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成为有社会担当的建筑师

Dream of Being a Socially Responsible Architect

 

高中IBDP成绩始终保持满分;在汇佳高中期间与同学组建“开心人话剧社”;经常在大型活动中担纲中英文主持人……18岁的刘怡行活脱脱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而这个自小喜欢艺术的女孩很早就确立了当一名建筑设计师的梦想,我见到她时已经顺利地被美国雪城大学建筑系录取。

 

4月初的一个午后,我们约在了刘怡行就读的汇佳学校见面。落落大方的怡行,谈吐间有着一种超乎其年龄的成熟思维,我们聊喜欢的艺术家、建筑师,一种内心的充盈感不由自主地在其脸庞、话语间流露,或许这就是自小的艺术滋养造就的。

 

采、文:李建亚 编:张欢
图:被访者提供

 

 

误打误撞与艺术相遇

 

作为一枚21世纪出生、成长的新新人类,刘怡行的童年轨迹跟很多孩子一样,从四五岁幼儿园阶段就被家长带去进行艺术熏陶。直到今天,刘怡行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被父母给出了三个艺术兴趣选项:钢琴、画画和舞蹈,让选择其中的两项。

 

结果正如毕加索所说的“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刘怡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绘画。在钢琴和舞蹈的选择上则是一种很孩子气的判断。在听到优美的琴声自一位钢琴八级的小姐姐手下流淌,眼见学习舞蹈的小姐姐压腿时传出的一片惨叫声这两次实地考察后,怡行毅然决定弃舞蹈而奔钢琴。

 

此后,怡行童年的业余时光便在绘画和钢琴的熏陶下愉快地度过。初三以前,生活在黑龙江的怡行在当地一所知名的公立学校读书。公立学校以主科为重,艺术学科都很边缘。不过学业和兴趣在小学阶段并未发生任何冲突。虽课后会花不少时间在艺术兴趣上,但怡行一直保持着主科全优的成绩。

 

只是在进入初中以后课余时间越来越紧张,一些兴趣就放弃了向专业方向发展。刘怡行告诉我,她的钢琴就没有继续学下去,只是在闲暇时间作为爱好弹。但对于一直非常喜欢的绘画,则抱有巨大热情,所以从她自己内心里就不希望中断,父母也支持,便一路坚持了下来。“绘画是我内心特别特别喜欢的,都学到这个程度了就不想放弃。再说画画考级就像玩一样。”怡行说她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画家。

 

事实上,怡行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兴趣培养自始至终是一种鼓励的方式。怡行告诉我,从小在她画画、弹琴时,父母都是充当着最好的观众、听众的角色。

 

幸运的还有,在绘画兴趣班上,怡行遇到的老师并不默守陈规,也没有沿着儿童画启蒙、素描、水彩这一学院派路线走,而是带着怡行学习漫画、色粉这些好玩的东西,“虽然只是照着卡通书进行临摹,但已经与学院派绘画很不一样了。”刘怡行告诉我,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老师提供一张空白的纸,让其有足够的自由度去创作。

 

初三那年随着父亲工作调动,全家搬到了北京,怡行进入汇佳学校学习IB。在这里,除了英语、数学、语文、科学、历史外,怡行选择了视觉艺术这门课。对于怡行来说,虽然自己是误打误撞与艺术相遇,但渐渐地发现自己已没办法放下艺术,“我觉得艺术在逐步引导我去寻找自己,是我的一部分吧。事实上,艺术本身作为IB 的知识领域之一,也在拓展我的知识面。其中在艺术上用到的一些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在其他学科领域中也是通用的。我经常觉得鉴赏画作和中文课上的鉴赏文章套路非常相似,它们的分析思考方式都很像。”

 

因艺术,确立建筑设计师的职业梦想

 

因为自小与艺术的相遇,刘怡行在初中时便有了很明确的未来职业理想——当一名建筑设计师。事实上,最初她更想成为的是珠宝设计师,不过一些机缘巧合之下喜欢上建筑设计师这个职业。

 

刘怡行小学时,其父从欧洲带回来一本关于高迪的书。这位自小学画画的小姑娘当时就被那些色彩丰富、造型极具想象力的建筑照片吸引了。在怡行的回忆中,彼时自己见过的建筑作品还很有限,平日也都是被寻常的住宅楼包围,所以看到高迪的作品后一下觉得“哇,原来建筑物还可以这么漂亮”,于是便萌生了“我想盖漂亮房子”这个特别简单的想法,并开始了解这一职业。

 

让怡行坚定这一梦想还要追溯到2011年去四川汶川灾区慰问的经历。在参观一片保留的灾区现场时,一个半坍塌的楼给怡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楼像被刀劈下来一样倒了一半,剩余的部分还是扭曲的状态,能清楚地看到里面的结构,楼梯完全倒塌掉了。据当地人讲,那里原本是一所幼儿园,地震时一位老师带着大约二十个孩子向楼梯下冲的时候,楼梯忽然整体坍塌,这位老师和这些孩子无一生还……怡行告诉我,她与同伴们全场肃静,当时心里特别难受,“我在想这种情况是否可以避免,如果建筑物的设计能够达到一定抗震级别,那这种悲剧是可以避免的。”这次经历让刘怡行意识到好的建筑设计不仅仅追求形式上的美感,更要以功能性和安全性为基础,为人们提供一个像“家”一样安全的生活空间。

 

在确立职业梦想后,凭借建筑设计和艺术的同源,刘怡行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知识。

 

而聊起喜欢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刘怡行喜欢类型的兼容让我吃惊,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和丹麦/冰岛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建筑师高迪和路易斯·康,都是她最喜欢的。

 

草间弥生被誉为世界的波点女王,日本国宝级艺术家,她的作品鲜艳、野性、梦幻。怡行说她迷恋草间弥生的波点,不断的重复,抓人眼球的色彩,尤其是《无限镜屋》系列作品,“我读了她的自传后更是感觉草间弥生是一位极其坚韧且才华横溢的女性艺术家。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则被欧美媒体誉为“当代艺术的达·芬奇”。在2016年“全球私人美术馆占有率最多的艺术家”榜单中,年仅49岁的埃利亚松排名第八,仅次于毕加索。在艺术创作中,埃利亚松关注的一切似乎本不属于艺术的疆域:天体物理、光与声的反射和折射、气候变暖、环境污染、难民安置以及公共教育,不过埃利亚松通过自己的艺术创造将我们带入对自然和人生的终极关注。

 

而从刘怡行喜欢的这些艺术家和建筑师身上,我也不难理解这位女孩理想中的建筑设计师是具有强大社会责任感的,“能基于实际需要用设计解决问题,关注一些真正有迫切需求的人或场景,也许我心目中理想的建筑师设计师会随着未来的经历和学习改变,但我觉得建筑师一定要具备一种强大的社会责任感。”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