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实验室、垃圾站捡破烂……我们走访了这名中荷混血“神奇少年” 的家

文、图 | Chan

 

01

偶遇“神奇少年”


六月初,我带着儿子Max兴致勃勃地参与了本年度Maker Faire上海制汇嘉年华。技术爱好者、手工艺术家、教育人士、工匠和工程师们汇聚一堂,现场好不热闹。我们就是在这场活动中遇到的Ouya —— 一名13岁的神奇男孩。

他在自己的摊位中展示了10岁时自主设计并制作的fusor装置(一种静电约束核聚变反应器),并向现场观众讲解答疑。一旁是他的父亲,一位来自荷兰的工厂主,正协助孩子照看他的互动手工摊位。

Ouya与他自主研发制作的Fusor装置
Ouya的父亲协助Ouya一起照看他的手作摊位

参展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各类LED挂件,Max做的是一枚发光火箭

鉴于Fusor装置的设计与制作难度之高,震惊之余,我们便与Ouya攀谈起来,得知他自幼对理工科知识特别感兴趣。与一般刻板印象中的“科技宅男”不同,Ouya很擅长和不同年龄段的陌生人交流彼此感兴趣的共同话题。他的才能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理论,动手能力更是不在话下,甚至能自如经营自己的收费摊位。

“他在家有个自己的工作间(实验室)”,Ouya的父亲也加入到我们的对话之中,“他每天都花很长时间——8小时、10小时,甚至不肯去睡觉——待在实验室里捣鼓他的各种玩意。偶尔他的朋友们也会加入。”

我立刻抓住了重点:

一个才初一的小孩!已经有属于自己的工作间/实验室了!这可太壕了!!!

看着身边Max一副“馋哭了”的模样,我很是厚脸皮地提出有没有机会参观一下传说中的实验室,Ouya父亲非常豪爽地答应了。

 

02

这不是老套的“菁英家庭育儿样板故事”


因为自身工作关系,这几年我也接触过许多不同类型的学生和家长,其中当然不乏竭尽所能从学术到艺体全方位支持孩子施展所长的菁英家庭。“按照某种约定俗成的名校求学模式打造自己的孩子”,一开始我想当然地认为Ouya大体也是这类家庭中的一员,但当我们实地拜访Ouya和他的家人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 比起公式化的育儿样板,他们的经历显然要惊险有趣得多。

拜访当天,当我们大人聊天的时候,孩子们自顾自就地取材制作玩具。图片中的水漩涡由一次性塑料杯、一次性纸盆、花盆(我亲眼目睹Ouya把绿植从花盆里取了出来),以及一堆工地上捡来的石子和几个简易电子零件组成。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 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热情

Ouya在年幼时就展现出对STEAM相关领域的极大热情和天赋:“解构”触手可及的物件再将零件重新分配组合;在油管上通过视频博主自学数理化;摆弄螺丝刀好似吃饭使用刀叉一样自然。小学时,在父母的支持下开始打造自己的实验工作室,四年级(十岁)便获得BPhO全球银奖。

BPhO —— British Physics Olympiad,英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是英国最高水平的高中物理竞赛

在拜访Ouya一家时,他们刚从泰国参加National Science Bee比赛回上海没多久。Ouya作为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在亚洲组总决赛中获得第四名。图片中,Ouya和参赛选手们在一起。

# 频繁转学,神奇少年并非万事如意

Ouya偏科,还有轻微的阅读困难症(相比看书,看视频是他获取知识更为舒适的方式),为了找到最适合他的学校,父母也不断尝试着各种可能性:他先是在上海的公立学校读到两年级,又去比利时上了两年学,回到上海后在家上学(home school)了一段时间,六年级时入读了一所双语学校,今年即将转去一所外籍子女人学校。尽管在外人看来Ouya的求学之路颇为折腾,但谈到将来的求学乃至谋生,父子二人都表现出惊人的淡定和乐观。

 

3

WHAT?! WHY?! HOW?!


在大致了解了Ouya的经历后,我的疑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一方面Ouya称得上是天才,但另一方面似乎又是“问题儿童”:

  • Ouya是如何拥有如此强大的自驱力的?家长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如果他一直如此专注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偏科情况得不到改善,他能适应日常的校园生活并完成学业拿到文凭吗?作为家长难道一点不担心吗?
  • 作为父母,这样支持孩子的课外兴趣是否“喧宾夺主”?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投入-产出比”?
  • 辗转各地、频繁转学,甚至较长时间home school,Ouya是否有交友或者与人交际方面的困扰?
  • Ouya本人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什么?家长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我连珠炮一样发出一长串问题。

# “攀登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父母要给他们搭上适合的脚手架”。

Ouya的父亲NW(以下简称NW)认为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就像咳嗽,如果有,就自然会被发现——无论是家长还是外人。作为父母,可以去观察、去保护、去支持;但很难凭空制造或强迫。像Ouya这样的情况,他们在注意到之后给予他充分的自由度;指导孩子哪里可以搜索到他需要的资讯;提供他需要的工具。具备主观意愿和客观条件,其他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有些家长会感到困扰,觉得自己孩子唯一的爱好就是万恶的打游戏。但NW认为那是因为家长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选择、恰当的引导和有效的陪伴。父母不能自己总是刷手机然后要求孩子远离电子屏幕:NW从事LED相关行业,会陪Ouya一起做手工;介绍手艺人给他认识;空出周末去Maker Faire摆摊乃至去各地参加夏校和竞赛。Ouya的弟弟Owen喜欢绘画和滑雪,我们拜访的当天孩子的母亲就正带着他在滑雪场训练。

许多人看到Ouya的实验室工作间,第一反应往往是:“啊! 好奢侈!”“啊!父母真舍得为孩子花钱。”“这一定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承担的。”

真是这样吗?我们当场算了一笔账,两室一厅大小的实验室里最昂贵的机械价值三万余元人民币,其他都是陆续零散购入、回收乃至捡破烂而来。价格从0元至上千元不等。

NW问我Max各类课外班的开销多少。我自认不多,粗略算了下每年8-9万的样子。对方笑了,说:“你看,实验室里的器材大多是好多年前的一次性支出,有些可以用上几十年。Ouya不上兴趣班更没有补习班,算上房间租金,实验室每年的开支和Max的差不多,许多零件都是Ouya去垃圾站捡来的。为什么你会觉得把孩子送去课外班上课是稀松平常的事,给孩子打造一个实验室却很稀奇奢侈呢?”

Ouya令人惊叹的工作间,里面不少零件是回收废品再利用。

实打实尊重孩子的意愿并为之买单比想象中难 —— Ouya曾有一户邻居,对方孩子对手工这些完全不感兴趣。只是家长觉得“有用”,而且和Ouya结伴可以“锻炼英语”,就强迫孩子天天来串门,除此之外也给孩子报了各项价格不菲的学术“兴趣班“。Ouya一家对那个孩子感到很抱歉,她的勉强肉眼可见。

“这只是个例子,我在这里遇到过很多孩子都处在这种不快乐中。我觉得部分家长并不愿正视孩子内心的声音,他们只能接受符合自身价值观或有利于升学的兴趣取向,并且要以最高效的方式取得成果。”

“即便Ouya很喜欢物理,我也不觉得把他送进竞赛培训班刷半年题,他就能在十岁拿到BPhO银奖。孩子自己会有一个探索实践、乐在其中的过程,慢慢走反而比较快。” NW这样告诉我。

# 削足适履还是量体裁衣?教育规划当以“人生”为尺度

作为旁观者,Ouya那一串转学记录多少有点让人焦虑,我无法想象如果Max需要home  school的话我当如何自处。而比起充满不确定性的求学经历和参差不齐的成绩单,Ouya的父母在过去几年中更关注他的生活技能和金钱观念培养 —— 为了避免Ouya 24小时废寝忘食沉溺在实验室里,他们有一套“踢Ouya出门”方案:必要的户外活动;体能锻炼(游泳);社交与社会实践(Ouya一家在Maker Faire上的摊位已收支平衡并小有盈余)。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的特长,通过发明创造与更高规格的竞赛成绩来申请合适的大学。“确保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独立生活。” 这是他们教育孩子的首要目标。

“如果申请大学这条路行不通呢?” 在我的认知里“孩子有所擅长”与“可以凭借这种擅长来实现升学目标”之间仍存在着质的区别。NW进一步解释到,在他的认知里,大学文凭不是目标本身,而是实现个人生活目标的手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文凭的确是找到理想工作进而实现生活保障的敲门砖。不少毕业于知名高校的年轻人,月薪3000多欧;或者在上海,一两万块人民币是比较常见的收入。但代价是什么?如果是数十年整个家庭付出极大的经济、时间和情绪成本,一切顺遂也不过是堪堪挤进这个赛道。那是不是有其他更合适的选择?”

“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支持Ouya,无论将来他是成为学者、科技企业员工还是匠人。我们很确信以他目前的成长进程,完全可以在成年后自食其力。鼓励Ouya不断尝试适应常规的校园生活也更多是人际交往、人脉关系层面的考量。”

如果孩子擅长学术,那就全力支持他学习;如果孩子擅长跳舞、煮饭、打游戏,那就去钻研舞蹈、烹饪、电竞……掌握一门手艺 —— NW问我Max有什么擅长的,有没有考虑过万一他“不是做学问的料”怎么办?

我说自己没想过:Max目前的兴趣看起来都不足以傍身;至于学业,尚有希望考上高中。如果不得不去职业学校,蓝带在上海有校区,我尚能接受。但无论如何最好还是混出个大学文凭。

“为什么?”NW打破砂锅问到底。“我也不知道!!总之大学文凭就是要有!”大家当下笑作一团。

NW又和我算起账来,作为半个中国通,他知道本地私立学校和补习班代价不菲。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直至大学毕业的开支花费数百万并不鲜见。博取名校文凭自然是千军万马独木桥,但以“孩子身心健康、独立自主”为目标就一定能条条大路通罗马。把资金分配在孩子真正擅长且有兴趣的领域,或者“置办个房产”作为其日后生活的基础保障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在周遭“父母殚精竭虑,孩子委重投艰”的育儿大氛围中,我钦佩他的达观。

# 父母自我成长才是助力孩子的最有效途径

Ouya带着三弟Alan和Max DIY一个又一个玩具, 享受他们的快乐时光。面对不同年龄段的陌生人,Ouya都能交流自如。

交流中,我感受到Ouya父母的淡定与乐观一方面来源于Ouya实打实的理工科天赋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和家长本身丰富的职业经历有关。

NW本身是一位实干的企业家,经营数间工厂,也认识不少科技行业的专家、学者与从业者。其中不乏名校高材生,亦有中途辍学的怪才。虽然成长经历大不相同,但大家都拥有体面的人生。见证过可信的样本,了解行得通的路径,所以他有足够的信心、耐心和包容在育儿方面践行“多元化尝试”。

而像我这样阅历较为局限的家长,脑海里的可行方案唯有“求学—>求职/好学校—>好公司”这一个。我既没有plan B也发自内心地排斥plan B。“自古华山一条路”,那焦虑在所难免。

不得不承认,父母本身的能力和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孩子的成长轨迹。除代际传递效应之外,“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家长专注自我成长也是引领孩子前进的最有效途径。虽然在外人看来,Ouya的经历相当非主流,但在他的父母看来并不是一种无奈之下的妥协,而是基于尊重孩子以及契合家庭价值取向的主动选择。

 

后记

当我们在谈论“神奇少年”的时候

我们在谈些什么?


撇开各种背景差异——国籍、阶层、孩子本身的特质等,我仍能从和Ouya一家的交流中找到值得深思、借鉴之处:

如何更经济有效地培养孩子的特长,支持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 显然不是自作主张付完学费把孩子丢进教室自己扬长而去。

作为家长,我们是否能坦然接纳孩子最真实的一面,随着他实际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规划,帮助他在能力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愿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 身心健康、快乐阳光、独立自主。而不是强制孩子必须按照自己设想中的模板前进,不接受任何轨道偏离。

作为孩子最亲密的成年伙伴和战友,如何在“鸡娃”和“自鸡”间找到平衡点,提升自我的同时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助力最大化。

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刻的批判性思维、更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更多元化的成长路径,这些字眼总是频繁出现在各类教育热点话题中。但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家长和学生无论选择公立体系还是国际课程体系,似乎都走进了同一种格式化“应试怪圈”:一套基于升学的标准化成长模板,体系不同,无非相对应的应试模板不同。既不多元也不通时达变。

我们是否真的如自己所标榜的那样认同因材施教,认可差异化人材评价标准?更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在育儿的过程中构建孩子和自己每一天的体验:当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氛围;未来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自我实现。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毕竟教育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祝大家好运!

 

作者:Chan

双语学校工作人员,坚信学习和快乐可以同时成立,家长和孩子的人生也同样重要。一切搭上全家身家性命鸡飞狗跳的育儿方式都是纸老虎。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