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亲子沟通抓狂时,这本书戳中了我

有孩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寻找各种契合自己价值观的育儿方法。直到我遇到《P.E.T.父母效能训练》这本书,它是我寻找育儿方法道路上的最后一站。

文 | 拂晓


这是一本讲亲子沟通的书,P.E.T.是“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这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中文名就是“P.E.T.父母效能训练”。

本书作者托马斯·戈登博士(1918-2002)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担任加州心理学会会长、美国白宫儿童顾问等职。戈登博士以其所创建的“戈登方法”而闻名全球,这一方法起初是为了改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后发展成为一种改善所有人际关系的通用模式。戈登博士因此连续三次被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一度被誉为“沟通之父”。这本书已经以33种语言在全球出版,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多万父母参加过此课程的培训,这其中也包括比尔·盖茨的父母。

这本书将我们日常所提到的——界限、需求、看见、感受、同理、共情、双赢、尊重、接纳、爱其如其所是——这些关系词汇真正地落地,通过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个时刻,说出的每一句话,将其展现出来。

一个窗口,是地图,也是界限

翻开这本书,我们一定会被“父母是人,不是神”这句话所吸引。承认父母的局限性,显然会给时常陷入育儿自责内疚中的父母们松绑。

“你可以坦然承认自己是一个人,面对孩子的时候,会拥有积极的或者负面的情绪。你更无须前后一致表现自己是个称职的父母。当你感觉你无法假装对孩子感到接纳和爱的时候,你无须勉强自己去这么做。你也没有必要对每一个孩子一律平等地展示你的接纳和爱。最后,你和你的配偶无须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站在统一战线上。但真正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自己的真实感受。”

当看到这样的文字时,是否觉得放松的同时又有些疑惑呢?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育儿观,它如何让我们成为高效能的父母呢?

在PET里,有两个核心工具,叫做“行为窗口”“问题归属原则”

1)行为窗口:

对于孩子的所有行为,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放到如下这个大的矩形里,就像是透过一扇窗去看这些行为。这些行为要么是能够接受的,要么是我们不能接受的。于是在这个矩形的中间就有了一条分界线,称为“接纳线”。上面是“可接纳区”,下面是“不可接纳区”。

要注意的是,“接纳线”是一条感受线,而不是对错线。孩子的行为带给我的感受是平静、放松或者喜悦的,放在上面;孩子的行为带给我的感受是不舒服、不爽的,放在下面。

对于孩子同样的行为,这个接纳线是因人而异的。而且这条感受线就像海岸线,总是在变化中,会随着自我、环境、他人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这个行为窗口就很好地解释了:父母为什么不用勉强自己接纳孩子所有的行为;父母为什么不用刻意去前后一致;父母为什么不用维护统一战线。

2)问题归属原则:

“问题”这个词很容易望文生义,让人产生误解,误以为是“谁做错了什么,需要改正”。

“问题”在英文版原文里是“problem”,这里是指: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谁就拥有问题,问题就归属于他。他是问题的主人,需要对自己的问题负责。所以这里的“问题”,只和“感受、需求”有关,而与“是非对错”无关。

“问题归属原则”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界限”:

这到底是孩子的事情,还是父母的事情,还是我们共同需要面对的事情?

比如说:孩子用积木搭好的房子塌了很伤心;孩子和好朋友吵架了很生气;孩子被老师批评了很委屈;孩子觉得作业太难了……

这些都表明“孩子拥有问题”,那么父母就要退出“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色。相信孩子有无限的潜能去找到属于他自己的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而父母这种把责任留给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协助方式,在P.E.T.里叫做“协助技巧”。

再比如:父母已经很累了,孩子还要讲故事;父母要赶时间的时候,孩子还在磨叽;孩子把音乐开得很大,影响了父母的休息……

这些都表明“父母拥有问题”,那么父母就要避免直接提供解决方案,或者指责贬损孩子。在P.E.T.里倡导的是使用“面质技巧”,向孩子表达这样的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影响和不好的感受。

“双方拥有问题”时,可以使用“冲突解决技巧”来公平地解决问题,并以尊重的态度分享价值观。

“无问题”区,可以使用“关系技巧”,来促进彼此的关系。

有了这个“归属原则”,在和孩子相处的任何时刻,我们就都可以在这张“地图”上找到相应的区域,从而去使用相应的技巧来应对,这无疑就像亲子关系中的导航仪,也是定海神针。

孩子拥有问题——倾听

当我们拥有一个孩子,或者即将拥有一个孩子的时候,大概都会在心里为他描绘出一幅未来的图景,希望他:健康快乐、独立自主、自尊自律、有责任心、有同理心、有创造力、有抗挫力,总之,内在有力量、发挥与生俱来的潜能,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父母培养孩子的目标,而P.E.T.可以帮助父母们离这样的目标越来越近。

当孩子拥有问题的时候,会表现得沮丧、难过、生气。看到孩子这样,做父母的自然会很想帮助孩子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于是提建议、讲道理、安慰:

 
这多大点事啊!
用得着反应这么大吗?
没关系的,过几天就好了!
你是最棒的!
……

却不知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我,父母并不喜欢我这样的状态,有情绪是不好的,我是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的……除了无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背离我们的养育方向,对于父母来说,将本来属于孩子的事情揽在了自己身上,也是不堪重负的。

在P.E.T.里,当“孩子拥有问题”的时候,“命令、警告、说教、建议、辩论、责备、赞扬、嘲笑、分析、安慰、质问、转移注意力”统称为“沟通的12块绊脚石”。看到这些,你可能会觉得:这全是我平时和孩子沟通时会用到的啊,除了这些,我还能说什么呢?

分享我自己家的一件事情吧:

在女儿三年级的时候,她有一次机会上台发言,这是她第一次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言。没有预想的顺利,中途她突然忘词了,台下的观众先是静默无声,然后是哄堂大笑。她匆忙说了声“谢谢”就下来了。接下来的这一天看上去风平浪静,她也似乎没有被影响。

但是第二天早上,当我去叫她起床时,她翻了个身背对着我,说:“妈妈,我不想上学!”然后坐起来抱着我,头埋在我的肚子上,对我说:“妈妈,我好想钻进你的肚子里!”

我明白了,昨天的事情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扰,她还没有消化和处理这件事带给她的冲击。我问她:“是因为昨天上午发言的事情吗?”孩子点头:“嗯!”然后眼泪夺眶而出。

我抱着她:“你当时觉得特别尴尬。”

孩子说:“是的。”

我:“那么多人看着你,可是你却忘词了,也许你太紧张了。”

孩子:“是的,我本来已经背得很熟的,可是一上去就好紧张,然后就都忘了。”

我:“你很难过。”

“嗯。”孩子继续哭了会儿。

看她情绪缓和得差不多了,我便对她说:“昨天你基本都说下来了,大概就剩最后一句。这么长的一篇稿子,能背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后来你还说了谢谢大家,反应真的挺快呢!”

于是就这样孩子吃好了早饭,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自此后,再有当众发言的时刻,她再也没有紧张慌乱过。

在这段对话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前半部分,我使用了“倾听技巧”,说出事实和感受,并和孩子核实。当孩子的感受被妈妈看见和理解,便开始流动起来,淤堵在她心里的疙瘩被解开了,她便恢复了思考能力,从“孩子拥有问题”回到了“无问题区”。这个时候我再说什么,她便很容易接受了。

在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突发的事件冲击着我们,改变着我们的人生轨迹。我非常庆幸在我的孩子遇到这样的艰难时刻时,我有P.E.T.的支持,它帮助孩子面对挫折、承担责任,将父母从无助中解救出来。在任何时刻,我都知道应该怎么去帮助一个孩子,这就是我称P.E.T.为“定海神针”的原因。

满足自己的需求——自我成长

前面已经提到过,当孩子的行为对父母造成困扰,致使父母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是“父母拥有问题”的时候,可以使用“面质技巧”。亲子关系中需要被帮助的,从来不只是孩子。

当我拥有问题的时候,我是问题的主人,为自己的需求负责,邀请对方来帮助我解决我的困扰,尝试这样表达:客观的行为描述+最初的内外一致的感受+明确而具体的影响。

比如:“还有10分钟我们就要出门了,你还没有收拾自己的东西,我真的好担心我们等会儿要赶不上车了。” 这样的话里没有命令和指责,有的只是自我的敞开。孩子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因为同理到父母,从而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技巧学起来并不难。难的是:在那个当下,我是否意识到我有需求,我是否意识到我的需求需要被尊重,值得被满足。对于一个从小在权威下长大的乖乖女来说,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有担心被抛弃的恐惧,于是习惯性无视自己的需求,隐忍和压抑,假装自己看不见。

记得我还是P.E.T.预备讲师时,有一次与督导联合授课,我的这一组被分配到课程场地最中间的位置,是个需要随时搭建随时拆除的移动小组。在征询大家意见的时候,我有些勉强地表示同意。督导微微辣老师对我说:“你真的觉得可以吗?要为自己的需求负责哦,我们可以有办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

于是我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内心,然后说道:“我的声音比较小,我有点担心在场地的中间太空旷,学员们会听不清我在说什么,我和学员的感受可能都不太好。”于是最后的结果是:所有的组都在场地的周边固定了下来,既不相互干扰,也最大限度地令学员有较好的感受。

要打破旧的模式,就需要很多很多次的刻意练习。在每一个被困扰的当下,做到不回避,去面对那份不舒服,去感受那份不舒服到底是什么,然后把它内外一致地表达出来。

开放和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为它负责,也能够同理到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这才是“爱自己,爱他人”。我想这是P.E.T.带给我这种特质的人最大的成长。

结语

P.E.T.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大宝藏,还有很多的面向无法在这一篇文里尽述。每当我重新去翻开它的时候,总能被一些东西所打动。那是关系中最美妙的时刻,关乎人性、关乎爱。

实践P.E.T.越多越会发现:P.E.T.对我们来说,不只是在亲子关系,在其他关系中也同样适用;也绝不仅仅是沟通技巧,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通过P.E.T.语言来向他人表达我们的尊重、理解、接纳与关怀。就像是一条船,借助它,我们到达“爱”的彼岸。上岸了,这条船也许就没那么重要了。因为在关系中,语言只是一部分,你的表情、眼神、动作、内在姿态都在表达。很多时候,即使你什么也没有说,你也在实践P.E.T.;有时候可能即使你说了P.E.T.的标准句式,你也不是P.E.T.。实践P.E.T.就是一条不断自我觉察、自我成长的路。

-End-

作者:拂晓

美国GTI总部认证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青春期女孩的妈妈,播撒爱的种子的花婆婆。原李跃儿教育论坛核心组成员,小巫老师系列养育课程学员, 中美儿童游戏治疗培训项目成员。愿以一己之力,借助P.E.T.支持和陪伴众多家庭。国际教育机构WISE Academy创始人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