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更应关注孩子的幸福感 | 2019菁北京国际学校博览会专家教育论坛现场回顾

文 | 金鑫  编 | 张欢

那些背负精英教育重担之下的名校孩子,时常身心跌入谷底,甚至抑郁而终。是什么阻碍了他们的积极沟通与幸福力?在精英家庭中,又有哪些常见问题易被忽视?

2月24日下午,带着诸如此类困惑的家长们,纷纷涌入2019菁北京国际学校博览会教育论坛九龙厅分会场,聆听受邀专家——北师大心理学博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继续教育特聘讲师孙大强的独家分享。孙博士以自己所丰富的心理学实践研究案例,以系统、专业、科学的解决之道,让前来取经的家长们眉头舒展、拍手称赞。

 


吃一堑长一智,陪伴不走弯路

 当日,孙博士的演讲主题为《陪伴与沟通:从优秀到卓越之路》,他先是以多年来接待各不同年龄段学生所遇到心理困疾的典型案例,直接抛出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各类有关学业、兴趣选择、情感早熟等问题。甚至提到业界著名且令人扼腕的“宁铂与卢刚事件”的悲剧,孙博士警示在座家长,精英教育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是许多家长普遍关注,且成为最基础的部分。对此,孙博士分享了“前车之鉴”之后的“他山之石”。

“我们不但要以案例为鉴,吃一堑长一智少走弯路,更要聚集未来,关注孩子未来能力的建设框架。”孙博士强调了教育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从先进的理念出发,以欧洲和美国基于教育目标与需求,提出的“21世纪必备综合能力框架”为引,对比出我国传统教育存在的差距。

例如共同关注于学习与创新的能力,核心学科与时代主题的关联,公民意识与责任的培育等等,孙博士列举出欧美关键能力的培养,这反而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容易被忽视。

“有一次曾参加牛津大学校长访问北大,开讲座时,这位校长就谈到‘学会学习’的能力,并不是简单指学习书本,他所归纳为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学会认错与改变。”

精炼的理论无法让在座的家长们明白透彻,因此,孙博士在关键问题上,以具体的实例配以说明,揭释传统教育存在的七大不足以及极易被忽视的七大思维误区。在此基础上,回归到此次JISE活动论坛的大主题“教育不止择校”,问题便不再复杂。

“从家庭层面,家长须牢记孩子童年的‘四种兴趣’因为孩子未来的积极成长,均依赖于这些情绪的应用。”孙博士所指的“四种兴趣”,正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中的观点:“对谈话或交流的兴趣、对探究或发现的兴趣、对制作或建造的兴趣以及对艺术表达的兴趣。”

同时,从学校职责层面来看,首要在于提供一个精简的环境,清除不足取的特性,培育学生们的精神气质;其次在于平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要素,保证让每个个体都有机会摆脱他所从属的社会群体的局限,进入具有更广阔环境的生活交际中。这也应当成为衡量一所学校是否优秀的标准。

积极沟通让孩子“幸福满满”

幸福从哪来?什么与幸福有关?孙博士在演讲中,带来的一个研究所得的“总体幸福指数”公式,让这个看似缥缈的问题变得具体化。“总体幸福指数 = 先天遗传素质(50%) + 后天的环境(10%) + 你能够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40%)”。从公式中可以看出,至少有一半的幸福指数是人为可控的。尤其是高关联度的“积极情感”因素。

“很多高分学霸在分享自己的成功之道时,往往强调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甚至能看出其优秀父母的素质遗传,但却忽视了自身积极情绪、幸福力的驱动。”

随后,孙博士根据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PERMA模型,指出积极心理的实用价值,能够反作用于心理情绪的控制,让幸福力倍增。即积极情绪体验通过扩展即时思维,并指导行动,产生螺旋式上升,并反作用于积极情绪的建构。但这些更依赖家庭成员能够做到积极、有效地沟通。不仅如此,孙博士尤其强调了主动、合作、平等,以孩子为中心的沟通关系之下,对有品质的家庭教育的养成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列出在这一方面“做的好的家庭”与“做的差的家庭”的差距,鼓励在座家长做好榜样,从小小的沟通细节当中,给予孩子无穷正能量。

童年养育“五步法”凸显联结价值

陪伴着孩子成长,幸福感的获得不只在于沟通与鼓励,其中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系到很多方面。据孙博士在现场带来的一项有关“全美青少年健康纵向研究”成果,第一阶段抽样调查了美国145所学校9万名学生,而第二阶段又抽取1.2万余名学生参加采访。证明了“联结”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该研究发现,在所研究的上百多个变量中,只有两个因素最能影响学生快乐程度:第一个是与家人的联结感;第二个是青少年在学校产生的联结感。“联结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能够让孩子感到‘我是有价值的’!”孙博士以串珠做比“有意识的把松散的珠子串联起来,让它们有意义,这就是联结的过程”。

此外,一些从极端案例中也可以看出,联结感差的家庭,孩子甚至不愿意回家,在学校也同样缺乏联结感,处理不好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有的还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

因此,孙博士提出积极的养育五步法,关键在于“联结-玩耍-练习-精通-认同”,并形成良性闭环。孙博士详细解释原理所在:“玩耍也有方向,如果玩得不专业也没意义,所以需要练习。而练习需要把碎片化时间加以利用,比如打篮球、编程、打高尔夫等等。当孩子对一件事越来越精通,得到的认同感就越强。通过精通得到认同,视野变得更加开阔,生命也得到相应扩展,与外界联结变得更加强大。”

在演讲接近尾声时,孙博士不吝拿出一封珍藏20多年的家书与大家分享。信中的内容是其父亲在孙博士15岁生日所写,鼓励儿子勤勉向上,学会感恩。他以自己受益于父亲的积极关注,同时呼吁在场的父母们能够将最宝贵的东西传递给下一代,助力他们充满自信,在成长道路上“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现场互动问答

Q:我是一位2岁孩子的妈妈,每天面对孩子不停的挑战,我也有一些焦虑或顾忌。孙博士的谈到关于亲子沟通的问题,我想请问,0~6岁的亲子沟通与青春期阶段的沟通,是否有差异?对于我自己,应该注重哪方面的亲子沟通?

孙博士:新生儿最关键的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因为孩子是茫然且陌生的。人一出生就有孤独感和恐惧感,就看我们能不能给孩子带来安全觉。足够好的母亲意味着,孩子有任何表现或需求的时候能及时跟进。比如小孩子经常哭是为什么?饿了?还是被蚊虫叮咬了?比如小孩子会爬了,那么到了床边上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有一个安全有力的手照看着,这是非常关键的0~1岁阶段。这个时候的安全和信任感一旦破裂,后续你会花费很多气力去弥补。

2~3岁的时候叫做“母婴分离期”,孩子可以去独立。稍微大一点6~7岁就是性别教育,这是比较大的话题,也是非常关键的,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点叫做“去中心化”,因为孩子很小的时候认为身边发生的事情跟我有关,爸爸妈妈很开心因为我乖,但很多事情跟他是没有关系的。

到了初中,最简单的一点关于态度的问题。什么东西在他心中压太多了,就一定得给他释放的空间,无论是言语方面还是经济方面,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是一个疏导方式而不是添堵的方式。

Q:我觉得大部分父母都是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但我觉得如果一直这样,父母自己的需求压抑着,不开心,很难把快乐带给孩子。所以,把自己的需求放孩子需求前面,是不是真的不好?

孙博士: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就是一句话:“爸爸妈妈就是希望你幸福。”但很多家长自己都苦大仇恨,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或快乐。他如果认为这个事儿不靠谱,就是不幸福不快乐,直接把孩子拦下。确实得让自己先快乐、先幸福。但这与“把自己的需要放孩子前面”性质又不太一样,能肯定的是千万不要把自己的“面子”排在了孩子的“自尊”前面。

Q:我是一名爸爸,确实有时候觉得作为爸爸表现得不够好。希望在养育孩子方面能够进行一些锻炼,能力得到提升。所以,是否有一些可操作性的指导,让我可以持续的锻炼。

孙博士:这位爸爸很有勇气。我想最起码一个点就在于“换位思考”。前一段时间与另外一个教育机构聊到一个有趣事情,他们做一些活动的设计,让父母都在实验室外,通过单向玻璃向内观察。在室内,老师正带着幼儿园至小学低年级孩子们做游戏:让他们模仿自己的爸爸回家后的状态,有的孩子往地上一躺,模仿吸烟、看电视、玩手机。后来,窗外的爸爸问明白后,感到十分羞愧。

有一些换位思考,我们让家长模拟孩子,也让孩子模拟家长,一般发现孩子对家长的模拟是惟妙惟肖的。但是,家长模拟孩子经常不到位。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眼中的孩子和孩子眼中的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

另外,家长能不能少说一点,让孩子多说一点。这个可以成为一个作业,多听听然后想想到底会发生什么?让孩子说话,听听孩子说什么。比如共情。有一个漫画是讲父与子的故事,爸爸叫儿子吃饭,发现儿子在专心看漫画,爸爸刚想批评,但看了一会儿后,结果与儿子一起哈哈大笑起来。所以,我们不要去认对错,不要去指责,我们需要与孩子一起参与。唯有参与,才有认同。

教育不止择校,更是思想的碰撞 —— 2019菁北京国际学校博览会首日盛大开幕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