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个月渐入尾声,春节已经在招手了。说好新年要多读书的朋友们,读完几本啦?开个玩笑。今天推送的是过去一年菁kids上海原创的读书笔记系列,涉及20多本书。想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完全可以从最简单的阅读做起。祝你找到心仪的书,春节傍身。
编辑 | Sumin
图 | 豆瓣、Pinterest
Part 1 心理
【点击以上标题阅读往期读书笔记,下同】
《爱的艺术》
作者: [美] 埃里希·弗洛姆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原作名: The Art of Loving
译者: 李健鸣
出版年: 2011-7-1
《逃避自由》
作者: [美] 埃里希·弗洛姆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刘林海
出版年: 2015-6
《人心:善恶天性》
作者: [美] 埃里希·弗洛姆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作名: The Heart of Man:Its Genius for Good and Evil
译者: 向恩
出版年: 2015-6-1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作者: [美] 埃里希·弗洛姆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作名: The Anatomy of Human Destructiveness
译者: 李穆
出版年: 2014-6-1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22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世纪20年代他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之一。1934年迁居美国,在各大学讲学。1965年他全力投入研究工作。1980年3月在瑞士逝世。
通读弗洛姆的思想,能够深刻理解现代人的困境,洞见现代人的种种苦烦惑,并在他的引导下鉴照自己的生活,仔细思索有限的选择方案。
弗洛姆是与弗洛伊德深度相知又超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师,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业化社会导致的“现代性问题”持强烈批判的没有异化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斯宾诺莎深邃而逻辑严密的伦理学的追随者,是对以中世纪神学家埃克哈特为代表的超越基督教教条文义的神秘主义的向往者,是难得的对佛教、印度教等东方思想中超越性的矛盾逻辑、绝智弃虑、不可思议的形而上、重存在的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理解的西方人,也是与阿尔贝特施韦泽一样敬畏和热爱生命、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始终坚持裁军与无核化立场的现代护生者。
以上这些名字都是他在书中经常引述的人,他更时刻提及佛陀与耶稣的智慧与博爱的伟大精神传统。
《自卑与超越》
作者:[奥地利]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译者:杨颖
出版年:2016-1-1
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1932年初版的著作《自卑与超越》,其英文名叫作“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适应不同的文化模式,英文书名比较形而上,中文译名比较实用地强调问题与解决。
书里讲,人生的问题可以归总为三类:职业、社交以及两性,这三大领域任何具体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个体充分发展社会化感受(所谓社会化感受,即人在社会中的感受,人自发感觉有社交需要,有与人接触、与人交流沟通分享的需要,人也通过社交来感知他人的独立存在,通过社交来塑造自己、约束自己),充分具备合作能力才能实现。生命的意义可以这样表述——生命意味着与人合作,按照常理、运用常识解决问题(而不是以逃避问题或者寻求心理补偿的方式获取优越感),关心身边人,成为人类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并为人类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与弗洛伊德不同,他不以分裂的视角看待人格,也不以生物学定向、决定论、本能论的“本我”视角看待人格,而是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社会文化在人格的养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Part 2 自我成长
《意志力》
作者:[美] 罗伊·鲍迈斯特 / [美] 约翰·蒂尔尼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
原作名:Willpower: Rediscovering the Greatest HumanStrength
译者:丁丹
出版年:2012-6
书里提到一个很有意思萝卜实验。把经过禁食十分饥饿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可以吃曲奇,另一组只能吃萝卜。然后让学生单独呆在同时放有曲奇和萝卜的实验室(实验人员当然不会告诉学生他们躲在隐形的窗口后观察)。萝卜组需要努力抑制曲奇的诱惑。此后,实验人员让学生解几何题,说是要测试学生的聪明程度。但实际上这些题目是无解的,通过坚持时间长短来衡量意志力(有其他研究证明了这个测量方法是靠谱的)。
实验结果是曲奇组和对照组(很饿但没东西吃)都坚持了大约20分钟,萝卜组只有8分钟。从这个数据,作者得到两个猜测:
一、抵御诱惑的过程中,有种能量被消耗了(ego depletion),估且称之为意志力,这种能量是有限的;
二、只有一个意志力账户,比如抵御甜食诱惑和解数学题是从同一账户里提取能量的。
《深度工作》
副标题: 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原作名: 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
作者: [美] 卡尔·纽波特
译者: 宋伟
出版社: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7-7
提到“深度工作”一词,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诸如作家、程序猿——总之是知识工作者——这样的人,对着一台电脑敲敲打打,手边只有台灯,略显凌乱的草稿纸,并没有手机在场。
而全职妈妈呢?匍匐擦地板,洗手作羹汤,还要陪娃抱娃——这和“深度工作”实在不搭界,简直是它的反面:家务活需要的脑力相对有限,何况还要时时关注着孩子,分心是必然,专注是难买的奢侈品。
这本《深度工作》,是作为网络工程师的先生大力推荐给我的,据说它在IT男的世界里流传甚广。作者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此外,他还是一位人气博主,专注研究如何更好地工作和学习。难怪本书被同为computer science专业的老公奉为圭臬。
深度工作(Deep Work)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在照顾家庭和孩子之余,还希望保有自己兴趣和工作,并在合适的时机重回职场——相信很多全职妈妈都有这样的想法,那么,深度工作绝对是值得开给自己的一剂良方。
Better Than Before
作者:Gretchen Rubin
出版社:Crown
副标题:Mastering the Habits of Our Everyday Lives
出版年:2015-3-17
元旦前后,看到朋友圈有新年立flag的小游戏已经小规模传开。最近这一两个月,都会是“立志模式”吧!中国人还要过农历新年,一不小心就把这“年”从12月过到了2月。
《Better Than Before》,讲的是就是“习惯”。通常New year’s resolution里面,一次性的愿望容易达成,需要持续的小习惯却容易让人败下阵来。
作者格雷琴·鲁宾,毕业于耶鲁大学,拥有法学学位。她曾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桑德拉·戴·奥康纳担任助理。目前是专职作家,超级畅销书《The Happiness Project》、《Happier at home》的作者。
Part 3 生活
《厉害了,我的厨房!》
作者:[日] 高木惠美Emi Takagi
译者:程俐
副标题:令人相见恨晚的厨房整理术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前沿经济社
出版年:2017-3
《厉害了,我的厨房》有不少厨房基础技能,涵盖收纳、生菜生肉的处理方式、基本做菜流程等,破解了厨房小白我的一些执念和迷思,比如:冷冻不但不会让菜不新鲜,反倒是保险的妙招。读的过程中还发现,作者的很多说法是妈妈也曾告诉过我的。比如,在砧板下面垫一块抹布,切菜或肉的时候,板子就不会到处移动了。真是让人如沐春风。
《厨房越小,做饭越好》
=作者:[日] 后藤由纪子
译者:安徒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17-11-01
《过得还不错的一年》
作者: 葛瑞琴·鲁宾
出版社: 早安财经
副标题: 我的快乐生活提案
原作名: The Happiness Project
译者: 尤传莉
出版年: 2012-7
把生活的目标定为“快乐”,似乎既自我中心,又没有深度。可如果感受不到快乐,手头在忙碌的一切就失去了基本的意义……
《过得还不错的一年》作者葛瑞琴·鲁宾(Gretchen Rubin),毕业于耶鲁法学院,后听从内心转行做了全职作家,育有两个女儿。写这么一本书,并不是因为她遭遇了忧郁症之类的危机。有一次当她在公交车上隔着窗玻璃,思考最想从人生中得到什么,跳出来的答案就是“快乐”。可是对于如何获得快乐,她毫无头绪。于是,葛瑞琴开始制定一整年的“快乐生活提案”。在研究了很多书籍及别人的经验之后,她首先制定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主题。
清理衣橱、在结婚纪念日更新遗嘱、给孩子唱起床歌、自己掏钱印一本书……往平凡的生活中添加不同风味,好像做科学实验一样,看看自己的感觉会不会更好一些。
Part 4 家庭
Toxic Parents
作者:Susan Forward
出版社:Bantam Books (Transworld Publishers a division of the Random House Group)
出版年:2002-05-01
《Toxic Parents》一书的作者Susan Forward是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和作家,也是媒体的宠儿。如果你也对打破与父母的关系僵局有所企图的话,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指导手册。
《天长地久》
作者: 龙应台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博集天卷
副标题: 给美君的信
原作名: 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
出版年: 2018-8-1
“上一代不会倾吐,下一代无心体会……”引自龙应台的新书《天长地久》,真是大部分中国家庭内心世界的写照。
龙应台在母亲失智之后,选择搬到屏东潮州乡下与她同住,并写下了一系列“给美君的信”,将妈妈美君,当成自己的女朋友一样,试着在书写中与之对话。而现实中的美君,已经受到疾病的笼罩,与她渐行渐远了。
从母亲视角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到如今女儿视角的《天长地久》,不只是柔情,其中依旧有她野火般的笔触,以及江海里的家国作为信件的大背景。
这些写给美君的信,是一个成熟作家生命另一阶段的体悟,对暂时还没到“中年危机”年龄的我,是很好的提醒,虽然它颇有些沉重……
《为婚姻立界线》
作者: (美)亨利·克劳德 / (美)约翰·汤森德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原作名: Boundaries In Marriage
译者: 董文芳
出版年: 2010-10
社交媒体上但凡与亲密关系(包括原生家庭、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有关的“瓜”,吃者甚众。“熊孩子”、“扶弟魔”、“巨婴”、“妈宝”……有这样关键词的故事总能引发大讨论。
“界线”,boundary,是解释这些问题一个很好的角度,也是关系中一个实用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经营亲密关系。
今天谈的是《为婚姻立界线——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一书,作者亨利·克劳德和约翰·汤森德是美国知名的作家与执业心理医师,二人共同开设心理辅导诊所。
可能你与我一样,很关心如何为孩子立界线,帮助他们,这是时下的年轻父母非常关心的话题,作者也专门写了《为孩子立界线》。不过,先有父母、后有孩子,父母以身作则在生活中展示何为健康的界线,是对孩子最好的身教,可以在养育过程中省掉一些长篇大论。
《亲密关系》
作者: 罗兰•米勒 (Rowland Miller) / 丹尼尔•珀尔曼 (Daniel Perlman)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原作名: Intimate Relationship
译者: 王伟平
出版年: 2011-1-1
亲密关系是个很特殊的领域。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也总有些自己的见解。然而多数人在步入亲密关系之前并没有机会系统地学习过。不同个体跌跌撞撞地试错,有人趟出一条路子来,也有人头破血流。如果亲密关系很重要,那应该值得我们花更多心思了解和研究它。
这本写的是关于亲密关系的科学。书上提到的研究多数专注在爱情与婚姻关系,但其结论大部分也适用于友谊。作者总结了“人们在交往与沟通、爱情与承诺、婚姻与性爱、嫉妒与背叛等方面的行为特点和规律”。虽然是大部头,通读下来却不觉费力,行文风格类似典型的欧美大学里的教科书。
Part 5 育儿
Help Your Child to Read: Teach Yourself
by Dee Reid, Diana Bentley
了解阅读的重要性是一个方面,而做父母的如何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有些父母甚至认为教孩子阅读是学校的事,特别是孩子到了学龄以后,父母无需再操心孩子的“阅读”。
加拿大对儿童阅读的重视一直带给我很大的触动。女儿在加拿大公立学校读一年级,每个周五早上,老师都会邀请家长加入班里的“大声朗读”时间。《帮助你的孩子阅读》(Help Your Child to Read)是女儿老师推荐给家长阅读清单中的一本书。
这本书由Dee Reid和Diana Bentley合作完成。两位作者都来自英国,他们是独立的语言教育咨询师,也是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的老师,同时也是父母和祖父母。在帮助儿童阅读和写作方面,他们曾出版超过一百本书籍。
简单说来,这本书是写给家长的实操手册。它根据0-11岁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给父母们带来了非常接地气的阅读建议。重视阅读的愉悦感、持续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以引导孩子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是本书带给我最大的体会。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
作者:陈赛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2017-3
我们的上一代人,比如20世纪60年代生人,大多是按部就班的结婚生子,在孩子降生之前可能并没有认真想过“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而比我们更年轻的,比如我认识的一些“95后”,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在B站搜索各国“熊孩子”花式捣蛋的视频,在知乎上提问“生孩子究竟有多痛”……他们往往是对象还没着落,就下定决心要丁克到底。
我们则是被夹在中间的一代。一方面是按部就班地加入了育儿大军,迈进了传统意义上的“人生正轨”,另一方面,我们从上一辈那“继承”到的那一套育儿方法早已过时。
我们的迷茫和焦虑,养活了无数的育儿公众号和育儿专家,他们的说法常常左右互搏。在育儿论坛上放眼望去,四面八方全是道理。脆弱一点儿的妈咪和奶爸,忍不住要仰天长啸:“小孩儿究竟是一种什么生物啊!”
而这,就是我会买下《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下称“《关于人生》”)的原因。这本书的编辑推荐里赫然写着“体会只属于孩子的纯粹感受,还原孩子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读懂孩子,才知道如何让孩子与世界的相遇更美好”……
作者陈赛,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任《三联生活周刊》主笔。这本《关于人生》是由她在杂志上发表的专栏文章汇编而成。
《孩子的宇宙》
作者:[日] 河合隼雄
译者:王俊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读河合隼雄的《孩子的宇宙》,有很多惊喜。身为心理治疗师的他,熟读海内外的儿童文学作品,书里除了少量的临床案例,主体都是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分析,来解剖“孩子的宇宙”。孩子的宇宙究竟是何物呢?我理解是他们庞大、精密、难以被大人触及和了解的内心世界。
字里行间看得出他对孩子们的尊重和爱。他对孩子心理的洞察,并没有深奥的专业词汇,反而常常给人思维清奇的感受,本书分别以孩子与家人、与秘密、与动物、与时空、与死亡、与异性分章节论述,涵盖了孩子宇宙的关键元素。
《无条件养育Unconditional Parenting》
副标题:挑战训导孩子的传统
作者:艾尔菲·科恩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12-6
出版年:2014-8
《无条件养育》的作者艾尔菲·科恩(Alfie Kohn)生于1957年,是一位美国的作家和讲师,主要活跃在教育、育儿和人类行为等领域。
他在书中对一些传统的育儿理念提出了批评,并从诸多的社会学研究中获取案例和证据。查阅时下在中国也颇流行的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时,巧合地发现不少讲师声称自己是“无条件养育者”。其对育儿绕不开的几个话题,也影响了后来多本畅销书。虽然国内最新的版本还是2012年的,但书籍本身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不平等的童年》
作者: [美] 安妮特·拉鲁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阶层,种族和家庭生活
原作名: Unequal Childhoods: Class, Race, and Family Life
译者: 张旭
几乎每个父母都在纠结:我如何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生活、教育、环境……)?说到最好,就难免涉及社会阶层的话题了。在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里,除了一些带实验性质的小范围乌托邦,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平等的。
那么问题来了,社会阶层的不同,对育儿果真有那么大的影响吗?带着这个问题,我拿起了Annette Lareau 《不平等的童年》一书。
这本书源于一个持续了8年的研究项目。作者招募了88个家庭(都是职工家庭,不包含自己做老板的情况),根据父母工作场合的权威力和“文凭屏障”(有些工作需要一定程度的文凭才可申请),将这些家庭的孩子分为三个阶级:中产阶级儿童、工人阶级儿童、贫困儿童。
本书聚焦的领域是:孩子们如何度过闲余时光,父母如何与孩子在语言上交流,如何惩戒孩子,家庭社交圈的特点,如何与公共机构(比如学校、医院、政府机构)打交道。基于这些观察,作者发现阶级在教养孩子上产生的作用是显著的,其中,中产阶级善用协作培养(concerted cultivation),工人阶级和贫困家庭则倾向于成就自然成长(the 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
出版年: 2009-12
《从尿布到约会:家长指南之养育性健康的儿童(从婴儿期到初中)》
作者: 【美】黛布拉 •W•哈夫纳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副标题: 青豆家教馆
译者: 王震宇 / 张婕
出版年: 2018-3
都说性教育重要,但具体怎么做呢?茫然啊!
之前有过北师大编写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被收回的新闻,掀起了好一阵浪头。内页几张防性侵的故事漫画,在网上引发了小地震。
可见还有那么一批中国家长,对于性的话题讳莫如深,甚至存在许多误解。我不想做这样的家长:在家不做性教育,寄希望于学校;然后对学校的具体做法颇多微辞。
这本书的作者Debra W. Haffner,有超过25年的性教育工作经验,拥有耶鲁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和威得恩大学公共服务博士学位。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0-2岁、2-5岁、5-8岁、9岁以上)的性发育特征和身处的不同环境特点,本书为父母们提供了具体的性教育者指导。
《异类》
作者: [加拿大]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原作名: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译者: 苗飞
出版年: 2014-5-1
复盘多名“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身处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独特机遇,加拿大人Malcolm Gladwell——也是身兼记者、畅销书作家、《纽约客》的专栏作家等多重身份的怪才——认为:成功并不是天赋+训练的个人英雄故事,机遇、文化和环境的因素才是背后的真正推手。这是《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这本书的核心观点。
《孩子提问题 大师来回答》
作者: 杰玛·埃尔文·哈里斯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译者: 杜冰
《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丛书,是一套很少见的书。首先,编辑向数千名小朋友征集问题,再从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中,筛选出最奇妙的两百多个(第一部收录了115个问题,第二部收录了131个问题)。然后,编辑去请教各领域的顶尖人物,给出最高明的回答。
孩子的问题十分迷人,有的妙趣横生,有的荒诞不经,但每一个问题都是孩子所思所想,是真正从小孩嘴里冒出来的。而答案也很有价值,在通俗易懂的同时,不乏幽默与机智。在看这些答案的时候,我不禁感叹了好几次:只有半吊子才会故作高深,真正的大师,反而能够深入浅出。
-END-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