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了,谁还在用“挫折教育”坑自己的娃?

文 | 黄韬韬
图|pixabay.com


前段时间看到一条视频,大致内容是,一个两三岁的小姑娘看到商场门口发气球,想去要一个,又有点害羞,于是妈妈就和她模拟了一下,希望她能够有勇气开口。

本来是挺好的一件事,妈妈和孩子几个来回也很顺利。可是在模拟的过程中,妈妈突发奇想决定拒绝一下孩子,试试看她会有什么反应,就突然说:“小朋友,这个气球被别的小朋友预订了,下次再给你好吗?”

原本高高兴兴的孩子,神色一下子黯淡了,甚至哭了起来。不过妈妈还是不满足,安抚好了孩子之后,又训练了她一次。孩子还是难过,哭泣。

但是在最终的“训练”下,孩子在镜头前表现了自己的“不在意”甚至“欢天喜地”,重复着妈妈教给她的口号,大喊“被拒绝也没关系!”

不知道看到这里大家是什么感受,我是没有想到,一度很流行的“挫折教育”,竟然又以这种方式卷土重来,而对象竟然变成了这么低龄的小朋友。所以特别想澄清一下:“挫折教育”绝不是人为地制造不必要的挫折,这样的刻意为之,不仅没有益处,甚至很可能会造成家长始料不及的伤害。

 

「01」

挫折教育是陪孩子面对挫折

不是刻意制造挫折


如果这世界上存在有意义的挫折教育,它应该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抗挫力(resilience)。而抗挫力的意义并不在于让人对挫折“免疫”,遇到挫折的时候好像没发生一样,像视频中的小孩欢天喜地大喊“被拒绝也没关系”,这并不是人类正常的情感反应。

抗挫力的意义在于,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会有沮丧、气馁、伤心等等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是,这些情绪反应不会成为压倒式的、淹没式的,这些情绪可以流经身体和心灵,但也可以流走,让我们恢复过来。拥有更好的抗挫力,意味着可以更快地从挫折中恢复,而不是假装挫折不存在。

那么抗挫力到底是不是通过人为地制造挫折、预演挫折,甚至一次次地去“纠正”孩子遇到挫折时自然的情绪流露,教给孩子几句鸡汤式的口号,就可以达到的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情绪是没有“对错”的,也是不能够被“纠正”的,开心的时候感受到快乐,难过的时候想要流泪,这是人类情绪健康的反映。试想一下我们作为成年人,没有考上心仪的学校,或者面试被刷、表白被拒,是不是言不由衷地大喊几次“被拒绝也没关系”就能抹去心底的沮丧呢?如果成年人尚且觉得困难,那么孩子只会更难。

同样,成年人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希望亲人朋友陪伴和鼓励、接纳自己也有脆弱的一面和低落的时刻,还是觉得自己的感受不被重视、只需要几句鼓励的口号就可以坦然面对?

每个孩子最终都会长大,而每个成年人也都曾经是孩子,早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越是早期的记忆和经历,越是对下一个成长阶段有着指数级别的影响。一个孩子在遇到挫折时,被安抚、接纳和鼓励,这样的经验被内化之后,挫折的事件往往并不会留下深刻的记忆,但是被内化的感受却可以更长久地影响着孩子,这才是抗挫力真正的来源。

 

「02」

人为制造的挫折

很难复现现实世界的挫折


视频中家长的做法更大的一个错误在于这种临时起意的挫折“预演”,既没有审慎的思考,也违背了生活常识。在现实生活中,首先,促销人员刻意为难儿童的事情发生概率极低;其次,即便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家长在这样的时候是最应该帮助孩子去共同面对这个奇突又反常的挫折,去引导孩子看到大部分时候真实世界的运作规律,而不是把反常、古怪的小概率事件当成普遍发生的事情接受下来。

也许有的家长会觉得,我让孩子先看到这个世界比较糟糕的甚至危险的一面,这样孩子会不会在真实世界中反而更容易遇到惊喜?甚至比较极端的情况下,有的家长觉得,如果对世界保有积极的观念,反而会害了孩子,还不如让他们在家庭当中就先尝点苦头,早作准备。

很巧的是,已经有心理学家帮我们做了这个实验,在Jeremy D. W. Clifton等人去年发表的研究文章《父母的谬见:告诉孩子世界的恶是为他们好》(Parents think—incorrectly—that teaching their children that the world is a bad place is likely best for them)中指出,确实有53%左右的家长认为应该向孩子传递比较消极的关于世界的原始信念,但是研究结果却显示,这种传达对孩子没什么好处:

总体而言,对世界抱有负面信念的人平均情况会更糟。他们的健康状况更差,负面情绪更多,抑郁更多,自杀企图更多,生活满意度低得多,幸福感也大大降低,同时与同行业的同龄人相比,他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并且表现略差……

所以,退一万步讲,真实世界里是否遭遇挫折,其实我们没有人真的能够控制。但是作为原本孩子最信任和最依赖的父母,人为制造的挫折,我们却可以非常确定地知道,它所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外部世界那些不可控的挫折。尤其在年幼的孩子那里,其实很难理解这些人造挫折到底是良苦用心的预演,还是就是父母实实在在地在拒绝。

 

「03」

培养抗挫力

还是正面引导更有意义


那么,了解了错误的做法、发现了一些雷区之后,到底有没有什么正确的事情是我们可以做的?方法其实很多,日本积极心理学家久世浩司所著的《抗压力·亲子篇》可以说是既符合东方文化,又通过切实具备操作性的日常建议的一本不错的“操作手册”。(注:此书所提到的抗压即为resilience的另一种中文译法。)

久世浩司认为:即使进行得不顺利,也能努力加油坚持下去。尽管出现了棘手的问题或者纠纷,也能够毫不动摇地走下去。即使失败了也不气馁,坚强地保持一颗倔强的心,依然能够不惧怕新挑战,积极地解决问题。

具有上述特征的孩子就是“抗压儿童”。“抗压儿童”的培养需要从五个领域着手:自尊心、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乐观性和人际关系质量。这里面没有一条是需要家长人为地给孩子使绊子、刻意制造挫折来达成的。

而这其中,作为根基的自尊心其实是我们怎么重视也不为过的。健康稳定的自尊水平在人的一生之中可以说是挫折风浪袭来时立定的锚——“如果自我评价过低,就会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感到捉襟见肘,这种感觉被称为‘人生不适感’。”就算在成年后,不适感强烈的人还是不清楚自己的生活方式到底正不正确,会抱有强烈的不安。不适感会导致不安感,不安感会产生自卑感,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便会油然而生,自尊心会整体下滑,进而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

在童年时期,给予孩子足够的积极关注、充分的肯定、真正贴合孩子特质的赞美,而不要把孩子和其他人作比较,或者为了无谓的“知耻而后勇”而频繁打击孩子,恶言恶语地指出孩子的不足和缺点。这些重要的事,做在在人生的早期尤其有意义,会成为心理健康账户中越滚越多的“复利”,成为可以支取一生的财富。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