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晨:从传统中式教育走向美式教育

IMG_4301

本篇文章的作者是北京四中国际校区的毕业生王曼晨。

文/王曼晨,图/杨姣

王曼晨,刚刚从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毕业赴美留学,喜欢密室逃脱、推理悬疑电影和小说、最爱日本料理。

 

集体VS分散

我是从高中阶段进入国际教育体系的。从中式教育到美式教育,我能联想到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集体感”。初中的时候,这种集体的归属感是激发我前行动力的源泉:记得教室里,我们班为了在眼操大赛上战胜年级最强纪律评比班级,放学后单独留出时间练习做眼操;记得篮球场上,“壮哉我大四班”的口号声不绝,我在替补席上看见对手挠伤我班球员时愤怒不已;也记得年级会上,每当我们班月考成绩进入年级前三,大家欢呼雀跃。当年,代课体育老师特意和我们班主任说,“四班的孩子是最可爱的。”那时的四班在我的心里,就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家庭。

但是进入美式教育之后这一切都不一样了:班级一起上的课程很少,“集体感”被大家不一样的课程表拆散了。或许也是因为一起相处时间不够长,所有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都只剩下一个形式。本班的篮球赛再也不是抢手的节目,反而能喊来观众都是要看面子的事儿。一般情况下,社团活动和课程相似度较高的同学们会处得比较近。虽然,朋友总是有的,但是总是缺了点什么。

 

自由VS限制

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这种集体感的缺失,另一方面带来的是自由。初中所倡导的课程,服装,体育的整齐划一,到了美式教育环境中就有所改变:进入AP体制之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团和课程组合,更加要求大家的自主学习规划能力——成绩和活动之间怎么取舍,如何规划期末复习计划,都要靠经验总结和适应。曾记得,女生宿舍在临近期末的时候挑灯夜战;美国历史课前,我们为赶作业,错过了多少次午饭……

值得一提的还有着装,初中时,女生头发必须扎起来,抹口红的女学生容易和“好学生形象”相悖,佩戴饰物被抓到都会给班级抹黑。班上有不少男生因为头发长度超出一个手指节的长度被老师强行剃头,而这一点在美式教育的高中阶段就自由了很多。还有体育课,初中的时候男女生都是要分班上的,内容其实没什么不同。现在,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想要学习的项目,填写志愿。

 

一个人走的路

我从中式教育走向美式教育,像是一个逐渐走向独立的过程。在成为了一名出国党之后,我也得到过不少谈不上客观的评价。例如“不就是为了逃避高考吗?”一开始,对于这样的评论,我愤怒、反驳,但渐渐地,我开始无视这样的质疑和不理解。如果我把自己的青春浪费在仅仅获得别人的认可上,那未免太浪费时间。对于那些无理的质疑声,只要忽略它就好。我做出的每一个选择,无论是牺牲一点GPA把社团运行好,还是比起去支教更愿意做自己的研究项目,都是当下我所能做出的,我认为最正确的选择。

身边有小伙伴对小学一年级就到在美国上学的同学进行过一次采访。被采访人表示,自己被夹在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中间,“我和我的同龄中国朋友交流起来没有那么顺畅。我的父辈们都说,‘你都不是中国人了。’”但我想,即使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都不能完全定义一个人,他仍然可以选择做有个性的自己。

出国党们,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

本来原载于菁kids北京9月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