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学?是时候翻出这四部纪录片了

对世界上很多孩子来说,上学的路是崎岖的、艰险的、危机四伏的,分分钟有去无回;移民到陌生的国家,会遇到哪些融合问题,怎么渡过艰难的适应阶段? 欧美发达国家的小孩,在学校都非常轻松愉快吗? ……

这几部近年拍摄的纪录片,讲述多个国家关于上学的故事,值得你专门抽出时间陪孩子看一看。

文|Power君  图|Aswin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Power2Learn”

(ID:Power2Learn8)

Power2Learn专注于K12阶段的青少年教育,为中国学生量身定制世界云课堂。


上学路上

Sur le chemin de l’école

年代:2013

法国导演帕斯卡尔·普利松在肯尼亚到摩洛哥、阿根廷到印度,拍摄了这些国家偏远地区的4组孩子,展现他们克服万分艰险的上学路。

这些小英雄每天必须面对危机密布的草原或山区、毒蛇猛兽的威胁或身体上的障碍,花上三四个小时的路程赶赴学校。然而再大的困难和挑战,都无法阻止他们上学的大大渴望。

如此严苛的求学过程,就是一场象征决心的成年礼,对教育的极度渴望帮助他们克服所有障碍,让人从中见识到强大、震撼人心的人性。

网友评价:

@Raspberry Rhum

四个不同国家,出生于Hard模式的孩子们,每天几十公里的上学路程,整个纪录片叙事简单却震撼人心。

@ichidol

四组孩子里最危险的要数非洲兄妹,他们每天要提防象群。在动物园里看上去温和的动物,在旷野中因为体积与数量也可以变得危险。最艰难的应该是印度三兄弟,两个小弟弟要推坐在简易轮椅上的哥哥上学。

很多都是孩子们笑的镜头,尤其是我觉得很苦的印度三兄弟简直笑不停,轮椅推到河里还特别乐。虽然是感人的题材,却并没有要刻意渲染困难与逆境,只是用真实自然的感情讲了四个求学的故事。电影散场,孩子们的歌声一直回荡在脑中。

@恩格

看看这个再想想无比厌学的我,真是惭愧,这就是我想去看去记录的世界。

巴别塔之校

La Cour de Babel

年代:2014

这是一部讲述外来移民的孩子融入法国社会的记录片,记录了一群移民孩子在法国学校学习法语的真实故事。

故事发生在巴黎十区一所中学的“欢迎班”中,班上聚集着来自中国、爱尔兰、巴黎、突尼斯、塞内加尔等不同地域、不同族裔、年龄介于11岁至15岁的中学生,他们只会说一点点法语。这群学生,身世背景各不相同,来到法国的原因也不一样,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如何在最快的速度内融入法国社会,还包括如何处理和同伴之间微妙的关系。学生之间往往会爆发各种矛盾,“欢迎班”中尤其如此。

法国新锐女导演茱莉·贝托恰丽花了一年的时间用摄像机记录下这些孩子们的喜怒哀乐。这部纪录片借助“欢迎班”来影射当代法国社会,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正是共享和学习的巨大财富。

网友评价:

@大奇特(Grinch) 

巴别塔之校是多元化法国的一个缩影,多民族共同相处,自由平等博爱。学生们学习的不仅是语言,还有如何交流,如何从孤立的个体变成融合的大家庭。

@紫含

老师会记住自己的第一批学生,以及最后一批学生。不同背景、国家、信仰、个性的中学生,因着共同的语言学习需求聚集在一起,克服交流的障碍,也能产生不一样的情感。

@kuko 

基调平实而真挚的纪录片,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学生,却表达了超出年龄的成熟的对世界的思考,末尾班主任送别那段非常感人。纪录片和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真实中的闪光点。

山村犹有读书声

être et avoir

年代:2002

导演尼古拉·菲利伯特带你来到法国奥弗涅地区中心平原的山村,时间在这里仿佛变得缓慢而悠长。在这个小村庄里,有一座似乎穿越了时空、如古时私塾般的学校。一个老师,一个班级,几名不同年龄的孩子。村中唯一的老师20年中送走一批批学生。这所学校如同与世隔绝一般,静静走过春夏秋冬,老师和孩子们读书、学习、玩耍,用平淡的言语带他们认知眼前的繁华世界……

本片荣获2003年凯撒电影节最佳剪辑奖、2002年欧洲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2003年法国电影评论协会奖影评人奖、2004年美国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奖、2002年路易德吕克奖。

网友评价:

@Carissa

简单得美好,真实而让人忘记摄影机的存在、忘记自己所处在的快节奏的环境。是可以经常翻出来看的片子。

@午睡

于安静中体验最初的感动,宛如法国乡村版悠哉日常。最让人感慨的是老师:“在他威严的外表下有一种极深的关怀、细致和谨慎。”

@cee兔

要是不知道这是一部纪录片,我会觉得这是一部剧情片。里面的配乐有一种迷人的诗意,让法国的小乡村变得那么亲切可人。我真希望从小能成长在拥有那种环境的小学校园里,老师不会板着脸训斥你,而是在你耳边说着知心话,甚至暑假来临时面对满屋的空位子而留恋至落泪。

字母表

Alphabet

年代:2013

98%的孩子在出生之时都是天才。他们到3至5岁时,天才比例还有81%;而25岁以上的人,只还有2%是天才。导演厄文·沃根霍夫认为,这是现代教育的问题。

“成绩”在全世界的学校里都是衡量竞争力的标准,也是主宰一切的不二法则。然而,片面强调完成学习目标、只求准确背诵孤立知识点的做法,会扼杀创造力,使孩子们失去了直面失败、寻找新方案的能力。

导演致力于寻找教学背后的思维结构——我们学习的内容,影响的是我们的知识储备;而学习的方法,则会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

网友评价:

@王霄垚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深有感触。

@乔尔乔纳 

汉堡市一个高中女生念自己写的文章:“多想可以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我们是没有兴趣爱好的一代人,每晚忙到11点多才睡,不是因为我们贪玩偷懒,而是因为功课实在太多了。” 老实说我有点被吓到,还以为德国的孩子能比中国的孩子负担少一点。

-END-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