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 Live and Learn

采: 张蓓 文: 浮婷 图: Mitchell Pe Masilun

Ettie_BISS_6_Mitchell

对话北京BISS国际学校校长
Dr. Ettie Zilber, the principal of Beijing BISS International School explains her believe in passion for a lifetime of study

Ettie的履历和给人的第一印象,完全符合对一个国际学校校长的期待:博士头衔,出版过教育学专著,有在世界六个国家工作的丰富经验;说话语速快,语气坚定,严谨客观。而通过和她的交流,我们不仅观察到了她在严谨外表下感性的内心,更由衷欣赏她对教育的那份理解与执着。

一个跨文化的孩子
Ettie 出生于德国。二次世界大战中家里失去了大部分亲人,随父母一起逃难到纽约。Ettie的父母作为在战争中存活下来的一代,在逆境中仍然追寻美好生活的信念, 这对她的影响非常大。Ettie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家刚刚添了个小宝宝。 Ettie用中文称自己为“奶奶”,说自己也在学中文。
Ettie称自己属于跨文化孩子,从小生活在两种文化中,习惯不同的思维方式,从小就渴望环游世界。同时,能说多种语言也使她更容易接近不同背景的人,而这一优势对成为一名跨国的教育工作者十分有益。实际上,大学毕业后,Ettie大部分时间都不在美国,她在以色列、新加坡、西班牙、危地马拉、中国都工作和生活过,面对各种迥异的文化,她都能处之泰然。
“我由衷地喜爱教育,因为教育能影响孩子,从而让未来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在北京的BISS
转眼间,Ettie 来中国已有四年了。“我喜欢北京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比纽约大很多,感觉像是‘打了激素的纽约’ (‘New York In Steroids’) ” Ettie说。
Ettie喜欢通过欣赏艺术来了解一个国家。“我喜欢中国的各种视觉艺术,比如,雕塑,音乐,舞蹈等;我最喜欢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他的电影每次都能让我泪流满面。”Ettie 说,“我喜欢北京的公园,喜欢在胡同漫步,我热爱并享受在北京的每一分钟。”
Ettie认为BISS是很特别的学校,它规模不大,老师和学生都来自很多国家,大家都互相认识,像一家人。“我们现在有300个学生,和四年前一样,我不希望扩展成有几千学生的规模。”BISS 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在城市中心,使学生更有优势去体验北京独特的文化。
“现在BISS的生源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很多海归家庭,他们有多国生活的经验,但是本质上依然是中国人,最后又回到中国,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变化。”
“大多数国际学校只接收外籍的孩子,所以BISS也不能扩招中国学生,” Ettie强调,本地孩子们进入一些开展国际化教育的中国学校也非常不错,“这样跨文化的教育也在影响着中国的下一代。好的学校,要总是走在时代的前面,通过不断的创新和调整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一间教室里,孩子们正在学习认识圆盘钟表。Ettie 走进去问孩子们:“你们谁能告诉我,除了这些圆盘的钟表,还有什么可以告诉我们时间呢?”
Ettie 支持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她认为老师应当通过不断提问,使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使学习变成一个愉快的过程。
“现在家长和学生的观念都在变,老师应该紧跟时代,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多去理解现代环境中的学生。”
“我热爱我的工作,因为我喜爱和人们交流,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我每天都要学习和新的知识,因为这样才能给我的学生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未来并不是我的过去,我要使学生能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准备,所以我必须成为一个终生学习者。”她的这段话这正如她的中文名——“爱谛”,意为热爱学习,热爱知识。

给中国家长的建议
在BISS的这段时间,让Ettie感受到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心。“中国的父母们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这已经融入了他们的价值观,即使他们并不富裕,他们也觉得为教育投资是在为孩子的未来投资,我非常尊敬他们。”
对于想送孩子去国外上大学的家长,Ettie 认为考取一个IB文凭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国外的大部分名校都非常认可。如果有条件先在国际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对孩子在语言,文化以及社交技能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Ettie建议,中国的家长们要善于管理自己对于孩子的期望,如果已经为孩子们选择了国际学校和国外留学,那么这些经历必将会塑造这些孩子,使他们成为跨文化的孩子,成为和自己的父母不一样的人。所以,中国的家长们有必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这样更有益于孩子们的成长和良好的家庭关系。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