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的艺术作品中,我们能读到什么?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ldren’s Artworks?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面对一个孩子,都会有片面或者有盲点的地方。借由不同阶段的艺术创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孩子内在发生的转变,不管他/她是活跃的还是沉默的。这变化不是偶然发生的,过程中总是充满迂回曲折,艺术是这悄然转变的催化剂。

文 | 一清  图 | Gautam Arora


去年此时,班上转来一位新生,身体瘦弱,听父母说之前因为身体原因加上学习压力大就休学了一段时间,之后索性转学了。孩子第一天试课时一直低着头不说话,恰好那天有wet-on-wet painting(湿水彩)艺术练习。在其他同学的热情邀请下,新同学也一起参与,绘出了在我们班的第一幅画,画面是深蓝(普鲁士蓝)为主配以明黄(柠檬黄),笔触略重,画面较沉。

每个学期末,作为主班任老师,我都会跟家长做一次深入的谈话,涉及到对孩子的身体发展、知识学习、心理素质的观察。这个过程是一对一的,所以大家都比较放松,喝喝茶,像是朋友聊天,话及孩子的优点缺点,也都会比较坦然。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们将孩子每隔一段时间的绘画作品放在一起做了个作品集,在跟家长谈话的时候交给家长。当我一页一页翻开,辅以教育法的讲解,一个孩子内在的状态发展跃然纸上,无声却强烈地向我们倾诉她的故事。一座房子开始有了窗户,一棵树开始有了树叶,一片叶子开始有了脉络……当我翻到最后一页时,朱红色与鹅黄交相辉映,温暖明亮,笔触也变得轻盈顺畅。从第一幅画走到这一步,印象中的孩子也从过去的不说话变得善于表达,可以更加活泼自信地参与到课堂中。

孩子爸妈看着最后一张画,很长时间没有说话,眼中既疑惑又惊讶,似乎已经不识这幅作品背后的生命。从对话中,我得知他们平时都很忙碌,除了了解孩子学习成绩之外,只是知道小朋友吃得慢、身体虚弱、言谈甚少,并不太清楚孩子的心事,原来小小的身体里有这么多画面可以表达。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面对一个孩子,都会有片面或者有盲点的地方。借由不同阶段的艺术创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孩子内在发生的转变,不管他/她是活跃的还是沉默的。这变化不是偶然发生的,过程中总是充满迂回曲折,艺术是这悄然转变的催化剂。

若是以追求成绩论,这些大概都是无用的“不务正业”。

常常是,敏于语言表达、强于书写的孩子会得到更多的目光关注,因为这些都是可以被看见或量化的能力,是一种“实”;那些偏沉默的、不善文辞的孩子,也许有其他天赋,譬如耐力、身体韵律、审美、手工、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同理心、责任感等,很难量化,这是“虚”。

这虚与实外人不一定清楚,孩子们自己却都是很明白的。成年人若能读懂这虚实,便容易跟孩子产生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反之则渐行渐远。

一次给高中一年级新生代课的课堂上,同学们尝试用雕塑的形式创作出心目中的“自我”。一个孩子做了个正在休息的运动员,他故意将表面做得非常粗糙,但是比例形态又都很恰当。正当他做得投入之际,一位正好在他近旁听课的老师轻声说了一句什么,这位同学立刻跳了起来,情绪激动地跟那位老师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评价我的雕塑?”原来那位老师觉得表面处理不好看,就直接评价了出来。

严格来说,这些雕塑并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而是在课程里作为辅助的“教学型艺术练习”,它是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学生制定的启迪心灵的艺术内容,例如说,在低年龄段常常以童话故事或者自然故事作为创作的引子,高年级的讲解则带着哲学思辨。不同于专业美术技巧课,老师对教学型艺术练习只做观察和记录,不作评价。

我们身处一个充满评价和被评价的时代,成年人用自己的视野将孩子塑造成自己想看到的形状,用考试来评价学习,用证书来评价兴趣爱好。不仅文化课充满是非对错,连发自内心的艺术感受也要立时分出高下,这就没有喘息的空间了,心理不够强大的学生支撑不住就崩溃了,心理强大的孩子就“屏息”到成年再爆发。这还是我们乐见的成长生态吗?原来那完整的、内外兼修的孩子去哪儿了?

为了找回孩子的完整面貌,在知识的学习以外,我们带着孩子们去自然玩耍、去绘画、去歌唱、去劳作,用艺术的日志、用劳动的日志去记录呈现他们的生命状态。不为培养艺术家而来,也不为任何炫耀,就只是让孩子跟自己在一起,单纯地享受生命。

习得与创作,有用与无用,一个完整的孩子就会慢慢呈现出来。


一清专栏
2009年起,开始从事与儿童早期发展相关的教学工作。在与儿童及其家长的漫长相处中,发现儿童教育的从容之美,和对每个家庭的深远意义。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