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究竟有无人人追捧的美?
2017年,上海新加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下简称SSIS)七年级生Henry在开学的时候,领到了这样一个从未有过的研究课题。
文:Raina 图:SSIS提供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他和同学们带着这个课题,开启了各个学科的学习,且需要在学期快结束时,根据自己课堂所学和课外研究成果,就所选论题作一篇小论文。
这一课程是IGCSE预科(七八年级)教师组一次跨学科教育的尝试。
这个对“世间有无普世认同之美”的追问,深究起来竟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奇妙之处,也为孩子们打开了多维度探索空间:
从神圣几何学(Sacred Geometry)中,那些能够传递神圣智慧和平静心神的神秘符号之美,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蒙娜丽莎的微笑;从印度阿帕塔尼(Apatani)部落的怪异美学,到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然而现实中却几乎找不到的完美黄金比例……
在学术能力扎实、又具备探索热情的教师团队指导下,孩子们开始了充满个性的有趣研究,他们天马行空的创意和视角令老师们大吃一惊。
创新课程的诞生
这个创新课程的发起者是数学部教学主任Brendan Porter。他来自新西兰,自幼酷爱数学,数学对他而言不仅仅是公式和函数,更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存在,是探索生活的奇妙视角。
SSIS旨在培养具有坚强意志和对人类充满关爱的终身学习者、德才兼备的世界公民,而Brendan本人就是典型的世界公民——他曾在新西兰执教12年,之后在韩国京畿道水原国际学校度过了4年美好时光,之后便来到中国,在SSIS教授7-12年级的数学。
他对自己教授的学科和教育本身充满激情。七、八年级学生学习的是剑桥国际IGCSE预科课程,这是链接新加坡小学课程与九、十年级IGCSE课程的桥梁。中学部将新加坡初一、初二年级课程与剑桥的中学一年级课程相结合,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九、十年级的课程。
由于IGCSE预科课程没有考试,具有较高自由度,Brendan就希望能通过一门跨学科的创新课程,让学生更有成效地度过这段学习时光。
他与视觉艺术老师——毕业于旧金山艺术大学、曾师从艺术几何领域专家Mark Reynolds的Daryl Bates一商量,首先想到的是“神圣几何学”。以几何形状为符号传递神圣智慧的“神圣几何学”已经流传了许多世纪,因为它融合了数学、符号学、艺术、哲学、宗教等不同的学科,备受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喜爱。看过《达芬奇密码》的读者可能会记得,兰登向索菲讲述的关于所罗门神殿的文字,就利用了神圣几何学的知识。
有了初步设想后,Brendan与Tara Brennan分享了这个想法。Tara Brennan既是教授七八年级科学的老师,又兼任行政上的协调主管职务,她很快便召集地理、历史、艺术等各学科老师来头脑风暴,大家都十分认可这个主意,一同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跨学科创新课程听起来很美,但如果仅仅由学生提出问题,便会显得零散而缺乏系统性。怎么解决这一难题呢?老师们从跨学科教育大家、美国教育家James Beane那里获得启发,那就是:围绕重要的议题,多个学科共同设计课程。这种方式包含四个要素:经验整合、社交整合、知识整合和课程设计整合。
如此一来,界定一个清晰的、能够涵盖所有学科的主题就变得至关重要。老师们纷纷觉得,虽然“神圣几何学”能涵盖艺术和数学,但与科学等其他学科关系不那么大,在大家的头脑风暴下,一个更大范畴的主题——“是否有普世认同之美”(Is there a universal beauty?)被提炼了出来。
创新课程成就跨学科共享主题
按照计划,这门创新课程共持续一年时间。这个议题首先将在数学课上被提出,之后便会在不同的学科里出现。在课程开始的时候,老师会给出指导性问题列表和研究资源,后者包括一些学生搜索资料可以参考的网站和书籍等。在学习和接受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学生可以根据主题自选论文题目,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来自日本的Mia对“不流于表面的美”感兴趣。在接触这个课程之前,Mia周围的女孩们会推崇外表美,所谓“颜值即正义”。但她在课程中了解了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绝美雕塑背后的故事,感叹于艺术家创作的艰辛,所以现在她会认为,美有很多维度,具有丰富内涵的内在美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力量。
来自台湾的Henry从黄金比例开始探究各种不同的美。起先他认为选美冠军的面容应该能够代表普世价值的美,于是便在老师的指导下,精细地测量了她们的面部和身材比例。在他的预设观念中,这些美丽的人一定拥有黄金比例,最后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没有一个选美冠军的面容或者身材是完美的黄金比例,但这丝毫不妨碍她们美得百花齐放。他开始认识到,她们的美或许就在于各不相同,或者更准确地说,在于独特。
不仅如此,每个民族或者文化对于女性“美”的定义也大相径庭。比如中日韩多以肤色白皙为美,美国人可能以皮肤黑色为美,而德国人认为自然最美。循着这个概念,Henry饶有兴致地以“怪异美学”为分课题去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结果非常有趣。在某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甚至有着“以丑为美”的传统文化,比如印度北部的阿帕塔尼部落,一些天生丽质的女性,会故意在面部纹上图案,遮住自己的美貌,甚至在鼻翼上镶嵌木质鼻栓,乍看上去就像一颗硕大无比的黑痣。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男权主导的部落中,美丽的妇女其实是一种稀缺资源,为防止她们被外人掳走,便会灌输这种“以丑为美”的观念。
这些研究让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世上并无普世之美,每个人都因为独特而别有意义。
当Henry和他的同学Elvis被问及他们现在认为什么是美时,Elvis说:“美并不是关于黄金比例,而是关于我们自己”,“我们不同,这也是美之所在。”Henry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就目前而言,Brendan和Tara对孩子们的进展很满意。让学生们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并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和解决问题——这正是跨学科创新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创新课程背后的教育哲学
整个创新课程计划共有四个阶段。目前课程已经进行到第三阶段:实施和监控实验性项目。第四阶段则需要让教职员工来评估第三阶段的成果(Hayes Jacobs,1991)。从目前的成果来看,Tara和Brendan认为创新课程将会开启新一年的实践。
“我们想要21世纪的思考者。”Brendan说,“教书并不是为了将课本教给孩子们,我们也使用课本,但是更希望启发孩子们思考。”
作为跨学科教育的实践者,他非常认同教育家Erickson在1998年提出的观点。Erickson将以教育知识为主的课程模式称为二维内容驱动的课程模式,这种二维模式聚焦于事实和技能,目的是为了拓宽知识面、分析信息、记忆信息。而跨学科教育则是三维课程模式,聚焦于概念、原则和归纳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相关的事实和技能作为工具,来深刻理解学科的内容,最终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的确都是跨学科问题,尤其是跨时间、文化和地域的问题。
Brendan同时强调,这并不意味着知识和事实不重要,相反,它们是基础。三维模式不仅对课程设计者有很高的要求,同时需要学生也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之后才能共同聚焦于概念的深度理解和追问上。
笔者在SSIS亲历了一堂历史课,在该课程中,“是否有普世认可之美”的相关内容被历史老师巧妙地融入主干内容中。在前半节课中,历史老师介绍了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文化,后半节课则着重启发孩子们思考,会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出土文物体现出了怎样的美学价值?当时社会的文化价值观是怎样的?听罢这样一堂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课,就连成人也觉得富有启发。
首次实施跨学科创新课程,不乏各种挑战。
挑战之一,就是在实时教学过程中,思路敏捷的学生常常会提出许多发散性的看似无关的问题,这对老师们的应变能力要求很高。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从中受益,各学科老师也会给项目组提出很多改进的建议,这也要求项目组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安排作出快速的调整和改变。另一挑战则是如何能既保持课程议题的深度和广度,又不至于偏离主题、超出他们的能力。
在创新课程的探索中,孩子们的收获超出了老师们的预期。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Henry和他的同学们能就自己所做的研究侃侃而谈,逻辑清晰、表达流畅,这样的“软实力”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而跨学科创新课程也将从另一个层面继续滋养他们,帮助这些未来的世界公民构建起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菁kids 2018 4月刊 《探秘创新课程》更多菁彩内容:
|编者按|
创意与创新
|封面故事|
上海新加坡学校:跨越学科研究“美”
同创中学:设计思维怎么学?
|父母社区|
写一篇无意义的作文
移居十年,为什么爱上这座城?
|父母笔记|
|超·爱美食|
百搭鸡蛋
|话题|
他们用杂志和视频展现校园——上海中学国际部媒体达人
他们在学校办了一场TED演讲——上海英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浦西)的媒体达人
|父子说|
童年游戏
|对话|
创意美术不仅仅是美术——访“touchBOX小创客”艺术总监罗贯庭
|菁沙龙|
|看世界|
我小看了西班牙!
本文原载菁 kids 4月刊《探秘创新课程》,印刷版于2018年4月出版发行,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进入微店订阅。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