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化不居的世界里,“等疫情过去”早已不是最佳答案

文|道道
图|unsplash.com


2020年新冠初起,人们待在风雨不侵的家中看着电视直播,并未听到历史拐弯的声音。

大家都觉得这是个短期事件,一段突然出现也会很快消失的旋律,就像一场洪水、一次小型地震、一阵雨雪冰灾,不消几日便会偃旗息鼓,消失在举国上下的同仇敌忾中。

官私媒体上都在说着“等疫情过去”的话,憧憬着去旅行、吃饭、遛娃、看风景,好像有了这些盼头,眼前的苦闷就都不算什么。

直到新冠持续肆虐,全球哀鸿遍野,事情变得不那么简单。

但即便是2022年它在上海卷土重来,封停整座城市,最开始的那段时间,大家在惊惧之中仍然抱着“很快会过去”的信念。

这可是上海啊!

最困难的4月份,媒体和心理学家都在耐心地劝导市民:越是在艰难的时候越要多想想未来能确定的事。比如疫情一定会过去,封控很快会解除,生活会回到正轨。除了被封闭在家的这段时光,我们什么都不会失去,只是在等待不远处的雨过天晴罢了。

如此,心才不会慌。

真正的变化发生在解封之后。

生活每天都在正常和非正常之间摆荡。在上班与失业,开门与倒闭之间,我们仍然要面对频繁的核酸,持续上涨的病例,新发现的变异株,亲朋好友的再度被封,孩子们被取消的暑期活动……

好像九死一生爬上山顶,眼前还是望不到头的崇山峻岭。

病毒不需要补充能量,不需要加油打气,不需要调整休息,它可以没完没了地变异,再三再四地重来。

行路至此,已经没有更多的心力给自己许愿,也已经接受了预想中的那个雨过天晴或许不会到来。

疫情前的那个世界,没有口罩,没有隔阂,天涯咫尺,是再也回不去了。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被疫情深刻扭转的世界。即便有一天它像非典一样消失无踪,有些东西也已经永远改变,有些痕迹也将永远留下。

今年毕业的孩子,每个人给老师发张大头照P在一起就是毕业照。再搞个线上毕业典礼,这段求学旅程就告结束,再开学已经是新的学校。

他们不是学校的毕业生,是网课的毕业生。

许多留学生飘洋过海去上了三年网课,不敢回国也很少出门,谈不上接触西方社会,学术氛围更无从感受。

国内的大学开了又关,社会实践和实习求职都被打断。但毕业还是如期到来。未及完成的探索和尝试,都只能裹进最难求职季的凄风苦雨里。

再小一点的孩子,从生下来就活在一个满眼都是口罩的世界。

上学的日子会随时中止,就连雷打不动的考试都可能说推迟推迟,说取消取消。

我最近总是梦到突然被封控,超越了以前去考试找不着教室的那些梦。

下一代的噩梦里,会不会是方舱、口罩、排队捅鼻子?

但说到拥抱不确定这件事,我们需要俯下身来,认他们为师。

他们是从小经历大风大浪的一代人,人生从头开始就没有“确定”二字,对于确定性这件事也就没有那么深的依赖和执着。

他们比我们更能够主动去拥抱所有的不确定,因为那已经也或许还将长期是大家的日常。

就拿网课来说,原本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替代方案,却一替近三年,渐渐地成了常态。

当大人还在抱怨电视电话会议的诸多不便,比如传输的时滞、视野的局限、信息的单一……孩子们已经跟着老师渐渐适应了网课生态。

什么时候需要开关摄像头,什么时候需要开关麦,考试时摄像头要如何调整,都已经操演得非常熟练。

课间休息的时候,还会有许多扎劲的音频视频被他们分享出来,隔空娱乐大家。

即便困在网络里,他们仍能找到自己的花园。

三年网课,他们练出了打字速度,学会了用PPT而不是手绘表达思路,作业上传群里打卡上课软件玩得溜溜的。

网课还教会了他们认真倾听。因为信息传输存在时滞,等待的那一小段时间让每句话都变得郑重,也留出了思考的余地。

一句一句来,一步一步走,表达自己的同时也学会尊重别人的表达,他们重新寻找着课堂的节奏。

当不确定的状态变成了新的确定,当大人还在晕头转向,孩子们已经慢慢适应疫情时代的新常态,拓展出新的生长空间。

那样的元气满满,坦然无碍。

他们不会把任何一天当作未来的垫脚石,无论遇到多少反复,依然要抖擞精神,策马扬鞭。

这或许才是比”等疫情过去“更能鼓舞人心的事情。

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时间不会失去它的节律,孩子们依然会长大,我们也会老去。

疫情过去也好,过不去也罢。没有什么事情本该怎样,与现状和解,不预设未来,拥抱新常态,是我们需要跟孩子学习的一课。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