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娃自学4门语言,如何不混淆?海外“漂泊”三年的我们找到了答案

菁kids海外撰稿人索菲亚又来报告一家人的近况了:从丹麦度假结束,一家回到了墨西哥。目前三个娃都在墨西哥的国际学校中上学。这趟始于疫情时期的“无心插柳”之旅,一不小心到现在已有三年之余。出发时多出于无奈,而现在依旧“飘”在海外,则是一家主动的决定。

仨娃三年经历了很多,收获了很多。Sophia和先生在观念上也随着三年的游历变得“游牧”起来:世界这个大课堂,一家人还想接着再看看。

今天Sophia想要分享的,是孩子们的多语言习得经验。

文、图 | 索菲亚


三个孩子一台戏,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听到他们吵吵闹闹的声音。


不卑不亢的哥哥老扎克


热爱自由和动物的大花花


古灵精怪的小妹三花花

一般这些叽叽喳喳多以中文开始,以混合语言结束:中文、英文、丹麦文、西班牙语各种夹杂穿插,经常引得旁人侧目:这几个孩子到底讲的啥鸟语?

据我观察,这几个小人儿会根据环境、心情以及谈论对象随意“转台”:

说别人坏话用丹麦语,因为小语种少有人懂,被打的机会大大缩减;自己人友好玩耍时用中文;

吵架骂人则用西班牙语,一是西语语速快,可以最大程度发泄情绪,同时也是他们第四语言,属于“别人家的语言”,骂人或被骂在感觉上不痛不痒,就像我们花不熟悉的外币不懂得心疼一样。
用西班牙文说对方是傻瓜没几分钟就能和好如初,而同样的话如果用中文骂,是会伤筋动骨记仇的,不太利于恢复彼此关系。
经常有人问我:孩子学习一门外语就已经焦头烂额了,这三个小孩子是怎么掌握四种语言且不混淆的?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语言更是如此,他们仨今天这样也是一个过程。

从沉默到一下爆发,孩子的实例刷新我的认知

三年前离开中国之时,哥哥老扎克9岁,在上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可以讲基本英语。俩花花还在幼儿园,一句英语都不讲。无论我怎样威逼利诱,她俩就是不开金口,一个单词都不曾有过。

之后疫情我们出国“漂泊”,突然间中文环境没有了,三个孩子那时候在外面很少说话,尤其是俩花花。

2020年2月到11月我们经过泰国、瑞典来到丹麦,来到了爸爸的家乡,沉默了半年的仨娃跟同龄的丹麦朋友重逢玩耍,突然开始大量讲丹麦语,显然在他们的小脑子里,丹麦语易于英语;

11月我们又到了哥伦比亚山区,突然又进入到完全陌生的西班牙语世界,三个孩子又再度陷入沉默,绝大部分时间都跟动物混在一起,跟周围的人只限于点头、摇头、微笑表达。


大花花和狗狗伊兰娜-哥伦比亚山区

2021年9月份三个娃儿进入墨西哥的国际学校,分别插班小学5年级、2年级和1年级,现在第四个学期即将过去,哥哥以全科10分的满分成绩即将迎来小学毕业;大花花也从第一学期西班牙语不及格到现在9.8分(满分10分)。

最让我惊讶的是,她居然主动参加了学校的“诗歌创作表演”,在全年级师生面前朗诵了自己写的小诗:致伊兰娜(就是在哥伦比亚陪她的狗狗),应了那句话:热爱可以帮你战胜恐惧。

学习外语,首先应该是输入,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

传统认为,想要学好一门外语,首先应该胆子大,脸皮厚,敢说。以前我也挺认同的,毕竟“疯狂英语”的李阳真实地辉煌过,可是对于绝大多数人并不适用,至少没有可持续性。

正如“可理解输入假说” 中说的 (comprehensible input hypothesis):只有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能促进流利输出,跟语言天赋无关。绝大部分人接受新语言都会有一个静默期,就是吸收这种语言的过程,俗称“沉默的学习者”, 当累计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开口输出。

所以,无论大人小孩,学习新语言时,不要强求他们提早开口。

缺乏输入时强迫自己开口,说出来的东西很贫乏,无论多努力都会停留在有限的词句中。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会让最勇敢的孩子也感到难堪和沮丧。过早开口,并不是一件好事,会打击自信,出现“语言石化”,以至于过早放弃。

我家娃儿从出生开始,先生跟他们沟通的唯一语言就是丹麦语,但是三个孩子小时候都是用中文回答,甚至都请求过“妈妈,你可以给我换一个中国爸爸吗?我讨厌爸爸的语言。”

到了5岁左右去丹麦,进入彻底丹麦语环境,他们仿佛一夜开窍开始讲丹麦文,而且一开口就比较流利可以成句,仿佛已经接了满满的一桶水,一下子从四面八方溢出来。

不过这桶丹麦语的水,三个娃儿用了几乎5年的时间才接满。因为他们唯一语言输入来源只有爸爸,如果他们生活在丹麦语的环境里,这个时间会大大缩短。

正如他们在哥伦比亚的6个月里几乎没有开口讲过西班牙语,但是到了墨西哥上了小学后,突然泉涌,不到一年就接近了本地同龄人的口语水平,这还要归功于在哥伦比亚吸收累积的大量的语言素材。

水满自溢,当我们接受足够多的语言输入,有了信心,没有外界压力,主动开口,往往会一鸣惊人。

当孩子开口讲外语时,不要急于纠错

尤其是拼写和语法,在起初鼓励开口时不要急于纠正,而是让他们自然发展从而获得更多信心。如果孩子在刚开口阶段就被不断纠正、暗示自己说得不好,即使有语言天分也可能会被吓死在萌芽状态。

翻开三个孩子刚入学时候的作业本,无论是西班牙语还是英语,基本就是按照中文的顺序把各种字母按读音堆起来的,没有一句是对的。

俩花花那时候的作业更是多以绘画为主,但老师从来不纠正,评语都是大大的笑脸,还叮嘱我:“她们只要喜欢看书,愿意用书面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足够了,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作为中国老母亲,每次她们兴高采烈展示自己学的东西时候,我都还是会留意实质性的发展,不过我也学会了鼓励,去关注写对了几个单词:“哇,居然能写对三个单词了,了不起!”,其实可能内心是崩溃的:“是小猪吗,整页只写对了最简单三个单词 – I, he, is…”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孩子刚开始尝试用外语写字就要逐字逐句抠细节,被纠正个不停,或被罚默写20遍,她们会不会认为自己超蠢或学习超难,感到极端厌倦从而抗拒学习?

现在老扎克小学6年级,老师依然主要关注他们写文章想要表达的观点、逻辑以及知识储备量,对语法和拼写错误不是视而不见就是一带而过。但是,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他自己已经开始注重作业质量,而且当口语达到一定水平,有了很强的语感,语法几乎就是水到渠成,基本没问题了。

到现在为止,几个孩子都没上过语法课,但是写出来的文章错误很少,稍微指点一下就能改正过来。

怎样可以让孩子主动、不惜一切去学习语言?玩!玩!玩!

语言是用来了解世界和与人交流的工具,借助语言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对于小孩子来说,在玩耍中学语言是最有效的,此阶段他们最感兴趣的是玩,如果必须懂某种语言才能玩得尽兴,才能被别的小朋友接纳,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用自己的方式主动学习这门语言,这是我家三个娃儿给我最深的体会。

老扎克6岁开始痴迷高尔夫,当时在国内请的是讲英文的外国教练,起初一节课下来孩子听不懂几句,尤其是涉及到专业词汇,孩子一直懵懵懂懂。

教练大概也觉得对不起费用,问我们要不要用中文解释。我们非常坚定:只用英文,听不懂就麻烦您多用几种方式多维度解释,您多展示动作,大不了别人一节课能理解的,咱5节课明白也行。

老扎克急于把球打好,听得很专注,非常用心体会老师的每一句话,手、眼、脑高度结合,下课了还常常会问那些没听懂的话什么意思,他的英文启蒙就是这样开始的。

现在,他很多业余时间都在球场,一起打球的都是讲西语的小朋友。一帮男孩儿在一起不仅打球,还谈天说地东拉西扯甚至讨论女孩儿——他的西班牙语是在打球中丰富起来的。

6年级开始,老师还给他们牵线了美国友校的笔友,每个月都要给对方写一封信谈自己的生活。老扎克充满热情,每次都花很多时间打草稿,修正拼写和语法,比写作业认真一万倍。

大花花因为喜欢动物,经常如饥似渴地看关于各种动物,尤其是马和狗的书籍。

起初半年,她不认识几个单词,就只看图片,有时候让我和先生帮她读,甚至还帮哥哥做家务以换得哥哥为她读几页书。后来她非常想养一只小狗,就开始看一切关于狗的书籍、电影、视频。

狗狗的种类、智力水平、生活习性和养育方式,她看得多也看得尽可能全面。因为她知道一旦养了狗,就要对狗狗一辈子负责绝不能中途放弃。

毛毛不能太多或者最好不掉毛,因为妈妈不喜欢家里有狗毛;不能太大因为一家人常需要旅行太大不好带;还有要聪明温顺不轻易攻击别人等……阅读期间遇到不懂的词句,不重要的就忽略跳过去,重要的就去翻译网站上查。

基本上意思明白就行,不求细节。这个过程不仅增加了关于狗的百科知识。更丰富了她的词汇。现在的她已经开始可以读成本,没图片的书籍了。

大花花9岁生日偷偷写给上帝的信,一直藏在自己枕头套里


孩子们阅读的时候我们从来不打扰不纠正 ,包括阅读姿势和环境

至于三花花,最大兴趣是在吵架中不能输,不能被哥姐压制。以此为目标,哥姐看啥她也看啥,哥姐说啥她就说啥,所以人虽小,语言储备也不少。

她还喜欢画画,常跟着网上视频各种画。视频语言各异,因为她的目标是画画,什么语言并不重要。这个过程中,语言伴随着实际动手,很容易把单词和实物联系起来。

其实她自己甚至都没注意过语言的问题,曾跟着一个日语视频画了好几天,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兴趣之外,课外活动和同辈社交也非常重要

娃儿们所在的学校每天13:30就放学了,所以每个孩子我都给他们报了3个兴趣班,时间安排得很满。

目的很简单:培养一些兴趣和特长是次要的,除了通过玩耍结交朋友得到友谊,最重要的是全方位浸润到外语环境中,得到尽可能多和全面的语言输入,在玩耍中无压力自然输出。

孩子们在课外班结识了很多好朋友,墨西哥人又是世界上最喜欢派对的人种之一,所以几乎每周末我都穿梭在送娃儿们去同学朋友派对的路上。

这里的生日派对基本都是运动主题, 因为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至少一项喜欢并擅长的体育项目,比如轮滑、滑冰、蹦极、足球、马术、高尔夫、游泳等。生日派对基本都在孩子自己的主场进行。这种场合我们来者不拒,逃课也要去。

原因有二,一是不仅孩子们在玩耍中可以吸收大量新词汇同时也有实践机会与他人努力沟通。

二是我目前作为全职妈妈,这样的场合也是我用来了解社会、吸收信息、开阔眼界的主要渠道。我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学习西班牙语,对于“越了解当下环境,才越有信心开口” 有着切身体会。


大花花的一个朋友是全国花式滑冰的冠军,生日派对就在冰场,俩花玩耍同时学会了滑冰

出国在外,“真空”环境不可取

今年1月份,老扎克的班上来了个中国同学叫索菲亚,会讲中文且融入比较好的儿子被学校安排做她的“拐杖” buddy, 协助她过渡。

出于好奇,我很关注这个女孩一家。跟我们家类似,索菲亚有两个妹妹,分别上2年级和4年级,比俩花分别大一岁。

因为刚来墨西哥的时候,我得到了很多同学妈妈的帮助,这个传统我有义务沿袭下去,更何况还是同胞。

我把学校的课外活动表、链接以及报名方式、联系人等都发给了她妈妈。

这些兴趣班的费用都已经含在了学费里,且都在校园里进行不用额外接送。根据自己三个孩子快速融入当地的经验,我觉得这是一箭N雕,也是最省钱省心的方法。

可是索菲亚妈妈说她们太忙了,没时间参加任何课外活动。

原来,三个孩子英文和西语都不好,所以每周课外要补各3节1v1的英文和西语课。除此之外,妈妈还要亲自再给孩子们上3个小时中文和2小时数学。

这样算下来,每个孩子每周至少11小时在补课,所以不要说下午的课外活动,连出门去公园透透风都是奢侈。

“你们刚来墨西哥,是不是先让孩子们多出去跟其他同学接触多熟悉环境会帮他们树立自信心提升语感,等安定下来再研究书本?”

“我们已经在墨西哥9年了,俩妹妹都是在墨西哥出生的没回过国呢,我们只是刚搬到这个城市。”

“那西班牙语应该没问题的啊,怎么还需要补课?” 轮到我吃惊并有班门弄斧的羞愧了。

“以前她们每天除了上学其他时间都是在家里补数学和中文,很少使用西班牙语。”

“那以前她们也没有课外活动或者跟本地小朋友玩耍吗?”

“社会那么乱,怎么敢让她们出去玩?我们从来不跟本地人来往,圈子只限于老乡,你们来的时间短,不知道这里的乱。”


跟索菲亚妈妈的信息交流

我一下子切身理解了为什么很多华人在海外一辈子都没学会本地语言了,但是这样的“当地第二代依然不能熟练运用本地语言的”,还是少见的。

直到现在,我都没见过索菲亚和她的家人,学校的开放日、活动展示日,甚至6年级毕业生野外露营活动她都没参加。

昨天她妈妈发信息给我,说考虑送大女儿回国读寄宿学校了,因为学校通知她们,暑期后孩子没有满足进入7年级的标准。而索菲亚已经在之前的小学读过一次6年级了,今年本来就是来复读的,不可能再复读一年。

“愁死我了,我们这么拼,连上厕所都要掐时间的,怎么就到了连学都没得上的地步呢?这就是歧视华人!” 隔着屏幕我都能看到妈妈得愁容和焦虑,或许还有愤怒。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生活在外语环境中“浸入式”学习的。但是海量阅读、看有相应字幕的外语影视,甚至把喜欢的游戏换成外文版的,吸收一切可以吸收的资源,自己还是可以创造出一个外语环境的。

我认识的国内小朋友们,有的靠看动画就讲出一口流利英语,也有因为喜欢唱歌收集外国的乐队、明星资料视频而学会外语的…

现在互联网普及,各种语言学习方法应有尽有,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到合适自己那款,我们全家都在用Duolingo,老扎克坚持的最好,已经691天,从一开始那天就没断过,要是忘记了半夜也要爬起来做一个练习,所以他外语讲得好不是没有原因的。


老扎克语言学习打卡记录

写了这么多,在孩子学外语方面,我们做父母的到底做了什么?好像什么都没做:没有教导学外语的重要,不打扰、不催促、不纠正、不品评,连陪伴阅读都是有限的。

但是好像又做了很多:带他们走出去交友、了解社会、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所在,创造一切可能的环境让他们运用语言,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递上他们顺手的工具,无论是书还是网络工具。

先生和我,始终是孩子们最忠实的助攻队友,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过度关注他们,不侵犯他们的主场,但是我们也从来没忽略过他们任何需求和点滴进步。

有意思的是,其实我是家里最先使用语言软件学西班牙语的,受到挫折的时候我会对手机发脾气,还会骂西班牙语是“狗屁”语言,孩子们看着有趣纷纷要求有自己账号,到现在我成了家里语言进步最慢的人,反而是孩子们鼓励我:“老妈你行的,坚持下去,迟早有一天你会讲一口流利西班牙语的,水滴石穿,你肯定行的!”

然后趁机抢过我的手机帮我做课程赚分数考级,让网络上的我看起来像个学习小霸王,每每这时候,家里就充满了各种调侃欢乐的笑声。

所以学语言不一定是辛苦且无聊,也可以轻松而有趣,关键点是不要去“学”外语,而是用外语去学你喜欢的东西,通过外语跟喜欢的人交往,做你喜欢的事情,忘记时间的存在,忘记自己在“学”外语,你就会收获无限惊喜。

对了,关于40+老母亲海外语言学习的苦与乐,下期再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