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腿走路,哪条都走不好”,这所全IB双语学校能否打破这一魔咒?

文 | Jessi
图 | 学校提供

在双语学校,“两条腿走路”的提法由来已久。送孩子上这类学校的家长,有一种想法是共通的:希望孩子中英文都能学好、东西方文化都能了解,将来既走得出去,回来也还能接上地气。

但已经绵延了一整年多的疫情、扑朔迷离的国际形势让“两条腿”的内涵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以前是“出得去回得来”,现在是“不一定出去了,可能还得留在国内参加高考”。而如果走常规高考路线,“刷题”“填鸭”的现状又实在不能让人满意。怎么办?

有没有一所学校,能让“两条腿”也走得稳稳当当?一方面,在升学出口层面能真正实现双通道;另一方面,即使之后走高考路线,孩子在打基础阶段的学习体验也是愉悦的、分数之外也还注重能力培养的?

在采访了上海市燎原双语学校(以下简称“燎原双语”)小学、初中学术团队,对该校所做的中国国家课程与IB框架的融合方式有了深入了解之后,我们看到了这种可能性。

 

01

两种班型,同一底层逻辑


燎原双语的小学和初中分两种班型——双语班和融合班。两者均采用中国国家课程与IB框架相融合的方式,具体而言就是遵循国家课程标准、使用统编教材、以IB的理念开展教学,只不过在最能体现IB内核的探究课上,分别以中文和英文作为教学语言。

就在本次采访期间,燎原双语正式成为IBDP认证学校,该校也由此成为沪上屈指可数的提供IB PYP、MYP和DP一贯制课程的学校。为什么要采用IB框架?它到底好在哪儿?

说到这个问题,几乎清一色拥有IB教学背景的燎原核心教研团队如数家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学习内容。

回想一下我们这一代家长自己的学生时代,忙着学习各种“知识”,学习这件事基本是与生活割裂的,仿佛教室内是一个世界,教室外是另一个世界。

而IB尤为强调所学内容与真实生活情境的关联,以PYP为例,其所设置的六大超学科主题(Transdisciplinary Themes)无一不在叩问个人与自身、与他人、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每一主题之下,每个年级又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定了相应的中心思想、主要概念和探究线索。

孤立的知识很快便会被遗忘,只有与学习者现实生活切实相关的内容才自带生命力。与此同时,看待问题的眼光、分析的方法、表达的技巧也在一次次主题探究中得到了训练。

▲小学PYP探究主题墙
▲四年级植物科学主题展:综合了绘画、手工、英语、道德等学科内容的学生海报作品
▲一名学生正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植物知识

其次,是学习方式。

这与学习内容其实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如果只是学习知识本身,最高效的方式可能便是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记忆;但如果是要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就需要自己去查资料、做调查,调动各种知识储备(没有储备就现学)来寻求答案,同时还需要与他人协作、以适当的方式把研究结果呈现出来。

▲以探究的方式学地理:初中部学生用地图绘制学校老师的毕业学校分布图
▲测量校内空间
▲学校午休人流分布图

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顺着解决问题的逻辑主动自发地去学习并运用知识。

此外,还有评价方式。

与我们熟悉的用分数作为主要评价依据不同,IB采用多元评价体系,取代分数的是非常具体详实的评分标准和评语。

以游泳为例,传统意义上的考评就是看你能游多快,而IB却是从认知理解、计划、运动表现和反思这四个维度去考察。假如有人因为先天身体条件的关系游不快,运动表现上分数不高,但还有其他三项可以努力,最后体育成绩还是可以很优秀。

▲学习评估手册:每一要素均包含细化的学习内容与要求,老师按等第制进行评价和反馈,每一等第都有明确的要求
▲学生和家长还能通过ManageBac教学与学习管理平台看到老师的评估

由此可见,IB评估的初衷不是放大学生的短板或评判学生,而是指导教学,让学生看到努力的方向。因此,老师会在学期初就将教学目标印在评估手册上发给学生,并通过阶段性评估给予学生及时反馈,让他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而评估的最终目的,则是让学生自己学会评估。

抛开教学语言上的差异,两种班型其实共享一个底层逻辑,即在小初阶段按国家课程标准夯实基础,同时又获得IB所着力培养的各种能力。也就是这个“共享”,让原本两种路径难以切换的问题迎刃而解。

 

02

国家课程知识点全覆盖

只是“打开方式”不同


探究的方式的确很好,但语文数学的基础能打扎实吗?”这可能是很多家长心存疑虑的地方。

对于这个问题,燎原双语的教研团队很是笃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IB的灵活性——IB有成熟的框架,有确定的主题,却“教无定法”,怎么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用什么教材,全由教学团队自主决定。

在燎原双语,课程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将IB框架与国家课程标准做比较。小学阶段,语文课中的篇目、数学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大部分都会被纳入IB六大主题中,作为探究课的教学内容,余下的其他内容再单独教授。到了学科性更强的初中阶段,则有专门的学科老师来系统教授连续性内容。

同样,如果IB要求的内容在国家课程中没有涉及,也不会被落下。比如IB的语言要求中有视看与演示(Viewing & Presenting)的部分,虽然国家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出现,但考虑到在如今这样一个注重视觉呈现的时代,通过视觉语言、身体语言去表达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它就被补益到了戏剧课、电视电影及海报设计等活动中。

 

▲IB“视看与演示”教学:反霸凌周时学生制订的反霸凌公约
▲初中部设计课上,老师从世界知名品牌的LOGO演变着手,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和色彩
▲以“宠物宝贝”为主题,绘制自己喜欢的宠物宝贝

在教学上,双语班和融合班全年的探究计划保持一致,两部老师联合备课、流动听课,共同打磨课程。外教也需要知道考纲考点,研究练习题,然后把考试思路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曾经就有外教老师借鉴“错题集”的方式,让学生指出例句中的错误,答对就积分——堪称中式注重基础知识与西式以激励为主的教学方式的完美结合。

▲冬至文化节中,老师用中国传统的“九九消寒图”进行数学及文化教学,其中还融入了绘画

只提供框架的IB给了老师更多的空间,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燎原双语,老师需要具备全局意识,不仅要熟知自己所任教年级的国家课程标准,也要熟悉相邻年级的内容。至于年级组长,还需要了解整个学段的课程标准,通过整体的纵向的理解,来确定孩子“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03

小、初、高全IB

让“含金量最高”的国际课程不再高不可攀


作为最早为外交官随迁子女量身定制的课程,IB一直被称为“最难”“含金量最高”“大学认可度最广”的国际课程。这一方面与它培育全人的教育哲学有关,需要学习者有宽广的视野和审辨式思维;另一方面,也与其进入中国后开设最多的是大学预科阶段也就是DP课程有关。

当一个学生从重识记重应试的学习路径切换到IB轨道,除了语言的门槛,在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转变上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何况在短短两年的DP阶段,除IB规定要学习的六门课程之外,还需要同时应对标化考试、申请文书的撰写等大量任务,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假如孩子从PYP阶段就进入IB体系,经过5年PYP和5年MYP的浸润,已完全适应IB的节奏和思维方式,进入DP阶段后就能驾轻就熟。如果仔细对照PYP的超学科主题与MYP的跨学科主题,会发现IB是一个精妙的螺旋式递进的体系。

比如,小学时探究“我们是谁”,到了初中就会有相对应的“特征与自我认同”,从宽泛到专深,很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而单元的意识也贯穿始终,只是小学时更多的是超学科的大单元,到了初中则是学科内的小单元。这些积累都为DP阶段的发力奠定了基础。

双语融合的方式有很多种,而成为一所IB学校从候选到获得正式认证,再到之后五年一次的复审,并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燎原双语之所以坚定地选择成为一所全学段覆盖的IB学校,很大程度上就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04

以系列工作坊缓解家长焦虑

共建“学习者社区”


教育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话题,近几年因为新媒体和社群的兴起,信息呈散点爆发的状态,各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消息更是加剧了大家的信息焦虑。即便是如今频频见诸国内教育媒体的IB,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有所耳闻,但很多时候仍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

孩子们在学校里到底是怎么学习的?孩子在这一阶段可能会面临哪些挑战?作为家长,在家里怎么做才是提供支持而不是“帮倒忙”?……为了更好地解答家长们的这些问题,增进家校沟通,燎原双语的家长工作坊应运而生。事实上,提倡终身学习的IB体系本身就要求构建“学习者社区”,且社区成员不仅包括学生和老师,也包括家长。

在征询了家委会和其他家长的意见后,燎原双语的老师们已先后开设了PYP工作坊、阅读工作坊、黑匣子戏剧课等工作坊。家长们通过亲身体验,以及与老师的面对面交流,对孩子的学习内容有了更细致的了解,对如何在家中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主题丰富的家长工作坊:戏剧老师与家长分享学校内如何开展戏剧课

作为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燎原双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提供双轨课程,高中阶段则提供国内课程和包括IBDP、加拿大高中和美国高中在内的国际课程。

尽管如此,经过审慎的研判,老师们还是建议尽量在七升八即初一升初二时确定之后的升学路径。

虽然两种路径前期的课程内容相同,但在评估标准上的差异仍不容小觑,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和调整重心。不过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应对变化的核心素养打底,孩子们在路径选择或切换时会从容许多。

— END —


菁kids上海
国际教育 | 家庭生活 | 社区活动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