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去游学

据说最近大家流行拿“等你有了孩子”作为开头,作为一个未来的熊孩子家长,确实有一句忠告:“等你有了孩子……还是趁没娃的时候多去旅行吧”。

文:叶子


我自己的孩子还小,带孩子旅行的经验也不算很多,目前经历过的最大考验就是飞美国之旅了。当时孩子才2岁,从北京飞芝加哥要飞整整13个小时,尽管之前在网上和朋友中搜集了不少经验,比如准备好充足的零食、小玩具、iPad此时不能再封杀而是必备神器了,还有这个年龄的孩子究竟是买婴儿票还是买个成人位也费了不少脑细胞。临到用时,也只有一半奏效。玩具很快玩腻,因为有金属小车,娃到处乱扔还让左邻右舍吃了不少皮肉之苦,我唯有四处道歉,最后把车没收了事。iPad有点作用,但反倒是飞机上自带的影院系统和那个有无数按钮的遥控器帮上了大忙;飞机轰鸣声音很大,孩子几乎不能入睡,睡了2小时,其中有半小时在哭……就这样,看着窗外由黑呼呼的夜变成金色的黎明,飞过浩瀚的太平洋,穿过无数棉花糖一般的云层,在“至少娃没有像朋友家的娃那样吐了她妈妈一身”的自我安慰中抵达北美的大陆,当晚孩子就发烧了,时差还没倒过来,又只得全家匆匆忙忙去看儿科医生,此后按下不表。

当家长的都有一种天真的幻觉,以为“情况会随着娃的长大而转好”,此处有过来人的冷笑几声:等娃大了,带她们旅行就轻松了么?起码照我看来,这个从2岁到3岁的小朋友是更加难以“一切尽在掌握”了,因为人家跑、跳、发脾气的功能都已发育完备,因此一言不合一愿不遂的结果就是3秒钟就跑得没了影!想象一下,在海滩上,在商场中,在餐厅里,在马路边,当妈的或是当爹的一边大喊一边威胁一边练着百米短跑追儿子的场景,我也是醉了。

据说,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娃儿们的发问欲望越发强烈,这时候去逛景点,看博物馆的时候,爸妈的“导游技能培训”就更需要加强,这可不是幼儿园小朋友的智力水平,顺口编个故事就能糊弄过去了。假如你家的宝贝一遍参观天文馆一边张口就问你宇宙黑洞怎么回事,你要是没有一点儿《时间简史》的知识储备,恐怕很难不被维基百科给打败。

这还不是最糟的,等娃到了阴晴不定的青春期,倘若不幸又遇上了正逢更年期的老妈,那这个旅程真是……我们还是先掩面哭一会儿吧。

其实以上说的大半是玩笑话。带娃去旅行,好像对家长来说确实无法完完全全做到放松。但如果从本来就是“在游玩中学,在学习中游玩”的心态出发,可能体验和感受就完全不同。

所以这期的9月刊有点特别,《菁kids》的北京和上海版同时推出了“游学Field Trip”的封面故事。北京和上海的编辑部同时出力,最早的采访在5月就开始进行了,在这几个月里,我们陆续采访到了上海美国学校、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北京鼎石国际学校、北京乐成国际学校的游学旅程。可能你会问,9月刊的出版都正值新学年开学,Back to School的时候,暑假刚刚结束,收心还来不及,怎么又提出去玩的的事儿呢?

不然。游学里的“游”与“学”,其实大有讲究。孔夫子周游列国,给“游学”开了一个好头。为什么说读万卷书常常比不上行万里路呢?因为“游学”迫使平时生活优渥的孩子们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游玩,这就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简单的学了,没有父母从头到脚伺候着,只有老师和同学陪伴,光是熬过67个钟头甚至半天的飞机航行,搭乘各种交通工具就是不小的挑战。更何况到了异地他乡,或是从大城市到了小渔村,语言、文化、生活条件,都是对孩子独立生存和适应环境能力的考验。这么看来,“游学”的经历,好像还比平时按部就班的课程学习更让人觉得宝贵呢。

近年,来中国或者去国外的游学活动越来越多,中小学生都有。与夏令营冬令营不同的是,这些游学往往是学校教学的一部分,尤其是国际学校里,Field Trip里不少内容与平时的课堂教学结合,时间上有学期中间两三天的野外露营,也有长达几个月的假期国际项目。

带孩子出游,对大多家长而言,从来都是一颗心提到半空中,做N种方案也还总有突发状况的一种“苦旅”,真好奇这些寥寥几个带队老师,和十多个“永动机”或“高分贝”或青春期孩子们翻山越岭、上山下海,是如何做到的?

引用我们菁kids出版人竞波的文章说:SAS(上海美国学校)的老师说,长城脚下的乡村体验他们每年都来,来过十几次了。国际学校的孩子们平时生活优裕,这样的乡村体验对他们的成长很重要。其实,没有家长和阿姨跟着,这些孩子出点儿小状况也挺会想办法的。24小时和孩子们在一起,感觉游刃有余,还有很多招数没用上呢。这样的体验会让孩子们回忆很长时间,这才是最值得和最重要的。另一位中文老师说,孩子嘛,旅行中有时候是有烦恼,但回过去想,真为孩子们骄傲,也觉得自己很棒嘛。

开学伊始讲游学,也许以此作为一个提醒。正像旅行出发,新的学年有着太多的计划和期待。然而,最终留在孩子记忆里的往往不是那些照着清单划勾的提醒事项。不论是来北京登长城,或是去杭州访古迹,甚至远到南美的热带雨林,在菲律宾大海里潜水,除了学到知识,看到不同的风土人情,更重要的其实是过程中的各种艰苦、冒险与不顺利。这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如何挺过来的经历,还有同伴们的相偎相依,老师们耐心的鼓励与引领,都才是更让孩子们难忘和骄傲的学习体验。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