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学校七年级男生:我眼中的演讲

文 | 俞皓蓝
图 | Unsplash

在这个信息量如此庞大的世界中,想要和他人有效沟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你说过的话,别人都说过;你总结的道理,网上早已被用滥。别人为什么要听你的呢?

就算你是老板(家长),下属(小孩)必须听你的,那你怎么知道他听进去了呢?

不管我们是在跟谁说话,想要有效表达观点,现在都需要用到创造力。相比隔着距离的冰冷文字,现场演讲就是一种创意表达;相比苍白的稿纸,带有视觉设计的PPT就是创意表达。作业考试、学校生活,都用得到。

看看我们的考试形式,演讲能力越来越被重视。

小学一到四年级,我们的考试是这样的:中文、数学、英语、探究课(unit of inquiry, 包含了一点点科学、社会学、地理学的一门综合学科)上,我们会拿到一张卷子,把自己的看法或答案写在上面。笔试完全不需要动嘴,只要会写,就可以通过。这种考试对那些不喜欢说话的同学更加友好。

到了五年级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考试不只有笔试,也出现了口试,比如说六年级的考试是这样的:

中文:默写古诗+阅读理解+写作文=60%的总分。剩下40%要靠演讲。

地理:不仅通过笔试考一些国家的地理知识,还要让我们对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进行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通过演讲。

英语:如果这学期学了诗歌,那么考试的时候需要把自己写的诗当着全班的面表演出来,并且能够微笑面对老师的吐槽。如果你不喜欢开口,将丢失30%的总分。

演讲占比越来越高,说明它很重要。可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学校生活却在往相反的方向走。

上小学时,给学生发邮件或者微信通知是不普遍的。如果下星期要穿正装,那么周五集会的时候就会有老师上去演讲。虽然不算是那种在电影里鼓舞士气的励志演讲(pep talk),老师也不会讲太长时间,但是至少用了人与人直接沟通的方式。

进入中学,老师除了上课,别的时候不大露面。以前的师生对话、集会通知,变成Managebec上面的checklist,或者一封封邮件,每封底下有两位校长的签字。

我不是觉得这种方式不好,它更先进,更系统。但是,为什么老师对我们学生演讲能力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实际校园生活中对演讲的运用却减少了呢?我喜欢看老师演讲(最好身后再配上大屏幕),相比一纸(电子)文档,“校方”这个概念更有真实感,对我们发布的要求也更有诚意。就好像将军当面鼓舞士气,拿着麦克风让你们知道你们的目标在哪里。

想象一下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没有一封邮件或者一篇微信文章可以像这样让全场起立为之鼓掌。所以说表达分为两种:表达,和创意表达。

我的演讲经历要追溯到小学四年级。其实我早已学会了表达,但是创意演讲,这是一门艺术,是到四年级才认识的。我以前都以为演讲就是把稿子写好,深情地朗读出来。如果需要的话,把演讲稿放入一个PPT,阅读PPT上的文字。四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每周四早上会举办一场演讲大会,主题可以自己选,但必须要有创意。

第一个周四,我兴致勃勃地上台,把USB插在了老师的电脑里,点开我的PPT。屏幕上出现了几个大字:How to make a Steak。在这行大字下面,有一张我做的牛排的照片。我本来以为每个人都会像看到炸鸡一样对我的牛排说:“哇哇,好好吃呀”!但是,尴尬的寂静使我只能转过身,失望地对着屏幕读我的PPT。因为没有做好准备,也没有演讲稿,我的那次演讲尴尬极了。不光尴尬,我都觉得它不能被叫作演讲。

我看着大屏幕,手指向了一张生牛排的照片,并说出:“This steak is raw,it is from Australia”。然后,因为记得老师讲过眼睛要看着观众,所以我尴尬地转过了头,看了一眼对我的牛排毫无兴趣的女生观众,然后又转了回去。我的演讲《如何做一份牛排》用了两分钟。下台的时候,大家虽然鼓掌了,但只是那种礼仪性的,不是真心的。

就是因为那一次的惨败,我开始摸索一种我沿用至今的演讲方法,要领就是要让观众觉得你控制着他们,你控制着整个场面。有了这种气氛后,再和观众进行互动,或是说让观众觉得你是在和他们说话,不是跟空气说话。这是我在演讲方面迈出的第一步。

在下一个周四的前几天,我开始对着镜子排练。具体的演讲内容忘记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我会走到镜子前,对着镜子说大家好,然后当镜子里的人(我),有任何一点皱眉头,忘词儿,我都会打断他(也就是我),让他(也就是我),再来一次。有了这样的练习,我就知道如何控场,不要让观众有一种“这个人自己都说不好,我何必听他”的感觉。

因为,被你的观众发现了你的问题,那就是你的问题。

所谓的控制住场面,就是要有一种我知道我要做什么的气氛。你要沉稳,不能太疯,你的语气要流畅,但是就算慢了下来,也不能忘词儿。

我的第二次演讲,从掌声上来看,进步了。

随着后面越来越多的成功,演讲成了我的拿手活。几乎每一次学校有公开演讲,我都会在台上。但是我的演讲不外乎讲PPT,我知道不能只停留在演讲技巧上,事实上我的PPT看上去还是最原始的样子。我需要创意。只有创意可以打破PPT的边界,只有创意可以让我创造出一种属于我的演讲方式。

但是什么才是创意,什么才是演讲中的创意呢?

五年级的时候,期中探究课考试我的课题是“罗马军队”。我做了一个50页的PPT, 或者说,50张图片。这50页的PPT中,没有一个字,除了图片就是图片,这是我在PPT上的创意。

原来一页PPT包含100个字的内容,现在50张图片需要我记多少内容啊?这要求我在演讲本身上也有所突破,不拿演讲稿、不回头看屏幕那是最基本的,真正的突破在于:我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切换角度,进行探讨。

既然我研究的是发生在古罗马的事情,那么我就从那个时候的人——古罗马人——的角度来演讲。

比如:“嘿,那群野蛮人真的是恶心,一点队形都没有。我们一个弹弓,他们都死了。哈哈,罗马万岁!”

然后变成一个观众说:“但是不对呀,罗马的军队这么厉害,最终罗马还是被入侵了,这是怎么回事?”

最后化身为一个教授说:“当一个国家的边界太大的时候,再多的军队也会漏掉小小的细节。渐渐的,外敌就会进来,然后就把罗马占领了。”

这就叫做“自导自演”。我把戏剧课的知识运用到了演讲这里,大家都没有想到。没有文字的PPT让观众对我说的话更感兴趣,这样棒极了!场面有笑声,有认可的点头,有老师欣慰的微笑,夹杂在我的讲话声中。这算创意吗?

老师的反应很有意思。可能是因为我PPT的长度、自导自演的形式、完全没有卡顿没看台词,老师的脸上带着惊讶的表情。当一个人被惊讶到了,从他的脸上你确信那是一种好的惊讶,那么这就是创意取得成功的表现。

创意表达虽然有风险(可能让老师觉得你不够严肃,把考试当玩耍,或是压根儿没有意识到你为了这种全新的方式所付出的努力),但好处是:一旦获得理解,你在他人的眼中就变得不一样了。老师知道了我能做什么,信任我有能力突破,也会带来惊喜,更愿意把我放到台上面对全年级演讲。

6年级的地理期末考试,我和3个同学一起调查意大利的气候、地形、文化,做了一个具有艺术感的PPT研究报告。因为意大利是一个充满浪漫艺术的国家,我花了好长的时间设计PPT——用美丽的画框将图片框住,像在博物馆那样把每幅画挂在“墙”上。演讲的时候,也用了很多故事体现创意。

一切的一切都是从小事开始的:一份作业,一个考试,万丈高楼平地起。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对很多人演讲I have a dream,故事的开头就是小时候在全年级面前演讲。谁知道呢?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