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的国际教育,落后北上5-10年?| 菁观察

菁观察」栏目,邀请来自全国的国际教育行业同仁,分享新知和观点。第1篇来自盐叔,一枚在长三角多所第一梯队国际学校工作数年的资深“大叔”,常年与一线教师打交道,360度书写全行业见解。本文且看他对深圳乃至整个大湾区国际教育的观察记。

文 |  盐叔     编 |  饶清     图 | px


在2018年之前,提到深圳的国际化学校,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深国交——一所专注于国际高中的牛剑输出大户。当然,网传的“美版衡水”贝赛思在深圳当地的江湖地位也很突出,靠亮眼的升学成绩,也引得当地家长纷至沓来 。

而2018年之后,深圳的国际化学校的格局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为K12的双语学校快速增加。爱文、荟同、坎特伯雷国王等学校相继开学,并且初期都聚焦于K12的初始阶段。在今年,哈罗、德威、博石(与北京鼎石有些渊源)等在北上运营多年的品牌也纷纷落地,还有一大波英式公学品牌在筹备中。

整体上看,本土、英式、美式的国际化教育品牌都在深圳齐刷刷亮相,行业欣欣向荣。然而,「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的排名,在国际化教育上也成立。广州和深圳的国际化学校,其实是落后于北京和上海的。甚至可以大胆地说,整个大湾区的国际化教育,落后北上5-10年。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来切入——“教师”从哪里来?

今天我们就从深圳的国际化学校“中方教师”入手,来窥探深圳及整个大湾区的国际教育市场。在这之后,为家长们在择校路上,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观察和思路。

 

深圳国际化学校的中方教师群像 

和北上相比,现阶段深圳的国际化学校教师团队有以下特点:

1   教师的个人背景非常多元化

就像很多「新深圳人」一样,深圳大部分的高端双语国际化学校的中方老师,很多也是对深圳慕名而来的新移民。如曾经在国内外国际学校工作过的老师、以及知名高校的硕士应届生,还有来自广东周边的江西、湖南、湖北、澳门和香港的教育工作者。

可以说,对于这些地区来说,深圳都是考虑就业的重点城市。

如果让我来归纳中方教师选择深圳的理由,我觉得逃不出这三个原因:

A. 职业追求:新学校新气象,深圳新校充满着美好的教育理想蓝图;

B. 待遇追求:众所周知,深圳教师拥有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薪资;

C. 城市追求:“来了就是深圳人”,深圳充分体现的多元包容文化,对“非深”人士非常友好。

以上三个追求,激励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国际教育行业“新兵”,汇聚到深圳这座城市。

2   缺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成熟骨干教师

“新兵”背景多元且数量不多,但“老兵”却太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在90年代,北京和上海就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即传统的国际学校。这给后来国际化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给之后上海和北京的国际化双语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例如我认识的几个长三角地区的资深国际学校教师,曾经都是上海公办学校的老师。原本他们的英语基本是不开口的,因为说不出完整的句子。但跳槽到国际化学校之后,学校非常珍惜这些来自公办学校的老师,也愿意给他们时间成长。因为在90年代的上海,愿意从公办学校跳槽到国际学校的人才,也是稀有且珍贵的。

到了2010年之后,这些老师不仅可以熟练地把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而且已经学习到了西方教育方式的精华。而类似的老师流动到新开的双语学校之后,就成为了国际教育的骨干。

而相对比北京和上海,深圳本土通过类似渠道成长为双语教师的人群就少了一些。毕竟深圳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即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校数量相比北京和上海,有很大差距,缺少了孵化双语教师的优质条件。

即使存在类似背景的老师,深圳一下子冒出这么多新的学校,并且都在同一时间开校,教师数量也是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

3   教师缺乏对本土文化和家长群体的了解

结合第一点和第二点,我们会发现,深圳的双语老师除了出色的学历和国际化的经历之外,有三点缺乏的东西:

A. 缺乏在深圳本土学校的长期教学经历;

B. 新移民的双语教师缺乏对深圳当地家庭的了解;

C. 缺乏成熟的协作团队。

崭新的高起点和高薪水,除了能吸引到外来的“新兵”,或许也可以吸引北上的优秀校长,但并不构成组建高质量教育团队的全部必要条件。

一个优秀的教育团队,除了需要有杰出的领导者,还需要有理念相同、有相当共事经验的教师团队和行政团队。对于老师们来说,从北京的一所国际化学校组团跳槽到北京的另一所国际化学校,是相对容易的,大家愿意追随明智杰出的领导者。

但是,一个来自北京上海的校长愿意来到深圳打拼一番新的教育事业,却很难打包一个成熟的教师和运作团队跳槽到深圳。

也就是说,深圳新招聘的双语老师没有本土公办学校的经验,也缺乏对深圳当地家长的了解,即便一所学校可以高薪吸引到北上校长级别的人选,也可能缺少成就他们卓越教育事业的好兵。

 

中方教师面对的三层天花板 

在对深圳国际化学校的中方教师有了初步了解,我们再来看看,在国际化学校从教,中方教师最容易面对的三层天花板。当然这种现象,在北京和上海一样存在。

第一层  缺乏教研支持, 同时工作量最大化

其实,如果一所学校对这些招聘进来的双语新人才给予足够的培养耐心和培训机会,就如同深圳的公办学校用高薪吸引国内重点师范类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方式一样,我相信,人才的成长是跟得上市场发展的速度的。

但是,很多国际化学校用人的出发点可能不尽相同,他们希望高薪招聘来的双语老师可以马上被充分地用起来,很多入职前的培训也只是走个过场,更不要说拥有耐心的培养机制了。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双语教师都缺乏体系化的教研和培训,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却承担了一周超过20节的课时量(有些学校加上课外活动甚至接近30节)。

另外,国际化学校中的家校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家长群体的属性和学校对于家校关系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这件事本身就具有一定难度。这么难的事情中,中教老师所承担的隐形责任其实更大。中方教师很多时候还会受理更多的家长投诉。

可以这样理解,很多时候,当中国家长有需要沟通的地方时,会更倾向于找有共同文化背景的、没有语言沟通障碍的中方教师,而这无形中会增加中方教师的工作量。

所以,能看到一些新老师充满期待入职新校,还没来得及去理解学校的文化和教学理念,就已经被排课表填满、还需要面对很多的家校沟通。

这种“赶鸭子上架”的做法,只会打击到工作热情,让人心寒。当初被热情点燃的熊熊烈火,或许也只留下了勤劳的汗水和淡淡的忧伤。

第二层  中西同工不同酬

提到第一层天花板,其实很多老师内心也还可以自我消化。因为国际化学校的管理模式类似于外企,课时量和培训的安排或许仍不如公办学校那么成体系,但不同于公办学校里面的老师,加薪升职都和职称挂钩。

国际化学校的老师都是依靠自己的勤奋,希望在透明评价体系中证明自己,他们对于论资排辈大多数也是抗拒的。

而就在中方教师已经做好心理建设,准备挼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就和张爱玲笔下的缘分一样,没有晚一步,也没有早一步,恰恰在拐角处,遇到了一位外教。这个外教带着天真无邪的眼神问这位中方老师:请问你知道1万大约在深圳南山区可以租到什么样的房子吗。

同样是老师,外教有1万的预算租房子,而中方教师的房补少则没有,多则仅为外教的一半。房租补贴的差异其实仅仅是中西员工差距的一个模块,其他差异还有子女免费入读的福利、每年的往返机票、保险等,还有最重要的——月薪的差距。

写到这里,优秀履历、怀抱着教师梦的老师以为到了「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一定不会被辜负」的深圳,体会到了不公平的感觉。此时心中的热火如果还有小火就已经很不错了。

第三层  被低估的中教和还是被低估的中教

可能看到这里,读者更会希望我写到,中教为什么心寒,心中的火把为什么几乎浇灭?

说白了,还是因为家长心中或多或少的“崇洋媚外”心理。学校管理层用“心”做宣传,用“脚”做教育。每年口嗨提一次我们会「中西同工同酬」,实际上完全是「同工不同酬」的一套,高估外教的能力,很多外教在学校也有天然的优越感。

其实,这并不是深圳国际化学校的特点,而是目前这个行业的普遍现象。我们也应该理解,如果仅仅由中教老师来授课,那么一年18万以上的学费收得肯定也没那么有底气。另外,外籍人士远离故土来到中国工作,的确需要一定额度的福利补偿。

所以,重点都还不在于“同工不同酬”,而是整个层面是对中方教师能力的低估。

对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而言,因为引进的课程基本是国外K12的体系,中方教师在这些学校承担的教学任务基本都是汉语老师,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助教的岗位。

但是招生对象是本土学生的国际化双语学校则不同,且不说九年义务教育主课都需要中方教师来完成,面对对课业课程有高要求的中国家长,中方教师本人就是最好的代言人。

这些老师无论喝了多少洋墨水,都不会忽略亚洲文化中对于成绩的看重程度。人生工作的时间只有几十年,多少外教会在一个国家待上五年呢。但是中教则不然,如果学校的工作环境一直在向好发展,中教留在一个地方十年,二十年都是存在的。


关于家长明智择校的建议   

1   用“天使投资人”的眼光去选择学校

深圳的城市气质是「务实」,深圳的家长无疑也是务实的。

这就会有一个现象:家长群体习惯用做生意的眼光看教育,用商业招标的标准衡量学校,用消费者的心态当家长。消费者的心态主要体现在想看到学校能马上解决实际问题,如看到英语不好的孩子短期内有明显的学术进步;以及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希望学校能全权负责,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卷」。

可以这么说,在公办学校,家长在和学校的关系中可能更多的是乙方心态;在国际化学校,家长在和学校的关系中可能更多的则是甲方心态。作为学校“金主爸爸”的甲方,似乎可以对学校提出任何要求。

其实,相比于这种消费者的心态,家长可以尝试用“天使投资人”的眼光去给孩子选择最适合的学校,然后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团队,多一份静待花开的耐心。

因为,我们知道,孩子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性格被有爱地塑造,精神世界逐渐丰满的过程。无论是中国的高考还是选择海外留学,考取好的学校都是需要超出平均水平的努力。

最重要的是,理解教育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工程,需要由爱和时间浇灌。这种耐心,不仅给予孩子,那么在生机勃勃的深圳,面对新学校时,也更需要多一份冒险精神和耐性。要知道,北京和上海国际化学校的整体素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养成的。

2   衡量教师团队时,重视能力而非国籍

家长应该理解,中国的国际化教育一定不是全英文教育,在九年义务制教育下,K12的国际化学校在小初阶段就是提供双语教育。而真正的双语教育并不单单是先进西方教育的元素,更是需要东方教育的元素相互融合,所以,我们需要给予中教团队更多信任。

一个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实践有多好,不在于有多少张外教的面庞,而在于教师团队自身的学术经历和工作背景。一个接受了西方优质高等教育的、有多年国外生活和工作经验的中方教师,是值得被充分信赖的。

我们要相信,未来的中国本土的国际化教育,中流砥柱一定是双语中教。家长要给予中教团队更多信任,给他们时间成长,让他们成长为时代下的中国世界教育者。

3   摒弃“崇洋媚外”,辨别真假外教

有一个朋友和我说,因为疫情,某国际学校缺乏外教,后来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个外教代班,而这个外教对教育完全不懂,中教则是一个拥有中外幼儿园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

正常来说,家长应该对这个情况有所了解。但是事实上,家长见到外教都笑开了颜,而面对中方老师,则有诸多不满意。

这就是“崇洋媚外”的心态。我们的国际化教育发展到今天,家长是时候摒弃这种心态了。固然有好的外教,但市场快速发展,一旦学校趋利没有把控好“外教”的招聘要求,自然给到的就是“假”外教。特别是深圳外籍人士相比北上少许多的情况下,需要格外注意。

所以在增加对中教的理解和尊重,还需要多一层自我提醒:外教,是真的好外教吗?


写在最后

深圳用了40年的时间,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今天中国最卓越的城市之一。40年后的今天, 我们的教育市场需要这些国际化的学校来承接家长们对于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这个过程或长,或短;或快,或慢。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发展的曲折性。教育不同于楼房,楼房不喜欢可以置换,不满意也可以拆迁。但教育的过程具备连续性、一贯制的特点。

因此,我们需要打好足够好的地基,地基里不可或缺的就是整个国际教育行业师资人才的培育,这需要家长对教育解决方案的认可,学校对教育情怀和教育理念的落实,社会对于学校多样化尝试的宽容。

虽然,深圳乃至整个大湾区的国际教育市场今天从“师资团队”来看,落后于北京上海5-10年,但这也意味着,深圳作为大湾区的新兴一线城市,还具有非常巨大的成长空间。

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END-


 菁kids深圳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