体时间和起止日期

2、负责本校什么区域的招生,比如是美国东北区域还是亚太区域

3、负责哪些工作,负责宣讲,还是负责阅卷,还是都负责

4、是parttime,每年申请季才去帮忙,还是全职

5、除了对本校招生要求了解,是否了解其他学校,是如何了解的

6、有没有当年的招生官名片或查看领英和当时的电邮往来记录

7、机构网站上为什么招生官是中文名,英文名为什么不是全名

8、和所在机构是什么样子的合作关系,以什么形式参与学生申请,对留学申请的帮助有多大,如何量化他们的工作对结果的作用


订阅杂志免费发行点菁kids电子版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