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波专栏|加州公立大校的返校之夜

Back-to-School Night

来到加州之后,二女儿进入本地的一所公立高中。这所学校算是公立大校,光是妹妹上的9年级就有500多名学生。相比而言,姐姐上的美东寄宿学校共有5个年级,全校师生都加起来也没有500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迁入市区,学生人数每年还在迅速增长。而校舍扩建需要时间和经费,教室有限,学校就安排全校走班。

秋季开学,孩子拿到课程表,由学姐学长带着熟悉一下各门课的教室位置。紧接着,他们就开始了每天书包里背着全副“家当”,铃声一响,随着人流,从一个教室快速行走到另一个教室的“走读”生涯。他们可没有像国内那样,学生们都有自己的班级教室,甚至还有自己的课桌课椅。

我问,“课本又厚又重,还能都背着吗?”

妹妹说,如果课本太重,就发给每人一本带回家,同时教室里也放着很多,上课可以拿,但不能再带走。也有的同学就把课本锁在自己的专属柜子里。

学生人数多,开个家长会也非常壮观。

记得在国内公立学校开家长会时,家长们都是来到孩子的班级教室,坐在孩子的位子上,等老师们一位接着一位上台介绍。听上两个小时,感受一下孩子上课的感觉,也能与“同桌的你”的家里人打个照面,聊几句。

而在加州这所公立大校,开家长会是需要穿跑鞋的。

孩子走班,家长们也应该亲身体验。学校特意设计了一张空白的微型课程表,由孩子按照自己的课程填好,标上教学楼和教室号码。只不过这张课表上,每节课10分钟,课间只有5分钟。表格最上面,还写明两句提醒:“This will help us start on time and keep us on schedule. Please be prepared to move quickly between periods. ”(请帮助我们准时开始,以免拖延会议日程。请准备好在两节课之间快速移动。)

这个“快速移动”,令人心里有点儿发毛。“课表”后还附了一张校园地图,妹妹在上面细心地圈了几个教室,标了大概路线,就放我出发了。她说,今晚不允许学生到校,都是家长,妈妈加油吧!

那是8月下旬,家长会晚6:30开始,正值夕阳慢慢退去之时。校园很大,那一晚完全被中年家长们占领了。逐渐浮上来的暮色中,课铃一响,教室门纷纷打开,几千位家长涌出来,又奔着下一个教室而去。走错路的,找不到教室的,免不了迟到,错过一半课程。终于找到了就赶紧坐下,听着老师的PPT,心里盘算着下一个教室有多远,如何才能抄个近路。

疾步在涌动的人群中,我心里忍不住赞一下,不愧是加州啊!在北京、上海,约朋友要挑有意思的餐厅,至少也是新潮咖啡店。而这里的朋友说,我不爱去餐厅里坐着吃饭,咱们一起爬山,边走边聊。瞧瞧眼前这些家长,肯定是天天健身,他们脚下飞快,腰身柔软,表情放松。有的还手拉手很陶醉,人在校园,青春再现。怪不得学校也不叫这个是“家长会”,而是 Back-to-School Night(重返校园之夜)。

这样开家长会,当然主要是老师上“大课”,没有时间一对一仔细聊自己的孩子。我猜,即使能聊,老师也很难把孩子们都记个清楚。真有需要可以写电邮,单约老师。老师们挺和善,但他们工作量大、说话快、效率高,聊多聊少要靠家长自己了。

这些居住于硅谷中心的家长们,服饰低调休闲,但举止有度、态度温和、讲话清晰,提个要求也简洁明了。估计有不少是高学历,在附近大学和高科技公司有着高薪工作。但他们还是选择把孩子送到公立学校,自己傍晚赶来,在夜幕中匆匆穿行于教学楼之间,赶着去听那些只有几分钟大概情况的PPT。孩子一般有7、8门课,他们就一个晚上奔往7、8间分布在不同区域的教室。有妈妈,也有很多爸爸,一同前来。

这样的人群出现在校园里,就像是带来了一股流动的力量。

加州人口众多,公立教育经费紧张,师资很缺乏。新的教育部长上任,也有不少人担心,会不会对公立教育釜底抽薪。州立大学里,听说大课会有八百到一千多人,好像大礼堂开晚会了。有的学生就干脆不去教室,自己看视频。

记得在一次社区活动中,台上的协会主席说,在其他一些州,州立大学的大课只有一两百人。堂堂加州UC伯克利,一千多学生挤着上一门大课,加州应该为此感到羞愧。

也有越来越多家庭,等不及公立教育的改革,即使已经住在学区房,缴纳着本地高昂的房产税,还是把孩子转到私校,宁愿每天开车接送孩子。

这一切,都为家长们平添了焦虑,留在公立学校,是不是就耽误了孩子呢?

奇怪的是,即使资源少,加州州立大学仍然排行公立第一,竞争十分激烈,申请人数屡创美国新高。好几所公立高中也在全美国排名前列。看着眼前家长会里的家长们,我的心里多少安定些。至少是和这样的家庭在一起,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孩子努力,也在为共同的学校努力。


竞波
北京人,留美15年之后,回国居住12年,在上海加入英文媒体《Shanghai Family》,在北京参与创办国际教育媒体《菁kids》并担任执行出版人。2016年搬回加州湾区,现自由撰稿,有两个正值青春期的女儿。

本文配图来自pixabay.com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