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80后已经开始养儿防老了?

现实一点,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

文 | 廖欣 图 | Pinterst.com


大学同学是个生了二胎的勇士。

一般二胎家庭吧,想的都是“一碗水端平”,家里有限的资源就尽量老大老二平均分一分喽。我这同学操作思路比较清奇,一碗水不仅端不平,简直斜得都要泼出来了。

老大今年小一,上的是学费20多万的双语学校,幼儿园也是同集团18万一年一路读上来。

老二小姑娘,今年幼儿园小班,就送到门口的公立幼儿园,一个月加伙食费也就几百块。

而且同学两口子已经清晰确定了老大老二的教育路线,准备给老大一路双语读下去,大学往英国美国送;老二呢也很清晰,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家门口公立上,大学老老实实高考去。

What?!

这叫啥操作?我为老二忿忿不平,同时控诉他们有重男轻女的嫌疑,简直给从小就是社会主义接班人的80后抹黑。

同学两口子却理直气壮——你难道不觉得我们这种操作很科学?!男孩子嘛,到头来靠不住的;女孩子才是爸妈的小棉袄,当然要留在身边啊,将来有个指望嘛。

留在身边去什么国外,上什么双语嘛!上海也有的是好大学。

看到同学家的中年老父一副“女儿奴”的样子,重男轻女这帽子倒也不好扣的。大概是因为爱,所以不让女儿远走,儿子就从小一路往外踢?

我脑中已经开始联想,将来同学一边咆哮鸡兔同笼绝杀XES,一边抢滩美国夏校钻研PYP;一边在女儿班级微信群戏精附体,一边殚精竭虑怎么给儿子的外教班主任写邮件。

做中年老母难,做个每天精分游走在国际化和本土化育儿双轨上的二胎老母是难上加难。

虽然难,但是好在同学一想到将来身边有个小棉袄,就被自己的“深谋远虑”感动了,腿好腰好脑子好,晚上双轨“鸡娃”格外有力。

仔细一琢磨,我心里猛然一凛,擦,这不就是“养儿防老”么!80后就这么毫不留情地跑步进入中老年啊。

想起几天前,有篇鸡汤爆文来得莫名其妙,叫什么“我的学渣儿子,妈妈相信你是来报恩的”。还有一个不知道是哪里的校长讲话截图,大意是“学霸孩子将来是要远走高飞的,只能靠视频;学渣一般都留父母身边,今天带我们去吃火锅明天带吃牛肉丸”。

尽管我深深不赞同——这妈妈和校长真的没看见?还是他们身边没有学渣是来报仇的?——不仅啃老还能把老的气死。

这俩爆文却真的安抚住了所有的家长,让大家都满意了,高度认可了学霸娃将来出人头地,学渣娃家长也别焦虑,将来幸福的老年生活会有娃在身边。家长群里一边转发一边自嘲“哈哈哈看来我们家养老有指望了”。

时间已经到了8102年底,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为什么这篇鸡汤如此香甜、有如此大的安抚功效?

这一波80后已经开始想到“养儿防老”了啊。

“养儿防老”这词听上去就灰扑扑的,拉出来抖抖上面的土怕有一尺厚。听到这个词,联想起的画面是,上世纪蒙昧山村满脸风霜一心要抱孙子的老汉,蹲在家门口吧嗒吧嗒吸旱烟。

这种听上去就腐朽不上进的观念,我们80后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们是不屑的。什么“养儿防老”!在他们精力充沛的生育年龄1985年,宣传标语写得清清楚楚“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

一直到2005年他们大多数都不能生了,拿着“独生子女光荣证”半辈子的上一届老父老母才恍然大悟——你看看,靠谁也不能靠儿,还是靠自己

靠自己?退休了自己有什么,有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啊,“以房养老”简直是应时而生。

所以直到现在,我妈的口头禅都是“我有退休工资”“到时候把那个小房子一卖,不拖累你们”。

这一届80后父母就不行了,从小到大标语口号变幻莫测,搞得我们根本没有上一届的坚贞。刚发育成熟具有繁衍能力,还坚决严控二胎呢,大家都是一起吃过张艺谋葫芦娃他爹瓜的人啊。

痞得早生得早的那波没领两年“独生子女光荣证”,突然就被告知“不光荣”了,要想继续光荣得再来一个。再一看空气都不对劲了,前两天电视广告里的模特家庭还是三口之家,怎么突然都变四口了?

苦苦哀盼儿女回家过节的老年人,盼的也不是一对小夫妻了,最后其乐融融的画面一定是起码两对小夫妻带着起码四个小孩子才行。怎能不惶恐?

前两年火的都是那种不靠子女自己潇洒结伴周游世界的老头老太太,出书上电视我们还膜拜得不行。现在转眼就是一家四口才美满,儿孙满堂是幸福晚年的标配啊。

同时非常让80甚至90后迷惑的是,电视里跟自己同一时代的中年人怎么都有兄弟姐妹了?尤其是经常出现侍奉双亲的画面,几个子女商量怎么怎么办。太奇怪了啊,小时候明明一个班上除了几个农村孩子或者少数民族,全班没几个有兄弟姐妹的哇。

到底这些电视上的人是什么时候生出来的?说好的妈妈都是“三八红旗手”呢?

一部分80后还没反应过来,还习惯在“独生子女”才是名门正派的老观念里,而一部分先知先觉的80后已经回归到几千年来养儿防老的最传统美德了。也不知道最后到底谁会赢?

昨天跑去看了一部印度电影《老爸102岁》,让我非常好奇的是,怎么这两年印度电影拍得这么扎我们的心?反而中国电影里面的逻辑压根不太像中国人的正常逻辑?

***剧透预警***

前有《起跑线》根本就是广大升学娃父母的真实写照,后有这部《老爸102岁》。75岁的老儿子巴布,严格遵守健康生活的哲学,吃各种难吃的健康食品,定时补充维生素,做别扭且需要毅力的运动,每天几点做什么都有时间规划表,定期体检拜访医生。

而他上一辈的102岁的老父亲,奉行另一套随心所欲开心就好的养生绝学,冰箱塞满奶油蛋糕,痛痛快快无悔人生根本不信科学养生那一套。

看着看着,就觉得75岁的老儿子巴布的做法好眼熟。这种看起来就很中产的生活方式,自律的科学的精英的,不就是我们正在实践,没能实践的也打鸡血想实现的健康生活么。

更像的还是育儿。

因为种种原因,印度父母还是要比我们提前鸡血了几十年。身为数学老师的巴布,从小辛勤培养儿子阿莫,辅导他数学,带他到各地旅游度假,上好学校,在印度这种把会说英语当成阶层象征和精英身份的国家把儿子的英文搞得像母语一样好。

最后儿子很争气上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并且学成留了下来,成为美籍印裔移民第一代。

哇,这不就是当前我们很多人的育儿路径么,一毛一样啊。

学霸儿子倒没有像刷屏的校长讲话里那样和父母联络就靠视频了。他连视频都没有,半年才打一次电话,多年不回家。

老妈病危,也是“工作忙不好请假”。最后102岁的爷爷晃点他说回来商量分家产,他两分钟就做出了马上回国的决定。留美定居的儿子,美式英语说得很溜,跟老爸讲电话也不再讲印地语,都是老爸讲印地语他用美式英语回答。

临回来之前,为了照顾国际化的“美国儿子”,老爹不辞辛苦地去超市搬来所有美国人喜欢吃的常见美国食物,还有怕“美国儿子”回印度老家拉肚子,准备了一车矿泉水和备用药。

影片最后,75岁的老儿子巴布听从102岁的老父亲教诲,终于不再乞求精英“美国儿子”的爱,不再盼着他打电话写信回家。“如果儿子长成了一个混蛋,你就记住他小时候的样子就好了。”

我想起同学的双轨制育儿策略,突然觉得有点道理,称得上深谋远虑。

其实总的来说我们80后还是比较拎得清的,要孝顺的小孩做什么?我们花大力气培养,是为了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灵魂啊,相忘于江湖也行,我们一度信奉的是“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你看着他们的背影远去,不必追”。

可是回归到现实,不要那么“圣母”,不要那么空灵的“反人性”啊,就算是养条小狗还希望它摇摇尾巴陪着自己开心,人对人没有回馈的期待,怎么可能?

很多人玩了半天,最后乖乖滚回去繁殖后代,也是因为有很多人会突然陷入恐惧,有那种老了以后没人来探望没人在手术单上签字的凄凉。

第一波80后的“养儿防老”观念突然开始苏醒了,这种“防老”不像最传统的那种老了以后吃喝拉撒全靠你,一切一切都指望子女的施舍,而是能走能动的时候不依赖你,自己玩得很好,等到哪一天自己已经不方便,娃们记得回头望一望,别丢下年迈的父母,像电影里那样。

呕心沥血鸡娃往光明前途上送的时候,别忘让小孩长成为有爱懂感恩的人更重要啊。

现实一点,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